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但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水质分析原则
植物需要浇水,人类需要饮用水,而水质决定生命的状况。中国上古的许多典籍都谈到水质问题,《周易·井卦》提倡“井泥不食”即有泥巴的井水不宜饮用。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地员》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馒,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冷浆之气味惟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水质直接影响人的体质,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宜而引起的。《吕氏春秋·尽数》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翘与多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魁跫与伛人。”这就是说秃顶、咽炎、颈瘤、恶疮、佝偻等病都与水质有关。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水质对植物生长极为重要。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中记载南阳郦县故城东有条小溪,“源旁悉生菊草,潭间滋液极为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述蜀国士兵深入到荒蛮之地,士兵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个毒泉有关。在这样的小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都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风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鲜啤酒那种酸苦清甘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思想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0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他命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防预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到了商周时期,测量方向是选择环境的先行步骤,《诗经·公》云:“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后来,汉代政治家晁错提出,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阡陌之界(见《汉书·晁错传》)。”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清明风居东南维,四月也。景风居南方,五月也。凉风居西南维,六月也。阊阖风居西方,九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衰败丁稀。”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风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南宋齐仲甫在《女科百问》云:“风乃阳邪也,冷乃寒气也。风随虚人,冷由劳伤,夫人将摄顺理,则气调和,风寒署湿不能为害也。若劳伤血气,便放虚损,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寒于经络,则气备凝滞,不能湿养于肌肤;或人于腹内,则冲气亏虚,不能消化饱食。大肠虚则多痢,子脏寒则不生。或为断绝,或为不通,随所伤而成病,皆不逃乎风冷之气也。”
风水术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谈志》记载宋代吴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踞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人杰。
定量规定原则
风水思想认为:环境容量与人口数量应保持合理的比例。水口范围的大小决定居住人口的多少。每一地区从水流进至水流出的范围内,统称为水口。水口包容的面积越大,所能承受的容积就越大,造福的涵盖量也就越大。
据《资治通》卷十一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商议都城选址问题时,群臣大多认为洛阳背山面河,可以依托。惟有张良持不同意见,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刘邦也认为长安(今西安)比洛阳发展的余地大,环境宽阔富庶,于是决定建都长安。后来,唐代也定都长安。古代的长安比今天的西安要大好几倍。
中国古代的都城之所以能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这与地理环境的博大容量有关。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原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东南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明初建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有大臣上疏,主张迁都北京,理由是北京可以俯视中原,沃野千里。于是成祖迁都北京。
风水思想要求大城镇必须建立在“脉远”、“气大”、“水湾“穴阔”之地。《阳.宅集成》卷一云:“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之长也。”龙气大则结都会,龙气小则安县邑。干龙为城镇,支龙为村舍。
中国农村的许多村落的大小,都是由环境容量所决定的。《储备地眼图》卷七《水口》云:“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里,而山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者,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一、二里者,不过一山一水之财地耳。”容量之所以决定村落的规模,是因为水源、材源、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数量,在一个只能提供几百人生活资源的环境区域内,不允许建立几万人居住的城镇,如果比例失控,后患无穷。
中国历代实行的行政区划,大多考虑到环境和容量因素,四川省是由盆地形成的天府之国;湖北、湖南是依云梦泽和洞庭湖而形成的鱼米之乡;昆明和大理分别由滇池和洱海决定了其规模;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西有大兴安岭,东北有小兴安岭,东和南有张广才岭、长白山,整个地区呈现出向西南开口的簸箕状,箕底是松辽平原,人民生活在三面环山、一面平原的白山黑水之间,自成一个关东文化区。清末,满族以关东为“龙兴之地”,建立了满清王朝。
风水思想以容量空间为明堂,明堂本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风水引伸为穴前的平地。宅地与明堂应当有一定比例,明堂不可太宽,宽则近乎旷荡,不能藏风。明堂也不可太窄,太窄则气局促而不开阔。明堂为宅地的拓展提供了空间。明堂有大、中、小之别,宋代陆游有诗云:“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是赞美以黄河与华山为背景的大明堂。唐代杜审言有诗云:“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这是赞美襄樊城的中明堂。宋代王安石有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赞美村舍的小明堂。只有充分了解明堂的容量,才能把握建设规模,使人与环境和谐。
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依,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提出了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重己》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思想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薷在《阳宅撮》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东盈西缩,定损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