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与夏、商两族同称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两朝时期,周是它们的属国。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机率众东下,经洛阳北部孟津渡河,一举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后来因为受到西戎族的胁迫,到周平王时就迁都洛邑(现在的洛阳),历史上称之为东周。
周公与洛邑
其实早在西周之时,洛邑就一直是周王朝的陪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不得不从周公说起。
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也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他的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东北)而又为公爵,所以称“周公”。周公是我国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一生经历了周朝的文王、武王、成王三个时代,可谓政绩赫赫,并与洛阳有着很深的渊源,因为他的伟大的抱负与辉煌的事业正是在洛邑实现的。
周公在洛邑摄政当国期间,勤勉有加,《尚书大传》“周公不敢懈怠。中说:摄政一年救乱,二年代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是对周公摄政期间的政绩的概括。这些政治、军事的重大举措都是在洛邑实施的。
周公的父亲文王为周代的发展和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没来得及灭掉商朝就死了。武王继位后,周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周公辅佐武王积极为灭商做准备。后来,时机终于成熟,周向商王朝发动了最后攻击。周公追随武王,率领大军,从孟津渡河,经牧野一战,结束了殷商统治,建立起西周王朝,周公也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
西周初年,商王朝虽已灭亡,但其遗臣和遗民还在,如何处置他们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周公向武王提出了“以殷人治殷人,就地安置,分化瓦解,恩威并举”的措施。武王采纳周公的建议,封纣子武庚为殷侯,留居朝歌,让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分商代王畿为邯、鄘、卫,封给自己的三个弟弟管权、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武王克商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愿望,第二年就在镐京病故,其子姬诵继承了王位,是为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周公就以摄政王的身份代行国政。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很不满意,于是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成王,篡夺王位。这个时候,纣子武庚虽被封为殷侯,但时刻都要受到周朝的监视,到底没有自己当王自在。于是乘周王室内部发生矛盾之际,煽动管叔、蔡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串通东方的蒲姑、徐、奄、淮夷等与商朝关系密切的方国,发动叛乱。
管叔他们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也怀疑起来。叛乱对刚刚建立的周朝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周公首先恳切地向召公等大臣做解释,消除了误会,稳定了内部。然后亲自率兵东征,以洛阳为据点,费了三年的工夫,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杀了武庚和管叔,将蔡叔和霍叔流放。
就在这三年的东征中,周公深刻地认识到镐京远离殷民居地,对留居原地的殷商遗民难免有鞭长莫及之虞。于是,在平叛之后,就加强了对中原地区及四方的控制,在原来的洛邑建设东都成周。这也是武王生前的愿望。武王灭商后就想在洛邑建都。《左传宣公三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记载:九鼎是国家重器,迁在哪里,就意味着在哪里建都。武王灭商后先来到洛邑,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地址在今白马寺东南。九鼎即迁在此邑。《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营周居洛邑而后去”。在营城期间,武王还曾去嵩山祭天。武王克商后并不马上回到镐京,而是居洛邑察看地形,营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迁九鼎等。说明武王当时为了“图夷兹殷”(图谋平定这些殷贵族),就想营建东都。此后,周在洛邑驻屯大军,但那时的洛邑还只是个军事重镇,称“洛师”。
周公吸取武庚叛乱的教训,觉得让殷贵族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于是调整政策分散殷商贵族。除了把一部分殷商贵族分批赏赐给分封出去的诸侯以外,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移到洛邑来。周公营建成周之前,已经就有许多殷商贵族被迁到了洛邑。周公营建成周,主要就是利用迁来的殷商贵族力量。这种迁移政策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削弱这些贵族在原住地的势力,防止他们的叛乱,又可以加强对他们的监督。
成周城建成之后,成王下令把武王从殷都搬来的象征王权的九鼎挪到洛邑,史称“成王定鼎于鄏”,鄏即洛邑。成王执政五年即迁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铭文中记载:复禀武王礼,西周“惟王初迁宅于成周,福自天。惟王五祀。”自成王开始,诸王均来成周居位、施政。这在周器铭文中有所记载。东都成周与西方的镐京(宗周)都是西周的都城,创立了东西相连的王畿。这样同时分设两个都城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创举。
周公在洛邑摄政期间,为新统一的王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的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说就多来源于周公的礼乐之制。孔子特别仰慕周公,他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孔子曾不远千里,从当时的鲁国到洛阳来求教周礼,现在的洛阳老城文庙内尚有“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一通。另外,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一书也倾注了周公的心血,他在其父文王所作《周易》中卦辞部分即文王八卦的基础上做出了《周易》的爻辞部分。
洛邑建成时,成王年龄稍大,政治上也趋渐成熟。于是,周公在洛邑落成典礼之前的朝廷会议上,提出归政成王、告老务农的请求。但是成王不允,百般挽留。最后在召公的倡议下,决定将王畿(西起渭河平原,东至伊洛河流域)以河南省陕县西南的陕原(也称陕陌)为界分而治之,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治理,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召公治理,今三门峡市车马坑博物馆内尚存有一幢周公、召公统辖范围的分界石。周公居洛、召公居镐。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
平王迁都洛邑
洛邑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二百九十五年。历经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王十代帝王。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都制。
周宣王死,周幽王立。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难严重。在《诗小雅·十月之交》中有这样的记载:岐山崩。百川沸腾、高岸为谷,深谷为“三川竭、山冢崩,陵。”这个时期,加上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至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除西都,全迁东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是诸侯争霸和列国争雄的时代。东周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王朝,到战国末期,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国,在列国纷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实际势力只在王城附近的一个狭小地盘上。
洛邑虽然仅是名义上的都城,没有全国政治中心的显赫地位,但是它以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和宗主的历史传统,成为东周列国的贸易中心,经济上充满着活力。当地居民以精明著称,大都从事工商业发财致富,一些暂时还没有发家的人,常常向先富起来的商家取经讨教。洛邑人足迹遍及东方的齐、西方的秦、南方的楚、北方的赵,他们生意经十足,专心经营,甚至路过自己的城市时,连家门都不进。当时有一个名叫师史的富商,拥有数百辆车,专做货运物流,只要有利可图,天下无所不到。另一个富商白圭,善于预测市场形势,抓住商机,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市场调节方法,进行商业活动,被尊为商人的祖师,他总结经验说:犹伊尹、孙吴用兵,商鞅“吾治生产,吕尚之谋,行法是也。”将商业经营比喻为政治家、军事家运用计谋策略,是世界上以《孙子兵法》来经营商业的鼻祖。著名的苏秦也是洛邑人,他出门游学几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地回来,家人都嘲笑他说:洛阳的城市风气,是以经营手工业或商业发家致富,你现在舍本求末,想走读书这条路,恐怕行不通!苏秦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走回头路已经很难,于是只好下定决心,闭门读书,因此打下了渊博的学识基础,加上他见过世面,口才了得,于是利用自己的才智,周游各国,活动在政治舞台上,出谋划策,合纵连横,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嘴,虽然下场不好,但他的说辞成为后人学习的资料。这说明当时洛阳的民风虽重视工商业,但城市文化也是相当发达的。
东周只有洛邑一个都城。但东周时期的洛阳仍有两座城:一为王城,周公所建,时为帝王所居。一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复营,时为军事要地。王城作为都城,从周平王开始,历经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赧王十四帝,历时三百一十年;成周作为东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历经周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十一个帝王。洛阳作为东周都城历时五百一十五年,历经二十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