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合理饮食,适当多食肉类;尽量少吃冷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并增加活动时间,适当改变生活方式;进行自我排尿训练,首先可选定一个排尿间隔时间,如规定1.5小时,如不到1.5小时,即使有尿意,也暂时忍着,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将间隔时间逐步延长到2小时、2.5小时、3小时,直至4~5小时,养成习惯后,精神性尿频就会自行消失了;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对症治疗;并可进行适当的食疗,比如用兔肉1000克,炖汤汁食用,3天后即可见到效果,狗肉100克,肉桂20克,混合炖熟,然后取出狗肉用植物油炒,并配以作料,再将原汤与狗肉混合食用,连吃3天可见初效。
血液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贫血对健康有多大危害
(1)血液变"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过敏症等发病率增高,很大程度上与血液受污染有关。污染物如工业、汽车废气排出的重金属铅、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尘埃与农药等,从呼吸道等途径侵入血液,此外,许多病毒、细菌、真菌等也是"嗜血成性",成为我们健康的最直接的杀手。
(2)血液变酸:正常血液的pH值是7.35~7.45。如果食入过多酸性食物,会形成酸性体质。目前疾病超过70%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现在流行的亚健康状态,与血液变酸有密切关系,各种癌症也与酸性体质人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少吃肉食、谷、精面粉、糖类等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海产品等碱性食物,以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
(3)血液变黏:现代人工作繁忙,应酬增加,运动减少,这些因素都有让血液变黏形成血栓的可能,血栓一旦形成,就可能阻塞血管,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防治:坚持适当的锻炼,如散步、登山、小跑等,来增加血液循环与机体的代谢,进而保持血液的清洁;清晨起床即喝凉开水200~500毫升,有稀释血液、排毒之效;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等,以便及时清除外来污染物等,如海带可促使血液中的放射性物质从尿中排出,苹果、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后排出体外;每天清晨和傍晚选择绿树较多的地方进行深呼吸10分钟,可排出污物;坚持每天大便1次以上,以减少有害物,如肠道的硫化氢等侵入血液的机会。
(4)贫血:正常人红细胞数量为400万~500万/mm3,其中女性为350万~500万/mm3;血红蛋白(血红素或血色素)男性为百分之12~16克,女性为百分之11~15克;儿童红细胞数为400万~500万/mm3,血红蛋白为百分之12~15克。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即为贫血。
人体贫血时,红细胞数明显减少,运载氧气的能力减弱,结果使组织细胞缺氧,引起贫血的各种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四肢软弱无力,食欲缺乏、腹胀,活动后气急、心跳加快等;贫血患者抗病免疫力低,易患各种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婴幼儿贫血,会妨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瘦小,智商降低,缺乏抗病免疫力,更易患各种疾病。
防治: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约占贫血患者的90%,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乏铁元素可引起血红蛋白明显减少,最为突出的是婴幼儿、中小学生和孕产妇女。贫血除了服用硫酸亚铁等铁制剂外,补充足够的营养和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木耳、山楂、草莓、动物的血等)非常重要。
39.高血脂和高血糖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的总称。它们在血液中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人体血脂的正常值,总胆固醇:2.9~6.0mmol/L(110~230mg/dl),其中胆固醇占总胆固醇60%~70%;三酰甘油:
0.56~1.7mmol/L(50~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35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6mmol/L(<130mg/dl)。脂蛋白<30mg/dl等。
(1)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的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发生原因为遗传,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吸烟,酗酒,习惯于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及肝、肾疾病等。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较重的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并出现相应并发症状,如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防治:平衡饮食。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并适当地补充微量元素如锌等和维生素C等。调节饮食。控制总热量,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油、奶油、肥猪肉、蛋类、猪肝等。改变生活方式。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有较好的睡眠与休息,减肥、戒烟、控制饮酒、适当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定期检查血脂。当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控制高血脂时,应及时进行调脂治疗。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人体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70~110mg/dl)。
(2)高血糖: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糖能变成糖原储存于肝和肌肉中,也能转变成脂肪储存。人体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70~110mg/dl)。空腹两次检查血糖超过7.8mmol/L(140mg/dl)或任意时间检查血糖超过11.1mmol/L(200mg/dl)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但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即为低血糖,低血糖同样会出现症状,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0.高血压的产生及危害,如何防治高血压
