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22

第22章 吴承恩:一本书让他萌生了写作的念头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著有《西游记》。

一天,他偶然找到一本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书,喜出望外。书中把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和神话联系起来,写得千奇百怪,生动有趣,把吴承恩带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从此,写一本长篇取经故事的想法就在他的心头产生了,虽然那时的吴承恩还很年轻。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在朝廷里做过官。可是祖父一死,他的父亲吴锐就只能靠开个小店铺维持生活。闲来无事,吴锐就给少年的吴承恩讲故事。他听得非常认真,听到英雄们克服重重阻力,最后终于建立功勋,他会激动得满脸通红;听到好人受到冤枉,他就难过得愁容满面。到了读书年龄,吴锐送他到学堂。在很短时间里,吴承恩写的诗文就受到了旁人的称赞,一些有名望的人都让自己的儿子跟吴承恩做朋友,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人断定吴承恩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吴承恩的名气很快传开了。

少年吴承恩偏爱看新鲜有趣的闲书。特别是神话故事,直看得入迷。一次,吴承恩在课堂上看闲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他的闲书,并当众惩罚了他。老师认为这些闲书写的都是荒唐事,不能帮助考试取得高分。可是吴承恩在读那些闲书中,体会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他背着老师和家人,读自己喜爱的书,有时候还走街串巷,去搜寻那些记述神仙鬼怪的民间神话和传说。一天,他偶然找到一本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书,喜出望外。书中把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和神话联系起来,写得千奇百怪,生动有趣,把吴承恩带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从此,写一本长篇取经故事的想法就在他的心头产生了,虽然那时的吴承恩还很年轻。

吴承恩的家境日渐困难。为了度日,成年以后,他不得不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想弄个一官半职,养活一家人。也许是造化弄人,一连参加几次会考,都名落孙山。吴承恩想到自己是一个名气很大的才子,竟连年不中,而别的读书人学识没有自己高,却考取了,不禁又羞又怒,病倒在床上。在病中,吴承恩心灰意冷,对科举考试再也没有兴趣,他暗下决心,再也不读那些圣贤书了。如果看见朋友为参加科举考试拼命读书,他就会幽默地对朋友说:我赠你一个治疗功名病的良方,拿上你家的酒杯喝酒去吧。在吴承恩看来,与其辛苦地准备应付科举考试,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喝酒。

连吴承恩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一介书生,竟拿起刀枪和来犯的敌人打起仗来。

有一年,倭寇骚扰淮安。吴承恩知道后,马上找到朋友沈坤,两个人四处奔走,号召人们练兵备战。很快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乡勇队。吴承恩亲自做参谋。倭寇被赶走了。

吴承恩在62岁的时候才时来运转,终于被选为长兴县的县丞,帮助知县做事。因为他为人耿直,不会趋炎附势,才过两年,上司便找了一个借口把他辞退了。

吴承恩的老年孤单而贫穷。可是他并不灰心,凭着一身正气和才华,顽强地生活着。在晚年时候他推崇杜甫和廉颇。认为杜甫虽然贫穷,可人们都公认他为诗圣;廉颇虽老仍能上阵打仗。他虽然年老,但还雄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业。

经过几年的收集整理,在71岁那年,吴承恩开始写他年轻时就想写的书。他把书名定为《西游记》。这本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事的小说,使他的名字留在了文学史上。《西游记》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新奇神秘波澜起伏的世界。写完这本书以后的吴承恩已经80多岁了,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间,留下了一个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绚烂多姿的神话世界。

成功密码:

因为读书而萌发写书念头的事例实在太多了。金庸就因为读了一本武侠小说而成了一位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吴承恩因为一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而萌发了写作《西游记》的念头,并最终走向了成功。现如今,之所以出现了一大批少年作家,就是因为这些孩子平时喜好阅读课外书籍。书读多了,灵感自然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