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03

第3章 馎览群书的王充

王充(27年-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王充从小就很有志气,酷爱学习。他喜欢一个人看书,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的父亲见他这样,很奇怪,就问王充:“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多热闹啊!你怎么不跟大家在一起玩呢?”

王充低着头说:“他们总是上树逮鸟,没多大意思。我不喜欢嘛!”

“那你喜欢干什么?”

“我喜欢看书写字!”王充回答。

父亲听了很高兴。王充8岁那年,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念书。

书馆里有一百多个学生,学习的成绩大不一样。古时候,对太淘气的或者不会背书的学生,老师要打手板。这个书馆里的学生每天都有挨打的。只有王充,读了几年书,没挨过打。

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讲完以后的第三天,老师就让王充背诵,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老师又惊又喜,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回答说:“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就能背一千多字,所以,您讲完,我也就背下来了。”

“真是用功的孩子啊!”老师称赞着。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的首都洛阳的太学——全国最高的学校学习。

在太学里,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他知识渊博,讲课时,经常联系许多知识,范围很广。王充为了弄清老师所讲的东西,就把老师讲课时提到的书都找来阅读。

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遍了。可是,还是满足不了王充的学习需要,去买书学吧,家里实在困难,怎么办呢?王充想,我何不到书铺去读呢?

于是,他便开始把书铺当做自己的书房,整天钻在里面,孜孜不倦地读着。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他专心致志,不知疲倦,有时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吃饭、休息,全都忘了。他读完了这家书铺所有的书,又跑到那家书铺去读。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的书铺。

有一次,几个太学生对老师说:“王充知识广博,记性又好。不仅是经典和诸子百家,他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像太阳月亮啊,云雨雷电什么的,他也知道。”

老师听了,夸赞他说:“王充真是通百家呀!”

在太学里学了几年以后,王充回到家乡做了太守的助手。

不久,他又辞去了官职,回家教书去了。

王充除了教书以外,还写了不少文章。《论衡》这本书,他从30多岁一直写到60多岁,共写了30多年。

《论衡》这本书,记录了王充的许多进步思想,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今天,仍然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名师点评:

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又对自己的要求也比别人高,因为他这种热情,让他可以博览群书而不知饥渴,为了读到更多的好书而付出了别人都没有的努力,也正是这种爱学习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