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走近长安
秦中也称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因而又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地处陕西潼关以西到宝鸡市以东的关中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市五个地级市。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自西周起,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
周人的历史,差不多和夏人、商人一样悠远。只不过在灭商之前,周人一直是这两个王朝治下的一个部族。周人是一个与神话和传说息息相关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是后稷,传说是一名叫姜的女子因为在野外踩了上帝足迹而怀孕生下的。他对耕种有着天生的兴趣和才能,他耕种的谷物收成非常好,还教会了其他人耕作,并且开辟了以谷物祭祀上帝的传统。
周族的首领从舜到夏朝的前期,一直担任后稷的官,帮助管理农业。夏朝到了太康时期,由于太康整天打猎,不问国事,夏都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占领。太康失国之后,四周的少数民族也随之发生叛乱。周族在山西西南部的邰地也受到****的侵扰,无法再呆下去。周族首领就带领族众,沿着黄河、渭河逆流而上,来到今陕西中部的武功。周族人在这块地方定居下来,仍把这块地方称为“邰”。少康中兴后,周族祖先继续担任后稷的官。夏王以新迁居的地方作为后稷的封邑。
夏朝末期,桀暴虐无道,诸侯纷纷叛离。东部商族的势力迅速兴起,取代夏朝政权之后,步步向西进逼。与夏朝有着密切关系的周族,这个时候也受到蛮夷和商朝两股势力的夹击,无法再在原地生活下去。于是,在夏朝当最后一任后稷官的首领,又带领族众从邰地出发,朝西北方向转移。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今甘肃庆阳一带。这里虽然四周都是戎狄少数民族,但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是比较理想的农业耕作区。周族来到这里,便垦殖播种,经营农业。因为自夏朝灭亡后,周族首领不再担任后稷之官,不再称后稷,就改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其首领改称“不突”。这是周族人的第二次大迁徙。
公刘、古公奠定基业
公刘是鞠的儿子,是周人来到庆阳后的第三代领导人,也是真正在这块黄土地上出生的周人。当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庆阳定居扩土,开创农耕的时候,他还未到人世。夏桀初年,公刘出生在今庆城县玄马乡樊家老庄村,后人称此地为“天子掌”。公刘自小受到农耕文化的熏陶,长大后继承父志,复修后稷之业,行地宜”使豳地农牧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行者有资,“务耕种,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其德”。可以说,公刘是周先祖中功劳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位领袖人物。他是整个豳地疆域的开拓者,农耕文化的奠基者。
公刘时期,周人经常受到戎狄侵扰,所居领地的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于是在夏桀22年,他率领族人迁到豳(音宾,在今陕西彬县东北)。《诗·大雅·公刘》篇对公刘这次南迁做了详细的描述和颂扬。诗中说,公刘察看原野忙又忙,登上小山坡,又到平原上;站在大原看南岗,发现了能建都城的好地方;于是定居建新邦,开垦豳地宽又长;大家杀猪宰牛羊,共推公刘做君长。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董志原、早胜原和彬长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周人开始有计划地营建房屋,开垦荒地,不久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周族的贵族们择吉日饮酒聚会,祭祀祈祷,正式推举公刘作宗主和国君,并正式建立了豳国。
为了发展生产,改善居住环境,公刘带领周族人顺着漆水、沮水向南,渡过渭水,取来锻砺生产工具和为房屋建筑打基础的大石块。他们整理田地,为的是多收粮食;他们营造大的宫室,为的是有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他们测量日影的长短,为的是制定历法,把握生产的时节。为了保卫他们的劳动成果,周族还在豳地建立了军队。这支军队由三个支队组成,每个支队各有自己的武器装备、旗帜标志和保卫任务。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奋斗,他们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家家户户都蓄积了足够的粮食和资财。附近百姓看到周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都纷纷前来归附。周族自后稷以来到公刘时期,又进入公刘墓到一个发展兴旺的新阶段。
周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与公刘的辛勤经营是分不开的,孟子称“公刘好货”,就是说他喜欢积聚财物,肯定了他带领周族人勤劳致富的功绩。《诗经》称其为“笃公刘”,就是赞扬他勤劳忠厚。
