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
1463200000113

第113章 漳厦金战役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3)

金门,位于厦门岛以东,与厦门最近距离2310米。大金门岛面积为131.7平方公里,金门县城位于该岛西部;小金门岛面积为15平方公里。此外,尚有大担、二担等几个小岛。在我军发起厦门岛战斗前夕,金门有国民党22兵团所属4个师8个团防守。青年军201师2个团位于大金门岛西北部;由潮汕地区撤抵金门的12兵团18军11师(大嶝岛战斗中被歼灭1个团)于11日接替45师在大金门岛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防务;40师(大嶝岛战斗中被歼2个团)133团位于金门县城附近;5军军部率200师位于小金门。

厦门岛的解放,使金门守军受惊不小。国民党军为加强金门防御,令12兵团部率18、19军从广东潮汕地区撤抵金门,使国民党守军的总兵力增至4万余人。

我10兵团首长认为,厦门是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汤恩伯集团,兵力充足都已被攻克了,而金门没有什么工事,金门守敌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只有2万多人,而且都是残兵败将,决心乘胜进攻金门,并将金门战斗的全部指挥责任交给28军副军长肖锋。

根据兵团指示,第28军前指于10月18日下达了攻击大金门岛的命令:以第28军第82师第244、第245、第246团,第84师第251团,第29军第85师第253团,第87师第259团共6个团的兵力,分两个梯队进攻大金门。得手后,再以第85师2个团攻取小金门。

命令规定,集中全部兵力于一个方向,分数路在湖尾乡、龙口间突破,登陆后首先站稳脚跟,而后以琼林、陈坑分界阻击东面国民党军的增援,坚决歼灭金门县城之敌,随后主力东向会攻沙美、北太武山地区的国民党军。

具体部署是,以第244团、第251团、第253团为第一梯队,第245团、第246团、第259团为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以团为单位,分别由大嶝岛、莲河、澳头起渡,第244团在龙口和后沙间登陆,迅速攻占后半山、双乳山,控制琼林至沙头一线大金门岛的腰部,向东警戒,掩护第251、第253团进攻金门县城;第251团在西堡、古宁头之间登陆,迅速攻占湖南和榜林,协同第253团攻击金门县城;第253团在古宁头登陆,迅速占领林厝、浦头,并攻击金门县城,歼灭西半岛国民党军。而后会同第二梯队围歼岛东部之国民党军,解放全岛。定于20日发起战斗,预计3天结束战斗。同时决定由军前线指挥所负责组织指挥各梯队渡海,由第82师首长统一指挥登陆部队作战。

第28、第29军受领进攻金门岛的任务后,认真进行了渡海作战的准备。由于沿海船只大多被国民党军掳走或破坏,船只搜集十分困难。至20日,仅搜集到100多条木船,有的还需要修理,远不能满足渡海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经兵团同意后,第28军将战斗发起时间推迟至23日。

21日,第10兵团发现国民党军第12兵团部已抵达金门湾,其余部队也由潮汕地区开始船运,去向不明。23日,又获悉国民党第118师已抵达金门海域,后续部队正在海运途中,并向蒋介石请示去向(实际上,此时第12兵团已大部登上大金门岛)。

第10兵团首长判断其去向有三种可能:一是替换第22兵团防务;二是撤往台湾;三是增防金门。这时,第28、第29军已集中可装载3个团的船只,据此,决定乘第12兵团尚未全部到达前,攻取金门。第10兵团首长预计,当夜第一次运送3个团登陆,返航后,再运2个团,当夜即可运过5个团的兵力,足可巩固阵地,解决岛上国民党军。为了进一步做好准备,决定再延长1天时间,于24日夜发起战斗。

24日上午。第28军召集各师团首长举行攻击金门前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检查准备工作情况。18至19时,第一梯队3个团陆续登上近300只木船,待命出发。由于船只不敷应用,各团战斗连队首批运载不完,均留有1个至2个连队等待续运。

