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立环保发展基金
为鼓励社区团结互助,将实物贷款回收的资金用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生产上,以及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受援户需承诺将实物贷款六年之内连本带息全额返还,并建立社区环保发展基金,由村民管理,提高村民自治、自我管理的能力。
5.项目进行日程
6.相关规范
·紫阳县将成立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县妇联、畜牧局、扶贫办、民政、教育局、科技局以及乡级代表,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并监测与评估进展情况,同时保存管理小组专户的财务记录。
·乡上将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参与实施与管理。并提供所需后勤支持。
·两村将成立由男/女村民参与的村级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
·两村村民将参与规划执行,在各级项目管理组织的协助下,评选受援户,组成5——7人的互助小组,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以互助小组为单位实施种草、搭圈、养羊活动。具体运作及管理必须注重村民的建议。
·开展二年后两村将组建由村民自我管理的环保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在县、乡项目小组的支持下开展信贷等活动。
·县级管理小组需就规划进展进行不定期访点,每次访点后需提交访点报告,另每半年提交一次进度报告及财政报告,并于执行终结后两个月内提交总体评估报告。
行动干预规划体现了行动研究的基本目标:在受灾的贫困山区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关系的发展模式。同时,它也为指导每一个参与者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明晰了思路,提供了规范。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拓宽了行动研究原有的框架,从多个维度就重构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1.相关性。在一个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定贫困县社区发展的设计规划中,如何将生态保护纳入到社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挑战。而种草养羊方案的选择,既有效地回应了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需求,又在推广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生态养殖技术,有效地协调了看似冲突的矛盾,找到了重构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的突破点。
2.策略性。任何一个社区的规划,实际上必然要受到大的政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而生态养殖的设计,显然顺应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政策。也正因如此,社区的村民也有望获得相关政策的补贴,可谓借势发展;同时,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又可以进一步探索民间组织与政府机构合作的有效途径。
3.创新性。将较大额度的实物贷款以较长的还款周期运用到贫困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规划中可以说是全新的挑战。而成立由村民自我组织的环保发展基金,培养村民尤其是女村民的管理能力也是培育农民草根组织,将社会性别敏感纳入社区农村发展中的进一步强化。
4.可持续性。在规划中强化村民的能力建设,安排多种能力增长的培训,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表现了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各项活动提升村民生态保护的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实现赋权目标,促使村民能自觉地把生态保护与提高收入结合起来。
5.倡导性。规划的设计试图通过项目的运作,为贫困山区生态保护,建立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关系的社区发展模式,并以此社区的经验影响其它社区。
五、参与性监测评估体系——行动研究的机制化过程
从本项社区灾后重建行动研究干预的内容上看,它涉及了增加项目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培育民间基层组织、实物贷款的运作和关注社会性别等,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研究。因此,为了保证行动干预规划的实效性,必须使行动研究的前期成果机制化,于是,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讨论和建立就成为必然。
建立完备的监测评估体系是行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评估,可以有效地观察到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也可以及时调整行动方案,确定或微调行动目标。一般来说,监测是评估的基础,监测为评估收集必需的信息和资料。
