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汪金祥、陈龙来到了野司,汇报了连夜拟订的方案:调至少4个师的兵力,大张旗鼓地开向沈阳方向,给敌人造成要进攻沈阳的假象。而去辽西的部队所有电台一律留在原地,照常收、发报,以迷惑敌人的情报机关。社会部通过运用电台,向敌人传递假情报。部队向辽西进发,最好是夜间行军,白天休息,路经的村庄,都要实行严格的戒严,不准村民离村,以防走漏消息。
“要4个师配合,戏唱的不小哇!”林彪耸起浓黑的双眉,望着刘亚楼:“我们从哪里拿?”
“可以从围长春的地方师抽调。”刘亚楼答道。
罗荣桓说:“4个师不算多,想要借箭还得几条草船呢!”林彪点了点头:“这4个师,行军的时候要有气势,必要时可以打出野司的牌子。”
社会部掌握的电台,是敌特长春站所属潜伏哈尔滨的“二五七组”。陈龙亲自掌握这个电台,先是说策反了东野总部的一个参谋,然后发出真真假假的情报。
敌人查问长春外围4个师动向“二五七组”回电说:共军主力南下,目的是围困沈阳。
敌人发现解放军主力出现在辽西,“二五七组”又报称:辽西民主联军运动意向已探明,系奉调入关,准备协同华北野战军进攻赤峰和承德。
东北国民党军总部给“二五七组”发密电:“据称:敌酋林彪已经离哈,去向何处?望查。”陈龙让“二五七组”回电:“据悉三岔河设有‘前指’,有无敌酋林彪待查。”
此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及野司、野政组成的野司指挥所列车,已于9月21日从双城出发。为了保密,火车先北开至哈尔滨,短暂停留后,朝东南牡丹江方向行驶了一段,然后突然掉头西返,沿滨洲线经昂昂溪南下。到昂昂溪的时候,担任运输司令的郭维城为检查新修好的铁路,亲乘铁路轧道车在前面开道,指挥所的火车在后面跟进,指挥列车停在牛屯。
9月初,百万大军按南下计划向指定地点开进。上旬11纵由建昌地区出发,进军秦皇岛、唐山段以北宁路。中旬,4纵由台安、鞍山地区,9纵由北镇地区,2纵由西丰、公主岭地区,1纵由九台地区,3纵由西安(今辽源)、东丰地区,6纵由吉林地区,7纵由四平地区,8纵由八面城、大洼地区,5纵由清原地区,12纵由长春以南,炮纵由西安、烟筒山地区先后出发,向指定地点开进。下旬,10纵由开原、昌图地区向指定地点开进。
5、 北宁线作战,完成对锦州的包围
北宁线自北平至沈阳,全长700余公里,沿线有天津、塘沽、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锦州等重要城镇,是国民党军华北与东北两大战略集团兵力、物资相互支援和必要时东北卫立煌集团撤退关内的唯一陆上通道。因此,蒋介石视北宁线为东北国民党军的输血管、生命线。
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后,北宁线沈阳至锦州段已完全被隔断,锦州至北平段则时断时续。为打通北宁路,确保关内外联系,蒋介石曾多次要求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以沈阳地区主力首先打通沈锦段交通,而后集中主力于锦州地区,以确保锦平段的畅通。遭卫立煌反对后,又指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集中力量经营锦州”(《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13页),极力维持东北、华北“两个战区接合部的联系”(《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63页)。为此,范汉杰作了如下部署:
以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指挥第93军暂编第18、第22师,新编第8军第88师、暂编第55师及原第60军第184师和新编第6军暂编第62师,共6个师约10万人防守锦州。
以第93军暂编第20师防守义县,新编第8军暂编第54师防守高桥,第54军第8、第198、暂编第57师防守锦西、葫芦岛和兴城,新编第5军第26、暂编第50、第60师防守绥中、山海关、秦皇岛和北戴河之线。
在唐山至昌黎一线,有华北“剿总”傅作义所属第62军等部4个师防守。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拉开了辽沈决战的序幕,战役首先在北宁线打响。
我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参谋长黄志勇指挥第11纵队及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第8师和骑兵师、炮兵旅等部,分由冀东建昌营和热东地区出发,奔袭北宁线滦县至兴城一线守军。至17日,先后攻占石门、安山、昌黎、北戴河等据点,包围了绥中、兴城、沙后所,吸引了锦西、葫芦岛地区国民党军第54军主力向南增援。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第4、第9纵队分由台安、北镇地区出发,渡大凌河直插锦州以北,迅速切断了义县与锦州的联系,于16日包围了义县。第3纵队、第2纵队第5师及炮兵纵队主力,自西安(西安,旧地名,1952年改称辽源)、四平等地由铁路输送至阜新,而后继续向义县急进,于20日接替第4、第9纵队包围义县。
