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贤派马忠团南下武都,马忠将其县长刘馨撵走,又打退了川匪白云。1931年冬出兵进攻文县,这时窜扰文县的白云已被川西汉军统领杨抚权逐出,以其两个营驻防。马忠部到达,凭借北山攻城,旦夕可下。杨抚权从碧口镇星夜率部赶到,内外夹击,马忠部略有死伤退回。而杨抚权又向武都进攻,以武都前县长刘馨为前锋,刘被马忠俘获后枪杀。杨抚权率部继进,马忠不能支,逃回天水,武都遂为杨抚权所有。后杨又怂恿川军邓锡侯进击马廷贤,邓即以救灾恤邻名义,电报蒋介石,随即从所部抽编4个支队,以牛锡光、刘莅冰、邓国章、刘曜奎为各路司令,以其智囊黄隐为总司令,浩浩荡荡,杀向甘肃。马廷贤所部迎战,成县一战惨败,其悍将黄进禄阵亡,使马廷贤闻风丧胆,六神无主。同时,由于他残暴滥杀,树敌过多,各县地方武装都与他对立,此时更乘机加紧予以打击,使马廷贤防不胜防。史鼎新在礼县一带领导扇子会部署向马廷贤进攻,且与川军联合,遂使川军长驱直入,迅速进抵天水近郊。马廷贤即于12月初9日夜间,弃天水而走,部队纷然瓦解。次日,川军进驻天水。后陕军奉蒋介石之命入甘,与川军交战。旋川军以成都方面有防区之争,全部撤回。天水由陕军接防。马廷贤部马背哥一股原潜伏北山,趁川、陕军换防之际,突出扑攻东门,被陕军马青苑师包围,全部投降。此后,马廷贤再无统率力量,其部属分投于青海、宁夏,或各归田野,无形消灭。马廷贤则带几个亲信,隐匿于平、津。一个盘踞一方的霸主,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就此收场。
十二、二进新疆
马仲英留新疆的马世明部,与维吾尔族首领和加尼牙孜、尧乐博斯等密切配合,力量不断壮大,于1932年协助维吾尔族人麻木提攻占了鄯善,继又攻占吐鲁番、焉耆,省方行政长朱时、旅长詹世奎及焉耆县长等均在与马部作战中死亡。1933年3月,马仲英派马忠善骑兵营入新疆,协助维族部队进攻哈密,战争失利,马忠善阵亡。继又派马尕东营驰援,该营在哈密东山与省军第一路总指挥刘杰三交战,刘部败退,刘本人阵亡,新疆震动,省政府给南京政府发电,大意是:“马仲英以中央新编第三十六师名义大肆号召,中央有无明令?如有命令,请示方针;若无命令,马仲英擅自行动,扰乱边疆,请将三十六师番号明令撤销;不请添械增饷,新疆自有办法。”但南京政府置之不理,无只字答复。同年4月12日,新疆陈中、陶明樾、李笑天等发动政变,主席金树仁携眷逃走,众推刘文龙为省政府主席,盛世才为边防督办,而大权实操于盛手,各地形成分裂局面。马世明将此情况报告马仲英,马仲英认为正是时机,遂于5月初率全师再次出关西进。沿途以三十六师名义,张贴维、汉两文布告,指斥新疆政治腐败,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欢迎。东疆剿匪司令黎海如,闻马仲英将来,率所部及大多数汉民放弃哈密,退守古城子。马仲英兵不血刃,进驻哈密,又得一韩履忠(人称韩歪脖)襄助军机。
马仲英派马仲杰率其步兵旅攻取古城子。古城子有司令黎海如、指挥李荣华和城防司令张治贤,所储武器弹药甚为充足,但以马仲英威名先声夺人,省军士气受挫。马仲杰率部猛攻,战况激烈,马仲杰阵亡,士卒继续冒弹雨爬城而入,省军全部缴械,李荣华、黎海如、张治贤被俘。马部缴获大炮9门、机枪50余挺、步枪8000余支,诚然是一大胜利。但以勇将马仲杰阵亡,损失亦甚大。马仲英悲愤异常,即将俘虏之归化军20余名全部处死。
