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走近洛阳
洛阳,是一座享誉天下的古都。人们常以“九朝古都、八代陪都”来形容洛阳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史学研究成果显示,早在夏王朝统治时期,就有太康、孔甲、帝皋和夏桀四个帝王在洛阳建都,史称斟鄩;商汤灭夏后,又在洛阳建都,史称西亳;西周初年,周公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洛邑并让周成王迁都洛阳。此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诸朝也定都洛阳,五代的后晋也曾以洛阳为都三年。这样,洛阳实为十三个王朝的国都。在当今中国诸多古都之中,洛阳可谓是最早形成的古都,同时也是建都政权最多、建都时间最久的一处。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的著名诗句。洛阳,确实是中国古代史的一段缩影,非常值得每一个热爱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人去用心品读。
洛阳为都,最早可追溯到传说时代。曰:实惟帝之密《山海经》“青要之山,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今洛阳新安县青要山、偃师市高庄分别有关于黄帝密都和帝喾亳都的遗迹和传说。到了夏朝,洛阳为都,已被考古发掘与研究所证实。
大禹,远去的禅让制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开端。大禹之前,部落联盟的首长实行禅让制度,禹死后禅位于益,但益在位仅三年就让位给了禹的儿子启。启登上父亲留下的首领宝座后,建立了夏朝,此后,就子孙相传,形成了世袭制。夏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的黄河两岸和山东的西部,其中心在伊、洛下游及其周围地区,这里也是原来中原地区的核心,后人将汉族称为华夏族,即源于此。夏人立国后,今洛阳一带逐渐成为其政治中心。当时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至山东河济之间。据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夏朝的都城经常迁移,但是其统治的中心长期是在河南的西部一带。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鄩,中记载:羿亦居之,桀又居之。《逸周书变邑篇》“自洛汭延于伊汭,”·有这样的记载: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这就说明夏人的都城,就在伊河、洛河流域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寻找“夏墟”遗址,在今偃师市西南发现了二里头遗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掘,已证明了上述说法。
二里头遗址沿伊、洛河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南北各长约三公里。在遗址的东南部有大型的宫殿遗址,四周有广阔的大路,纵横交错,大体呈井字形,构成中心区的路网。在宫殿区内还发现了三组排列有序的宫殿群,一号略呈正方形,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北有雄伟的殿堂,中有广阔的庭院,四周回廊环绕,南有宽阔的大门。二号宫殿的面积稍小,结构与一号相仿,包括围墙、回廊、大门、庭院和中心殿堂等。三号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邑二里头遗址故址。历史文献对斟鄩地望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相互印证,所以,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应该就是夏都“斟鄩”。
妹喜,一个让夏桀亡国的女人
夏朝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奴隶劳动之上的。奴隶不仅从事家内杂役,而且成批地被奴隶主赶到农田里去种地和放牧,他们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支柱。可是,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不仅可以随意把他们关进监狱,施以重刑,甚至还经常把那些不愿为他们作战的人,当做祭品杀死。
与奴隶相反,奴隶主贵族则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夏启整天沉湎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之中。传说启还创作了名叫《九韶》的乐舞。启的儿子太康更荒淫无度,结果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起兵造反,直到少康攻灭寒浞,才中兴夏朝。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到夏桀即位,他更是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据说夏桀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够把坚硬的兽角一手折断,敢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曾独自一人深入潭中斩杀水怪,然而他骨子里却极端腐朽暴虐。在他统治时期,多次举兵讨伐周围小国,使臣服于夏的诸小国离心离德。夏桀为了加强对周围方国的控制,曾举兵讨伐有施氏,有施氏自知不敌,为避免方国灭亡,便选了一名叫妹喜的绝色美女,献给夏桀。夏桀看到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妹喜后,就罢兵而归,终日与妹喜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从此不理政。为了讨好妹喜,夏桀在国内广征民夫,为妹喜修建了一座宫殿,宫殿高大无比,看上去就像要倾倒下来,所以又叫“倾宫”,宫中有琼室、瑶后,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他整日和妹喜在宫中寻欢作乐。妹喜喜欢听裂帛之声,他就叫人找来许多丝布,供妹喜撕裂以求一畅。
夏朝百姓对桀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众咒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就是说你何时才会死啊,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逢的臣子,听到百姓的这些愤怒之声,觉得大势不妙,便劝告夏桀要他节省用度,不然就有亡国的危险。反而把关龙逢杀了。“天上夏桀不但不听,他说:有太阳,正像老百姓有我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面对夏桀的****,夏的方国商族首领汤,一面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一面积极网络人才,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积极收集有关夏桀政权的情报信息,为推翻夏朝的统治做积极的准备。
商汤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严重威胁到了夏桀的统治,夏桀听信谋臣赵梁的计谋,假意召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了夏台。商汤被夏桀囚禁后,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到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汤开脱,最后夏桀又听信了赵梁之言,放了商汤。
商汤回国以后,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加紧准备灭夏战争。他首先灭掉了与夏关系密切的韦、顾、商汤越战越强,昆吾等夏朝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使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
在完成对夏桀的战略包围后,商汤对最后决战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立国近四百年的夏王朝,即便已经面临灭亡,但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当商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停止向夏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见此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了夏桀,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商汤再次停止了向夏桀的贡奉。这次,夏桀却再不能也调动九夷之师了,各诸侯谁也不听他的指挥,而且有緍氏也公开进行反抗。商汤见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公元前1600年发动了灭夏战争。商军在出征前,商汤进行了誓师动员,历数夏桀的罪行,说明自己出兵灭夏是替天行道,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推翻夏桀的黑暗统治。誓师以后商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士气高昂地向夏朝都城进发,商汤手把大斧,坐在战车上,指挥三军。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阻止商军的进攻。然而夏桀的统治早已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又指挥不灵,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桀见势不妙,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鸣条,双方军队在鸣条进行了决战,结果商军获得全胜,桀带着几名护从狼狈逃出战场,据说后来死在了安徽巢县,至此,夏王朝宣告灭亡。
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传十四世,十七王,计四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