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13

第13章 李白:伍婆婆磨针让他茅塞顿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甘肃天水人。唐代著名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仙”。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回家的路上,李白低着头,反复念着这句话,越想越有道理。他茅塞顿开,之所以最近读不进书,还是没有下苦工。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他的座右铭。

李白童年时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读书。这里山川灵秀,风光旖旎。时值万物复苏的春天,明媚的春光洒在绿草地上,窗外竹影婆娑,美丽的小鸟抖抖身上的露珠,一展美妙的歌喉。正在室内读书的小李白有些神不守舍:父亲不在家,何不出去玩玩?怕母亲发现,他蹑手蹑脚地出了家门。

一出家门,小李白就像逃出笼子的小兔,沿着山坡跑去。李白8岁了,在文学修养很高的父亲的启蒙下,他读过不少文学前辈的文章,还能自己写诗做文章,别人都认为他是个神童,他自己也有些飘飘然。

“哎呀,好漂亮的蝴蝶呀。”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前面飞着,小李白跟在后面跑,不知不觉跑到一条小溪旁,可是蝴蝶继续飞啊飞,最终飞过小溪不见了。

这时,他看见白发苍苍的伍婆婆,正在溪边用力地磨一根铁杵,就好奇地问她:“伍婆婆,你为什么要磨这铁杵啊?”

“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伍婆婆指着铁杵说。

“怎么可能呢?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绣花针?您跟我开玩笑吧!”李白压根儿不相信。

“我今天磨,明天磨,只会越磨越细。你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我当然知道,这是《列子》里的故事,老愚公带着一家人要挖掉两座大山。”

“是啊,孩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伍婆婆意味深长地看着李白说。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回家的路上,李白低着头,反复念着这句话,越想越有道理。他茅塞顿开,之所以最近读不进书,还是没有下苦工。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刻苦用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读得越多,越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于是,他读书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业大有长进。

李白15岁时,父亲让他读《司马相如文选》,学习写词赋。李白很仰慕西汉的这位大词赋家,敬佩他的文采,更想超过他。他捧着《文选》反复阅读,直到读通读懂,然后开始模仿着《文选》的写作风格写了一篇,看后觉得与前辈差得很远,就一把火把习作烧掉了。历时数月,反复了三次,最后只留下两篇。是的,“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经过这种反复强化练习,他把汉赋这种文学形式运用得相当娴熟,并写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词赋。

25岁那一年,李白便开始出游,他曾经游历过长江三峡,登过庐山,并写下许多气势磅礴的伟大诗篇,这些不朽的诗篇一直流传至今。

成功密码: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和老师如果因此而粗暴生硬地训斥孩子,不但起不到什么教育效果,相反,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伍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童年的李白顿悟人生,这种用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是最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