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29

第29章 读书使赖宁大开眼界

赖宁是四川省石棉县中学初中学生。他一向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及优秀少先队员。1988年3月,在扑灭山林火灾中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不顾个人安危,献出了宝贵生命,当时年仅14岁。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赖宁生活在一个偏僻而封闭的深山区。1980年9月,他带着一种神秘的感觉,迈进了石棉县新棉镇小学。第二学期,他就加入了少先队组织。从此,他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认真地学习,渐渐地对书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礼物,他总是干脆地回答:“要书!”

赖宁家里有许多他喜欢看的书,如《卡尔?马克思青年时代》《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四光》等等,有些书,他不止看了一遍。看完后,还要讲给同学听。

在一次中队主题队会上,赖宁先向大家讲了李四光的故事,然后,他动情地说:“我长大了要像李四光那样,当一个地质学家。”老师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他说他通过书本,了解到李四光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并被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他接着谈到:“咱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不是已经发现许多石棉矿了吗?一定还会有其他宝藏,我一定要向李四光那样,把埋藏在祖国大地上的宝贝找出来,献给祖国。”

肺腑之言,说得老师和同学直点头。

为了满足赖宁爱读书的求知欲望,他的爸爸妈妈给他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红领巾》《语文报》《少年百科知识》等报刊,赖宁像进了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学习、读书。

他的邻居李阿姨家也有很多藏书,只要有空,赖宁就到李阿姨家找书看。

一次,赖宁又去李阿姨家看书,碰巧李阿姨要出去,赖宁很知趣地说改天再来。可李阿姨从赖宁的眼神里看出他是多么想看会儿书啊,就说:“我出去不妨碍你在我家看书!你尽管看吧,走时,别忘了把门关上。”

赖宁高兴地点点头,直奔书柜前。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又过去了,三个小时后,李阿姨办完事回来,见赖宁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柜旁的発子上看书。看见他那么专注,李阿姨奇怪地问:“你真坐得住啊!”

“一个人看书清静嘛。”赖宁不慌不忙地回答。

对赖宁来说,读书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而且,也使他深入思考问题。

一次数学课上,郭老师讲了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先用它的公约数去除这两个数,除到的是互质数,把除数和商乘起来。赖宁很快掌握了这个办法,但他仍不满足。经过反复思考,他又向老师提出一个更简便的做法:用被除数乘以另一个被除数除出来的商,直接可以得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郭老师采用赖宁的办法演算,果然既准确又简便。郭老师佩服地说:“我教了多年的小学数学,从未见过这样的小学生。”

名师点评:

赖宁通过热爱学习认真读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智慧,开阔了眼界。读书也给赖宁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提高了思想的境界,陶冶了情操。在书的帮助下,赖宁不断成长、进步。只有热爱学习,每天积累一点新知识,收获才会大,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真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