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铁流悲歌长驱二万五千里
中央红军终于落脚陕北吴起镇
小岔沟毛泽东第一回住窑洞,三岔河陕北来人迎接党中央;300红军将士一夜惨死耿湾镇,命案悬挂54年始告破;腊子口头功英雄毛振华血洒河连湾,陕北吴起镇破窑空城迎红军;三道川里红军设伏“切尾巴”,毛泽东战后诗赠彭德怀。中央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走在今天的大地上
我是在2003年10月9日,参加完彭阳县建县23周年庆祝活动后,在县武装部黄副部长的陪同下,来到古城镇小岔河的。
这天,距离红军陕甘支队进驻小岔河村已经68年零两天了。
1935年10月7日,红军陕甘支队各纵队翻越六盘山之后。一纵的三个大队在青石嘴半小时消灭了东北军的两个骑兵连,缴获了大批的军用物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高兴得几乎是唱着歌走下六盘山的。一纵的机要参谋童小鹏在这天的日记中说:“这种胜利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毛泽东这天还是随一纵队主力行军的。从六盘山下的青石嘴到宿营地固原(今宁夏彭阳县)古城乡的小岔河,也就几里山路,但却不好走。毛泽东是在夕阳中走进小岔沟村的。
此时,由于下午青石嘴方向传来的枪声,早已把村子的人们吓得跑到附近的山沟里“躲队伍”去了。因此,小山村就显格外清冷和沉寂。村头一座土崖下。有几孔窑洞。村民张有仁和村里的其他男人都怕被国民党抓壮丁。跑进了山里去了躲藏了。他的妻子王艳花却因刚坐完月子,走不了,索性就和婆婆一起留在了家里看门。这不是因为王艳花胆子大,主要还是因为她刚生完孩子,身子弱,怕受凉落下病,没法儿走。再就是按照当地的风俗,生孩子的人家屋子晦气,只要你在窑前挂根红布条子,当兵的就不会进来了。
婆婆在窑前挂上红布条后,王艳花抱着孩子坐在炕上留了下来。
当时16岁的少妇王艳花,怎么也没有想到,她这一留,竟留出一段上得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佳话。从此,这支在自家小院里住了仅仅一夜的队伍,变成她一生的惦念。
毛泽东和张闻天等到人,说着笑着就径直走进了张有贵家的小院,住了下来……
直到2001年王艳花去世,她一生中不知向多少人讲起过1935年10月7日这天晚上。发生在六盘山下这座农家土窑里的故事。
张志宏是王艳花的孙子。从小跟着奶奶一起过,直到参加工作后,才和奶奶分开,到了古城镇。他说:“一辈子不知听奶奶讲过多少回毛主席住我家的故事。那天,青石嘴不响枪了以后,我太奶就出门看我太爷回来没有。刚出门就看见山头上黑压压站得满满的人,那些人都背着枪却都和善有礼。几个大胆的老人就上前打听,才知道这些兵不是国民党军,也不是土匪,他们自己说是穷人的队伍,叫红军。我太奶就赶忙托人去叫逃到山里的太爷叫回家。太爷回来见果真是一支仁义之师,当即就给红军杀了4只羊,还给拴在我家的几匹马上了料。”
张志宏领着我们站在当年毛主席住过的窑前说:“杀完羊,太爷就让我太奶和我奶奶给红军做饭。饭好了又让我奶奶端到这孔窑洞前。这时,出来一位年轻人和善地接过了饭菜。奶奶站在窑洞外边,看见里边有一个大高个的人在忙着写东西。晚上睡觉时,这位高个子红军,因为炕太短睡不下,就让我爷爷把我太爷的寿材板给扛了两块进去拼上去睡的觉。第二天他们走的时候,我奶奶又给他们做了几个饼子让他们带上了。那个高个子的红军还对我奶奶说‘谢谢你了,小老乡’……好多年以后,我们家的人才知道这位高个子红军就是毛主席,那位出来接饭的人就是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住的第一孔窑洞。
从小岔沟村的第一孔窑洞开始,毛泽东就与窑洞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再一次住进了窑洞。后来,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毛泽东的住所虽然几经变更,但住的都是窑洞。1938年,毛泽东在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提出了中国抗战的根本战略。就是这样,他领着党和人民,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全中国。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住了整整13年。
我们今天已经难以揣度在这孔普通的窑洞里,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歼敌青石嘴之后的短暂休憩中,又在运筹什么?