此后,公刘传位于儿子庆节,经皇仆、差弗、毁瑜、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传至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一名古公父,为后稷第十二代孙,是周文王的祖父。在周人发展史上,他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
古公亶父继位之后,周人屡屡受到戎狄的威逼,戎狄的獯(xūn,熏)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了他们。后来又来侵扰,想要夺取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愤怒,想奋起反击。古公说:是想让他“民众拥立君主,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民众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经反复思量,于是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决定把世代居住的豳地让给獯育,自己向南迁移。古公亶父率领姬姓氏族二千余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下的周原。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它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东流的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东西长约七十余公里,南北宽约二十余公里。岐山山脉绵亘东西,山麓的平均海拔在九百米左右。周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则是它的一座天然屏障。经过一番占卜,结果是“大吉”,古公亶父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周族人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并营建城郭,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官职庶务,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开始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周族逐步强盛起来。豳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也扶老携幼纷纷前来归附。因地处周原,初具国家雏形,于是定国号为“周”。
周原遗址,这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历史上的周原范围北至岐山,南临渭水,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伯、虞仲和季历。大约在公元前1146年,古公谢世,太伯、虞仲想让位给季历,于是出游荆楚,最后太伯在东部沿海建立了吴国。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季历继位,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即周文王。
自古公亶父到文王晚期,周原一直是早周都邑。公元前十一世纪,文王迁居丰地之后,这里仍然是周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后来武王灭商,将周原分封给贵族周公、召公。周王和诸侯大臣也经常来此进行祭祀活动,直到戎人入侵,平王东迁洛邑,才毁于战火,最终废弃。
文王作丰,武王居镐
就在商纣王沉湎酒色、荒淫无度,致使朝纲败坏、人心离散之时,周人的首领“西伯侯”姬昌却将自己的封地治理得日益强盛。“西伯”的称号是商王朝封给周文王的。“西伯”(方国)“伯”“爸”“霸”同音即西部诸侯之长。在上古、、同意,所以“西伯”其实就是“西霸”,由此可见周人势力的强大。
西周国力的日益强大,自然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押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文王被囚禁羑里以后,纣和那些奸臣们还不甘心,暗地派了许多密探严加监视看管他,只要发现他一点过错就会处死他。姬昌深知自己的处境险恶,每日谨言慎行,白天背土修狱墙,夜里就着地窖的草席研究学问。表面上对商纣王十分虔诚,饭前跪拜,饭后谢恩,周文王感谢纣王赦命之情。他将仇恨深埋心底,专心致志地推理伏羲八卦,用天干、地支,阴阳两分法,又把文王八卦演变为八八六十四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周易八卦》。与此同时,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天下美女、宝马、说:
珠玉献给纣王。好色的纣王见了美女不禁大喜,“仅此一物(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狱后,奋发图强,发展生产,招贤纳士,练兵积粮,加快了翦商的步伐。他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姜子牙)。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到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文王在位时,是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最大的一个障碍。在灭掉了位于沣河流域的崇国后,姬昌根据姜尚的建议,在沣河中游建立了新的都城丰京。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姬昌把都城从岐邑迁到了丰京。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至他晚年时,周国已经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政治优势。但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五十年,称王前立国四十三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
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了他的未竟事业。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诸侯,统率兵车三百乘、三千勇士、四万五千甲兵,讨伐纣王,双方军队会战于牧野。商军中不堪压迫的奴隶兵,阵前倒戈起义,导致商军大败,纣王****。随后,周武王根据占卜的结果,决定再建新都镐京,因诸侯朝宗在此,因此又称宗周。丰镐二京隔河相望,距离只有二十五里。镐京建成以后,丰京并没有废弃。武王在镐京宣布西周王朝建立,分封诸侯,设立礼制,建宗立庙,拉开了西周历史的帷幕。至此,丰镐二京开了西安地区建都的先河。成为西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的丰镐二京,近三百年间并行不废,经历了十一代十二位帝王。
西周王朝开创了一个以血缘和军事为纽带的封邦建国体制,到成王和康王时期,中国历史上迎来了第一个盛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时,天子所居的王都、诸侯的城、卿大夫的采邑有严格的大小等级之分。史料记载,在当时,王城见方九里,公城见方七里,侯城见方五里,子男城见方三里。
丰镐都城建有宗庙、宫殿以及大池等一系列建筑,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在这些地方举行册命、庆功、赏罚、祭祀、出征等活动。当然,周朝后代的天子们也不会忘记享乐。丰镐两京一带还有供天子渔猎游玩的苑囿。诗经记载丰镐有“灵囿”,苑内草木繁茂,獐鹿成群,苑囿之内有水泊,名“灵池”,池边飞鸟丛集,池中游鱼竞跃。
但遗憾的是,考古工作者迄今还没有找到有关丰镐二京的城墙。从1951年开始,丰镐遗址的考古工作基本未中断过。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西周宫殿基址坐落在大型的夯土台基上,主体建筑中心部位夯土层厚达五米,建筑的平面呈“工”字形,居于中央的主体建筑南北长五十九米,东西宽二十三米,其恢宏的气势可见一斑。
褒姒一笑,幽王失国
丰镐二京的繁华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连年征战,国力衰竭,各诸侯国对王室的离心倾向日益增长,西周王朝的统治呈现出风雨飘摇的迹象。
约公元前858年,周厉王即位。他在位时,发生了多次灾荒,庄稼歉收,民不聊生,贵族们却依然吃喝玩乐,不管人民的死活。周厉王十四年(约前844年),为聚敛更多的财富以供享用,强行宣布山林川泽为王所有,不许平民在里面樵采渔猎。他还找来巫师,监视发表不同意见的怨恨者。于是,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乱,厉王被迫出逃到彘(今山西霍县)。这样,周朝就出现了长达十四年的“共伯和代王政”时期,直到周厉王死于彘,这段由诸侯贵族代行王权的时期才结束,周厉王的儿子静即位。他即位后,西周王朝出现了一次短暂的中兴,即“宣王中兴”。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周军伐姜氏之戎,两军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县南),周军大败,宣王调去作战的“南国之师”被全部摧毁。短暂的“宣王中兴”至此黯然结束。
公元前781年,宣王去世,西周王朝迎来了第十二任天子,也是王朝的末世之君——周幽王。
周幽王姬宫湦,在中国历史中这个名字的知名度虽然不是很高,但若论被后世唾骂最多的古代君王,幽王无论如何都能算得上一号。若论其作为,被人引为古训的便是“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在位时任用奸佞,国人大多不满,政局一片混乱。关中地区发生地震,河流干枯,旱灾严重,草木庄稼枯死,民众只得离开家园,四处逃生。而幽王却置地震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于不顾,为了得到美女褒姒,发动了对褒国的战争。
褒姒是得到了,但褒姒整日双眉紧锁,愁容满面。幽王传令文武大臣,如果谁有办法博得褒姒一笑,就大大有赏。
