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78

第78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

[3]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4]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

[5]且:取。

【译文】

所有人都认为“道”大,大到了不能用任何具体的成就去描绘比喻。正因为“道”大,所以才不可形容;如果能够形容的出,就早已有人把“道”的法则研究到细微之处了。其实我有三件法宝:一是仁慈,二是有节制,三是不过高地抬高自己。正因为仁慈,所以在事业上能勇往直前;正因为心中有节制,所以行事才大度;正因为不过分抬高自己,所以能在有才能的人中露出头角。现在,假设我舍弃了仁慈,趋向勇敢,舍弃了节制(节俭),趋向广阔,舍弃了后而趋向于先,势必会走向衰败。只有以仁慈的心对待,才能作战时攻无不克,防守时固若金汤。总之,拯救你靠天,保卫你靠慈。

【解读】

天下的为政者都说我所弘扬的“道”太大太大,大得好像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是;因此大家不好学,无从下手。老子对这种托辞予以反驳:正因为道伟大,所以才不可形容;如果能够形容的出,就早已有人把“道”的法则研究到细微之处了。

这一章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的原则有三条(即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慈”,即爱心加上同情感;“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不争”的思想。这是为“道”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心胸,非如此,不足以成大道。

“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六亲不和,有孝慈”(第十八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老子总是把“孝”与“慈”一起用,可见,《道德经》中的“慈”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就社会关系而言,“慈”是指侯王对百姓的爱,上级对下级的爱。这一章中,“慈”指对百姓的爱,“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第十章),能够不依靠智慧,爱百姓治邦国吗?

“俭”的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

先秦时期,诸子大都肯定“俭”而否定“奢”。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管仲说:“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崇俭是古代思想家的共识,尤其儒家的崇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颂扬白圭“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又称赞秦末汉初的宣曲任氏“折节为俭”,“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

有了俭,才会有慈,有个败家子是不可能有慈善之心的。《易经》中的“彖”又曰:“大蓄,刚健笃实辉光……”意思是说,有了巨大的积累,人就可以刚健诚实,前途光辉无量。

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与这里的“俭”是相同的含义。俭即是啬。他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二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六十一章讲“大邦者下流”;六十六章讲江海“善下”,都指不为天下先的意思。这符合于“道”的原则。

总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

为什么这三个法则能够被称为“宝”呢?老子接着说了:

(1)慈,故能勇。慈爱能够成就勇气。这种勇气不是世俗好勇斗狠的那一类勇气,而是奋勇精进的勇气。没有慈爱之心的人也没有勇气承担。

(2)俭,故能广。克制就是对自己的约束,佛家称为“持戒”。克制的根本意义在于把所有的力量用在真正应该用的地方上,不在不应该用的地方浪费。而对于懂得“道”的人来说,他明白这种约束和克制是为了成就更高层次的自由和解脱。

(3)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敢为天下先”能够成就领袖的地位。前一章已经说过“处下”和“不争”的意义。“不敢为天下先”的核心意义就是“处下”和“不争”。只要精神上得到充足,即使没有多少财物,没有多少名利,也是幸福的。而精神上得到充足,就要不争,就要低调,直到最后“无物”,“无我”。

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低调做人,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的才华,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要强,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沉默地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做出彩,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低调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不要有事没事就往领导跟前凑,然后做出一副领导面前红人的模样,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

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物质短缺的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得到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你才有可能在精神生活上保持低调。

并不是所有的成功者都会低调。当然,在他人面前肆意地享受成功,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刘邦说,如果富贵不回家乡,就是“锦衣夜行”,即使穿上好衣服也没有人看见,这种心态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毕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一般不太可能甘心情愿保持低调。真正像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那样拒绝领取诺贝尔奖金的人总是少数。固然,沙特这样的低调有点极端,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高调可以创造名气,名气就是价值,谁能轻易放弃出名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话,“成功难,成功的人保持低调更难。”因为低调不仅仅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对成功有更深层的领悟。

有品位的人不一定低调,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也可以不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意思是说要先“慈”后能“勇”,先“俭”而后能“广”,先“后”且后能“先”。也就是说先有原因而后有结果,如果一开始就奔着结果去了,反而得不到结果。

最后,老子总结,“三宝”中的这个“慈”宝最重要,是是“宝中之宝”。慈爱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最受上天赞美和佑护的。慈爱的力量可以击退一切来犯之敌。天要灭亡的,永远只是那些失“道”的国家而不是弱国。为什么弱国、弱民族不会被灭亡?那是因为“天”在救它。“天”为什么要救它?因为在那里有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慈爱。

