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14400200000004

第4章 做个会表扬和批评的家长(3)

比如对孩子过失的处理。由于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孩子经常会有一些过失:把碗打碎了、淘气打架、损坏公物等。这时,有的父母是这样处理的,对孩子大吼道:“你这个讨厌鬼,什么事都做不好,快走,回家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都不用负,千斤重担自有父母担,父母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这样的后果是孩子不可能有责任心。父母代替孩子去处理问题,孩子失去了一次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今后面对类似问题仍然不知如何处理。

建议家长保持冷静的态度,尽量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要夸大其辞恐吓孩子,而应当实事求是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让孩子有深刻的心理体验。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思考的角度不仅仅是从自身出发,还会考虑到对方的感觉。

◎打骂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

家长问:如何对待孩子犯错误?打骂能解决问题吗?

答: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孩子就是在不断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家长要让孩子从消极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认识,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这样孩子才会不怕错误、接纳错误。“把挫折变存折”,错误的经历不是包袱而是成长的财富。

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当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提醒。

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把批评行为具体化,把好孩子与犯错误的具体行为分开。家长千万不要讲这样的话,如“你怎么老是改不掉”,“你总是做这种事”,“你是没治了”。这些话是非常伤孩子心的。

对孩子改正缺点的愿望和行动予以充分肯定。一个不良行为的消失,必然伴随着一个好习惯的诞生,要做到奖罚结合。孩子都喜欢正面的信息,不要责罚过重,打骂并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教育部门曾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犯错误后,家长打骂下有多少孩子会想到改正缺点?结果是:40%的孩子想到的是恨,60%的孩子感到伤心,没有一个孩子想到今后要改正错误。可见打骂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另外,父母要注意教育的同向性,不能一个打、一个护,给孩子空子钻。

适时适度地引导。及时处罚,强化刺激,不能事情过去很久了,再来一次情绪化的批评。孩子在受罚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疏远父母,因此父母要主动地关心他、亲近他,给他以家庭的温暖。给孩子犯错的空间。一个不良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家长不要期望孩子“下次不犯”, 因为改正缺点需要一个过程。

◎接纳就是充分的信任

家长问:我的孩子15岁了,他无心上学、早恋,该怎么办?

答:15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早恋现象十分正常。当孩子早恋时,父母千万不要横加指责,否则他在今后的成长中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障碍。

一方面,父母不要把少男少女之间的接触看作是谈恋爱,小题大做,无限夸张。15岁的孩子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彼此之间的交往只是一种情感需要,不一定会达到海誓山盟、谈婚论嫁的地步。另一方面,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谈心,提醒孩子发乎情,止乎礼,把握好度,不逾矩。

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意识到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家长应主动接纳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理解他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和你产生对立情绪。

父母要先接纳孩子心里的想法,再去改变孩子不成熟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自身或他人的经历告诉孩子:早恋大多数是不成功的。家长不要去伤害早恋。本来孩子们之间只有朦朦胧胧的感情,家长一反对和限制,反而把窗纸给捅破了,促成了早恋。一般的情况是,父母越是限制和反对,“小恋人”的关系就越紧密。

我女儿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也有早恋的感觉。我认为早恋的感觉是很美的。她把这种感觉告诉我时,我想到的是怎样去引导。她到图书馆去借书,眼睛盯在一本关于早恋的小说上不动了,又不好意思伸手去拿。我问她,是不是想看这本书,她点点头,我就借了这本书。回家后,我与她一起看,越看越觉得好,早恋的感觉就像心中长出青青小草,那是很美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如果没有一个男孩子喜欢就会感到自卑。不要小看这个问题,父母要做的是先接纳,后升华。如果父母不接纳,突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那么就会伤害孩子。其实你是打不散他们的,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另一方更喜欢他、赏识他。接纳就是对孩子的充分信任。父母的信任与支持,会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升华。大量事实证明,有早恋经历的孩子,如果在父母的正确指引下顺利度过了这一人生阶段,将会比没有这段经历的孩子生活得更豁达。

◎家长与孩子是否达到了“通”的目标

家长问: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对学习提不起劲来,最近还常常不做作业。我质问他,他就搪塞说做完了。第二天他在课堂上补作业,被老师知道,批评一顿。我很着急,不知道家长是否该插手管孩子的学习?答: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内在动力、责任感、认知结构、情绪等诸多方面。人在心情快乐时,理解力、接受力是最强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往往是因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疏忽了对孩子心灵的关注,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没有得到激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吸收到必要的“养分”,却受到了父母的指责、抱怨、压制,尝尽了学习的苦头,内心不快乐,自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有三种态度:

一种是完全不介入。像许多不识字的农民,他们只把自己无私的爱提供给孩子,孩子轻松自由地成长。

一种是参与型的介入。家长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把学习当成玩,这种状态最好。

还有一种是压制型的介入,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所采取的方法。常见的情况是,每天孩子放学回家便问“作业做好了吗?”;睡觉前才说“把作业拿来给我检查一下”;节假日也说“玩什么玩,先把作业写完”……这种介入是毫无帮助的,相反会破坏孩子的情绪,养成孩子依赖的习惯。

因此,家长是否该介入孩子的学习,前提是看两代人是否达到真正的沟通,孩子的心情是否愉悦。

◎赏识在操作中分四个层面

家长问:孩子八岁,经她的同意给她报了小提琴班,学得还不错。但最近发现她有点反常,一表扬总翘尾巴,一批评又马上好起来。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赏识她?

答:好多家长都把赏识和表扬画等号,一般来说,这时的表扬是有功利色彩的,往往孩子做了家长满意的事后,家长才会表扬孩子。而真正的赏识是无条件的,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亲吻他,为他而自豪。真正的赏识针对的是人,而不是事。父母要发自内心地看得起孩子,而不是因为他小提琴拉得好或者是考了好的分数。一句话,接受赏识是孩子的权利。赏识在操作方法上分为四个层面: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行为的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创造环境,指出发展的方向;适当提醒,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可惜,孩子受到这种无条件的赏识的时刻实在太少了,常常连表扬都来不及消化,批评就又劈头盖脸地来了。父母这种变化不定的态度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最终的结果是孩子要么屈服,要么反抗,这都不是孩子应有的生命状态。

八岁的孩子出现反常情况,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因为情绪的波动,也许学琴时遇到了障碍,也许父母的要求过高,等等。家长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谈心,弄清原因后对症下药。

如果是情绪的原因,那么就要调整孩子的心情,让孩子快乐起来;如果是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就要和指导老师商量,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目标;如果是父母期望过高或周围环境的问题,家长就要反省自己。西方人曾说过,要想让孩子学好音乐,只要把孩子送到维也纳三年就行了。这句话说明环境熏陶的重要性。孩子学琴时,在耳边回响的应该是古典音乐,而不是流行音乐。与之相互印证的是唐诗中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亦当如是。

◎让运动充满乐趣

家长问:我想让孩子天天早上起来跑步,可孩子就是不愿意,怎么办?

答:跑步是体育项目中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没有坚强的意志也难以持久。如果出于锻炼的目的,家长也可选择其他项目,比如篮球、足球和游泳。相对来说,这些运动项目较有趣味,还能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一定要跑步的话,父母要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说明跑步的意义,不能逼着孩子跑,以消除孩子的抵触心理。

父母在初期可以陪孩子一起跑,作一些交流,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不觉得这个过程太枯燥。

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先易后难,先慢后快。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次数。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尝到运动的甜头。

◎家长愿意听孩子说话吗

家长问:每当小孩放学回家,做父母的问一些在校情况,小孩总是不讲话,不回答,怎么办?

答:每个孩子都想与父母讲心里话。但有时父母把沟通的渠道给堵塞了,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

《中国少年报》的前主编卢勤,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亲切地称她为“知心姐姐”。她的儿子小时候有“故事大王”的称号,可上学后,有段时间卢勤发现儿子讲话有点结巴,心里又着急又纳闷:我的儿子怎么会说话结巴呢?她赶忙与儿子谈心,儿子一五一十地道来:“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想和你说说话,可你总以工作忙为由,或者只想自己的事,或者随意搪塞过去,我越想说些什么,心里就越急,可越急越无法与你交流,时间一长,说话就结巴了。”卢勤恍然大悟,开始关注孩子的心情,慢慢地,孩子的这个毛病就改了。

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心情如何,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他关心的事是什么。双方是平等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这样坚持下去,孩子的心会慢慢融化,才会与父母交流。

◎给孩子留一点空间

家长问:我曾偷看过孩子的日记,孩子发现后反应非常强烈,现在对我非常反感,比以前更加逆反,我该怎样教育他?

答:我认为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的行为本身是不可取的。有些家长因为爱孩子、关心孩子,渴望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采取了偷看孩子日记这种并不明智的方法,试图接近孩子,可是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

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秘密,于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下,珍藏起来,希望能拥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因此,日记在孩子心目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一旦孩子发觉,他想到的绝不是父母的关爱,而是父母没有尊重他的隐私和自由,并且会打心底里“恨”父母这种不光明磊落的行为。结果孩子和父母争吵、不听话,逆反也就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