(1)高血压:指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一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二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三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毫米汞柱。人体的血压会随着人们的活动及情绪变化而自我调节。如在睡觉时血压会降到最低值。早晨起床后各种生理活动加快,血压随之升高。一天之内,血压的最大差值可达40毫米汞柱。不过,血压突然升高,会给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睡醒时,血压可立即上升20毫米汞柱左右。所以很多冠心病患者猝死于清晨。另外,人们处在不同的活动时期,血压也会有所不同,如情绪激动时血压会上升20%~30%,重体力劳动时会上升50%等;一般寒冷时血压会升高,酷热时血压会下降。特别是老年人,冬季血压明显升高,夏季血压轻度降低。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会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会升高0.6毫米汞柱。
(2)高血压产生的原因:遗传、盐(氯化钠)摄入过多、肥胖、过量饮酒、精神紧张等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大概与遗传有关,也叫高血压病。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据统计,目前有90%~95%的高血压病人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也就随之降下来,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5%~10%,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3)高血压的危害:血压过高,会促使脂质在动脉壁沉积,降低血管弹性和容量。此时会感到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等,有的还有手指麻木和僵硬感,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但也有一些病人头晕等现象不明显,在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在某些诱因的促使下,很容易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占70%左右。
防治:限制食盐的摄入量(≤5克/日),控制脂肪的摄入,防止肥胖,戒酒戒烟,不要暴饮暴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活动,使肌肉和周围血管舒张,防止血压升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高血压病人要注意各种活动都不要用力过猛,动作不宜过快,例如早晨起床要慢,以避免直立性低血压而摔倒,造成血管破裂等意外发生。
41.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危险大,及早防治是
(1)动脉硬化:是一种非炎症性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的动脉改变,可引起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40岁以上多见。②男多于女,大约比例为2∶1,女性绝经期后常见。③脑力劳动者,且体力活动少的人易患。④饮食中热量、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及盐类含量高者。⑤高血脂症、原发性高血压。⑥吸烟。⑦肥胖、糖尿病。⑧性格及工作。如性情急躁、进取心强、工作紧张、不注意休息的人。⑨某些微量元素的减少或增加。⑩遗传等。病情发展可以分为无症状期(隐匿期),长短不一;缺血期,因血管狭窄而引起器官缺血;坏死期,因血管腔闭塞引起坏死;硬化期,长期缺血引起器官、组织硬化。近年来动脉硬化日见增多,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合理膳食、避免过胖;劳逸结合,稳定情绪;定期检查,并接受适当的血栓预防治疗。
(2)心肌梗死:因为冠状动脉阻塞或闭塞、血流中断,使心肌局部或整体坏死的病症。心肌梗死发生20~40分钟,心肌的内膜就会出现很薄的一层坏死;4小时左右,心肌就已经有一半出现了坏死;6小时几乎就全部坏死。也就是说,在6小时以内抢救,效果是最好的,一旦超过12小时,无论用溶栓药物还是介入技术,抢救的价值越来越小。
发生原因: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再发生血管内血栓形成、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痉挛则可使管腔闭塞,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左心室负荷由于重体力劳动、情绪过分激动、用力大便或血压骤升等急剧增加时,可引起心肌严重持续缺血;饱餐,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流缓慢容易产生血栓;天气炎热,随着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心跳加速,心脏负担加重,加之出汗多,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管阻塞,从而使心脏缺血。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突发心肌梗死的概率也就越大。
防治:对于心肌梗死,除了要禁烟、忌酒,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等外,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另外,还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服用三种药物,即β-受体阻滞药、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防治,什么是心悸和心力衰竭(1)心绞痛:也叫狭心症。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前者不能满足后者时即可发生心绞痛。其症状为胸部中央阵发性疼痛,并有窒息的感觉。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等许多因素引起。
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有很大的贮备力,它的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状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当剧烈的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平时的6~7倍,就是在缺氧时它也扩张,可使血流量增加4~5倍。但当其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就会减弱,血流量也会减少,而且对心肌的供血量也变得相对地比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应如减低到还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量突然增加时,比如劳累、激动、心力衰竭等,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对血液的需要量也增加;或者冠状动脉由于吸烟过度、突然发怒、大悲、大喜等导致痉挛时,其血流量也可进一步减少;或者循环血流量由于大量出血突然减少时,心肌血液供求矛盾加大,就会造成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心绞痛。
防治:心绞痛的病人宜睡倾斜床,其倾斜角度以10°~15°为宜,因头位偏高能减少回流心脏的血液,预防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发生后应及时安静休息并自救,在送往医院途中病人最好口含1片硝酸甘油,以防病情加重出现生命危险。治疗心绞痛的中成药有冠心苏合滴丸、乐脉颗粒、复方丹参滴丸、救心丸、环心丹、营心丹、益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