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近古都
14334900000002

第2章 秦都咸阳,没有城墙的都城

秦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一个支系,以燕子为图腾,作为他们部落的标志。秦人的祖先叫女修,相传她吞食了燕子蛋而怀孕,生了一个孩子叫大业。那时,秦人部落还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活动区域大约在黄河下游的东海之滨。到了大费做秦人部落首领时,他帮助著名的贤人舜调驯鸟兽,很有成绩,舜便赐他为“嬴”姓,当时“秦”这个名称尚未出现。大费还同大禹一起治过洪水。

收复周朝失地,从奴隶到国君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秦人便在它的控制之下。夏代末年,大费的后代费昌脱离夏桀,投奔商族,并参加了商首领汤发动的推翻夏朝的战争。商朝建立后,费昌为汤驾车,其后代世世为商做事,社会地位比较高。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发动了叛乱,“嬴”姓氏族也参加了这次叛乱。平叛后,西周统治者将秦人的祖先从黄河中下游赶到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在周的西部边陲“守边”。秦人被征服后,社会地位一落千丈,整个氏族都沦为奴隶,受西周奴隶主的驱使和奴役。

周孝王时,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对养马业十分重视。他听说秦人首领非子特别善于养马,就把非子召来,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会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的平原上主管养马之类的事宜。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对非子十分赏识,便将非子的异母弟成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县一带),作为周王的一个附庸,继承嬴氏血缘,号称秦嬴。周天子还允许秦人在“秦”这个地方筑城,此后,姓居民才正式被称为。

“嬴”“秦人”

周宣王时,周王室为利用秦人抵御戎狄,就封秦人的首领秦仲为“大夫”。秦仲受到周宣王的宠遇,非常卖命,秦人与戎狄杂处,日日与之攻战。自“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后,其子孙都专力攻戎,国势渐渐强盛。

在东西周之际,秦襄公先是救幽王有功;平王避戎东迁洛邑,秦襄公又派兵护送。平王无力驱除戎狄收复失地,遂将岐西之地封赐给秦襄公。

襄公于是致力于收复周之失地的大业,但最终在“伐戎而至岐”时死去。接过襄公大旗的是秦文公。文公不孚所望,大败犬戎,从而据有关中地区,并决定在汧、渭交汇处建都。到宪公时(前701年),迁都平阳(今陕西宝鸡市郿县);德公时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实现了秦文公向东迁都的计划。此后三百余年,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雍在今汧河与渭水的交汇处,西沿渭河通陇西,南越秦岭要隘通蜀中,既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商业中心,对于秦的发展颇为有利。此后秦向西灭邦、冀戎、小虢等地,最终拥有了西周王朝京畿内的八百里秦川。此次“东迁”,为秦称霸西戎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继王位。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穆公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他的统治长达三十九年,东攻晋、西伐戎,扫清境内割据势力,并几次出兵耀武于中原,成为春秋时期与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并列的五个霸主之一,使秦国的奴隶制达到历史的最高峰。秦穆公称霸,是从招贤纳士开始的。他从西边的戎人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的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接来了蹇叔,从晋国迎来了邳豹、公孙枝。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而穆公能够信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国家,称霸于西方。

公元前五六世纪,也就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逐渐瓦解、崩溃,封建制迅速形成、壮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大的诸侯国顺应历史潮流,为了在争霸中取胜,纷纷招徕人才、修整武备,为了富国强兵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变法”。由于秦国地处关中,比较偏僻,与中原各国往来较少,所以当其他诸侯国因“变法”而强大时,秦国还保留着落后的奴隶制。人殉制就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为他殉葬的人多达一百七十七人,特别是在殉葬的人中还有几个是受到百姓爱戴的贤人,这引起了秦国百姓对殉葬制度的强烈不满。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上台第一年就废除了人殉制度。面对东方咄咄逼人的魏国,献公将国都从雍城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把同魏作战的军事指挥部搬到前沿阵地,表示收复河西之地的决心。