不过,是夜,毛泽东在这孔今天已残破不堪的老窑里起草了一份给彭德怀、李富春、叶剑英、邓发的电报。在这份10月7日24时发出的电报中,主席要求:“明日须以急行军通过镇原、固原间大道,碰(并)注意向镇原、固原前进之敌三十五师。”
1976年,也在这孔窑洞里住过的陈昌奉重走长征路,一过六盘山,他就急着要回张有贵家窑洞看看。还在车上,他就对陪同的人说:“你们别告诉我哪里是主席住过的窑洞,看我还能不能找到。”
一到村口,他就直奔张有贵家的窑洞去了。到了门前他十分肯肯定地说:“就是这家。那时这家的媳妇还是个小丫头呢。”
于是窑洞前暖暖的阳光下,陈昌奉和王艳花两位老人相互辨认良久,迟迟不敢确定对方就是当年那个腼腆的小媳妇和那位和善的年轻人。
“你那时候是个小丫头子嘛,咋这么老了?”陈昌奉说。
“你那时候是个碎娃娃么,连枪都端不起来,这不咋也头发都白了么?”王艳花也笑着说。
“你还记得第二天早晨我们走的时候你给我们送的什么吗?”陈昌奉试着问道。
“一沓子锅盔,还有几个鸡蛋么。”王艳花说。
“多亏了你的锅盔哟,毛主席一连吃了好几天呀。”陈昌奉自豪地说。
“毛主席他老人家当时还说我是小老乡呢。”
“对、对……”
谈笑间,岁月已穿过了多少沧桑。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1935年10月8日晨,红军陕甘支队以高度戒备状态,兵分两路隔小岔河两岸平行并进。一路(一纵队)经固城、大石沟,向白杨城(今彭阳县城)、环县、庆阳一线前进;另一路(二、三纵队)则向石家沟、高家沟,向杨城、杨宾园一带进发。担负先头任务的杨成武四大队,刚上路不久就在任山河一带遇到马鸿宾三十五师的运输队,将其全部俘虏。拂晓,又在路上遇到了一股敌人。杨成武说:“由于刚打了运输队,部队没提防,开始还以为是小股敌人。一打才感到不对劲,我们当即用了三个加强连,给敌人来了一个猛攻,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等清理战场时才知道打了一个团。俘虏说他们是从庆阳出来加强东北军的,后边还有一个团的兵力。可等我们做好战斗准备后,敌人后边的那个团听到这边枪声又缩回了庆阳。”
中午,红军先头部队终于到了白杨城(今天的彭阳县城),正准备休息吃饭,忽然敌机出现,投弹扫射,只得散开防空。正在这时,尾追敌人也已接近白杨城。一纵领导当即命令主力分两路进占白杨城东西两山。为摆脱敌人,当天下午陕甘支队重新调整行军计划。左路(二、三纵队)继续北上,宿营王洼一带,右路(一纵队)向东前进,到达赵家山畔、乔渠一带宿营。
这天下午,国民党西北“剿总”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电令属下各部:“毛(泽东)、彭(德怀)股匪齐(今)天到达白羊(杨)城后,即分两股,一向正东,一向东北狂窜。本军奉命已协同友军跟匪穷追。俾达到歼灭之目的,部署如次(下):向副师长超中为左翼追击队指挥官;曾旅长致远为中央追击队指挥官;李副师长英为右翼追击队指挥官;均受陶师长峙岳指挥。按匪窜路协同穷追。”
红军陕甘支队左右两路部队,当天在途中先后遭到毛炳文、邓宝珊、张学良等部的多次袭击,共发生大小战斗12次,遭敌机轰炸、扫射多次。全部是在晚9点之后才结束行军。三纵队全部到达驻地时,已是10日凌晨1点多了。
走在今天的大地上
毛泽东和林彪的一纵主力,到达乔渠时,已是晚上9点左右了。
乔渠村距今天的彭阳县有13公里,残存的秦长城绵延起伏在村子的北面。今天的乔渠村,归长城村的一个自然村。村支部书记李玉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优秀党员”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还在路上,彭阳县宣传部副部长贺诚就给《红军长征在宁夏》摄制组介绍说:“以前,这个村是山高不长树,沟深没有水,路长不平坦,地多土不肥。粮食亩产不足一百公斤,农民年收入只有200多元,小伙子娶个媳妇都难。”