古城子大战正酣之际,省城正忙于夺权。盛世才迟迟于5月29日率省军4000人、归化军2000人到达孚远以西的三台,不数日,即报古城子失守,只得撤回省城。此时,省城政界及群众团体希望和谈,遂派吴霭辰等5人为代表到古城子谈判,马仲英会晤后,派杨清波为其代表。省方提出条件是:任马仲英为南疆总司令;其部队编入正规的省防军,由省方给以军饷补给;南疆各县县长仍由省方任命。但马仲英的目标,是掌握全省军权,只让盛世才管行政。双方条件距离甚远,和谈无结果,又诉诸武力。
1933年6月11日,马仲英率部5000多人西进至滋泥泉(阜康之东,西距迪化200余里),次日,与盛世才所率不满2000人交战,盛处于劣势,激战数小时后,有东北救国军(自东北经苏境进入新疆者)2000人赶来增援盛世才,此仗旗鼓相当,胜负未卜,不料气候突变,雨雪交加,天气奇冷,马部皆着单衣,士兵受冻,手不能握枪。省军备有皮衣,且对气候较为适应,雨雪中仍运动自如。于是优劣之势顿然转化,盛部乘时冲击,马部败退,马仲英率残存骑兵飞速东行,路过孚远,慌忙吃过一顿饭之后,越过天山,到吐鲁番休整。盛世才尾追至古城子,将前城防司令张治贤以失城之罪枪决之后,即匆匆率部返回省城。
马仲英在吐鲁番整顿队伍,并与驻在乌鲁木齐南山一带的马世明联系,图谋再举。同时派出张雅韶等3人为和平代表赴省,省主席刘文龙派吴兆熊、蓝延寿等接洽。省方提出三十六师退至哈密、镇西一带驻扎,双方意见无大分歧。马仲英继派姚治平、黄文中随省方代表晋省,表示接受和平条件,并请省方供给粮饷。省方二次又提出条件:会合剿匪,马部担负护路,粮饷酌量供给。盛世才还拟给马仲英以东路警备司令名义,令三十六师驻哈密、镇西、鄯善3个县。但这些并非省方本意,自滋泥泉之役后,盛世才已取得战争主动权,遂置谈判于不顾,纠集其部属及归化军、东北救国军等,径向马仲英部发动进攻,二次谈判于是告吹。时驻达坂的马仲英部没指头团长探得盛部已抵盐湖,便从平川转移山地,依山布防,马仲英率步兵一旅及马彦良骑兵团前来增援。8月15日,一场激战,东北救国军在仰攻中伤亡惨重退却,牵动盛军纷纷撤退。马军追击,盛军纷纷弃械奔逃,有的成了俘虏,盛世才仅带一勤务兵脱身。损失人员三分之二以上,丢失轻重机枪数十挺、步枪300余支。东北救国军3个连又被解除了武装。
马仲英为了打通国际路线,在滋泥泉战斗前,派马世熊(黑鹰)团长率部去塔城与苏联领事馆取得联系。马世熊在去塔城途中,收编了一些维吾尔族人及金矿上的工人(多为西宁、临夏一带的人),并会合阿山来的1000余人合攻塔城。塔城行政长陈继善一面防守,一面报省求援。盛世才电令绥来等县驻军驰援,形成对马世熊的内外夹攻。由于盛部武器精良,马屡战屡败,所带矿工又系乌合之众,抵挡不住,向山中逃窜,省军尾追不舍,最后马世熊阵亡,部众逃散,仅个别逃回吐鲁番。马仲英联苏之举未果,转而又与张培元合作。张培元是青海贵德人,出身甘肃军事教导团,民国初年到新疆,自认为老前辈,南京政府为使新疆各地小军阀互相牵制,以便分而治之,任张培元为新疆省政府委员兼新编第八师师长、伊犁屯垦使。张对资历较浅的盛世才反居己上,愤愤不平,故与马仲英双方一拍即合,约定共同推翻盛世才,平分南北疆,首先联合进攻省城。此时,马仲英掌握北疆大部地区,南疆喀什也有一部分势力。张培元在结成联盟后,即占领乌苏、绥来两地。盛世才实际只有迪化、塔城、呼图壁、昌吉、乾德、阜康、孚远等几个县城。达坂之役后,就兵力而言,盛不过6000人左右(本部2000余人、东北军3000余人、归化军不到1000人)。马仲英已扩至万余人,张培元也有8000多人。
1934年1月12日,马仲英亲率步兵两旅、骑兵两团及师直属队共3000余人出发,在芨芨槽击败省军,跟踪追击,包围了迪化城。与此同时,张培元派杨正中为前敌总指挥,率其第八师配合马仲英攻打迪化。13日、14日两日战况激烈,先后攻陷一些外围据点。盛军坚守省城,双方相持一个半月之久,城中粮尽,杀马为食,困难至极,盛世才转向苏联求援,于是,红军进入新疆:
一月中旬红军从巴克图卡开进来,在边界上换上了我们运去的军服,从塔城外围南下。盛政府对外宣布,这些红军是“阿尔泰军”,意思是从阿山区调来的归化军;同时还委任没有任何实权的赵得寿为“阿尔泰军”总指挥,随军南下。红军是在夜间开进来的。据苏方联络人员说是一团人……据我方联络人员说,大约有一两千人,其中一部分是骑兵,其余都是乘卡车的步兵。
——包尔汉《新疆五十年》
这支拥有现代化装备,且有飞机助战的“阿尔泰军”,首先攻击张培元的第八师,张师抵挡不住,溃退至铁板沟码扎地方,张培元路尽途穷,自戕而亡。2月初,“阿尔泰军”到达迪化以西的头屯河,首次向马仲英部攻击,吃了败仗,死亡人数不少;后来凭借重武器和装甲车突破马部防线,到达省城。时有飞机低空盘旋助战,马仲英部队开始满不介意,但飞机连续投掷炸弹,被炸死炸伤很多。马部尽管英勇,但血肉之躯毕竟难抵空投的钢铁,前敌指挥马虎山受伤,2月11日,马仲英趁黑夜撤销包围,3月1日,退到达坂城。曾向南京政府发电,指控盛世才借外兵打内战,请求给盛以严厉制裁,并表示将不惜一切,为“保卫国土”而力战到底。此时,盛部、归化军和“阿尔泰军”8000余众,跟踪追穷。3月初,双方又在达坂交战,马部凭山固守,使进攻的盛部遭到很大损失。但马仲英仍处劣势,不得不谋求退路。时和加尼牙孜已就任盛世才的南疆剿匪总司令,在哈密、鄯善一带威胁马仲英后路,东边无路可走,只好走南疆,以喀什为根据地图谋再举。于是,马仲英部与杨正中所率第八师余部边战边退,由托克逊而焉耆,由库尔勒而库车。5月间双方又在巴楚最后一次决战,马仲英败退,争夺全疆军权之打算,遂告破灭。
十三、南疆告终
南疆地区多年处于混乱状态,一些泛土耳其主义者纷纷据地称王。1932年冬,马世明自称三十六师前敌剿匪总司令,率领收编的部队占领焉耆,次年1月攻占库车,2月攻占阿克苏。时金树仁之四弟金树智率一个师驻喀什,闻报束手无策,自杀了事。马世明派马占仓继续南下,攻占伽师。喀什行政长马绍武组织居民防守,5月间,马占仓攻入喀什汉城(今疏勒)。此时啸聚喀什地区的还有铁木耳、乌斯曼,以及来自和田等方面的泛土耳其主义者,企图消灭马占仓,组织独立国。同年秋,和加尼牙孜率众1万多人占领阿克苏。1933年11月12日,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沙比提大毛拉建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自任国务总理,推和加尼牙孜为总统,建立宗教法庭,加紧对人民的压榨。马仲英率部到来,与这个政权的部队约3000人在阿图什地方开战。马军勇猛冲杀,对方不支溃逃,和加尼牙孜一度被包围,后逃入山区,转道赴迪化,当了盛世才的省政府副主席(未得南京政府任命),“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即告破灭。
马仲英进驻喀什。时随第八师同来的伊犁屯垦使署参谋长徐文舫及处长韩熊、鲁任等3人谋与马仲英分裂,被马处决,马遂与杨正中团结合作。嗣后,又派马如龙率部到和田,消灭了为英帝国主义支持的曼素耳“回教国”,粉碎了他分裂国土的阴谋。马仲英两次粉碎了分裂分子的罪恶活动,是对祖国的一个贡献。
之后,进行整编,撤销第八师番号,任杨正中为三十六师副师长,马虎山仍为前敌总指挥,原第九师及屯垦师的军官分配到三十六师各处。部队整编为9个骑兵旅。各旅旅长是:一旅马彦良、二旅马如龙、三旅鲜福海、四旅马福元、五旅马生贵、六旅(汉人,名不详)、七旅马有才、八旅(维吾尔族、名不详)、九旅马世杰。另有直属4个营。旅下为团、连,无营的编制。每旅1300人左右,总兵力15000余人。武器则较为充裕。
