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堪舆术研究
14394100000011

第11章 堪舆十三大原则(1)

堪舆思想是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协调环境的法宝,概括起来有十三大原则。

系统原则

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上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系统论了。风水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术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和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系统思想促使人们从关联性、功能性、多样性、有序性考虑问题。早在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苏艾猎在沂地筑城,系统地把握各个环节,从测量、取土到建筑完工,只用了30天。楚国的司马劳掩综合考察山林的木材,聚集水泽的出产,区别高卑地形,划分田土,颇有政绩。战国时修建的都江堰,是采用系统原则、改造环境的典范,各种要素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关联性发挥得很好,从分洪、排沙、到导流、航运、灌溉、相互联系而制约,使岷江为人民造福2000多年。

风水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廷銮在《阳宅集成》卷一《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中国园林是系统原则指导的结晶。每一座园林既要注重客观环境,又要注意生理和心理环境。园林空间分为固定空间(基本的空间)、虚拟空间(人为隔断的既独立又联系的空间)、动态空间(瀑布等)。园林讲究科学性,既符合建筑技术的规定性,又讲究功利性;既使用功能性,还讲究艺术性,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极力铺陈园林风水,如大观园、荣国府正院、会芳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院、秋爽斋等。然而,贾宝玉对稻香村的风水颇为不满,他论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为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系统原则是风水思想的总原则,其他原则都属于系统原则,以系统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地制宜原则

中国先哲主张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淮南子·泰族训》云:“俯视天地,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墩,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陕北、陇东、豫西、晋中等地,在黄土高原上挖几米见方的洞穴,洞口立门窗,朝向南方。窑洞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旧唐书·南蛮传》云:“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云南的傣族、景颇族、海南的黎族、广西的壮族大多把竹楼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视野开阔,风景优雅。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的人民以土砖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如果易地改换建筑,人民不会接受。明代谢肇潮在《五杂俎》中说:“南人有无墙之室,北人不能为也。北人有无柱之室,南人不能为也。北人不信南人有架空之楼行于木杪,南人不信北人有万斛之窑藏于地中。地窑燕都虽有,然不如秦晋之多,盖人家类以当蓄室矣。其地燥故不腐,其上坚故不崩。”

中国现在许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当山是道教名胜,明成祖朱棣当初派30万人上山修庙,命令不许劈山改建,只许随地势高下砌造墙垣和金殿。

清代康熙年间,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河北省承德旁边修建了一座避暑山庄。康熙皇帝热爱自然。崇朴爱物,亲自选址和测量,山庄的高不过海拔300至500米,而它的北边,在200公里的距离内,陡然向上形成了高达约1600米的坝上高原,高原是一座巨大而厚实的屏障,挡住了西北的寒流。渤海沿武烈河而上的水气在此增加了湿润度。雨水充足,气候暖和,林木茂盛,天成一处自然植物园。康熙皇帝在此建庄时,下令不许砍伐和捕猎,而要大量种植油松和其他乔木,并且开挖湖泊,引入水鸟栖息。山庄北有狮子沟,东界武烈河,西有广仁岭,自西而东形成台地。全庄占地约八千四百亩,园内有起伏的山峦、平坦的原野、葱郁的山谷,自成天然之趣。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度,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思想的真谛所在。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

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墨子·辞过》云:

“古之民,未知为官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考古发现的原始村落几乎都在河

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经济相适应。

依山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为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的生活。

依山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枕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像环曲的城墙,有三个城门形的出入口。山顶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别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

中国的城市大多是在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管子·乘》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势,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商代的都城在今河南安阳,这里群山环峙,北临漳水,东滨黄河,洹水贯穿。考古工作者在安阳小南海洞穴发现原始人的遗物,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人类的居住地。