本项行动研究采取的是参与性监测评估的方法,简称PME(ParticipatoryMonitoringandElauation),它同常规的监测评估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方法在目前国际社区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它的应用,社区发展研究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结果。参与性监测评估核心是“参与、学习、谈判、灵活”。这一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引入,更能体现行动研究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经需求评估各环节得出的行动干预规划的目标,依据参与性发展理论的原则和基本分析概念,整个PME的设计是:从已经参与需求评估、规划论证设计的人员中以群体分类,分别选出村民、乡政府、乡妇联、县妇联、县政府和技术部门的若干成员共25人,共同从事参与性监测评估的培训与实践。
整个PME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步:向参与者进一步说明行动干预的主要内容:即生态养殖(圈羊、种草)、相关培训(灾害管理、种草、养羊、贮草、防疫、市场运作、社会性别)、社区环保发展基金(实物贷款的运作与管理)等核心内容;并介绍行动干预的目标:在建立社区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关系的大前提下,实现:
·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状况;
·改善生态环境;
·相关群体的能力增强;
·提高妇女地位;
·经验推广。
第二步:进行灾害管理理论的培训,阐释灾害、潜在危险、脆弱环节与能力,讨论灾害与发展的关系,总结灾害管理的步骤与形式。
第三步:鉴别相关群体,以“谁参与行动干预?谁对行动干预发表意见或参与决策?哪些群体受到行动干预的影响?谁对行动干预的结果感兴趣?”为题展开讨论。
第四步:根据行动干预的基本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希望项目两三年后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题细化行动目标,得出的结果为:
行动干预规划的二级目标
第五步:根据共同参与得出的二级目标,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需要做什么事?”明晰实现目标的成功保障因素,从而产生行动干预过程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步:行动干预规划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讨论实物贷款,动员参与者围绕选户的标准和程序、实物贷款的数额、还款周期、利率以及还款后成立社区环保发展基金的原则、管理展开讨论。
第七步:结合各相关群体代表经讨论初步形成的框架,分两组进入两村,进行实地调查论证,使广大的行动研究主体——村民参与PME过程,进一步丰富PME的成果。
小组集中访问大纲如下:
关于项目目标
1.两年后(从种草、搭圈到发羊、养羊、第一批羊出售)您希望看到村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变成啥样子?
2.能否将这些变化分分类,看看哪些变化咱们最关心?
3.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
4.能不能将提到的这些变化说得更具体一些?
关于选户条件和程序
(首先简单介绍几次与村民讨论时,村民曾提出的几个条件:有荒地和种草的地;有地盖圈;有劳力;有头脑会计划(不是指文化);有信誉;补充考虑选户标准:贫困等)
1.为了做得更好,您觉得选出什么样的受益户比较可靠、放心?能不能说一些具体的条件?
2.受益户应通过什么样的步骤产生呢?
注意:村民自愿报名(按组分配名额)、村民初步确定项目户、村上出方案、村民大会讨论、项目监督小组、项目领导小组、民主筛选后张榜(几次)、相关群体最后审核确定。
3.关于条件或程序还有哪些补充或修改的建议?
关于环保发展基金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基金的原则:实物贷款(种草、养羊等)原则上是要偿还的,并将偿还的资金建立社区环保发展基金;偿还的周期是建立在村民的偿还能力基础之上的;基金将由村民自我管理;基金用于发展环保/生态农牧业;能滚动带动社区发展。
1.你对这些原则赞同吗?有哪些建议?为什么?
2.您觉得第一批受益户什么时候开始还款比较合适?第一次还多少?第二次、第三次……还多少呢?间隔时间多长比较合适?为什么?
3.您觉得这笔钱还回来要不要收利息呢?算息的话,多少合适?为什么?
4.如果有的村民不还或不按时还怎么办?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行为?
5.如果项目户在种草搭圈后不再想养羊,怎么办?
6.对基金的使用和还贷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
7.环保发展基金由谁来管理?成立基金领导小组、成立监督小组、以村或组为单位。哪种管理方式更安全、方便?为什么?
8.基金管理或监督小组怎样产生?人员构成?
——追问:具体过程?怎样保证公开、公正?妇女在其中的人数、地位怎样?
9.关于环保发展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项目周期中的问题
1.你们家有多少荒地、耕地?有多少可以用来种草?如果出现你家的羊到别人家地里吃草怎么办?别人家的羊吃了你家的草怎么办?
2.要种好草、养好羊,你们需要哪些技术?你们希望如何与技术部门合作,得到他们的支持?
3.要保证羊圈的质量合乎标准,在你们看来,如何保证材料价格、质量以及按标准施工?为什么?
