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近古都
14334900000012

第12章 洛阳八景

洛阳自古以来,以其风景秀美而名扬天下。历代帝王或在此建都、或留连常驻,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晋代文学家左思,因慕洛阳佳景在此写成《三都赋》,面世之后,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唐代诗人柳宗元将洛阳主要景区归纳为八大景观,又称“洛阳八大景”。

洛阳八大景是指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邙山晚眺、平泉朝游,这八景之中,既有绝美的风景,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动人的历史故事。

龙门山色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龙门位于洛阳城南十二公里处,这里龙门山和香山东西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山下伊水清澈见底,缓缓流过,山上松柏苍翠,郁郁葱葱。道道水泉从山上的石罅岩缝中或迸出或涌出或溢出,各具特色。绿树掩映的两岸山上,不断闪现出满山的自北魏以来开凿的大大小小石窟造像,或慈眉善目,或凶狠张扬,或合十打坐,或凝神深思,或昏昏欲眠,或神采飞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上水边,奇石珍禽,随处可见;景色优美宜人,佛龛碑帖,俯拾皆是。”白居易曾说“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就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唐宋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依恋龙门山水,赞美龙门风光,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白居易因爱恋龙门山景,晚年常居香山,死后葬于香山,现已将此居住地、葬身地,辟为“白园”,供后人瞻仰游玩,是龙门奇景之一。白居易的“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反映了龙门基本的风景态势。刘长卿诗赞:纤鳞如不隔,一鸟沙上白”。韦应“伊山摇镜光,千龛道傍左,物的“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写出了龙门山水的奇绝之处。秋天的龙门景色最为绝妙,刘禹锡赞道:伊水晴“华林霜叶江霞晚,光碧玉秋”。白居易也有“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

马寺钟声

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五千余斤,钟声特别洪亮。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苍松翠柏簇拥的白冢鸣”的佳话。因此,白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这一奇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的佛门弟子和文人墨客,明人起风有诗,“邱鸣绕寺马空传,竦听鲸音彻法筵,谁谓腾兰衣钵查,洪钟原寄一指禅”。明代沈应白马寺时诗云:“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经自西方至,佛繇东汉尊,谁称明圣帝,千古障乾坤。清代孙云霞有诗曰:袅袅曳风出化城,”“蒲牢怒吼夜阑清惊觉洛阳家户晓,银床来转辘轳声。”金谷春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石崇派人去南海群岛用绢绸等物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算得上是当时全国最宏大、最美丽的私家园林。石崇和当时的名流潘岳、陆机、左思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常在此吟诗作赋,饮宴放歌,挥金如土。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梨花雪白,桃花灼灼,杨柳婀娜,芳草如茵,百花吐艳,彩蝶飞舞,鸟鸣枝头,鱼跃金池,不时传出悠扬的笛声。据传石崇从南方买回一歌女,名叫绿珠,能歌善舞,尤善吹笛。园内有一华丽高楼,就名为绿珠楼。唐代杜牧的《金谷园》“繁花事散逐香尘,日暮东风怨啼鸟,诗:流水无情草自春,落花犹似坠楼人。”这首诗反映的就是绿珠坠楼的故事。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西晋人曾为金谷二十四友的潘岳,也就是中国第一美男子的潘安,也有极写金谷园盛景:峻《金谷诗》“回溪萦曲阻,阪路逶迤。绿池泛淡淡,青柳沼依依。槛泉龙鳞涧,激波画珠栋。前座树沙堂,后园植鸟裨。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潘岳的这首诗为我们大致描绘了金谷园的全貌:方圆几十里内,清溪环绕,水声潺潺,鸟鸣啁啾,鱼跃荷塘,奇花异草争香斗艳,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及至阳春三月,园内风光更胜,柳丝婀娜,“金百花吐艳。唐代诗人刘禹锡也一往情深地赞叹: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柳无限时”。如此绝世美景,理所当然要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可惜美好的东西总是消逝得太快,金谷春晴没“晴”多少年就黯淡了,到了唐代,便已荡然无存。酿成这一历史悲剧的不是别人,正是金谷园的主人石崇。

石崇就是石季伦,西晋时期的一个很有名气的文学家和大富豪。他二十来岁就当上了县令,不久又升任荆州刺史,权倾一方。石崇培养了一大批爪牙,大肆劫掠过往客商的钱财,很快就积聚了大量财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财不外露”,认为露财会引来居心叵测之人,招致横祸。可石崇偏不这么做,他发财之后,不是藏着掖着,而是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因此就有了“石崇斗富”这个有名的典故。