栎阳原来是秦国的商业繁盛之地,秦都迁到这里以后,并没有大兴土木,增修豪华的宫殿、亭台、楼榭等建筑,而只是在原有的建筑上,围上一圈夯土城墙。秦栎阳城东西宽一千八百米,南北长二千二百多米,城内共有正街三条,其中东西向的两条,南北向的一条,城门则有六座。如此简朴的都城建设,表明秦献公的一切考虑都是从对魏作战出发的。迁都之后,秦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秦军在洛阴(今陕西大荔)和石门(今山西运城)先后大败魏军,使各诸侯国不得不对秦国刮目相看。秦迁都于此共三十四年(前383~350年)。

秦献公死后,孝公继位。秦孝公深刻认识到秦国地位不高,各诸侯把秦国视同戎狄。他决心继承献公的事业,奋发图强,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孝公发,“有谁能想出奇计,布“求贤令”说:使秦国强盛,我将给他高官做,并且分封土地给他。”就在这时,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开始了秦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商鞅变法”。

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发展势力,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时,秦都再次迁往咸阳。

咸阳位于九嵕山(今陕西礼泉东北)之南、渭河之北。山南为阳,水北也为阳,因此得名“咸阳”。迁都咸阳,表明秦国的战略方向从西戎彻底转向了中原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先是五霸分争,继而七雄并峙,诸侯混战,天下大乱,周天子威权旁落,王室衰朽,宗法制度趋于瓦解。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还存在着六个较大的诸侯国,他们是楚、燕、韩、赵、魏、齐。他们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取得“霸主”的地位,经常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混战的局面。

当秦国向外扩展领地时,它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魏国,而是各诸侯国。关东诸侯国也感到秦的威胁日趋严重,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主张联合起来抗秦,即所谓的,“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秦国为了击破各诸侯国的联合,也采取了拆散各国联盟的策略,即所谓的“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迫使别国帮助秦国进行兼并战争。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其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并着手进行统一六国的策略。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经过十年的艰苦征战,逐步消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始皇帝法天象地造咸阳

秦在翦除六国之后,群臣曾进谏:诛残贼,海内“陛下兴义兵,平定天下,为郡县,法令为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结果,秦始皇却回答说:‘泰’‘皇’采上古号,‘皇帝’”

“去著,‘帝’号曰。是为始皇

帝。这便是借上古称天的名号,享用天的权威。

同样,秦王朝以天为则,皇宫建筑也极力追求与天同构。据《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筑咸阳宫,因此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秦始皇首先对咸阳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之富丽堂皇,气势非凡,以象征天帝的紫薇宫。这也是后世将宫城称为“紫禁城”的由来。由于这样的改造受到旧城格局的限制较多,难以尽情施展,因此,秦始皇又将新都建设的重点移到了渭南。秦始皇即位的第二年,就在渭南兴建信宫和甘泉前殿。“更命南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将渭南信宫改为极庙之后,又打算将其移入正在兴建中的规模庞大的阿房宫。

天象,以其神秘与庄严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经常借用的万能法宝。中国天界体现着中国天文体系的鲜明特色,即:满天星辰并非自生,而是因为天帝的存在被“安排”“帝”也是正义与真理的象征,是绝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在,对至上的主宰。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抱残守缺的统治者,还是篡朝谋位的野心家,都喜好借助于、、等等来粉饰自己,“天”“天象”“天命”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人认为,天界是一个以北极“帝星”为中心,以“四象、五宫、二十八宿”为主干,组织严密、“帝星”“紫微等级森严的庞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所居的垣”是最庄严、最神圣的府第。因其位居“五宫”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是天帝(即北极星)常居的天宫神阙,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矗立着四座神宫: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并二十八宿,异向同心,和漫天的星斗一起,环绕着帝星,犹如臣下奉君,形成拱卫之势。《中庸》里记载:人“天道恒象,事或遵。北极是以比圣,众星是以喻臣。紫宸岂惟大邦是控,临朝御众而已。实将先天稽极,后极立经,然后为政同乎北极,来方类乎众星。”可以说,天宫中主从有序,等级分明,天帝、后妃、三公、四辅各居其位,左右星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东藩大臣是“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少卫”西藩大臣是“右枢”“少尉”“上辅”“少辅”“少卫”“上丞”、、、、、。十二星辰同时又象征紫微宫的坚固城垣,分称“紫微左垣”与“紫微右垣”,二者合璧,构成一座完整的宫苑,甚至还有天帝率诸神常幸从的集市———天市等。

