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28

第28章 雷锋发扬“钉子”精神学习知识

雷锋(1940年-1962年),生前是沈阳军区某部运输连的驾驶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兄弟相继死去,他7岁时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雷锋才进人学校读书。

在学校里,雷锋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家离学校有七八公里路,雷锋每天都是早去晚归,从来不旷课。一次,下大雪,路面很滑,邻居大娘劝雷锋就不要去上学了,等第二天再去补上就行了,但雷锋执拗地说:“如果谁都不想去,那老师怎么上课呢?”他穿着自己做的草鞋,一步一滑地赶到学校。

老师讲课时,雷锋仰着脸儿一字不落地认真听,有弄不明白的地方,虚心请教老师,一直到弄懂为止。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一笔一画规规矩矩地作,从来不马虎。他用的课本,总是保存得又整齐又清洁。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较好的。

参军后,他到运输连担任驾驶员工作,这项工作流动性大,今天驾着汽车跑到这里,明天又要跑到那里,没有固定的时间。但这也难不倒爱学习的雷锋。他从工作实践中深深懂得学习的重要,就想方设法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

白天,他开车外出前,随身总要准备一本书,只要一有闲空,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他也要拿出书来读它几行。

晚上,连队熄灯以后,雷锋常常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夜,简直就像着了迷。

一次,夜已经很深了,指导员开会回来,见雷锋还坐在他的宿舍里看书,就劝他说:“雷锋,学习好,也要休息好,明天还有出车任务,快睡觉吧!”

雷锋见指导员忙了一天,已经很困了。便合上书走了出去。

指导员一觉醒来,发现书桌前有人在看书,欠身一看,原来还是雷锋在一动不动地专心看书。指导员被感动了,便轻轻下了床,走到雷锋的身后一看,只见他看的一本书上划了许多红道道,还写着密密麻麻的读书心得。

雷锋回头一看,见是指导员站在身后,心里立刻不安起来,红着脸说:“指导员,我影响了你的休息。”

“天这么晚了,你也该休息了。”指导员关心地说。

“没有看完这本书,心里总放不下。”

雷锋就是这样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的。他在日记中曾写道:“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他还形象地将这种“挤”和“钻”的精神比喻成“钉子”精神。

雷锋正是靠这种“钉子”精神,在刻苦的学习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