当晚20时,第244、第253团分别由莲河、澳头东北港湾起渡,先向大嶝岛方向航行,以与由该岛起渡的第251团在海面会合。

24时,3个团由大嶝岛海面向大金门进发,当时天空一片漆黑,海面刮起三四级东北风,由于攻击准备工作尚未完全就绪,船只是在下达命令后才临时分配,临时编组,征集的船工又大多来自福州、泉州,他们不熟悉航道,又未与部队进行过演练,互不了解,航渡中协同不力,调度不灵。再加上第82师指挥所因船只不足,未能随船队行动,通信联络不畅,各团均失去上级的指挥。因而船队进发后不久,即逐渐紊乱,不能保持完整的航渡队形。各团即自行航行,接近岛岸时,适逢落潮,又遭岛上国民党军猛烈炮火的阻拦,造成部分伤亡。

25日2时前后,各团在10公里的正面上,开始登陆突破,第244团在兰厝至龙口间分散登陆;第251团先头营在湖尾乡地区顺利登陆,但后续营遭国民党军炮火袭击,伤亡近1/3;253团于古宁头及其以东地区登陆。

各团登陆后,不仅没有组织船只返航接运第二梯队,而且除第253团巩固了登陆场外,其余部队均未采取措施巩固登陆场。同时,各团缺乏统一指挥,也未能及时恢复建制,营以上指挥员掌握的部队最多不超过1个连。

登岛部队在“有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不等待、不犹豫,向里猛插”的战术思想支配下,按既定的作战方向,各自分散作战,向纵深穿插。于拂晓前,进至西山、观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安歧、埔头一线。

25日凌晨4时,国民党军刚抵金门之第12兵团第18军第118师2个团会同岛上原有守军第201师2个团向解放军发起局部反击,5时30分,又增加第19军第18、第14师,在坦克、炮兵支援下,分3路向解放军实施全线反击。8时,又出动飞机、舰艇轰击解放军阵地及未返航的船只。

战斗异常激烈,登陆部队与国民党军激战竟日,伤亡很大,第244团团长邢永生身负重伤,仍率领战士们奋勇作战,至中午12时,弹药耗尽,该团人员大部牺牲。第251团团长刘天祥率主力激战至15时,伤亡近千人,余部冲出重围,至古宁头、林厝与第253团会合;副团长马绍堂率一部苦战近9个小时,击退国民党军的7次冲击,后率仅剩的2个班,也突围至古宁头与第253团会合。坚守古宁头、林厝地区的部队击退国民党军的多次冲击,战至黄昏,国民党军遭重大杀伤,被迫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

第一梯队所用船只,因无人组织指挥返航,登陆后又适逢落潮而搁浅,遭国民党海空军轰炸,全部损失,致使第二梯队无船航渡增援。第10兵团为解登陆部队之危,下令紧急动员船只。但攻厦船只,有的损坏不能使用,有的正在搬运战利品,仅收集到装载4个连兵力的船只,当即由第246团长孙玉秀率第246、第259团各2个连前往增援,26日3时,第246团2个连在湖尾乡登陆,经苦战后与古宁头的部队会合,第259团2个连航行中遇大风,船被吹散,仅4个排在古宁头登陆。

26日拂晓,国民党军在坦克、火炮的支援下,向坚守古宁头的解放军再次发起进攻,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第12兵团司令官胡琏也到达金门督战。坚守在古宁头、林厝约1.8平方公里地区的登岛部队在击退抗击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后,于22时利用夜暗向北突围至海边,但未能寻到船只,遂向东南山区转移。27日下午,在双乳山被国民党军发觉包围,血战至28日下午,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一部被俘。

进攻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000余人,但解放军两批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350人),全部损失。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最大的失利战斗。

10、 叶飞谈金门失利的教训及原因

金门战役失利,是“解放战争以来的重大损失”。解放军两批登陆部队(3个多团9000余人)6000人英勇牺牲,3000人被俘。国民党军伤亡7000余人。蒋经国战时由台北飞往金门“劳军”,也不禁哀叹战场印象:“俯瞰全岛,触目凄凉”,“遍地尸体,血肉模糊”。(《蒋经国自述》,第298页)

三野在检讨失利原因时指出:此次金门战役失利,“不是由于敌人的强大或顽强,而是由于指导思想上(重厦不重金)、(轻敌急躁),缺乏细致的组织工作与技术上的充分准备,受气候变化及地理条件的影响,后续部队不能继续渡海登陆,以致众寡悬殊,而有此惨痛结果”。(《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关于金门战役失利后的政治工作指示》)

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有:

第一,准备工作失策。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回忆说:“事后表明金门尚未解放之时,我即将兵团部移驻厦门,这是一个失策,因为这影响了解放金门的准备工作。”之所以发生这种失策,“这是因为轻视了金门,认为金门没有什么工事。”(《叶飞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598页)

第二,麻痹轻敌。由于进军福建作战十分顺利,以及攻击厦门的胜利,从而主观上产生轻敌麻痹的思想情绪。

第三,缺少渡海登陆的经验。对由大陆作战向海上作战的转变,以及渡海作战的困难认识不足,缺少渡海登陆的经验,只“以3个半团9000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3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

第四,缺乏作战的统一指挥。毛泽东认为,参加金门作战的“是3个不同建制的团,又无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由3个团长各自为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

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是极为沉痛的,它再次证明了毛泽东、朱德的名言:“战略上要鄙视敌人,战斗上则要小心谨慎”,“弱敌当做强敌打”。

叶飞在总结这一战役失利的教训时谈到:

第一,是船只不够,只能一次运载3个团,而这么少的这样宝贵船只又在第一批登陆后搁浅在海滩上,全部丧失,以致后续第二梯队完全无法登陆。

第二,就是违背了渡海登陆作战的规律。渡海登陆作战,无论你兵力多大,首先要夺取和巩固登陆滩头阵地,然后才可以向纵深发展……28军登陆,首先夺取了金门古宁头滩头阵地,这是对的;但是,第一梯队登陆部队没有立即构筑工事,巩固滩头阵地,后续第二梯队尚未到达,只以一个营兵力控制古宁头,就向纵深发展,又犯了违背渡海登陆作战的规律,犯了兵家大忌。

第三,第一梯队3个团的兵力登陆,竟然没有一名师指挥员随同登陆统一指挥。从宏观上看,攻金门失利的教训在于,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没有制海权、制空权,要实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是非常困难的。(《叶飞回忆录》,第606~608页)

11、 盘点

此役,华东野战军第10兵团主力,采取先肃清陆上残敌,后攻取海岛的作战步骤,于1949年9月19自,对漳州附近之敌发起进攻,至25日解放漳州。10月15日渡海攻击厦门岛,17日解放厦门。10月24日渡海攻击金门岛,苦战三昼夜而失利。此役,共歼敌第8兵团部、厦门要害司令部、第55、第68军军部及7个师又6个团等,共5万7千余人。肃清了福建沿海的陆上残敌,基本上粉碎了敌人窃踞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继续挣扎的企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海防奠定了基础。

漳、厦两次战斗,缴获:各种炮400门;各种机枪3200余挺;各种步枪26万余支;短枪1500余支;各种炮弹71700余发;各种子弹400万余发;坦克、装甲汽车及其他军用物资。我军损失近1万余人,其中金门战斗损失9000余人,6000人英雄牺牲,3000人被俘。

此役,解放了闽南大陆和除金门、马祖、东山等岛以外的全部沿海岛屿。金门岛登陆作战虽然受挫,但为而后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经验教训。

10月29日,中央军委向各野战军、各大军区发出了《关于攻击金门失利教训的通报》,通报转发了第三野战军10月28日给第10兵团和福建省委的电报,内称:“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军委同时指出:“当此整个解放战争结束之期已不在远的时候,各级领导干部中主要是军以上领导干部中容易发生轻敌思想及急躁情绪,必须以金门岛事件引为深戒。对于尚在作战的兵团进行教育,务必力戒轻敌急躁,稳步地有计划地歼灭残敌,解放全国,是为至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00、第101页)

同日,华东局亦致电第10兵团,指出:此次金门失利仅系局部问题,并不能改变全局胜利。希望第10兵团总结这次战斗的积极经验,鼓励士气,积极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再攻金门。

根据中央军委和华东局、三野前委的指示,第10兵团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进一步对金门战斗作了总结。会议决定以5个师的兵力做再攻金门的准备,待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条件成熟时再攻金门。兵团政治部也发出了对全体指战员进行教育的指示,指出:金门战斗虽然失利了,但登陆部队表现极为英勇顽强,在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缺粮缺弹的危急情况下,始终坚持苦战,高度地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赤胆忠心,足以流芳千古。全兵团指战员要向他们学习,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为牺牲的同志复仇杀敌,完成他们的未完成的遗志,迅速而周密地投入战斗准备,一定要打下金门,全歼守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