4.你们在养羊中有哪些经验?(主要问养过羊的户)
基本方法
小组访问中需注意的分组方式:随机、男女、贫富、上中下片
入村访问工作程序
·介绍人员和来意
·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内容、时间、资金,重点通俗介绍灾害管理论
·分组讨论或入户访谈
·集体分享(反馈信息、进一步讨论,确认村民关心的问题)
本次调查从行动研究的主体——农户那里得到了更适合本土,反映其切身利益、需求和可操作的结果。
第七步:代表各相关群体的调研参与人员返回,共同分享人村调查的结果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修正、补充行动干预的内容、管理方式及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最终制定了行动干预规划流程图。不同群体的成员根据“谁对收集的资料感兴趣(对工作有用、有时间、能力)?什么时间收集?用什么方法?信息反馈给谁?用什么方法?谁分析信息决定解决问题?”的结果,分别确认工作职责、任务、时间安排。至此,参与性监测评估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也标志着行动研究又一过程的开始。
PME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明确规划、调整规划并建立有效地实施规划保障的过程,它也是行动研究重要的过程。其作用体现在:
1.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在PME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各相关群体的互动,进一步传达和强化了行动干预规划对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良性互动关系的意义。并且,反复的“对话”使各相关群体对社区的潜在危险、脆弱性和提升自身能力的认识也越发明晰,理解了规划中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制度化地纳入到监测评估的具体指标中。
2.增强了各相关群体的主动性。PME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解规划目标、内容、操作程序和不断完善它的过程。在平等、公开、透明的互动状态下,各相关群体的各种想法、评价都被作为有关的建议给予记录,并分享。以往的那种被忽视感很自然地消失,使村民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更能为规划的设计和执行贡献力量。
3.确认了规划与相关活动的效果。PME过程确认了各相关群体都认同的最终收益者一一社区农民。因此,指标的建立并不是专家的主观统计数字,而是体现了农民最直观、最接近生活的质性标准,充分反映他们希望看到的变化。其结果也最终成为评估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4.将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确定为最重要的目标。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各相关群体“谈判”、“协商”的过程,其间也有冲突,因为增加收入是社区民众最紧迫的需求,而保护生态又是基本的理念,在经历了“分歧”与“协调”之后,终于产生了各相关群体认同的目标及过程和结果评估指标,将规划理念明确体现在各个活动环节中。
5.建立了社区民众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和自主管理机制。通过对社区环保发展基金的讨论,各相关群体,尤其是村民对环境保护、收入增加与社区财政资源的管理之间的捆绑关系更加理解、并且为实物贷款的有效使用、不偏离生态保护,也为实现基金的目标,村民们用自己的智慧、乡土知识完善了规划的操作环节,体现出她们/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6.整合多种力量,实现规划目标。行动研究中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与实施的过程,实际上也促成了一个重要的机制的形成。这就是在过程中推动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种力量的整合。生态保护一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利用乡土知识,也需要专家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政府部分政策倾斜。参与PME的各技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作用——为社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则明确各级组织积极配合、协作,并在政策上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补贴分给社区的农民。
六、文本表现——行动研究成果分析
行动研究使各相关群体共同经历了研究一行动、行动一研究的循环过程。行动研究的实践将传统意义上研究者的角色由“对社区公众进行研究”转变为“与社区公众一起研究”和“为社区公众而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成果不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或论文,而是行动研究的共同参与者的“声音”。它也最终编写成了通俗易懂、能为社区村民说明行动干预规划的“小册子”。
为了将行动干预规划在社区中有效实施,也为了将经过以村民为主体的相关群体讨论的结果更清晰地表达出来,我们编写了《紫阳县护坡(种草、圈羊)规划问答》,并发放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以下是对文本的评论和分析。
致村民的一封信新光、干沙村村民朋友:你们好!
紫阳县新光、干沙两村减灾、防灾,种草、圈舍养羊规划是两村村民共同实施的一项贫困农村发展规划。其目标是:1)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状况2)改善生态环境3)建立社区环保发展基金4)提高妇女在社区中的地位5)提高项目相关群体的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以实物贷款方式,为两村的140户村民提供草种、化肥、修圈舍用料、种羊及相关培训。本规划旨在通过其运作过程,增强受灾地区村民减灾防灾、生态保护意识,增加贫困山区村民的经济收入,增强村民的社会性别意识,并使其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提高当家理财、生态养殖、市场销售、借贷管理和组织建设的能力。
以下是关于规划的问答,每户一册,你可要认真看一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家人和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