那时,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如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非常生气,但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褒姒终于笑了,只是这莞尔一笑,便笑掉了整个朝代。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再相信烽火了,诸侯与王室渐渐离心离德,再也不来管天子的死活了。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废掉原来所立的太子宜臼及其母申王后,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太子的废立,加剧了局势的动荡。宜臼逃到舅舅申侯处(今河南南阳一带的申国)。幽王怒申侯,欲举兵讨之。申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联合西方的犬戎共同伐周。外敌入侵,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受尽了“戏诸侯”之苦,没人再派救兵前来。犬戎和申侯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之下,于是西周灭亡。随后,废太子宜臼在郑、晋、秦等几路诸侯的保护下即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王朝开始。此后,丰镐失去了作为都城的职能,变为一片废墟。《诗经·王风·黍离》中记下了当时荒凉的景象:彼稷之苗。行“彼黍离离,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后,朝代更迭,战乱扰攘。西汉武帝(前140—前87年)时期,在镐京故址上修凿了昆明池。东汉初年此处又沦为军垦基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兵火的冲击,大约至唐宋以后,人们已不知丰镐都城所在。
《周礼》奠定营国制度
历史的埃尘早已湮没了西周丰镐,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对周人的都城规划有一个回顾性和理想化的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都城布局模式:以宫室为中心,以正南北轴线为主轴定位,王宫的左边是祭祀王族祖先的宗庙,右边是祭祀土地的社稷坛,王宫后是商业贸易市场,在宫前是朝会诸侯群臣的庭殿。整个城市方正规整,每边三门,街道方格网状纵横交错。
《考工记》提供的虽是一种理想化的城市模式,但自东周以后,中国都城大体都遵循这样一种布局。至今犹存的明清北京,便是中国传统模式的活化石。
《诗·大雅·文王有声》说“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说明镐京的选址也经过了“占卜问天”这一必不可免的宗教程序,从丰镐遗址已有“四神”瓦当的情况来看,此时对天的意志特别重视,都城选址规划要体现上天的意愿,表明周人是秉承上天的安排来统治人间的,周王就是天子。四神分守四方,周王就在天的中央发号施令。
周王朝是一个宗法制国家,西周初期,百废俱兴,周天子大兴土木,遂使建筑文化显得空前发达。为此,周王朝制定了与宗法制、等级制相适应的一套城邑营建制度,记载于《周礼·考工记》等文献中。
《考工记·匠人》中的“营国制度”一节,追述了周王朝营建都邑的制度,将城邑建设体制分为三级:王城、诸侯城(诸侯封国的国都)和都(宗室、卿大夫的采邑)。着重记述了王城的规划制度,包括主要的形制规模,城门数量,交通干道网络,宫、朝、市、祖、社的布局,以及前朝后寝制度等方面。其次,分述夏后氏“世室”、殷人“四阿重屋”和周人“明堂”的建筑设计。同时,还记载了王城的几项营建制度,如朝市的规模、宫门、城墙、道路的规格等。最后,还规定了礼制营建制度,侯国和封邑要参照王城的标准,按一定的差额逐级降格建筑,等第分明,不得逾越。
在三级城邑之中,以王城的文化品位最高,其平面的形制取方形,城域之中的干道呈“九经九纬”布局,即纵道和横道各有九条,全城平面为规整的几何形。这种平面布局,在文化上源自井田理念。
周代的井田制是在殷商井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奴隶主对田地的一种占有方式与制度。与周代王城形制关系密切的,是《考工记》中所记载的“九夫为井”的井田制度。九夫为井是指一“井”“夫”《说之面积为九个一百亩,指土地面积单位。
文》里称“八家为井”,指八个农业奴隶居住、耕作于一块井田的四周的土地,每家为一夫(一百步见方),并且同养(耕作)井田中央的一夫(一百步见方的公地)。所以,“八家为井”实际就是“九夫为井”,是指八家构成一个井田单位,而不是说八家共用一口水井。在井田中,农夫就近居住耕作,于是就出现了居民点,这便是“宅”。“宅”的组合,就成为“邑”。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井田中央那块公地的消失,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以物易物的“市”。所以,后来
有“市井”这样的说法,说明“市”是从井田的“井”中发育诞生的。
《周礼·考工记》所说的王城及其规划观念,即来源于“九夫为井”的井田制,其《匠人》篇所记述的王城制度的几何方格,实际上是原始农业井田制的一种城市化。
