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
1.朴拙之美——先秦书法
①甲骨文
中华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陕西、河南、山东仰韶文化遗址里,我们可以从那些刻画于彩陶器表面的各种花纹、符号中看到其最早的表现。但是,据现有资料分析,殷商之前的这些文物上的图案符号尚不具备书法的要素。只有到了殷商的甲骨文,用笔、结字和章法这三要素全具备之际,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书法。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和人骨上,大都经过先写后刻的过程。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大体分两类:一类笔画粗壮雄浑;一类笔画细瘦挺拔。因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甲上的,刻刀有钝有利,骨质也有坚硬松软之别,所以刻的笔画就有粗细方圆不同。再者,刀刻的笔画多为方折,交叉处往往剥落严重。这就形成了甲骨文鲜明的特点,也给后世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用笔、用刀的宝贵经验。甲骨文大小不一,但又均衡、对称、稳定、自然。就章法而论,尽管骨甲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每片文字都因材而异,布局合理,显露出古朴的情趣。尤其宝贵的是,遗址中发现的殷人用墨、殊写在玉片、陶片、兽骨上的笔迹,起笔粗圆,形似点漆,自然藏锋;转折圆润,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这些都给后世书法的变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②金铭文
周朝初年所用的金文从笔画到结构还都跟殷甲骨文相似。昭王以后,西周金文日渐成熟。代表作有昭王《宗周钟》、恭王《墙盘》等。此时金文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蝌蚪尾巴形状渐变圆润,起笔、转换、收笔也多为圆笔结体比周初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章法方面,开始注意到纵横的字距和行距,带界格的铭文章法更为严整,而字距、行距较大的则显得十分疏朗开阔。
③“书家第一法则”
东周书法因经历了春秋和战国的社会变革及****,古文大篆(即金文)有不小变化。这500年间,东方鲁、杞、齐、郑等国书法,较多地继承了西周书法成熟的特点。西周大篆的最优秀作品就是秦刻《石鼓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典型的刻石文字,唐初才发现。10块鼓形石,雄浑壮健,朴茂自然;用笔圆中见方;结体已趋方正;章法恢弘雄阔;字大逾寸,但疏朗均衡;全篇体象卓然,如秋夜众星错落。因此,它很受历代的推崇和珍爱,被誉为中国“书家第一法则”。
2.六书的突破——秦汉六朝书法
①小篆的出现
小篆脱胎于金文和大篆。与大篆比较,小篆字体较为简化,其形体齐整,笔画圆润,结构统一定型,这无疑是汉字的一大进步。与小篆并行的还有大篆、古隶及其变体。现在能见到的有代表性的小篆书迹,就是一些金石刻迹。只是刻石剥落严重,真迹所剩无几,幸有摹刻和拓本存世。阳陵虎符上的文字,字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秦代书法遗迹中,最珍贵的要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地出土的1100余枚竹简。这些都是尚未成熟的隶书,融篆阳陵铜虎符隶于一炉,拙中见巧,古中有新。秦也曾对隶书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使之成为小篆的辅助书体而大量使用,但远没有像对小篆那样重视。所以秦以小篆光耀史册,隶书大盛是在汉代。
②隶书的形成
汉初仍沿袭秦代书法传统。传世的西汉刻石、砖文中,有的书法之精妙可与秦刻石及虎符文字媲美,但在有的遗迹中(如上林窖藏铜器铭文)出现了方折笔道,强烈地表现出向汉篆、汉隶过渡的态势,其后,隶书不断发展,终成了官定的法度森严的标准书体。在这400余年间,隶书定型化的“隶变”是汉字书法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构造看,隶书冲破了“六书”造字的本意,臆造偏旁,混同形体不同的字,分化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造成汉字形体的巨变。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特点的就是波、磔笔画,这种笔画出现在字的左边时是平弯,因逆向行笔不顺手故较短促,在字右边体就形成后人称作雁尾的磔。因为标准隶书写出来庄重严整,再加方圆藏露诸种笔法的妙用,使得字体劲挺生动。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宙碑》等。这些碑刻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水平。
③“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虽然隶书,甚至篆书还在使用,但更重要的是真、草、行书此时迅速发展。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的《譬喻经》、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诸佛要集经》、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中的隶书成分,已仅剩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的“磔”笔了。而左弯笔画已变成楷书的“撇”,“磔”笔也显出渐为楷书“斜钩”取代之势。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正是从民间汲取营养,把那些冲破隶书规矩的方正平直的和简省易写的写法集中起来,以真书的横和捺取代隶书的蚕头磔尾,并参照篆、草的圆转笔画,改革原有运笔方法,才使真书成熟、定型,达到完美的程度。他的楷书被当成后世的典范,其作《贺捷表》得到“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的盛赞。东晋的王羲之也是集前代和同代群众创造之大成,才将行书、草书提高到最高阶段。他的行、草书被历代奉为楷模,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后,虽然真书出现了变体(如“魏碑”),行、草也出现了各种流派,但基本上仍然未超出魏晋的法则。
④魏体的形成
南北朝时代,书法家灿若群星,但南朝书法自东晋以来几乎全笼罩在“二王”的书风影响之下。影响最大是僧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精勤书艺,因临写《真草千字文》多年不下楼,其墨迹笔藏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受到历代好评。北朝书法因重视石窟造像,所以涌现出大量书写和镌刻造像碑记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继承了“钟王”又有发展,最突出的就是运用方笔,写出用笔斩截痛快的“魏体”,形成独特风貌,深受后世推崇。
3.盛世书坛——唐宋书法
唐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唐代又突破六朝书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太宗李世民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宣宗及窦后、武后和诸王皆重书法,就连日本的圣德太子、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的书法都深受唐书风貌的影响。唐初有世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四大书法家,其中虞世南亲承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传统,用笔外柔内剐,笔致圆润遒丽;欧阳询也学“二王”,笔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褚遂良的书法继“二王”、欧、虞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薛稷学虞、褚书法,精勤临仿,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之说,可见,其书法得褚法较多。另外还有张旭,精通楷法,其草书最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怀素,以善“狂草”出名,好饮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如骤雨旋风,他继承了张旭的风格;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阔,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
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文能诗能画能书,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他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桤木诗》等。黄庭坚能诗词,擅行、草,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米芾能诗文,擅书画,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劲迈。他的作品有《蜀素帖》、《元日帖》、《苕溪诗》、《多景楼诗》等。蔡襄学虞、颜,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亦有特色。宋徽宗赵佶也擅书法,其真书学褚遂良和薛曜,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自称“瘦金书”。
4.继承与创新——元明清书坛
元代书家公认赵孟頫为主坛者,他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其善悬腕作书,笔力劲健,正书圆润浑朴,行、草圆劲流畅。耶律楚材的书法气魄宏大,笔法苍老,率直自然又奇崛挺拔,泼辣豪放而点画不谬。明代的书法家以继承元人和上追晋唐笔意而著名的有:祝允明,其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董其昌,自谓学古人书干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较富创造性的是徐渭、黄道周、倪元璐等人,他们法古开新,自抒胸臆,创造了“怪伟跌宕”,“新理异态”、“独标气骨”的书法珍品,尤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