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近古都
14334900000021

第21章 从吴越争霸之地走上五代吴越国都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走近杭州

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千七百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史称“良渚文化”,其遗址位于今杭州市郊。杭州,古称钱唐,后称临安,五代的吴越国和南宋朝均在此建都。春秋时为吴越争霸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初设钱塘县于灵隐山下。秦始皇东巡曾到过这里,还留下秦望山和秦皇缆舟石遗迹。隋开皇九年,始称杭州,设县治于江干一带。隋大业六年,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对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使杭州成为“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家”的“东南名郡”,日趋繁荣,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国内三大通商口岸。北宋统一全国,杭州发展成“重湖叠献清嘉”、“参差十万人家”的“东南第一州”。宋室南渡,建都杭州,使杭州的繁荣达到极点,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都于杭州共九朝帝王,历一百二十五年。

杭州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相传大禹到会稽(今绍县)赴诸侯大会,在此“舍航(杭)登陆”,因称“禹杭”,日后讹传成“余杭”。

伍子胥“相土尝水”筑吴城

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以南,北面有吴国,以吴(今苏州)为统治中心;南面有越国,以会稽(今绍兴)为统治中心。吴越两国大致以浙江嘉兴市南一线为界,杭州处在越国的西缘。

关于吴国和越国的历史,很多人都知道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吴国传到阖闾一代时,在勾践元年(前496年),阖闾起兵攻越,越王勾践战败,但阖闾也因伤足而死,随后夫差即位。夫差为报父仇,在勾践三年(前494年),大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后来,勾践的大臣伍子胥通过贿赂吴国的高官,使吴王夫差赦免了越王勾践。勾践回国反思,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重用伍子胥,整治国家,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在条件成熟后,抓住机会,一举灭吴,继而大会诸侯,成为霸主。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

伍子胥本为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在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其父伍奢、其兄伍尚均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于是在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助其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夺取王位,是为吴王阖闾。吴王阖闾继位后,伍子胥被封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参与谋划国政,他首先参与设计了吴国的都城。

伍子胥在主持建造吴国都城—

阖闾城(今苏州)时,提出了“相土尝水,法天象地”的思想。

在《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所谓“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是说伍子胥在主持阖闾城的选址和规划布局时,他用“实尊卑以天地为法象,其****阴阳相配合”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土壤的性状与肥沃程度,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四序顺理、寒暑“阴阳调合、两阳以时、应气”,设“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八风”就是八方之风,随季节的不同而风向各异。将城墙四周,每边各开二门。东面为娄、匠二门,西为阊、胥二门,南为盘、蛇二门,北为齐、平二门。《史记·律书》中说:“阊、胥风居四方。”向西建此二门以象天门,引人间风以通天上。吴欲并越,越国正处于十二生肖的蛇方位上,所以将东南门命名为蛇门。吴的主位正处于龙位,其方向在辰,以龙克蛇吴必胜越,龙以盘为稳,西南因此名盘门。北面的“齐”、“平”二门有扫平齐国的意思。楚国在西北,将门名为破楚门。因此,新建都城的目的在于振兴自强,以称霸中原,其主题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吴国在伍子胥的谋划之下,终于灭越、破楚、攻齐而称霸海内。但这却违背了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布局所追求的协调与平衡这一目标,即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力图达到和谐相处,互补互助的关系,而选用“战争”的手段压夺邻邦,最终四面受敌而国亡。但其城市选址布局,深得天时地利,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几千年来一直相沿不变。城外互相沟通的河道水网,通达太湖,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城内运河体系。河网与街道相交,又形成众多的桥梁,直到清代还留下三百多座城内古桥。苏州城也成吴越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东方威尼斯”。此城“智者创于前,能者踵于后”,为中国古都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

至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吴被越所灭,吴城作为吴都前后历二世,共四十二年。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又迁都于此。又传了数世,越国逐渐衰弱,楚国取得了越国江南之地,越过分裂,各自为王。秦始皇二十七年(220年),平定江南,以越地为会稽郡,治吴,并且在今杭州设置钱唐县,治所在今灵隐山下,这也就是现在杭州的前身。

吴越王钱镠建都杭州

汉代的杭州依旧是钱唐县,只是在该县又增设了“西部都尉治”。都尉,是由秦官郡尉而来,是仅次于太守的官,并有自己的官署。西汉末年,王莽改钱唐县为泉亭县。到东汉建武六年(30年),撤钱唐县归入余杭县,西部都尉同时被撤。

东汉以后属吴郡,三国吴时,为吴郡都尉驻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杭州在这个时期经历了重大的历史巨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扩张。在整个六朝时期,杭州是呈发展壮大的态势。陈祯明元年(587年),分吴郡置钱唐郡,并下辖钱唐、富阳、新城、於潜四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朝,改钱唐郡为杭州,迁治余杭(今杭州余杭西南余杭镇),次年仍旧治钱唐,这是今杭州得名的开始。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隋将杨素依山修筑杭州城,遂成为江南大郡,为新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余杭郡,再置杭州;同时因为“唐”字与国号相同,改州治钱唐为钱塘。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全国大乱,临安人钱镠奉命参战,防御黄巢军队从南方北上,在战乱中他掌握了兵权,被朝廷任命为杭州刺史,乾宁三年(896年)又任镇海、镇东节度使,实际控制了今苏南东部和浙江一带。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受封为吴越王,是江南十国之一。

