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14153300000005

第5章 在社区时空内建构社会性别知识(4)

(2)以问题为焦点,将参与性的方法深入过程之中,与各相关群体进行充分的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和从问题中挖掘当地民众的深层需求,进而促成问题的解决。

(3)将在社会事实发生的场所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并在干预、介入过程中检验实际效果。这种干预和介入要始终保持对参与性的敏感。

(4)行动研究并非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研究、行动、评估的动态过程。

4.研究方法

此项研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访谈:主要包括半结构性访谈、小组访谈、知情人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大事访谈、个体访谈;

(2)分析:主要包括脆弱性、潜在危险、能力分析法、问题分析法(问题树/析因分析);

(3)排序:主要包括简单排序、矩阵打分、贫富分级;

(4)展示:主要包括小册子、标语、张贴画等;

(5)图示:以直观的形式将社会、经济、地理、资源等状况以图表、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包括参与式社区地图的绘制、社区资源图。

(6)会议:主要包括社区民众大会和小组会议以及集思广益法。

(7)直接观察:直接对所进入的社区、群体进行现场观察以发现问题。

三、参与性需求评估、专家技术论证——行动研究的开始

根据一般“周期管理”模式,需求评估构成本项行动研究的基础。只有通过细致的调查、分析,才可能发现社区发展中的潜在危险、脆弱环节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发现问题和她们/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寻求解决问题、回应需求的有效方案。这一过程,我们采用参与性需求评估的研究方式。

参与性农村评估也简称PRA(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被发展界称为“来自农户,与农户一道和依靠农户学习了解农村生产生活和条件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这一方法充分强调受益者作为活动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并将问题识别、行动干预规赳的实施和监测评估作为一个连续过程给予考虑。实际上,PRA既是一个了解、分析的过程,也是运用本土知识规划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过程。这一研究方法,顺应了国际发展界在九十年代向“可持续性发展”的转变,以往的研究者指出,它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之上的:(1)广泛的参与是保证所制定的发展规划能持续产生效益并使民众平等享受效益的基础;(2)当地的乡土知识和稳定持续的经济、政治、生态系统是改善经济和环境退化的基础;(3)通过村民自我管理的途径和活动可以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

行动研究过程既需要“当地人”——社区民众的深度参与,也需要“外来者”——技术专家的支持。因此,决不能忽视专家支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

不同的人群,社区成员差异性造成的不同利益需求,外来专家与当地农户不同的知识结构,使PRA过程生动而有意义,如图所示:

运用PRA方法,不仅使我们与村民及其它相关群体建立了平等、有效的互动关系,获得了真实可靠的资料,而且也为分析社区问题,设计社区发展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需求评估样本社区的选择是制约行动研究进程的关键。我们首先确认了前期紧急救援时反复筛选出来的联合、瓦庙、绕溪三乡镇作为基本对象,又根据各乡灾情程度的比较,执行紧急救援评估结果,以及受助村民的贫困程度、边缘化处境、对重建的需求和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未来综合性发展的可能性,最终选择前往联合乡干沙村和瓦庙镇新光村实施评估。

我们通过入户访谈、小组讨论、PRA练习与村民、政府部门、专业技术部门等相关群体进行了需求评估和技术论证。

1.对背景资料的评估

民房

灾情——全县三无户(无地、无房、无粮)总数为3895户。

政府措施

外迁——动员三无户外迁至本省其他县,以及新疆、山东、四川、湖北等地,目前已大致完成,共约875户已迁走(从访点中得知,迁出户也有一些因不适应、生活困难而返回)。

原地重建——对不外迁的三无户,每户援助建房费900元。(从访点中得知,有些地方政府不发津贴到户,而集合资金建造临时居住简易房屋供三无房暂住)。

建灾民新村——用试点形式运作,每乡由政府调整建新村及耕种的土地(可安置约15户共70人),提供三通一平,和每人1000元的补助(扶贫资金)。名单由基层上报,先解决最困难户,草拟好的名单将再通过张榜公告让群众发表意见(从访点交谈中,感到有些乡镇政府并不太重视此计划,原因包括资金投入较高、受益面窄等)。

村民自助

投亲靠友

缺口

全县共1165三无户建房有困难,但过冬应大致没问题,访点过程中未发现有村民仍住在临时帐篷内;

在咨询村民有关恢复生活的需要时,民房重建亦没有成为焦点。

教育

灾情——在选择的三个乡镇内,共有14所学校严重受灾,需要重建。

政府措施

政府资金主要用于重建受灾的乡镇级九年制学校(占14所中的3所),其它村小重建则主要靠外界援助或世行贷款;