【从政之道】

楚庄王的大智慧

相传楚庄王有一次打了胜仗,便在宫内宴请群臣,酒醉之际刮来一阵疾风,将宫内的所有蜡烛一下子都吹灭了,宫中一片黑暗,人们也慌乱起来。

混乱当中有人拉扯宫中的一位美女的衣裳,这位女子在挣扎中拔下了拉扯她衣裳的人的帽缨,并大声呼叫,有人行为不规,要庄王点亮火,检查帽缨。

庄王听后,不仅没有点亮灯火,反而就叫大家在黑暗中都拔下自己的帽缨,然后才点亮蜡烛,并没有追究行为不规者,他不想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惩处大将,而是一直酒宴尽兴而散。

三年之后,晋国侵犯楚国,庄王带领军队应战,发现有一位武将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在他的带动下,所有的士兵个个英勇无敌,把晋军打得大败而归。

庄王事后嘉奖那位武将,那位武将说:“三年前微臣酒后失礼,使大王宽容因人而不加罪于我,臣一直想报答您的恩典。”

楚庄王还是摸不着头绪,问他究竟,那位武将说:“臣就是那位被宫女拔去了帽缨的人。”

楚庄王没有大庭广众之下处罚犯了错误的人,算是“大慈”了。而且他的“慈”还影响了那个犯错误的人,所以作战时才会奋勇当先。所以,他这样的人,不会失败。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使楚国逐渐强大,威名远扬。

晏子葬父

晏子,出身于齐国贵族,长期居于要职,在当时列国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一向清廉而俭朴,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

公元前556年,晏子的父亲、齐国大夫晏弱死去。当时,卿大夫的丧礼是非常隆重的,有一套固定的繁文缛节,单就送葬规模来看就已十分惊人:送葬时,在前面和左右两侧牵引柩车的人成百上千,为使送葬队伍顺利通过,出殡前常常需要重新拓宽道路,甚至不惜拆除一些重要的建筑设施。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丧仪,除能维护贵族的体面外毫无意义。

为矫正时弊,警醒世人,年轻的晏子顶住流俗的压力,勇敢地对传统丧仪做了改革。按照礼制规定,为晏弱送葬时应有遣车(装载随葬牲体的送葬车)五辆,晏子却只安排了一辆;按规定灵柩下葬后主持丧礼者还要请参加典礼的宾客们聚会一番,举行繁琐的拜宾、送宾等仪式,晏子减掉了这套程序,安葬完毕即刻返回家中,让送葬的亲朋好友自行离去。

晏子当然也不是因为对晏弱感情淡漠才简化丧仪。在停殡期间,晏子身着粗布丧衣,脚穿草鞋,每日以粥代食,夜晚睡在临时搭成的草棚里,下铺粗苫,头枕茅草。这种接近于士大夫阶层守丧规定的仪法连晏氏家臣也觉得过于俭苦,他劝告晏子说:“您现在已继任为大夫,这样守丧不合您的身份。”晏子回答说:“只有那些高居卿位的人才算得上大夫。像我这样刚刚继承父爵的人怎敢僭用大夫之礼?”

晏子以这样“低级”的标准为父守丧,除了向世人说明自己简化丧仪完全是为矫正奢侈之风外,还有意同那些不顾廉耻、服丧期间便无所顾忌地纵情声色的贵族们区别开来。

公元前544年,吴国大臣季札访问齐国,与晏子一见如故,甚表倾慕。季札预感齐国的平静形势下仍潜伏着大族火拼、社会动荡的危机,他建议晏子交出自己的封邑和有关政务,以免卷入战乱之中。这个建议正合晏子的意愿,随后,晏子就向齐景公提出“纳邑与政”的请求,将所辖封邑以及管理封邑的职权全部交还给国家。从此,晏子的生活更为节俭。在晏氏家中,“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子本人常常穿戴着洗旧的衣冠朝见国君,一件狐皮外衣穿了三十多年也不舍得扔掉。在其他贵族官员们费尽心机追逐利禄的时候,晏子却一直安于这种清贫淡泊的生活。

晏子一生经历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从崔、庆家族垮台后,晏子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成为齐景公最得力的辅佐。到齐景公后期,晏婴已是年迈的老臣,但在列国间享有崇高的威望,但他却从不以德高望重而自傲。这就是‘俭故能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