石崇与之斗富的人名叫王恺,

金谷园

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这个人非常有钱,传说不但家里贴金镶银,就连刷锅用的都是糖水。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这个人骄奢淫逸,仅后宫的嫔妃就不下万人。妃子太多了,弄得他晚上不知到哪里睡觉,只好赶着羊车,任羊而行,羊车停在哪个妃子的门前,他就在哪里留宿。那些妃子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就将竹叶插在门槛上,并将盐水洒在地上,以吸引贪吃的羊儿驻足。“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司马炎的影响下,西晋大兴奢华攀比之风,如果谁厉行节约,反倒会被人看不起。石崇不愿意被人看不起,成心与王恺比起了“排场”:王恺家不是用糖水刷锅吗?好,那我家就拿蜡烛当柴火烧!王恺听说后,用紫丝布制成四十里长的屏障,铺设在自家门前。石崇立马用比紫丝布更华贵的五彩锦缎铺设了一道五十里长的屏障!王恺黔驴技穷,不得已向司马炎求助。司马炎不但不制止这场荒唐的闹剧,反而认为挺有趣,他把宫中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了王恺。有了皇帝做后台,王恺更加得意,他兴致勃勃地摆了一桌酒席,邀请石崇赴宴。席间,王恺命家人搬出珊瑚树,得意地对石崇说:你没见过吧?”

“这可是皇上赐给我的宝贝,不料石崇冷笑一声,顺手抓起一支铁如意朝珊瑚树砸去,只听“当啷”一声,王恺的珊瑚树支离破碎。王恺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

“你这是干什么?你的嫉妒心太强了!”说:我赔你一株更大的就是了。”言毕,石崇不以为然,“不必生气,石崇即令侍从回府取珊瑚树。不一会儿,石崇的侍从搬着六七株珊瑚树回来了。这些珊瑚树每株都有三四尺高,比司马炎赐给王恺的珊瑚树更气派、更耀眼。王恺这才明白石崇富可敌国,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王恺并不甘心输给石崇,他比富比不过石崇,又跟石崇比试谁更残忍。据记载,在一次宴会上,王恺命乐伎吹笛助兴,乐伎不小心吹漏了一节乐曲,王恺觉察后,当即命家丁将乐伎拉出去活活打死了。不料,石崇比王恺更“讲究”、更残忍。石崇斥巨资建造金谷园,结交了一大批公卿名流,他们常常在金谷园中饮酒作乐。金谷园中美女如云,有唱歌的、跳舞的,更有专门劝客人喝酒的。那些劝酒的美女常常泪眼盈盈、诚惶诚恐,因为如果客人拒绝饮酒,石崇就会以“劝酒不力、怠慢客人”为名,让家丁将她们拉出去砍头!有个将军不信石崇会如此残忍,有心探探虚实,于是专程前往金谷园赴宴。一个美女劝他饮酒,他执意不饮。石崇目睹此景,不动声色地一招手,两名家丁过来就把那个美女拖了出去,随即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石崇固然心狠手辣,这名将军也是铁石心肠,接下来又有两名美女劝他饮酒,他还是不喝,结果害得这两个美女也送了性命!也正是因为石崇不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暴戾恣睢,动辄向人炫耀他的财富,一味地争强斗胜,所以才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并最终导致了金谷园的颓败。

石崇像炫耀珠宝一样喜欢炫耀自己心爱的女人,居然让自己深爱的绿珠在一群好色的宾客面前跳舞。结果,一个名叫孙秀的卑鄙之徒相中了绿珠。孙秀是赵王司马伦手下的一员大将。这司马伦,就是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孙秀垂涎绿珠美色之时,正值司马伦得势。而此时的石崇则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他的后台贾南风皇后因为祸乱朝纲倒了台。这时,孙秀派了一名使者,明目张胆地跑到金谷园中要人。石崇听说孙秀索要绿珠,勃然大怒,但碍于司马伦的权势,他不敢得罪孙秀,就召来家中几十名美貌姬妾,让使者挑选。使者对着一群美女只觉眼花缭乱,说:但孙公只“这些姑娘都很美,要绿珠,不知哪位是她?”石崇再也忍不住了,怒斥道:“绿珠是我的爱妾,岂可赠予他人?”遂将使者赶出了金谷园。孙秀听说石崇不肯“割爱”,立刻跑到司马伦那儿告状,污蔑石崇要谋反,并带了大批士兵前往金谷园捉拿石崇。那时,石崇正在绿珠楼上聆听绿珠吹笛,听说孙秀的人包围了园子,长叹一声,对绿珠说:“我为你得罪了他们,怎么办呢?”绿珠含泪起身,对石崇躬身三拜,深情地说:“大人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能对不起您呢?今天,唯有一死以报大人厚爱!”话音未落,绿珠已奔至栏杆旁,纵身一跃,跳下楼去。

绿珠死后,石崇被孙秀绑至闹市,斩首示众。风光一时的金谷园,从此便荒芜了,成了一片废墟。

邙山晚眺

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亘数百里,海拔约二百五十米,如同洛阳的天然屏障。

605年,隋炀帝初得江山后东巡洛阳。有一天他登临邙山之巅,望见远处的伊阙,问手下的大臣:

“这不是龙门吗?先前那些帝王为何不在此处建都?”