北宁线作战开始后,国民党军统帅部鉴于过去兵力分散而遭各个歼灭的教训,于9月16日训令卫立煌、范汉杰:“集中力量守锦州、锦西、葫芦岛及秦皇岛、山海关两区。”(郭汝瑰日记,第280页)据此,范汉杰立即收缩兵力,将高桥之暂编第54师撤回锦州;将锦州暂编第62师调至锦西,以确保海路安全;以锦州第93军暂编第22师主力向北增援,以解救义县守军。
为继续吸引范汉杰向南的注意力,不使第54军收缩锦州,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绕过锦州,直插锦西以南,切断了锦西、兴城守军联系。第9纵队向锦州以北逼进,于25日会同自八面城南下进至锦州附近的第8纵队,歼灭增援义县的暂编第22师2个团大部,并占领葛文碑、薛家屯、帽儿山等锦州以北外围阵地。自四平地区南下的第7纵队以一部佯攻锦州以东的紫荆山,主力迂回至锦州以南,在由锦西以南向北调之第4纵队第12师配合下,于27日攻占高桥、塔山和西海口,将锦州、锦西两地完全割裂开来。炮兵纵队和第9纵队炮兵团于28日用炮火封锁了锦州飞机场,并击毁运输机5架,切断了锦州国民党军的空运通道。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在炮兵旅支援下,于同日攻占绥中,歼暂编第60师2000余人。第4纵队于29日攻克兴城,歼第54军直属工兵、运输、骑兵等部队共4000余人。
义县是锦州以北的重要屏障,城高墙厚。守军暂编第20师系半美械装备,依托许多坚固的集团堡垒顽抗。在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政治委员罗舜初统一指挥下,包围义县的第3纵队、第2纵队第5师和炮兵纵队主力,于9月26日开始义县外围作战,至29日扫清外围据点,逼近城垣,连夜展开大规模土工作业。
10月1日9时30分发起总攻,第2纵队第5师、第3纵队第9师和炮纵主力由城西南方向突击,第8师和炮纵一部由城东北方向突击,第7师为预备队位于松林堡一带。攻城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经4小时激战即攻克义县,全歼守军万余人,活捉暂编第20师师长王世高,创东北野战军“以最短促的时间,攻歼固守坚固工事之敌的新纪录”(“东总”致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1948年10月10日)。
义县战斗中,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朱瑞,亲自前往城南突破口观察炮兵射击情况,不幸触雷牺牲,时年43岁。中共中央在唁电中高度评价“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朱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将领。
至此,东北野战军经过20天作战,相继攻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塔山、高桥、义县等城,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达成了截断北宁线,孤立锦州的战役目的。
与北宁线作战的同时,东北野战军第1、第2(欠第5师)、第10、第5、第6纵队分别进至新民西北、黑山及其东北、法库以南、开原以北和伊通地区待机,监视沈阳地区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统一指挥第12纵队及6个独立师、内蒙古骑兵第2师,继续围困长春。
6、 欲回师打长春,林彪再次挨批
义县攻克后,林彪、罗荣桓率东野指挥机关于10月1日乘火车南下。火车由双城先北上到哈尔滨,然后由江北联络线转向滨洲线。
这时,敌情有了变化,前线来电,报告葫芦岛敌人新增援了4个师。
林彪考虑部队只带了单程汽油,怕锦州攻不下来,大量汽车、坦克和重炮撤不走,易受沈阳、锦西、胡芦岛三方援敌夹击。正在考虑回头去打长春。
罗荣桓得知林彪准备回师打长春,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又是发哪门子邪?”“真是乱弹琴!我们得制止他!”罗荣桓忍不住怒吼一声。他面色严峻,气得两只手微微颤抖,急忙拉上刘亚楼去找林彪。
对于林彪在兵临城下,战役即将打响之际置中央军委的三令五申于不顾,随意改变作战计划和方向,罗荣桓不能不感到惊讶和恼怒,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政治委员最根本的职责就是保证军队听从党的号令,否则就是失职。而且,林彪不经商量,甚至也不通气,就擅自以“林罗刘”名义向军委发报,这是极端不尊重同僚、违反组织纪律和军事纪律的行为!
