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77

第77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百谷,指百川,即众多的河流

[2]王,指河流所归往的地方。

[3]善下之: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

[4]欲上民:想要统治人民。上,这里作动词用,指地位处在……上面,即统治之意。

[5]以言下之:以,用;言,言词、言语;下之,把自己摆在人民的下边。以言下之,意即用言词对人民表示谦下。

[6]欲先民:想站在人民的前头,即成为他们的领袖。

[7]重:压迫、负担。

[8]害:妨害、为害。

[9]推推崇、爱戴。

【译文】

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为无数川流小溪的汇聚之所,是由于它们处于一个好的下游位置,故能成为川流小溪的归顺之处。因此圣人明白,要想成为万民之长,就必须在言辞上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正是由于明白这一道理,尽管圣人位居人民之上,而民众不感到他的重压,尽管走在百姓前面,而人民不会去加害他。于是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拥戴他,而不是厌恶他。就是因为他不与人竞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竞争。

【解读】

这里,老子按照他的一贯论述方式,先从物理世界的现象开始进入主题,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卑下是老子所热烈赞美的事物表现,所有在自然界中能够主动使自己置身于卑下地位的东西,在老子看来都是伟大的存在。

所以,老子始终赞美能够为万物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自己却默默地处于卑下地位的道路以及水,《道德经》一书就是以道为骨干而全面展开。老子对水的着墨虽然不多,但能够与“道”相提并论的则只有水。在本章,老子通过对江海吸收和融汇了千川百谷的事实,说明了地位卑下才能获得万物的拥戴,能够成为百谷之王。

根据江海善下的现象,得出两个有益的结论:

(1)圣人为了在民众之上,其言论必定谦下,不把自己的话放在比民众的话更重要的位置,不把自己写的文作为圣旨宣读,强迫民众遵照执行。

(2)圣人为了在民众之先,其自身利益必定置后。“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在遇到可以取得私利的时候,侯王把自己的利益退到民众利益之后,让民众先得利;在遇到凶险的时候,侯王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考虑之外。

因此,圣人虽则处于领导地位,成为天下之“王”,但天下人民却不觉得有丝毫的重压;虽然居于领头位置,统率天下,但天下人民却不觉得有任何伤害。所以天下人民都乐于拥戴圣人,推举圣人作领袖而毫无厌弃情绪。

最后一话是本章的主旨。因为圣人无私无欲,“以百姓之心为心”,守“柔”而不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和不争的圣人去争。

老子认为,一个人越是有私心,就越难以做自己;越想有所为,就越难以有所为。如果你与全国人去争国家,与全天下人去争天下,与所有领域中的人去争成败,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你如果不与他人去争,恬淡无为,或许会有所得,不争之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老子看来,最无争的,莫过于水了。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孙子》中说“夫兵形象水”。他认为最理想的作战方式应该像水一样,水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却没有固定的形状,视容器的不同而改变形状。所以,孙子以水喻兵,主张作战时要学习水的精神。他说:“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打仗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态势。需视敌人的态势自在地变幻战略,方能掌握胜利之机。”因此,为将者首先要把握住大的原理,不可僵硬死板,墨守成规。需视情况的变化,灵活地运用原理,自由自在地变换我方的战略。具有这种灵活多变的伸缩性,那么在逃避对方攻击的同时,更能积极地积累自己的力量。就像??一样,虽然它具有往低处流的倾向,但是当它形成一股漩涡或急流时,再大的岩石,再粗的树干也都能轻易地冲走。

日本的围棋高手高川秀格,曾以“流水不争先”作为座右铭。他在围棋比赛时,将阵形布置成像水一样的悠散,不让对方感到畏惧。一旦开战,沉静的波澜立即发挥出所蕴含着的能量,迅速击溃对方的攻势,这就是灵活运用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中的道理。

老子的“无为”观念,并非如某些人所讲,是“企图调和现实矛盾而进入无为之域,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是“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而只是不争。不争,是指不与事物的自性必然相争,也即是不与事物的当然之“道”相争。

【从政之道】

勇于把自己置于“下位”的林肯

据说,林肯参加总统选举时,做过这样一番演讲:

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办公室,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脚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又很大,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你们。

这就是林肯低调的,但又是真诚的,能够打动人心的,获得选民情感上“同情”与支持的竞选演说。

又据说,林肯当上总统后,白宫的人都瞧不起他,认为林肯的出身不好,都认为自己比总统更优越。林肯不但没有赶走他们,反而尊重他们,推崇他们的能力,征求他们的意见,虚怀若谷,诚以待人,鼓励他们奉献智力与精力来效忠国家。

林肯正是用这些人打赢了南北战争,为美国的进一步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获得了美国人民的尊重,成为一代伟人。

【从政之道】

范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以其不争”,绝非被动人生。现实人生中“以其不争是指大有为而小”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处世哲学。可以说是百态人生中”曲径通幽曲线有为“的做法。顺天意、顺时势、顺民心、顺人性,绝不是做被动状,完全把自己交给大自然,像原始人那样任自然摆布,由天养活,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命运之舟,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正所谓”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在这方面,春秋时期的范蠡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士,知识渊博,精通兵法,与孙子、张良齐名。他与当时另一个赫赫有名的文种是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王”的两个关键人物。

范蠡与文种侍奉越王勾践,可谓辛勤劳苦,尽心尽力;经历二十多年,最终灭掉了吴国,同时也洗刷了勾践会稽兵败、为吴王洗马的耻辱。

勾践称霸中原后,范蠡、文种都被封官,其中范蠡被封为大将军,但范蠡居安思危,视权势为祸害,况且他知道越王勾践为人心胸偏狭,“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便坚决辞官不做,于是装上轻便的珍珠宝玉,和家人并携上西施乘船而去,驾一叶扁舟,走三江,泛五湖,然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终生未回越国。

走前他给大夫文种留下一封书信,劝他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是脖子长,嘴尖得像鸟,这样的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但却不可以与他同欢乐,你应该离他而去!”

文种于是托病不再上朝,但却没有听从范蠡的意见,离开越国。最终越王果然赐与文种一把宝剑,并且说:“你教给了我四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三种,还有第四种你到先王那里用吧!”文种无奈,只得自刎于家中。

而范蠡呢,泛舟过海来到齐国后,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从事商贸,没过多久,财产已经无法计数。齐国人都知道他的贤能,便要请他做丞相。范蠡却不肯,散尽财产,悄悄离去,来到陶地安居。陶地是天下的交通中心,贸易重地,他善于等待时机,贱买贵卖,每次只追求微薄的利润。没有多久,财产累计达到百万,富可敌国。他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

再后来,范蠡将生意交给儿子,而自己每天与西施泛舟五湖,尽享人间之福。这样的美满收场,不就是因为范蠡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先见之明吗?

同为辅佐越王勾践成为“春秋霸王”的功臣,但两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成为天下巨富,与西施泛舟湖上,不亦乐乎;而另一个却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最后被迫自刎于家中。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范蠢明白“无争才能无祸”的道理,不贪图高官厚禄;而文种对自己的权势富贵还恋恋不舍,最后连性命也丢了。

【修身之道】

骂不还口的富弼

老子这里的“不争”内容很广泛,包括不争长短,不争高下,不争是非,等等。

真正修养深厚、庄矜自重的人,不与人争长叫短,因为他们把自身的优势,向内变成为一种人格涵养,向外变成为一种不屑计较的态度。

宋代宰相富弼年轻时,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

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

这个又说:叫着你的姓名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

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

据说,那位骂他的人,听到这事以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为什么惭愧呢?因为与自己一比,富弼人格表现上庄矜自重的优势都太突出了。

当然,所谓“矜而不争”,是有条件、有场合、有限度的,所以它并非要求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争以致甘受欺侮。因此,所谓“矜而不争”,不仅只是自己自尊自重的一种处世态度,而且也要有事实与优势地位,不然,矜无所矜,就成为阿Q,成为懦夫了。

那也不是我们做人所要修养的内容。

与人无争,就能亲近于人;与物无争,就能育抚万物;与名无争,名就自动到来;与利无争,利就聚集而采。祸患的到来,全是争的结果。如果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人事无争,则世界亦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