这时,有个叫苏威的大臣头脑灵活,“先帝不是不知道,当即回答道:而是特意为陛下您留的。”杨广听后十分满意。此后,隋朝便在洛阳建了都。

隋炀帝登邙山,眺望的是洛阳的地势。这是邙山晚眺的内容之一,但不是重点。古人登邙山,多数是为了看山下的洛阳城及洛阳城中的景致。

邙山的墓葬赫赫有名。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气势雄伟,土质深厚的北邙当做死后长眠的好地方。唐代诗人王建感叹道:

“北邙山头少闲土,净是洛阳人旧墓”,可知在那以前,邙山就已经成了“洛阳人”首选的埋骨之地。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陵址讲究“枕山蹬河”,也就是靠山面河,认为这样既可以象征他们襟怀博大、驾驭万物之志,同时又可免遭水淹。而邙山是洛阳境内的制高点,山下即是滔滔黄河,正符合帝王选陵的两个首要条件,因此,封建统治者都将邙山看做一块风水宝地,争相在山上建造陵墓,以致“五十里邙山,竟无卧牛之地”。当然,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在邙山上安排墓葬的,邙山上所葬的人,比如秦相吕不韦、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北魏孝文帝个个都是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人物。

在孟津新庄村附近,古冢林立,这就是东汉诸陵和王公大臣们的墓葬区。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的重九,成群结队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特别是城北的翠云峰,唐宋时代古木森列,苍翠如云,是人们登高游玩的圣地。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伟的宫阙,宽广的园囿,富丽堂皇的楼阁,十分壮观。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写照。

天津晓月

在洛阳桥东一百米处,古时有一座用铁索连起无数大船而形成的浮桥,就是天津桥,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605年)。后来,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到唐代,改建为石桥,桥上有四角亭,桥头有酒楼,宋朝以后被水冲毁。军阀吴佩孚驻军洛阳时,在河上新修钢筋水泥大桥,也称天津桥,又叫“老吴桥”,将残桥砌补建亭,后来又遭水冲。

隋唐都城周围五十余里,人口百余万。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北与皇城的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的通衢要道。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天津桥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车马如流了,唐代诗人刘希夷曾写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天津晓月历来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诗人有不少歌咏天津晓月的诗篇。白居易的《晓上天津桥闲望》“上阳宫里晓钟后,空阔诗赞道:天津桥头残月前,境疑非下界,飘渺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洛浦秋风

洛浦即洛水岸边,古代洛水曾是一条繁忙的水运要道。水上舟楫往来,白帆点点,绿波悠悠。两岸杨柳夹道,绿树成荫,长桥卧波,人车熙攘,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每至盛夏,河畔凉风习习,爽快怡然,被称如秋风拂面,“洛浦秋风”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半月横秋”更是充满诗情画意。古往今“金风消夏”的时节,来,多少文人墨客驻足洛水,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奇词佳句。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曾在此留连忘返,不忍离去。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宾景色之佳,可以想见。唐太宗李世民作《临洛水》:“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棹发歌。”宋代张末的诗有:乱石纵横泻鸣濑。清明见底《洛水》“洛水深秋碧如黛,不留尘,日射澄沙见玑贝。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何当载酒纵扁舟?”明代邱起风也作诗:不堪萧瑟到滩头,一《洛浦秋风》“襟袂凉生入李秋,林霜色浓于染,数片风帆迅不收,鱼避波清潜匿藻,雁嫌沙冷屡移州,行人莫诵《秋声赋》,兴味萧萧应惹愁。”

平泉朝游

在洛阳城南三十里,龙门西边的山脚下,有个梁村沟,即平泉庄遗址。这里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清溪萦回。每当朝阳从东山升起,整个山庄顿时被涂上一层金色,农民扶犁云中走,牧童笛声飞对山,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所以平泉朝游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平泉庄是唐武帝时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唐武宗会昌年间的宰相李德裕,可谓仕途得意、青云直上,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他的私家别墅平泉庄更是异常风光,就连白居易这样的雅致之人,也以能到庄中一游为荣。白居易在此曾饮酒作《醉游平泉》“狂歌箕踞酒樽前,洛客最诗:眼不看人面向天,闲唯有我,一年四季到平泉。”白居易走南闯北,见的世面虽多,但面对景美如画的平泉庄,竟也神思恍惚,向往“一年四季到平泉”。