“101,你给军委发报,要考虑回师攻打长春,是吗?”罗荣桓找到正在车站月台上踱步的林彪,竭力压住火气,平静地问。
“是的。”林彪回答很干脆。他一向独断专行,对这次擅自做主也没感到什么不妥,依然慢条斯理地说:“关内敌军又增派4个师海运到葫芦岛,这样葫芦岛和锦西的援敌就增加到了11个师,锦州城内共有敌军8个师,不是片刻之间拿得下来的。战斗一旦打响,援兵不一定堵得住。如果堵不住,我们就被动了。不如回过头来打长春来得稳当。”
“为了打锦州,中央三令五申。毛主席前次批评我们‘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刚下的攻锦决心又突然改变,如何向中央解释?现在几十万部队拉到了辽西,锦州外围已经肃清,指战员斗志正旺,忽然不打了,战士们会怎么想?这些都是问题,你考虑过没有?”罗荣桓苦口婆心地劝林彪。
“什么决定都会有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怎么吃?”林彪强调敌情变了。
“多加几双筷子就行了。区区4个师,能成什么气候?况且,打锦州的计划是中央军委、毛主席已经批准了的,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罗荣桓斩钉截铁地说。
“中央批准了的就一定不能变?那要我们这些指挥员干什么!”林彪有些恼怒地反问道。他还很少看到平素温文尔雅的搭档如此强硬过。
罗荣桓知道自己的话刺激了林彪。林彪如果真的较真犯倔起来,还真不好办。于是罗荣桓放缓口气,说道:“101,你想过没有,从锦州撤围同样会陷入被动,影响战局。”
“我没有说要从锦州撤围。”林彪争辩道:“我是向军委建议,锦州能迅速攻下还是打锦州,否则打长春。两个方案我正在考虑中,也请军委考虑,指示。”
罗荣桓没有让步,他正色坚持道:“电报中强调打长春有利、打锦州困难,明显表现出了倾向性。我看军委是不会同意的。”
其实这也是林彪担心的问题。他所以要用“林、罗、刘”联名发报,就是想增加说话的重量。现在罗荣桓坚决反对,关键看刘亚楼的态度了。林彪阴沉着脸,在月台上来回踱步,突然停下来,问刘亚楼:“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我同意政委的意见,打锦州好。”刘亚楼话虽不多,但干脆利落。
林彪又想了一会儿。不好再说什么,便叫来参谋,让参谋到机要室追回那份电报。参谋回来说:“机要室已将电报发出。”
“怎么办?”刘亚楼问两位军政首长。
林彪不说话。
罗荣桓说:“不要等军委回电,重新表个态,说明我们仍拟攻打锦州。”
林彪点点头,表示同意。
以往林彪发电报都是他口授,秘书记下后经他看过便签发。这一次他却一言不发。
罗荣桓知道他爱面子,就亲自起草了电稿,请他过目。电报稿开头一句写着:“前电作废。”林彪大笔一挥,将这句删去,吩咐秘书:“照发。”电报说:
我们拟仍攻锦州。只要我们经过充分准备,然后发起总攻,仍有歼灭锦敌之可能,至少能攻敌之一部或大部。目前如回头攻长春,则太费时间,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敌一部。
再说毛泽东接到林彪欲回师攻打长春的电报后,又气又恼。他马上以直露、犀利的语言,代表中央草拟了两封给林彪的电报。
10月3日17时的电报写道:
林、罗、刘:
第一、你们应利用长春之敌尚未出动,沈阳之敌不敢单独援锦的目前时机,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在5个月前(四、五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七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州部署完毕……你们只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的。
第二、你们指挥所现在何处?你们指挥所本应在部队运动之先(8月间)即到锦州地区,早日部署攻锦。现在部队到达为时甚久,你们尚未到达。望你们迅速移至锦州前线,部署攻锦,以期迅速攻克锦州,拖延过久,你们有处于被动地位之危险。
10月3日19时的电报写道:
林、罗、刘并告东北局:
本日17时电发出后,我们再三考虑你们的攻击方向问题,我们坚持认为我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目前沈阳之敌因为有长春存在,不敢将长春置之不顾而专力援锦……如你们先打下长春,下一步打两锦时,不但两锦情况变得较现在更难打些,而且沈敌可能倾巢援锦,对于你们的攻锦及打援的威胁较现时为大。因此,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于10天内外攻取锦州,并集中必要力量攻锦州同时歼灭由锦西来援之敌4个至5个师,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望你们深刻计算到这一点,并望见复。
毛泽东发出以上两份急电后,收到了罗荣桓草拟的电报。毛泽东一颗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总算放下了,当即回电:
3日9时电悉。
第一、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
第二、……你们这样做,方才算是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纠正了过去长时间内南北平分兵力没有重点的错误(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此项想法,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我们过去1个月中曾有多次电报叫你们如此做,你们到现在才想通这一重要点,不是平分兵力,而是以主力放在两锦方面……
……
第五、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希望你们按照你们3日9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决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
第六、蒋介石已到沈阳,不过是替丧失信心的部下打气。他讲些做些什么,你们完全不要理他,坚决按照你们3日9时电部署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