古人从天体的运行中,发现了北极星的神秘莫测之后,不仅把它看成是超自然的神力所在,拥戴它做至高无上的宇宙主宰,也从建筑格局上开始进行模仿,并寻求象征物(建筑)与“存在物”(想象中的天体世界)的物物相对;发展到后来,又以都城的内城建筑群体象征紫微,外城郭建筑群象征二十八宿,乃至全天星斗。说:白虎、朱雀、玄武,以正四《三辅黄图》“苍龙、天之四灵,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这便是“法天”、“象天”。张衡在他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在天成象,地中说:在地成形。天有九位,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性情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这是说天上有多少种现象,地上就有多少种形体,各种现象和形体之间都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并遵循着自然相生的原则而产生。接着他又解释“三辰”:“文曜丽乐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布列,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意思是,在选择国都时地上的山川形势要与天上星象感应相通:在天为帝座星宫,在地为帝王之都;天上有银河天汉,地上有长江大河;天上有四垣九野,地上则以垣局建造城池,以分地域、九州。《史记·天官书》在专论日月星辰之象时,便说天是以中宫天极星为中枢,辅以三公,子属正妃、后宫,旁及内宫,外职士农工商,建成秩序严整的天上王国。这就是“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

秦始皇把自己居住的宫殿比做天上泰乙神的紫宫与营室,渭河象征“天汉”,横桥象征“阁道”,从阿房宫出发到渭北的咸阳宫,就像天帝从紫宫出来一样,经过阁道六星,横渡天河,直达营室星。将咸阳周围各宫比拟为星辰,形成分别以咸阳宫和阿房宫为中心的横跨渭河的两组庞大宫城群,这样,秦都咸阳的布局呈现出一副壮丽而烂漫的景色。每年十月,天象恰好与咸阳城的布局完全吻合。此时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渭水相互重叠,渭河两岸的众多宫殿交相辉映,横桥犹如鹊桥,使牛郎织女得以团聚,使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人间一体的奇妙世界。正是出于“法天象地”的意识,秦人在建造咸阳城的时候,建造了恢宏的宫室,坚固的宫城,却唯独没有建造城墙。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对秦都咸阳故址开始考查和试掘以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有关咸阳城址的踪迹。

“象天设计”、天人相应的观念不仅在秦都的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连秦始皇陵也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因此,可以说秦朝都城——咸阳的总体构思和皇宫的布局,都是“象天法地,天地感通”的见证。

帝王陵墓是都城规划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帝王陵墓布局在城外,使城区与墓区严格分开、阴阳有别是秦人的一贯风格,如秦雍城的十几座秦公大墓都建在城南的雍水之南。陵寝代表了与现实世界相反的阴间世界,其选址规划的功利性、实用性较弱,而理想主义色彩则更为浓厚。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之阴的“郦山之阿”。骊山东西横亘五十余里,植被茂密,风景优美,自古就以风光旖旎和温泉而驰名,秦始皇曾在此修建离宫。这里交通便利,通往关东的大道从骊山北麓经过,骊山和阿房宫之间有长达八十里的阁道相连。渭河在北,蜿蜒而东,由骊山发育而下的众多河流,由南而北注入渭河。骊山脚下是由山谷流水造成的带状冲积扇群,秦始皇陵就位于其中最大冲积扇的前沿地带,这里背山面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呈现出山环水绕的格局。