马仲英在喀什,经苏联领事等人调停,与盛世才妥协,马驻南疆8个县,共同维持和平。斯时,英国领事多次拉拢马仲英亲英,他本人及张雅韶、吴应祺、蔡雪村等均不同意,仍主投苏,并拟去苏联学习。由苏领事馆办理入境手续,1934年7月10日,马仲英告别部属,带蔡雪村、吴应祺等280余人,经依尔克斯塘边卡(今喀什境内)出国。抵苏境后解除随身所带武器,到安集延乘火车赴莫斯科。苏联政府派一边防司令接待,安置于首都郊区居住,后随从人员被分配于陆、空军学校学习。苏联政府派梅斯诺夫为马仲英的顾问,另派4名教官为其授课。当时,苏联人皆对他称以“哥尼拉”(将军)。之后,三十六师几次去人向马仲英汇报部队情况。半年后,马生贵旅长归来时,同来苏联防疫队八九人(实是政治工作人员),还携回马仲英对部队讲话的录音片。兹录其讲话要点如下:
现在我的事情复杂,责任重大,不宜同大家见面,所以只在录音片上同大家讲几句话。
现在我把西北民众的先锋队、三十六师的健儿引导在光明的大道上前进,不久的将来,三十六师的官兵及你们桑梓地方的父老人民,一定会摆脱旧社会的束缚、旧势力的压迫,得到人类幸福的生活。……我过去是否走了反革命的路线,是没有的。
同志们,你们大家注意,你们不要抹煞我们抗日的通电。……豺狼般的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国领土……南北已到了危急关头,我们要准备抵抗大计,消极会当亡国奴。
这个讲话要点,和他在酒泉时关于抗日主张的讲话,相互印证,可以洞见马仲英的爱国思想。
马仲英去苏联时,由马虎山代理师长。1935年夏马生贵从苏联回新时,曾带回马仲英令马虎山去苏学习的命令,但马虎山不去,另派马彦良、喇守礼、马世杰和杨福兴等旅团长19人前去。据马彦良回忆录,在莫斯科见到马仲英,他正学习德、法、俄、日等国文字。马彦良、喇守礼、马世杰、杨福兴4人于1937年抗战前夕回国时,马仲英亲自送他们上火车,并叮嘱“回新后走乌鲁木齐一趟,与盛世才认真联系协商,再到莫斯科汇报”。但马虎山另有图谋。与驻喀什的维吾尔族师长麻木提联合,共同反对盛世才,马仲英几次来电制止,但遥控失灵,马虎山自行其是,以羊毛、编织品输出印度,将历年搜刮的黄金,用汽车拉到叶城,又劫持参谋长拜自立的一笔黄金,一并携带逃往印度。从此,三十六师即全部瓦解。后来,马虎山从印度辗转回到甘肃临夏原籍。解放后,在甘南参加以马良为首的反革命叛乱,在我军清剿中被击毙。
一旅旅长马彦良,回族,河州人。他们从苏联返回后,于1938年10月专程到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他们汇报了马仲英在苏联的情况。毛主席要他们到西安找八路军办事处。“八办”嘱他们回家乡等待时机。全国解放后,马彦良表现积极,由民兵营长兼乡长,升为区长、县长、副州长等职。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笔者因工作关系,与之时有接触,1986年曾到他家中专题访问马仲英之事,年届八十的他正卧床养疴,但谈到当年之事,仍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此后未久,即于1987年去世。
马仲英本人的结局,众说纷纭,一说在苏联学习驾驶飞机时,失事而死;一说参加西班牙战争阵亡;一说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献身。还有一说,是被斯大林处决了,据说这是近年从苏联的秘密档案中看到的,或许这是比较可靠的说法。他短暂而复杂的一生,是值得史学家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