平泉庄为李德裕挣足了面子,自然成了主人的心头肉。据说,李德裕曾为此立下家规,告诫子孙:就不是我的子孙!谁要是敢把“谁要是敢卖了平泉庄,平泉庄里的一树一石送给别人,也不是我的好子孙!我百年之后,如果平泉庄被别人强势夺去,你们可得好好地哀求他,请他手下留情。”

没想到,李德裕的子孙还没来得及“辜负”祖宗的这番嘱托,平泉庄就断送在了李德裕自己的手上!

李德裕毁在了唐朝的“朋党之争”和自己的处世态度上。

在宋代唐庚所著的《斗茶记》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李德裕嗜惠山之泉几近病态,并不惜代价以求的事。

李德裕好喝茶,他明白茶味的好坏与沏茶之水的优劣很有关系,所以,他只用惠山泉烹茶。惠山泉曾被茶圣陆羽列为天下第二泉,水质极优,但惠山泉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无锡。

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爱妃杨玉环吃上新鲜的荔枝,专门修了一条驿道。李德裕效仿先帝,也修了一条专门运送惠山泉的“快速通道”。在长安和无锡之间设置驿站,从惠山汲取泉水后,即由驿站传递,直送长安。

如此穷奢极欲,不免招来政敌的非议和抨击。

李德裕这个人的度量也不大,在处理政党之争时不够理智。

李德裕作为“李党”与另一党派——“牛党”的领袖牛僧孺政见不的领袖,—合,两人相互倾轧,两党相争二十余年,弄得朝野上下动荡不安。

李德裕任宰相期间,本来有机会与牛僧孺冰释前嫌,但他对牛僧孺心怀怨隙,反借机将其贬黜到岭南。后来,唐宣宗登基,牛僧孺得势。李德裕先被贬为潮州(今广东省东部)司马,再被贬为崖州(今三亚市境内)司户,于850年郁郁而终。而他的私家别墅平泉庄,也被满怀仇恨的“牛党”捣毁,以后又经历战乱破坏,到了宋代便残破不堪。

铜驼暮雨

洛阳城东关外的中通巷,在隋、唐、宋时叫“铜驼陌”,街巷的两头,各有一尊铸造精美的铜驼,昂首引颈。它位于隋唐城的东北隅,地处“丰都市”一带。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是当时繁盛的国际贸易市场。每当暮色茫茫,炊烟袅袅,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

“铜驼陌”巷口的两尊铜驼铸造于何时,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在有关洛阳的历史记载中,“铜驼”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西晋“八王之乱”发生之前。在《资治通鉴》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西晋处于晋惠帝司马衷的统治之下,朝纲混乱,民不聊生。面对这个在百姓将要饿死之时,竟然问其“何不食肉糜”的昏君,朝廷重臣索靖预感将有一场大乱发生,可他又无力化解潜在的危机,更无法向人诉说内心的担忧和隐痛,于是只好走到都城洛阳宫门外的大街上,对着街头的两尊铜骆驼哀叹:”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意思是说,终有一日你们将被荆棘所掩盖。没过多久,索靖就因年事已高、心力交瘁撒手人寰。紧接着,“八王之乱”的烽火就摧毁了洛阳这个繁华的城市,而宫门外的那两尊铜驼也被荆棘所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由此看来,至少在西晋统治时期,洛阳城中已经有了铜驼街。在历史上,东汉及隋唐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洛阳曾经取代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载着宝物的“沙漠之舟”,曾经悠然地从洛阳城中穿过。在当时的人看来,骆驼象征着平安和富贵,是个吉祥物。铸造铜驼置放在重要的地方,不仅可以避邪,而且能够招财纳宝。

春去秋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慕名来到洛阳,来到铜驼巷。在铜驼巷里写就了无数佳词妙句:唐朝李贺在此写诗:寻花去东家。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落魄三月罢,驼。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另一位唐朝刘禹锡写道: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金谷园中莺乱飞,须臾尽,争似垂柳无限时”。“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不春风。重来羞见水中影,鬃毛萧飒如秋蓬”。这是宋朝司马光所作。

后来,金人南侵,烽火连年,铜驼巷在战乱中逐渐败落。再后来,洛阳城又几经变迁,铜驼巷终于消失难觅,铜驼暮雨也被封存于历史的记忆之中,成了一个不可复制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