吴越建都杭州,一称西部、西府。钱镠在唐代州城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扩建,大顺元年(890年)筑夹城,景福二年(893年)筑罗城,大致范围东至今江城路、建国北路、建国中路一线的海塘,西抵西湖,北到艮山门,南达六和塔。夹城有六门,东面从北到南为盐桥门(今众安桥一带)、炭桥新门(今丰乐桥西)、朝天门(今鼓楼),西面自南至北为龙山门(今六和塔西)、函水西关门(今净寺西雷峰塔下),北面有北关门(今武林门外)。罗城有四门,从北到南为保德门(今艮山门附近)、北土门(今菜市桥附近)、南土门(今清泰街、建国中路口)、竹车门(今望江门内)。后梁开平四年(910年)还建成了一条南起六和塔,北到艮山门的捍海石塘,又展筑东南城区,建通江、候潮二门,二门均在今望江门南。因全城呈不规则状,形如腰鼓,所以俗称“腰鼓城”。钱镠统治时期,他还整治了钱塘江,凿去江中妨碍航道的巨石、险滩,以改善航行条件,促进了内河、沿海各地及海上交通。另外还利用江南水乡特有的挖河泥传统,建立了千人的“撩浅军”,专门负责疏浚西湖,避免淤积,以保证灌溉和居民的用水需要。唐末、五代十国是战乱迭起、国家分裂的时期,吴越疆域不大,全盛之时也只辖有今江苏苏州以东、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福州以北一带。吴越对外承认北方中原政权,称臣朝贡,对内残酷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连鸡、鱼、蛋都要征税。但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大体稳定,钱氏又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渐趋繁荣,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是当时的乐土之一。而杭州则更是乐土中的天堂,人民较为富裕,手工业比较发达,居屋华丽,海外商人聚集,居民多达十余万户,城市繁华富庶。

北宋建立之后,南方各国次第平定,开宝八年(975年),南下大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后主李煜出降,被俘至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软禁。吴越的地理位置在南唐以南,南唐灭亡后,顿时失去了屏障,宋代王钱俶虽还想苟延残喘,但在北宋政权的强大压力下,见大势已去,难以抗拒,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不得不自动归顺,使人民免遭兵燹之灾,这还是明智的,自钱镠到钱俶国亡,吴越都杭州历时八十三年。

吴越虽为小国,但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有一定财力,数次大兴土木,扩建城郭,营造宫室,整治西湖,使杭州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发展。

苏东坡杭州浚湖

北宋时期,杭州虽然失去了吴越国都城的地位,降为州治,但是从城市的规模与繁华程度来说,仍然是东南一大都会。这个时期,先后有几位知府对杭州的城市建设,特别是西湖的疏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尤其以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影响最大。他曾在杭州两度为官,第一次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1069年,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由于苏东坡反对变法,于是遭到一些变法人士的诬陷。苏东坡感到处境困难,想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于是三十六岁的苏东坡在1071年来到了杭州,这一次他在杭州任通判三年。第二次是在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至元祐六年(1091年),这次任知州两年。

苏轼在元祐四年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时,西湖的沼泽化已经十分严重了。对比他十六年前离杭时的情况,他说:臣通判本州,“熙宁中,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在当时,西湖起着为百姓和农田提供水源的作用,“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西湖的沼泽化直接影响着杭州的存亡。经过详细的调查,苏东坡提出了“使杭州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的观点,恳请朝廷疏浚西湖,为民造福。

此后,他提出了详细的治理方案,浚湖工程从夏至冬,用工二十多万,开掘葑田二十五万丈,拓为湖面。并将疏浚湖底挖掘出的淤泥堆筑成一条五里多长的长堤,长堤纵跨湖面,其南北两侧与南山路和北山路相接。在长堤之上建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洪桥六座石拱桥。还在长堤两侧种上了杨柳、桃花和芙蓉。此后,每到春天,长堤上桃红柳绿,风光无限,逐渐成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此外,苏东坡和杭州的市井文化、饮食文化也有诸多渊源。广为人知的“东坡肉”和“吴山酥油饼”就是其中的代表。传说当年苏东坡为了犒劳筑堤苏堤。苏东坡对西湖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称在杭州写过一千首诗,其中有不少流传千古的赞美西湖的诗句。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氵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在诗人的笔下,将西湖比作西子,从此,就成为人所共知的西湖代称。

“西子湖”

民工,将猪肉用酒烧好后送往工地。百姓为了感念他的功绩,就把这种肉取名为“东坡肉”。杭州有一种著名的小吃叫“吴山酥油饼”,也同样地沾染着东坡的故事。据说有一天,苏东坡去吴山游玩,正感腹中饥饿时,碰见一位大嫂在卖点心,苏东坡买了一块并问道:大嫂答:

“这个点心叫什么名字?”“并无名字”。苏东坡见点心一层层、一丝丝,很像蓑衣,就说:“那就叫它蓑衣饼吧!”大概是苏东坡的四川话让这位杭州大嫂听成了“酥油饼”。从此,“吴山酥油饼”便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了杭州的著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