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17

第17章 士别三日,卽当刮目相看

三国时候,有个吕蒙。他是东吴将官,因为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偏将军,并担任浔阳令,成为孙权手下镇守一方的重要将领。

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缺乏文化,见识不广。他镇守一方以后,向孙权陈述要事,连奏疏都得请别人代写。

有一次,孙权劝告吕蒙和另一个东吴将领蒋钦说:“你们现在都担任要职,掌管军事,应该好好读书,增加自己的见识。”

吕蒙回答说:“军中的事情太繁忙了,恐怕不容易再读书了。”孙权笑着说:“我难道要你们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是要你们多读一点书,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你们的事务总没有我多吧,我小时候读过不少经书,自从统领大事以来,又阅读了《史记》《汉书》等史书和各家的兵书,自己感到大有收益。像你们两人,开朗聪明,学习起来,一定能够得益,怎能不学习呢?你们应该先读《孙子》等兵书,再读《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书。孔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空想,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当年光武帝担当领兵作战的重任,还手不释卷。现在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

孙权的勉励,使吕蒙受到很大的教育。从此,吕蒙就勤奋读书,到后来连一般儒生看的书都没有他多。他进步很快,见识也大有长进。

东吴大将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周瑜的职务,前往驻地陆口。鲁肃路过浔阳,看不起吕蒙,不去看他。有人劝鲁肃说:“吕将军受到重用,功名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应该前去看望他。”

于是,鲁肃就去拜访吕蒙。吕蒙设宴招待鲁肃,两人喝得有几分醉意,吕蒙问鲁肃说:“你受国家重任,驻守陆口,和蜀将关羽为邻。关羽爱读《左传》,很有英雄气概,但也很自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到了那里,准备用什么计谋和策略来对付意料不到的事情呢?”

鲁肃没有好好考虑,随口回答说:“临时再根据情况采取应变措施。”

吕蒙说:“如今吴、蜀两方虽然关系很好,但关羽确实是熊虎之将,对付他的计谋和策略怎么可以不事先考虑好呢?”

吕蒙随即给鲁肃讲了好几条对付关羽的办法。鲁肃听了,又是惊诧,又是感动。他离幵自己的席位,走到吕蒙身旁,拍着吕蒙的背,说:“我本来以为你老弟只有武略罢了,直到今天,才知道你才略出众,学识渊博,不再是早先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大笑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你怎么还可以用老眼光来看人呢?”

吕蒙这几句话讲得很有道理。真的,一个人只要勤奋学习,离别三天以后,别人就得擦一下眼睛,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他了。吕蒙就是一个例子。

鲁肃对吕蒙很是钦佩。宴会以后,鲁肃特地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从此和吕蒙结成了好朋友。

名师点评:

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加强学习,世界日新月异,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于人,这个学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特指某一方面,尤其是要学习新事物,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也能更好地为所在的企业或公司服务,个人和企业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有利局面;二是不要用老眼光看待自己的上司或者下属,或许三天前把一件事交给他去办,他办不好,但三天之后他或许能办好,人是在不断进步的,看到别人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与之分配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