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号称“李闯王”。他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主张,赢得广大农民拥护,推翻了明王朝。
他对父亲说:“考上秀才照样受人欺负。我想学武艺,有了武功,谁还敢欺负我们?”父亲认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他也不想勉强。但这孩子身子骨硬朗,对这方面又感兴趣,确实是习武的料,于是便从延安请了罗君彦教头来教儿子习武。李自成后来发动了农民起义,他的一身武艺最终有了用武之地。
李自成的家庭世代为农,日子一年到头过得紧紧巴巴,还经常受有钱人的欺负。父亲李守忠常常想,要想以后过上好日子,就得让孩子去读书,将来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哪怕只当个小官,也不会受人欺负了。于是家里节衣缩食,勒紧裤带,送8岁的李自成和弟弟去上学。
在私塾馆学习了几年,李自成识了不少字,也能写写文章,就不想上学了。他对父亲说:“考上秀才照样受人欺负。我想学武艺,有了武功,谁还敢欺负我们?”
父亲认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他也不想勉强。但这孩子身子骨硬朗,对这方面又感兴趣,确实是习武的料,于是便从延安请了罗君彦教头来教儿子习武。
父亲的这一决定堪称神来之笔,造就了后来闻名天下的“李闯王”。
李自成对习武感兴趣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他特想当一个杀富济贫的英雄。看到集市上有练武表演,就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边看还一边琢磨他们是什么套路。现在有了老师,他练武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老师看这个学生能吃苦,脑子又灵活,就把看家本领都教给了李自成。罗老师不但教李自成武艺,还告诉他习武之人要讲究武德,学好了本领,要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自从接触武艺之后,李自成更加强壮了。父亲去世后,十几岁的李自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谋生,他给人放过羊,给富人当雇工、干农活,还在铁匠铺打过铁,在小饭馆当过酒保,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有一天中午,他实在累坏了,就在大户家大门旁睡着了。大户出门回来,狠狠地骂了他一顿。李自成不服,顶了几句。大户马上叫了一帮人把他绑起来,李自成虽然会武功,可是寡不敌众。他被绑在院子里的柱子上毒打了一顿,打完也不放他。
十几个小时过去了,李自成浑身疼痛、又饿又渴。这时候,大户的小儿子手里拿着一块饼,边吃边走过来。饥饿难耐的李自成,让那个孩子给他一块饼吃。那孩子白了他一眼,把饼往地下一扔,还踩了两脚,昂着头走了。李自成又羞又气,大户的孩子都会欺负人。好,你们等着瞧,总有一天我要翻身。
抱着对为富不仁者的仇恨,抱定“扶危济贫,除暴安良”的信念,李自成后来发动了农民起义,这时,他的一身武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深感父亲是最了解他的人,如果当时家人强迫他读书、走科举道路,很可能名落孙山,毕竟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再说,即便考上了,大不了当个小官,而现在那么多老百姓支持他,此生足矣。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横扫明朝军队,一举占领北京城。虽然最后因为决策失误功亏一篑,只做了18天皇帝,但他仍然是个英雄。
成功密码:
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必定是尊重孩子天性的因材施教。李自成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并没有强行让孩子继续读书,而是顺其自然,让儿子习武,这样的父亲无疑是最明智的。而现在的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材可谓费尽心机,什么强化班,什么钢琴班、书法班……总之能报的都给孩子报了,恨不得孩子不吃不喝不睡,将时间全部用到学习上,可结果却事与愿违。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个性与爱好,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那样对孩子不但没有帮助,而且对孩子是一种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