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5日、26日三天,敌人连续向邵伯、乔墅发动猛攻,伤亡惨重,而我军阵地始终屹然不动。此外,东线如黄路战斗的胜利,也威胁敌侧后。于是,至26日黄昏,敌全线溃退到仙女庙、宜陵一线。邵伯保卫战乃告胜利结束。这次战斗,共歼敌2000余人,我军也伤亡1000余人。
6、 毛泽东不相信打的是美械军队
宣家堡、泰兴战斗在不到60个小时的时间内,歼灭蒋军整编第83师19旅57团及旅属山炮营全部和56团大部,共3000余人;缴获山炮10余门,轻重机枪200余挺及大批美械装备。
此次战斗华中野战军对孤立据守之蒋军实行远距离突然袭击,部队从开进到战斗发起,动作秘密隐蔽,出敌不意,使蒋军完全处于慌乱失措的状态。
蒋军57团,是曾参加远征军赴缅作战的部队。该团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曾叫嚣:“如果共产党打下宣家堡,那么他们可以倒扛着枪,一弹不发进南京。”
苏中首战的胜利,是华中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第一个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华中野战军面临的是由美国教官训练、经过整编的美械化军队。对于这样的强敌,华中野战军能否战而胜之、攻而歼之,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未经实践证明的问题。因此,它引起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极大关注。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亲拟电文询问:“我在泰兴及宣家堡所打者是否即83师,该师消灭多少,尚存多少?”“南通方面之49师近日有无动作?”“100师(军)现在何处?”“泰州向南驰援在宣家堡以北与我对峙之4个团,现在怎样?”“是否可能夺取泰州?”“你们原定集中9个团于淮南方向,现在怎样?”(1946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询问苏中情况致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的电报)
对于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询问,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在清查了战果之后,于7月20日致电中央军委:
第一、泰兴、宣家堡之役83师(原100军)之19旅除旅部未参战外,系全部歼灭,计缴山炮12门、火箭炮10门、轻重机枪200挺、迫击炮20门,该师尚余有63旅,该军配合57旅(74军)于16日重占我泰兴,现在向我黄桥进攻中。
第二、顽49师之26、79两旅,7月15日出动占我林梓、丁堰,17日进到如皋近郊。因此我即西移如皋,于18日主力出动占林梓、南马塘之线及其归路,已全部被我包围;105师增援被我歼灭1个营,缴山炮3门、卡车3辆。本拟18日晚解决战斗,现尚未接到报告。
第三、目前苏中必须连续作战3次,取得胜利,结束后,部队必须休整一个时期后,再行决定夺取泰州与否。(1946年7月20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关于兴、宣家堡战况,向中共中央军委的报告)
毛泽东见到战报后十分高兴,又立即电示粟裕:“泰兴战斗结束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打四五个大仗。”
7、 粟裕司令员进行战役总结
苏中战役的胜利改变了苏中的形势,战争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敌军不仅无力进攻,而且连维持交通线都很困难。恐慌到1个旅不敢单独出动,1个团不敢守一个据点。当初长驱直入的骄横气焰一扫而光,变成胆战心惊。
我军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呢?
在华中野战军干部总结会上,粟裕司令员说:
“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不轻易放弃一个战略支点,但我们也不死守一地。死守一点,同敌人拼消耗,是不合算的。但也不是一枪不打,望风而逃,而是给进犯的敌人以阻击和重大的杀伤后才弃守。海安撤出前就是这样打的。”
“其次,就是战略上采取了持久战,坚决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我们每打一个仗,中央总是来电说,你们要好好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因此,不断积蓄与充实战斗力,便于连续作战,符合战略上以少胜多的原则。但在战术上则恰好相反,采取了以多胜少的打法。如李堡之战,敌人3个团,我们使用了14个团,差不多是5个打他一个,而且是在运动中打他,所以能迅速干脆地消灭敌人。分界之战敌人2个团,我们用了10个团打他;加力之战敌人3个半团,我们第一线即使用了13个团,连第二线的兵力共有十五六个团,加上还有无数的民兵与地武,敌人当然就很难跑掉了。”
“第三就是采取了战役战斗的速决战。许多同志对于上面要求限时限刻完成任务认为是不体谅下级,是主观主义,太蛮横。其实要求战役战斗的速决是应该的,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我们5个打敌人1个,武器弹药也不比敌人差,运动中敌人又不能带着碉堡跑,当然是可以速决的。也只有速决才能减少伤亡和消耗,才能争取时间打第二仗。战役战斗中不采取速决战就会变成僵局,就不能连续作战,也就不能歼灭敌人,更会变成劣势与被动,甚至于失败。所以要取得更大更多的胜利,必须要在战役战斗中采取速决战。要速决,就要不怕疲劳。作战时不要顾虑部队疲劳,要用一切办法鼓励部队,克服一切疲劳去争取胜利。但在战斗结束后,就要很好地照顾部队疲劳,给部队很好的休息。”
“第四,各兵团的协同动作,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决定条件之一。各兵种的协同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我在以前几次干部会上屡次提出要组织炮火集中使用,大家还不大相信,直到这几次战斗中受了敌人的教训,才改进了。如李堡之战,集中炮火使用,便很快地解决了战斗。打丁堰、林梓也是如此,所以都很快地取得了胜利。”
最后,粟裕总结说:“我们对进攻苏中的敌人作战,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胜利,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形势,除了上述政治军事原因之外,主要是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应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消灭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粟裕司令员关于苏中七战七捷问题在干部会上的报告》,1946年9月25日。)
8、 苏中军区规定节省民力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在完成了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后,撕毁了一切停战协议,大举进犯我中原解放区,随即向我山东、苏皖、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东北等解放区大举进攻,进攻的重点在华东解放区,从此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内战。
