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
1463200000075

第75章 辽沈战役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1)

1、 三国四方在中国东北土地上角逐

★作战时间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作战地区 辽宁省西部、沈阳及吉林省长春地区

★作战目的

解放军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军事形势,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军展开大规模会战,以把卫立煌集团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国民党军 1948年秋,在东北民主联军的一系列打击下,卫立煌集团已经是穷途末路,被围困在锦州、沈阳和长春3个互不相连的城市内。在此情况下,仍遵照蒋介石确定的“固守东北,彻底集中兵团,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的方针,叫嚣“国军绝不放弃东北”!

中国的东北——一片神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

因为它的美丽和富饶,自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之后的几百年,这片黑土地就不断受到列强的侵扰,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为取得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彻底胜利,加快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驱逐日寇对中国的侵略,1945年8月初,150万苏联红军攻入了东北。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在美国支持下加紧向东北解放区占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为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在东北自然是寸土必争。

富饶的东北不仅是农业、林业的生产基地,也是工业发展的理想区域。

蒋介石深知东北的重要性,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便沦入日本人之手,14年了,蒋介石念念不忘收回东北,以雪“国耻”。更重要的是,如果国民党得到东北,即可对中共进行南北夹击,这在战略上有着重要意义。

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中明确宣布要将东北交给国民党政府,苏联并作出了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的承诺。条约的签订,再加上美国强有力的支持,蒋介石对收回东北信心十足。

抗战胜利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蒋介石强调说:“国民党命运在东北,盖东北之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区,着重夺取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以分割、压缩解放区,并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依据中苏条约对其有利的规定,出兵占领全东北。

东北对于共产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照蒋介石的话说,如果共产党得到了东北,马上就由穷党变富党了。东北与共产党的冀热辽解放区相连,与山东解放区隔海相望,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如果中国共产党能控制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将使东北根据地与华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就可利用东北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援和配合关内各解放区的斗争,对于取得最后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东北问题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即使我们把现有的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为什么不巩固呢?”

国共两党的领袖把目光都投向了那片诱人的黑土地。

与此同时,苏联与美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还把中国的东北当成对抗的前哨阵地。

日本战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随之结束,整个世界的政治形势改变了。美国由战前的“孤立主义”转变为战后向全世界扩张,即所谓的“全球主义”,以维护其经济利益并进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与称霸世界为根本需要。

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处在“冷战”阶段。美国外交活动的主要中心是在欧洲,但从战略利益和世界战略来考虑,中国则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心。美国在中国取得支配地位,既可遏制苏联势力在中国的发展,又可巩固其在亚洲的地位,以便集中全力控制欧洲,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因此,“二战”以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企图建立一个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反共的、亲美的中国。

杜鲁门在《回忆录》中称:“中国的共产主义问题和其他地方的政治问题有很大的区别。蒋介石所面临的不是一个分散在全国人民中的富有斗争性的政治上的少数派,而是面临着一个控制了一部分土地和大约四分之一人口的敌对的政府。我们在中国的处境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我们不能对这种局势简单地不加过问。”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经济和军事力量远不及美国,但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使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社会主义苏联的存在,对美国推行“全球主义”起着遏制作用。在当时美、苏冷战的历史条件下,苏联的对华政策,是从本国的战略利益和对抗美国的国际战略出发而确定的。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在没有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涉及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雅尔塔协定》。这一协定虽然对加速日本的灭亡,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重要作用,但也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反映出美、苏、英三国当时对中国的强权政策。

在该协议中,苏联同意在对德作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后即正式向日本宣战,出兵东北。为此,苏联所获得的政治条件主要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

二、恢复俄国在1904年被日本夺去的权益,即:

1.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

2.大连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利,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3.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由苏中合办公司共同经营,须保证苏联的优越权而中国则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应归于苏联。

根据上述形势,中(国共两方)、苏、美三国四方为了各自利益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较量,以至最终酿成了辽沈战役。

2、 先打哪儿,毛泽东与林彪争论了好几个月

三年东北战争的战火,首先在山海关点燃了,经本溪保卫战、四平保卫战、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再经过1947年至1948年的夏、秋、冬季攻势,东北野战军已无小仗可打,只能在长春、沈阳、锦州3点上选择大战来打。此时,林彪的对手卫立煌是一员资格比陈诚更老的将领。

卫立煌总兵力此时为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加上地方杂牌部队,共计55万人。他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在长、沈、锦3个地区集结了重兵,具体部署为:长春,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长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10万军力驻守;沈阳及其卫星城市本溪、抚顺、铁岭、新民地区,30万兵力,由卫立煌直接指挥;锦州、锦西,15万兵力,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冀热辽边区司令范汉杰率领。

这三块都是硬骨头,到底从哪一块下口呢?林彪在双城指挥所里反复比较、思索。

此时,东北野战军当时已发展到12个步兵纵队36个师,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个坦克团,共70万人。加上地方部队33万人,总兵力达103万人。

毛泽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战略构想。先打哪?毛泽东与前线总指挥官林彪意见不同。是先打长春还是南下北宁线,先打锦州?毛泽东与林彪有着不同的意见与争议,且一争就争了好几个月。

当时,毛泽东在认真研究了美国的撤退建议和蒋介石的企图之后,认为在东北战场上应先打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华北的联系,造成“关门打狗”之势。

而林彪则认为锦州城防工事坚固,又有15万重兵把守,恐又像攻打四平街那样,久攻不下,形成胶着状态,敌援兵再至,必造成被动。

林彪在4月18日致电毛泽东,提出到5月份先以半个月时间进行军事教育和战术练兵,然后集中兵力“攻长春和打援”的建议。同时建议华北军区以主力一部进至承德、山海关地域配合作战,钳制范汉杰集团。

