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30

第30章 石涛:师傅告诉他学海无涯

石涛(1630—1742),广西桂林人,清代杰出的绘画大师。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学海无涯啊!你应该虚心学习,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从此,石涛在师傅的教诲下更加刻苦学习,再也不自满了,他的道行日渐高深。经过三年的潜心修道后,石涛拜别师傅,到了宣城广教寺,在那里广交益友,吟诗作画。他和梅清等一批画家共画黄山,成为著名的黄山画派。

石涛的父亲是靖江王,但是石涛生不逢时,他一出生就遇上了战乱。4岁那年,他的父亲靖江王朱亨嘉被手下出卖致死,在王府被攻破的紧急时刻,石涛被仆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日夜兼程逃离桂林,一路隐姓埋名流落到武昌。迫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主仆二人皆遁入空门,削发为僧。

石涛自幼天资聪颖而又勤奋好学,在佛门清贫单调的生活中,他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石涛喜欢以写字、画画、养花种草来陶冶情操。

10岁的时候,他开始喜欢收集古书,只要得到书,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如获至宝地将它们放在他的书架上,这样日积月累,他收集的古书把书架塞得满满的,其中有四书五经,也有小说和字帖等。有一天,石涛又得到一本古书,正喜形于色,要把它放到书架上,他的师兄来找他,看到满架的古书,非常钦佩。而石涛也以为自己已经是学有所成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心学习,于是整天和朋友们一起外出玩耍。一天,石涛正在庭院里跟师兄们聊天,师傅来了,对石涛说:“石涛,你跟我来。”

于是,石涛跟着师傅来到了一个后园。师傅指着一个装着满满的石头的碗说:“你看这个碗里装满东西了吗?”

石涛看了看说:“装满了。”

师傅不动声色地从旁边拿了些沙,把它倒入碗里,又问石涛:“现在它满了吗?”

石涛犹豫地点点头说:“满了。”

师傅又向碗里加了点水,转过头来问石涛:“现在满了吗?”

石涛略有所悟,他不敢吱声了,于是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学海无涯啊!你应该虚心学习,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从此,石涛在师傅的教诲下更加刻苦学习,再也不自满了,他的道行日渐高深。

经过三年的潜心修道后,石涛拜别师傅,到了宣城广教寺,在那里广交益友,吟诗作画。他和梅清等一批画家共画黄山,成为著名的黄山画派。其中石涛的《黄山图》最具风采。他不仅画了大量的山水,还画了许多道教人物,《十八罗汉应真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他过人的才华和豪放的性格使他在同行之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但石涛并没有沾沾自喜,师傅的话仿佛还在他的耳边回荡,他告诫自己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石涛38岁的时候,离开宣城广教寺寄居在金陵长干寺,过着清贫的日子,修持布道,在此期间创作了很多作品。45岁的时候,他又离开金陵前往燕京,途经扬州与戏剧家孔尚任结为知己,并在扬州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他到燕京的时候已经将近50岁了,在那里他疲于奔命,自称“苦瓜僧”,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后又回到扬州,并在扬州度过他的晚年。

石涛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不仅在绘画方面独领风骚,而且在诗、书方面也精妙绝伦,享有“三绝”之誉。他在扬州呕心沥血地完成了《石涛画语录》,这标志着他绘画艺术思想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罕见的中国画美学经典。

成功密码:

师傅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平实的话语,让石涛明白了学海无涯的道理。这种不动声色的教育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一些老师或者家长,对不满意的孩子,动不动横加指责,或挖苦讽刺,这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走上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