《周礼·考工记·匠人》的原文如下: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宝,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参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这段话的大意是:匠人营建王城。九里见方,每边设三门。城中主要的道路,南北干道三条,每条三涂;东西干道三条,每条三涂。经纬涂道宽等于九轨(两辙之间的宽度为一轨,一轨约八尺)。王宫的布局,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庙,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集,市集和朝廷各一百步见方。夏后氏的世堂(帝王的宗庙)正堂的南北进深十四步,堂宽比进深多四分之一。五室布局,可概括为三个四步,四个三尺。台阶共九级。四边各有两窗分列门户左右两旁,以白灰粉刷墙壁,饰成宫室。门堂(门侧的堂)的尺度是正常的三分之二,门堂的室进深为正堂的三分之一。殷人的重室,堂南北进深七寻,堂基高三尺,重檐庑殿顶。周人的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以长九尺之筵(垫底的竹席)为度量单位,东西宽九筵,南北进深七筵,堂基高一筵。五室,每室长、宽各二筵。室内以几为度,堂上以筵为度,宫中以寻为度,野地以步为度,道路以轨为度。庙门可容大扃(贯通鼎上两耳的举鼎横木)七个,闱门(庙中的门)可容小扃三个,路门(寝宫区的总门)稍狭于五辆乘车并行的宽度,应门(王宫的正门)相当于三辆车并行的宽度。路门之内有九室供九嫔(帝王的妃子)居住。路门之外有九室,供九卿(王的卿士)处理政事。把国城分为九分,分别由九卿来治理。王宫门阿(门的屋脊)规制高五雉(雉,长三丈,高一丈的版筑墙),宫隅(宫城的四角处)规制高七雉,城隅(城角)规制高九雉,经涂(道路)的道宽九轨,环城之道宽七轨,城郭外的道路宽五轨。王子弟、卿大夫采邑城的城隅高度,取王宫的宫隅高度(七雉)。诸侯的经路,取环城之路的规制(七轨),王子弟、卿大夫采邑的经路,取野外之路的规制(五轨)。
“匠人营国”,所谓“国”,即指“城”,营国就是营建城邑。西周有封国建侯制度,封国意味着作邑作邦,建立城邦国家。营国包括建城池、宫室、宗庙、社稷,并规划所属的田地和农业奴隶的居邑,即所谓治野。那时建一座城,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以城为中心,连同周围田地所构成的城邦国家。建城实为建国,通常也就称城为国。在《匠人》中将城邑分为三级,即王城、诸侯城、。
“都”王城即是王国的首都,是全国宗法血缘统治网的中心,列为第一级城邑;诸侯承王命,又以政治和宗法的双重身份,在他们的封地疆域内营建国都,构成宗法血缘统治网的一大据点,成为第二级城邑;宗室及卿大夫受采邑,秉承上命,同样以双重身份,建置采邑“都”,作为第三级城邑,在采邑内建立小型的城邦国家。正是这样一个按照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统治原则,以三级城邑为据点,编织成了一个自上而下遍布全国的统治网。而《匠人》着重叙述王城规划制度,其余两级城邑,则参照王城的基本结构,按礼制营建制度来规划。
《考工记·匠人》中的营国制度在我国城市规划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对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东汉以后,直到明清的一千九百年间,我国都城规划基本上都继承了营国制度的传统。
宗庙是帝都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所谓“左祖右社”的“祖”,指的就是宗庙,它的位置应当在整个帝都的东部或东南部,即左边。西周时期的宗庙文化已经相当发达。据考证,陕西周原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宗庙遗址和扶风召陈宗庙遗址,是迄今已发现的西周宗庙建筑的典型遗存。
周代是古代宗法制基本成熟的历史时期。所谓宗法制,指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为大宗、以男性家长为尊所构成的社会政治伦理与典章规范的文化制度,有大宗、小宗即殷之所谓大示、小示之别。先王的嫡长子为法定之王位继承者,一旦登上王位,为全国大宗,先王之次子即为小宗;次子有分封为诸侯者,在他自己的封地为大宗,其嫡长子登上诸侯之王位,又为诸侯国之大宗,其次子又为小宗如此层层叠叠,依次而下,构成宝塔形的宗法社会的网络结构,其等级森严而呈超稳定态势。《诗经》所谓“君之宗之”,是说周族不仅以公刘为君,而且公刘是周之大宗;又说“本支百世”,是指文王既为国君,其嫡长子系的后嗣便是世袭的百世不斩的大宗。《诗经》又有“既燕(宴)于宗”,宗室牖下”这是指祭祖之事。于是从全国最高的帝王“于以奠之?的咏叹,世家到平民百姓,都有他们的先祖大宗需要祭扫,各种品位不同的宗庙建筑便应运而建,可谓祭祖之风大炽,宗庙遍于域中。
早在殷代,宗庙文化已初现端倪。在具有大屋顶的建筑物里供奉着神主,神主象征死去的祖宗,表示对男性祖先的顶礼、崇拜,这便是宗庙文化。
当然,所谓“殷之亲亲,周之尊尊”,殷代的宗庙文化与周代还有些差别。
这便是,同样都强调血缘亲情、强调对祖宗的崇拜,而与殷代相比,周代的宗庙文化更突出其政治伦理意义,即偏重于“尊尊”(尊其所尊)。
西周岐山凤雏村和扶风召陈宗庙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周代宗庙有一个感性认识。尤其是前者,其规整的平面布局、对称均齐的形制,以及可以推想的尺度较大的空间造型,从中可以领略到服从于政治、伦理的严肃的理性和对祖宗无可比拟的虔诚的情感,这也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文化表现。古人云:“宗者,尊也。庙者,貌也,仿佛先祖之尊貌也。”祖庙的建造,完全出于尊祖的需要、一种后人在精神上的对祖先神的依赖。为达此目的,宗庙在整个帝都、王城的总体规划、设计与建造中处于优先与突出的地位。在文化品位上,它起码是与宫殿建筑并驾齐驱的。古人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可见其对宗庙的重视了。在周代帝都中的宗庙,都具有空间尺度大、用材精与技术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