电报传到西柏坡,毛泽东看后大为震怒,对周恩来说:“又是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看他是胆子太小,二月就叫他南下北宁线,两个多月了,还是这个态度,要不然我去东北算了。”

周恩来看了一会儿电报说:“主席,我看只能原则上同意他们的计划,再次申明南下北宁线的重要性。”

毛泽东说:“也只好如此了。”

1948年4月22日,毛泽东同意了林彪先打长春的计划。

5月下旬,东野以两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对长春进行了攻击,歼国民党军6000余人,占领了大房身机场,但部队伤亡也比较大。林彪发现长春国民党军远比原来估计的强大,攻城部队与长春守军兵力对比不占绝对优势,攻打长春较困难。

6月5日,林彪就东北部队行动问题向中央军委提出3个方案:一是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但认为无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较小;二是以目前少数兵力围困长春,封锁粮食,主力到北宁线、热河、冀东一带作战。但认为南下作战除可能到处扑空,或因敌集中不好打外,粮食极为困难,同时长春之敌可能乘机逃回沈阳,造成两头都无战果的结局;三是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的办法,时间准备两个月到四个月。在此时期内力求争取打援,同时进行练兵。此期内如未求得打援,那时我新老部队经过训练,战力提高,同时敌人已久被困饿,估计总攻开始后,战斗发展必快,则能在敌增援部队未到前,即可解决长春之敌。林彪认为目前应采取最后这一方案为最好。

毛泽东接到东北局的这一计划,拿起毛笔一阵狂草:“这个弯子好难拐哟,十几次批评不顶用,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6月7日,毛泽东复电东北局,基本同意第三方案。毛泽东、朱德都对攻长春和打援敌的兵力部署和战术问题作了详细指示,希望东野通过攻取长春的胜利,为而后南下作战逐次攻克各个大城市开辟道路,取得经验。同时,又强调:“在攻长春的3个月至4个月时间内,你们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州区域作战所必需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项补给的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林彪苦思了十几天,才终于下定决心,准备雨季过后,南下打锦州。

3、 辽沈战役作战计划拟订过程

经过几个月的毛泽东对林彪的耐心说服工作,特别是经过试打长春之后,林彪终于同意南下北宁线了。这使得位于西柏坡的统帅部大松了一口气。

8月24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根据中央军委一再强调的作战意图,开始拟订南下作战的具体计划,部队大约可于本月底或9月初出动,在9月6日前后,即可在北宁线各地打响。并致电中央军委:近两日水势似在开始下降,被冲毁之铁路桥梁,一星期左右可能修好。我们拟待铁路桥梁修好后,以三天时间运粮屯集在阜新一带。我9月3日,又报告中央军委:“我军拟以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各城,然后待北面主力陆续到达后,进行逐一歼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并准备歼灭由沈阳和锦州增援之敌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

5日,中央军委复电:“你们秋季作战的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不要预先设想打了范汉杰几个师以后就去打傅作义……”,“你们可以在北宁线上展开大规模作战,在此线上作战补给较便利。这又是中间突破的方法,使两翼敌人(卫立煌、傅作义)互相孤立。因此你们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要预先设想继续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控制整个北宁路(除平津段)于我手,以利而后向两翼机动。”

7日,中央军委再电林、罗、刘,进一步指出:“战役部署指挥的适当,作战休息调节的适当,是决定关键。”为控制北宁线并攻克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你们现在就应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沈两敌于不顾,并准备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军委预想,从9月至翌年6月的10个月内,为求歼卫立煌集团,须准备进行3次大的战役。如东北野战军在锦、榆、唐作战期间,沈、长之敌倾巢援锦,即可在该地区连续大举歼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为此,要求东北野战军:“(1)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2)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的决心;(3)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及处俘事宜。”(《辽沈战役》,第95、100、103~104页)

经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共识,确立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这个作战方针的基本点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首先截断北宁线,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然后采取攻锦打援的手段,争取将卫立煌集团就地各个歼灭。

9月10日,东北野战军拟订了辽沈战役的具体实施计划。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北宁线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之敌,切断关内外敌人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

4、 百万大军暗渡陈仓

万事俱备,只待进军命令。林彪在这时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几十万大军向南开进,如何保密?一旦敌人识破出击北宁线的企图,中途阻截,就会前功尽弃!

情报参谋们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林彪打电话给中共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陈龙,询问社会部是否掌握敌人的电台。陈龙说掌握一部。林彪即命刘亚楼找陈龙详谈。

刘亚楼冒雨到社会部,向社会部部长汪金祥和陈龙说明了要南下北宁线作战的部署。

“需要我们做什么?”陈龙急切地问。

“101(林彪)、102(罗荣桓)都叫我转达对你们和邹大鹏的表彰。在长春前线的司令员常夸你们的情报准确极了。长春的敌人几次想要突围,他们突围的方向、兵力,都搞得清清楚楚,我们一打一个着。”

汪金祥点了点头:“我们正在安排邹大鹏做长春61军曾泽生和沈阳53军周福成、赵国屏的工作。如果能争取他们火线起义就最好。”

“为打好辽西战役,情报工作可以全力配合。”陈龙说。

刘亚楼把草图推到陈龙面前:“你们看!目前在辽西一带我们只有20几万人,要打这一仗,就得从北满、东满、西满向辽西调兵。这次战役共动用13个纵队、53个地方师,计70万人,再加上支前的民工,起码要超过百万。近百万大军调到辽西走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旦敌人识破这一步棋,就会在铁岭、新民、彰武、阜新一带阻击我们。这样一来,辽西会战的设想就难以实现。”

“我们手中有一部电台,敌人很信任,看来,得在这上面做文章。”陈龙沉默半晌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