暂时未能得到重建的小学,过冬的安排包括使用油毛毯帐篷或暂用政府办公房。

村民自助

在重建过程中义务投工、投劳。

其他组织

国际计划——全县共援助重建10所小学,其中4所位于选择的三个乡镇内。援助内容包括每所小学土建10万元(用于教学楼)及教具5000元(含教学仪器2000元、桌椅1000元、文具及图书1200元、教师文具800元)。

其它机构援建1所学校。

缺口

在选择的三个乡内,共有6所小学缺乏重建援助;

基于先前定下的原则,探讨了瓦庙镇新光小学的重建需要及可能性。

卫生

因基层(村级)医疗设施(包括卫生室的防疫员、妇幼保健员、村医)大都为个体或承包经营,县卫生局并不直接管理,只提供培训。对于它们的受灾情况,县卫生局也不甚掌握。而在推动合作医疗方面,县卫生局表示村民不太接受,故进展很慢。

考虑到个体或承包经营的基层(村级)医疗设施不属于公共设施,故没有刻意调查其受灾情况及重建需要,只透过与村民交谈时,了解她/他们对合作医疗的看法,初步结论是村民对此概念很陌生,不理解如何运作及有什么好处,但她/他们感到目前的药费高,所以有时生病也不求医。

粮食及生产

灾情——主要受灾的生产资料为土地,影响到庄稼(水地种的稻米、坡地种的玉米、洋芋)和养蚕(水/平地上种的桑树);也有少量牲畜(包括猪、羊、鸡)受灾死亡。

政府措施

在部分到访的村庄,政府提供了少量玉米作救济,但覆盖面很小。

村民自助

村民自救方法包括利用剩下坡地种玉米、洋芋,吃储粮,靠家人打工赚钱购买部分粮食(大米),及自行修复一些粮田(只适用于受灾较轻的田地)耕种,粮食供应情况属只能“顶肚”,质及量都比灾前减低,但并未成为需求的重点。

其他需要

生态保护及防灾——从观察及访谈得知,灾区由于山区地势及土质问题,普遍面临生产活动与环境/生态保护间的矛盾。村民耕地资源奇缺,以致不得不在陡坡开荒种植、炸山打洞以改变河道或沿河沟圈地造田,这些水田的土壤年年遭河水不同程度的损毁,村民又挖山上的土填补,结果山上的植被遭到不断破坏,致使发大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越来越频繁,形成了恶性循环。回应方法包括结合上述恢复生产策略与生态效益,以及发展专门保护生态的项目。

2.对可能选择的灾后重建社区的评估

在背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灾后重建的需求,我们对联合乡干沙村及瓦庙镇新光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深入访问,结果大致涉及如下方面:

·修复水田;

·发展/加强养殖业——蚕、羊(圈羊)等;

·发展林特业:板栗、核桃、桑、药材等。

·增加收入

针对两村村民的需求,与乡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专家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灾后重建与发展思路。

联合乡干沙村

(1)发展养殖业——圈养(在坡地上种草养羊)

所需资源——土地:据县农业局提供的资料,圈养占用土地资源较少,每亩草产量足够喂饲3——5只羊,对土质要求较低(有些品种在高海拔旱地、坡地也可种)。资金:草种约为50元/亩,化肥约为50元/袋,种羊约150元/只。

技术支援——县及乡农业局(暨畜牧站)可提供技术支持及培训,部门负责人表示紫阳已被定为“陕南白山羊”发展基地。

村民意见——村民目前也有养羊的,但规模很小,且仍用放牧形式(虽然她们/他们也知道及理解为了保护生态,现已不许放牧,但并不掌握种草技术)。对于发展种草圈养,村民表示极大兴趣并对市场前景抱乐观态度。

分析——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圈舍养羊在联合乡干沙村是较为可行的发展策略,因它能适应当地有限的土地资源,且种草对环境能起到保护作用,也符合政府“退耕还草”的大思路。我们亦认为,通过发展圈舍养羊可扩大村民的收入来源渠道,从而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2)发展经济林——核桃或板栗。

所需资源——土壤:据县林特局提供资料,核桃需要30厘米土层,板栗则需要20一30厘米,但土壤质量无需太好,坡地也可以种植,且其根可穿入石头继续生长。资金:核桃嫁接苗(收成较快,需4—5年)要5—8元/棵(60一70棵/亩),板栗嫁接苗(收成较快,需4—5年)要1元/棵(60一70棵/亩)。

技术支援——县林特局可提供技术支援,部门负责人表示核桃和板栗已被定为紫阳县内海拔800—1500米地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有苗木基地培植可供推广的优良品种。