六朝故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北有钟山;北边有富贵山;南边有白鹭洲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诗赞云:“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依山傍水军事上意义很大,进能攻,退能守。战国时,雄心勃勃的秦国先后十一次迁都,都是依山傍水。最初以秦宁为政治中心,地址在今陕西华县峪乡一带,东有凤凰岭作屏护,北有渭水,西南有沙渠水环绕。接着,秦国又迁都雍城,东临横水,西依灵山,南临汗河,北靠君坡山,在军事上,南控汉中和四川通道,西扼河西走廊门户。后来,秦国又迁都栎阳,北却戎狄,东通三晋。最后,秦迁都成阳,依山面水,进退自如,完成了统一大业。试想如果秦国不重视改变环境,还能够建立强大的帝国吗?可见,优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民间建房尽量依山傍水。《后汉书·仲长统》记载仲长统对住宅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绕,竹林周布,场围筑前,果园树后。”《归潜》卷十四记载金代刘祁自述其园居云:“所居盖其故宅之址,四面皆见山。若南山西岩,吾祖久游。东为泊山,代北名刹,西则玉泉、龙山,山西胜处,故朝岗夕霭,千态万状,其云烟吞吐,变化窗户间。门外流水数支矣。”这样的住宅对颐养身心是极为有益的。

风水师认为山东曲阜孔子旧宅的风水最佳,地处泰山之下,沫泗二水交流,乃是平原得水之贵格,故子孙福柞绵延,千万年不绝。风水师还认为三国名将关羽的关帝庙选址极好,关帝庙不是修建在关羽的出生地山西解梁城,而是选择了在解城西北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北有硝湖水为障,南有中条山为屏,庙中的麒麟阁正好位于占星家说的北斗星之下,成为天地人神和谐的景观。

唐代诗人曾极力赞誉依山傍水,杜甫有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维有诗云:“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它说出了依山傍水是人们居住的最佳境界。

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最为切要。”风水思想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人大环境中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分为四列九山。风水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泰山人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人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比形大,形比势小,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和案山是类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像臣僚簇拥着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趣屈之情。如《日下旧闻录·形》引《朱子语》论述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有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是以京城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数,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地质检验原则

建筑基址的地质及其环境的地质,对人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在二千多年前有一种土宜法,《周礼·司》云:“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名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这就是根据占视土地,帮助人民避凶趋吉。

春秋时,晋景公打算把都城由绎(今山西汾城南)迁到郇瑕氏的地方,大夫韩献子极力反对,认为郇瑕氏那里土薄水浅,污秽积聚,将会导致百姓患风湿脚肿病,甚至引起百姓的怨言,不如迁到新田(今山西侯马市),那里土厚水深,有汾水、举水冲走污秽,百姓受益(见《左传·成公六》)。这件事说明中国先哲重视地质水土,提倡在土厚水深之处修建城市。

《禹贡》是我国最早记载土壤地理的书,书中把土壤按颜色分为白、赤、黑、青、黄,按质地分为址、坟、植、墟。风水经典主张土不可太坚实,也不可太松散,“土穴似土而非土,纹理紧密。”“顽硬者生气不蕃,松散者真阳不居。”(见《神宝》)

风水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地质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耒阳产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植,故人心贫而移徙。”’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如《西山经》云:“(小华山)其草有草荔,状如鸟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蟠冢山)其木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日菁蓉,食之使人无子。”

第二,潮湿或臭烂的地质,将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退,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地磁,《管子·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根据不同的地质形态,分别采用顺逆缩缀开穿离没对截犯顿十二种点穴方法,杨筠松在《十二杖》指出:“真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耽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在青海和新疆交界的布伦台和沙山一带,有一处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谷地,谷地牧草秀美,气候湿润,但这个天然牧场一遇天气骤变,就会发生炸雷,击伤林木和房屋,当地牧民视之为禁脔之地,称为“魔鬼谷”。为什么如此好的风水宝地不宜于人的生存呢?经科学家发现地下有强大的磁场。除了有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体外,还分布有30多个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磁场峰值高达1000至3000伽马。强大的磁场引来了雷电,形成炸雷,对人、畜、树木进行轰炸,所以人类无法在此生存。

第四,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动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