秦始皇陵

秦汉时代,将阴阳五行、《周易》等思想应用于都邑、宅地、墓地选址的堪舆地理之术已经萌芽。秦始皇死后,负责督修长城和驰道的蒙恬也被秦二世赐死,他在临终前将自己的死因归为“绝地脉”的报应。“地脉”即大地之脉。这一概念产生于将大地喻为人体,大地也是有生命的活体,大地各部分之间是通过类似于人体的经络穴位相贯通的,大地也有穴位,这种认识在后世的风水著作中有了进一步的发挥。《水龙经·水法篇》说:“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发微论·刚柔篇》说:“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血气骨肉而为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

秦始皇陵园的主体是呈“回”字形的长方形小城,内外两重,将墓冢包围起来。墓冢位置不在小城的几何中心而偏南,其北有寝殿及其附属建筑、管理陵园官吏的办公处、宿舍以及侍奉陵寝的宫女的住处等。城之东南面,有南北向的陪葬墓区。城东一千米处,正当陵园东门大道的北侧,有规模庞大的三个兵马俑坑。三个坑中的兵马俑都面对东方,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

秦人一贯相信有鬼神的世界,秦始皇就十分热衷于到处寻求仙药,因此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代表阴间的世界,而咸阳城代表阳间的世界,两者在布局上是阴阳颠倒的。一是秦始皇陵座南朝北,而咸阳宫坐北朝南;二是秦始皇陵园东部有规模庞大的兵马俑坑,合乎“左青龙右白虎”的原则;三是秦军队的实际编制是以“伍”为基本编制单位的,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的兵马俑是以四或四的倍数为单位编排的,当然,这还和《周易》数理有关;四是秦始皇陵园墓冢后有苑囿坑,它位于北极上的咸阳宫之北,也是禁苑所在。

阿房与秦陵的千古疑案

由于这位中国的始皇帝气象阔大,咸阳也因此而浸染上一种豪宕之气。秦始皇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每灭一国,即仿效其宫殿的建筑形式,建宫殿于咸阳北坡。《史记》称这些仿作的诸侯宫室“殿屋复通,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这种兼纳“异端”的文化胸襟与气魄,使六国宫殿的精华毕现于咸阳,展现了泱泱大国的不凡气概。

秦代传闻于后世最著名的宫殿是朝宫,始皇三十五年建于渭南上林苑古人描绘的阿房宫中。相传其庭可受十万众。始皇曾销熔锋镝以铸“金人”十二,立于朝宫之前。

“金人”座高三丈,“皇帝二十六年,改诸侯为郡县,一背刻铭文云:初兼天下,法律,同度量。”朝宫门前“金人”之铸像尚且如此高巨,朝宫之宏伟,于此可以想见。

朝宫的前殿,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武王都镐,帝王“吾闻周文王都丰,丰镐之间,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大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阈,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阿房宫规制宏巨,自古叹为观止。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这样描述: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辨西东。

杜牧的这些文学描述,虽然有真实的历史遗影在,但其字里行间,难免虚辞夸饰,把整座阿房宫的崇楼危阁、恢制宏构、气韵风神渲染得过分辉煌。也正是受其影响,后人一般认为是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英雄盖世的楚霸王也因此而背上了沉沉的黑锅,而且这一背就背了几千年。

最近的考古发掘终于为楚霸王洗刷了千年沉冤。首先,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记载了“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并没有提及到阿房宫。另外,在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只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当年项羽烧阿房宫,只是人们的想像,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根据历史资料中提供的只言片语,以及各种文献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可信度很大的结论是,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陕西省旅游部门在阿房宫遗址上建造的阿房宫

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三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十里处的下河村,它南依骊山,处在层峦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五十六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一百一十五米,现仍高达七十六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三千八百多米,外城周长六千二百多米。内外城廓有高约八到十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就开始修建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三十九年。当时的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七十二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八十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八倍。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千百年来,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的疑问和神奇的传说。

“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挖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

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虽然只是个传说故事,却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

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地宫是什么样的结构?地宫内藏匿了多少奇珍异宝?地宫内有没有防盗机关?地宫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铜棺石棺还是木棺木椁?始皇帝的尸骨是否完好无损?这一系列的悬念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