村民意见——干沙村村民对种核桃或板栗树也表示可行,但她们/他们的经验不多(虽然这在紫阳县已是历史悠久)。原因是种树收成期较长,且目前的品种并不好,经济效益有限。因此,村民对种树的兴趣不大。

分析——在干沙村地理条件限制下,栽种核桃或板栗是一项可行的经济发展策略,其效果也可增加收入,减少村民对耕地的需求和因此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加上种树可固土,本身便具有生态效益;再者,正因村民自行发展种树的动机较低(经济效益考虑),我们的支持更可发挥倡导作用。

瓦庙镇新光村

(1)发展养殖业——种草养羊

(2)发展林特业——核桃或板栗

以上情况与联合乡干沙村情况相似。

(3)特种经营——黄姜

分析——村民有种黄姜的经验,亦认为有发展的潜力,但林业局的意见认为由于收黄姜时要挖地,直接破坏土壤(尤其是坡地),故不提倡。

3.作为减灾、防灾的透明性——能力评估

经过对村、乡、县级各相关人群的访问,对社区脆弱性环境、潜在危险和能力的讨论获得了如下结果。这一过程是在参与式的状态下进行的。

通过两村发展背景资料的收集,村民需求的调研分析、社区潜在危险、脆弱环节及能力的评估,以及同相关技术部门、专家的共同讨论,这一阶段完成了参与性需求评估的主要工作,也使得行动研究获得进一步开展下去的基础。

在这一研究阶段,达到了如下效果:

1.收集了大量信息,并分享了经验。由于研究过程有较高的参与性,故参与人员扮演了双重的角色:既是聆听者,也是叙述者,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既是知识的获取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尊重、透明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中“外来人”与“当地人”、“当地人”之间相互沟通,各种信息得到了交流与分享。

2.态度和认识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多层面、多取向的,“外来者”在与“当地人”的互动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她们/他们的特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对问题的办法;而“当地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对参与性的观念和手法、对生态保护、减灾防灾的意识由模糊变得有些清晰,并能感受到行动研究(不一定对这个词理解)给社区、社区民众可能带来的益处。

3.调动了社区的力量。应用参与性方法的关键切入点在于发现社区广大村民共同感兴趣以及与他们的利益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次评估过程是在不被人关注、处于边缘化状态下的群体中进行的平等、自下而上的互动,这使社区民众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权力,自信度大大提升。也正因如此,各相关群体的参与程度也是很高的。

4.村民参与到决策中。行动研究的目的正是更好地保证村民发现自己的需求、她们/他们对问题的解释、回应的方案及行动的意愿,使他们参与到行动研究过程的决策环节中去。而参与性评估恰恰为村民实现这一愿望提供了机会。

5.传播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的意识。在与村民讨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出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问题,用“遐耕还草还林”的优惠政策,在为村民提供相应财政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激发村民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动员她们/他们找出力所能及的、符合自身需要的发展项目,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的联系起来。

四、行动干预规划——行动研究的策略性环节

在参与性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回应社区实际问题的策略目标和活动,这无疑成为本项行动研究的有益成果。因为,它是经过多次需求评估、各相关群体广泛参与论证,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

行动干预规划实际上是行动研究的指南,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行动研究的过程,换句话说,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发展。为了使行动干预计划达到理想的目标,我们遵循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对各相关群体广泛参与获得的需求评估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类、分析。

为此,研究者在进一步分析了外部环境和社区现状之后,依据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围绕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研究取向,以社区现存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回应方式为线索进行了梳理。完成了参与性社区发展规划。这个行动干预规划的主旨是:在贫困山村的中,运用参与性手法,为村民能力的增长提供资金、知识渠道、人际网络和自我管理方式的支持,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规划的目标

1.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状况

2.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3.建立环保发展基金

4.提高各相关群体的能力(包括妇女的参与)

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活动

1.生态保护

为鼓励村民在坡地种草固土,计划在瓦庙新光村、联合干沙村,选出140户受援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组成由5—7人的多个互助小组,为小组中的每个家庭提供草种(二亩),并辅以化肥(二袋,每年一袋)和技术支持(详见3[相关培训])。

2.圈养山羊

为上述受援户提供每户面积40平方米(含15平方米露天活动范围)羊圈的建材,包括木料、石瓦、水泥等(具体数额待定),及5只种羊(公羊1只,母羊2只,小羊2只),并辅以建设羊圈、养殖防疫技术和对市场的认识等培训。

3.相关培训

为提高村民及项目相关群体的多种能力,组织多种培训。

①灾害管理培训

②参与式监测评估

③种草养羊技术培训

④市场运作培训

⑤社会性别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