搜查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性手段之一,是侦查活动中的一项内容。在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为了提取赃物,依据法律规定,侦查员可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和人身进行搜查。
许多犯罪嫌疑人对于赃物隐藏地点的选择,以及隐藏处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低年龄的初犯,隐藏的手法简单,很容易搜查到;而成年人,特别是有犯罪经验的犯罪人,会选择一些不易观察或容易被刑侦人员疏忽的地点。另外有些犯罪人亦可能利用职业上的技巧,巧妙地将赃物隐藏下来。
一、实施搜查活动前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顺利地完成侦查目的,在搜查实施前,侦查员应该注意以下几项问题:
1.搜查的目的和目标。即搜查要搜取的物品及搜查的重点部位。
2.根据赃物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分析赃物可能的存放地点和部位。
3.犯罪嫌疑人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和住地环境与赃物相关的一些问题。
二、实施搜查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分工
进入现场人员要严格分工,严密注视现场内外情况,侦查员准备越充分,考虑得越周到,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搜查时只需一两个人动手搜查,其余人应注意现场内外人和环境的变化状况,给搜查员及时提供发现主要目标的信息。
2.要注意现场有无失常现象
进入现场后,首先要注意现场内的陈设、物品有无异常现象。因为人们在藏匿物品时.由于过分重视,反而会违反常规.从而表现出异常来。
一次在搜查某扒窃犯所盗的大量现金时,根据室内的陈设,侦查员发现绿豆装在大玻璃瓶里与油瓶放在一起摆放着,从而引起侦查员的注意,拿起瓶子一晃动,瓶内所藏的一卷赃物显露出来,犯罪嫌疑人很不自然地低下了头。接着又发现床下有一大捆旧鞋绑在一起,打开后,果然发现一双男鞋里面藏着一大笔现款。
所以,搜查时首先要注意现场内的陈设、物品有无异常现象,要善于从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
3.搜查过程中,要注意对方的心理反映
搜查行动的目的和犯罪嫌疑人的愿望本身就是对立冲突着的。这期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最为激烈,而心情紧张程度往往是随着侦查员行动指向而变化,随着侦查员的行动而起伏的。一般情况下,当侦查员接近目标时,嫌疑人紧张心理的外部表现就会十分明显。这一关键时刻的心理观察与分析,对于搜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述案件的搜查中,当侦查员注视床下时,犯罪嫌疑人神态很不自然,侦查员侧过身去,用眼角扫了一下犯罪嫌疑人注视的方向,于是根据其注视的方向,从床下拖出了一大捆旧鞋,打开后,发现有一双男鞋里面有东西,拿出后却是一大笔现款。
为了揭露犯罪嫌疑人王某盗窃火车上运输的服装一案,在搜查开始前,向犯罪嫌疑人的家长讲了政策,说明主动交出赃物为好。然而王的父亲却佯装训子,同时口口声声“本人有病.不能外出,孩子在外干了什么违法事,一概不知”,同时却表现出紧张慌乱的心理状态。在对方拒绝主动交赃的情况下,搜查开始了。结果不仅搜取了内衣、外衣、小孩衣,又搜出了一个卖布的标价牌,上写内衣、高跟女鞋及红色丝绒的价格,字体是其父的手迹。根据铁路部门提供,火车连续多次被盗,其中就有红丝绒等。侦查员将搜查所获证据与被盗物联系分析,同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王某及其父紧张慌乱的心理状态,决定到王的老家去搜查。因为城里王再没有住处,尚未搜到的赃物又是王急于推销的大件物品。当侦查员火速赶到30公里外该犯的原籍后,又搜出了缝纫机等大量赃物。
实践证明,如果搜查时缺乏对案情的了解并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职业等情况全面分析,那么,不仅搜不到罪证,还会强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继续作案。
总之,根据人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使搜查赃物证据的成功率提高,为侦查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