1946年7月20日,党中央发出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并规定了军事、政治、经济的方针政策。在军事上坚持实行运动战,以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在政治上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壮大革命力量;在经济上要作持久打算,坚持自力更生,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这期间,在战勤保障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队各级都到政府要支前力量,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有的部队“一兵三夫”,有的“一兵四夫”,有的还没有;一方面造成一些浪费,另一方面造成政府机构,尤其县以下各级政府应接不暇,或无力支援,或发生违纪现象,甚至一些地方干部躲了起来。同时,部队使用支前力量时,组织管理不善,诸如编组不严,政治思想、生活保障等工作不落实,致使一些支前群众开小差,造成部队向政府反复要,等等。为纠正这些混乱现象,各战略区先后进行了整顿,区分了动员的范围和权限,强调部队要精心计划,妥善解决民夫的食宿和思想教育工作;尽量压缩需要,努力减轻人民负担,注意平衡地区间的战勤任务。
1946年8月下旬,苏中战役后,华中野战军首长在《为爱护民力给各级军政首长的一封信》中指出:爱惜民力、物力,在对今天达到争取战争最后胜利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在40天作战中,我军开始学会大兵团的运动战之战术,武器有了很大的充实,军事技术也提高了。……但是在这40天中被大家忽视,而且是另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即是节省民力物力的工作。……而现在则由于民夫多,浪费民夫已达到惊人的程度,许多人什么都不背,一切交民夫挑起来,许多不必要的东西也用民夫挑起来,有的拿民夫摆在火线上去抢救伤兵或抢架浮桥,甚至在通过封锁线时不派掩护部队,致使民夫伤亡很大,在40天中已有数百民夫之伤亡,拖病者更多……今日之战争是人力物力对比之战争。我在物力上是占着极大的劣势。但战争是在解放区内打,而在人力上我们是占了优势的。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爱惜这个力量,很经济地使用这个力量,那么我们的人力仍然是有限量的,将会使我们因人力物力接济不上而走到失败。……根据40天后勤工作之估计,此次作战中共用去民力达1与3之比至1与4之比,即是说1个兵即用去了3个至4个民夫,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按照一般的原则,前方民夫最多只能是1比1即够用,后方运输线有1比0.5即够。
为了达到节省民力有利于持久作战,特规定如下几点,希望各级军事、政治、供给、卫生等机关,严格执行。
第一,每一个战士之全部东西一律自己背,不准用民夫挑……
第二,干部排以下者除随身携带外,其余放在民夫担,每人不得超过8斤。连队之连级干部共用一个民夫,总共不超过60斤,其他连级干部每人不能超过10斤,营级以上干部每人不得超过15斤,团级不得超过30斤,营团两级有马者则减去2/3放在马上。应严格限制。
第三,每个伙食单位之伙食担子不得超过2人。
第四,粮食担子一般不得超过3天所需之粮,即10个人所需粮食等于一个民夫。
第五,弹药应由每团组成一个输送队,由民夫与俘虏夫子组成,专门负责,但必须有1/3的老夫子,以便管理。
第六,每团组成一个担架队。20副担架60个夫子,担负从火线上救护伤员,下火线后交给民夫。担架兵可由2/3的俘虏充当。
第七,每师立即成立一个工兵连,担任搭桥修路任务,可从俘虏工兵选择,但不能超过1/3。
……
必须做到民夫除担架外部队直接使用者不能超过25%,即1万军队不能超过2500民夫,并求得逐渐减少,以备持久作战(《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0册第327~328页)。
9、 盘点
苏中战役从7月13日起至8月27日,在连续45天作战中,华中野战军以19个团(8月增至22个团)的兵力,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连续进行7次战斗,先后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万余人,占国民党军进攻苏中解放区总兵力的2/5。华中野战军共伤亡1.2万人。缴获长短枪1.2万余支、重机枪194挺、轻机枪1193挺、各种炮160余门,掷弹筒160余具、子弹160余万发、炮弹4600余发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苏中战役具有重大意义。延安总部发言人称:“国民党军队汤恩伯部对苏中的进攻,已经惨败。这一事件对于今后的战局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华中野战军的胜利,使蒋介石狂妄宣称的“三个星期内消灭苏北共军”的企图化为泡影,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不得不承认自己伤亡过重。
苏中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面内战爆发后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战役,起到了战略侦察作用,使解放军获得了内线歼敌的宝贵经验。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在向解放军全军通报苏中战役的经验时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宣泰战斗集中15个团打敌2个团,李堡战斗集中14个团打敌3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在检讨苏中战役的教训时,认为:“一、进剿时使用兵力不充分,未能将匪主力击破,俟后分散防守贻匪以各个击破,招致重大损失。二、苏北匪化甚深,故匪之情报灵活、行动自如,我军则每日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以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会。”
苏中战役之后,延安总部发言人称这次胜利,加上中原突围、定陶战役,“这三个胜利,对于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并说:“粟裕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族与人民解放艰苦奋斗的历史。今天,粟裕将军成了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
后来的军史家也给苏中战役以高度的评价:认为苏中战役,不仅是粟裕灵活用兵,不拘一格的充分体现,也标志着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高级指挥员高超的战术指挥水平。认为在敌我兵力为四比一的情况下,歼敌数字是敌军总数的二分之一,相当于我军总兵力的两倍,这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