当我们抵达乔渠的时候,也是下午。李玉荣给我们找来了当年毛主席老房东的一大群后人们。据这些乔家的后人们说,当年他们的爷爷乔风原只有24岁。1935年10月9日晚,当时乔家只有乔风原和妹妹、五嫂在家。突然,二三十个红军就涌进乔家的院子。红军很客气地问他们村子里谁家是土豪。乔家人听不懂,红军就问谁家的地最多,钱最多,雇农最多,长工、短工最多,东西最多。乔风原这才听明白了。当时乔渠村里就只有赵九生一户小地主,家里开了一个油坊,还有100多只羊和20多担粮食。红军当晚就打了他的土豪。
乔风原跟着红军去看打土豪时,见村里村外全是红军的人。赵家油房的涝坝里,本来蓄着一池水,时辰不大就被红军趴着喝完了。更多的红军坐在塬上,迫不及待地拿着生粮食吃。他们渴坏了,饿坏了。乔风原就赶忙用木桶从村外的沟里背了三趟水,又和五嫂从窑里搬出一口大缸,放在院子里,给红军煮了满满一缸洋芋。
乔家的院子里外都站着岗,两孔窑都让给红军住了。五嫂还给住在偏窑里的一位红军领导烙了几个燕麦饼。
洋芋熟了,红军就坐在地上吃。由于没有水洗,洋芋上还有好多泥,红军也不剥皮就吃。据老红军杨定华这天的日记里说:“毛泽东也拿着一个洋芋,端着一个茶盅和战士们一起吃连皮带泥的马铃薯。他一边吃还一边笑着鼓励战士们说,‘同志们吃不够不要紧,总供给部已经到前面办粮了。’战士们尽管吃的满嘴的泥沙,然而感到上下一致,共甘共苦,所以大家都是笑嘻嘻的,精神百倍。”
乔家的后人们说:“吃完饭,毛泽东(当时乔风原还不知道是毛主席,后来陈昌奉来指认毛泽东的旧居后,他们才知道的)在案板上点了根蜡烛,开始办公。当晚,毛主席就在那条案板上睡了一夜。这块案板虽有约1.7米长、1米宽,但毕竟比不得床板,加上毛泽东是个大个子,他的两条腿只好搭拉在案板下。”
据贺诚副部长说:“第二天,也就是1935年10月10日,红军从彭阳各驻地,向甘肃境内的镇原县三岔河镇前进了。这是中央红军毛泽东在宁夏走的最后一段路,不过那时这里还都是甘肃的地盘,彭阳只是甘肃固原的一个边远小镇。可惜的是,毛主席从乔渠出发之后,一生中他老人家再也没有来过宁夏。”
走在今天的大地上
1935年10月9日,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分两路分别从固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乔渠、孟家塬等地出发,经甘肃镇原县武沟、孟庄和马渠等地,向三岔镇急进。
10日,部队到达三岔。当晚,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夜宿街西的天主教堂和教堂背后的窑洞。
就是在这一天,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终于和陕北红军取得了联系。我从没去过三岔镇,但对于刘志丹派人到三岔镇和中央红军联系,接中央红军北上的事多有耳闻,也从不少史料上得到过印证。
据说,这天当陕甘支队快到三岔镇时,前卫部队抓住了五个骑马的人,审讯后,得知是陕北红军派来接应中央红军的联络员。于是,先头部队的指挥员马上把抓来的五个人送到了跟随一纵主力行军的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那里。当来人确定接见他的人是毛泽东后,才掏出了一封信交给主席。毛泽东看完信后十分高兴,当即向大家宣布说:“同志们,给大家一个喜讯,我们就要到陕北了,陕北的红军派人接我们来了。”随后,陕甘支队就在五个人的弓I导下,很快到达了吴起,实现了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的会师,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但是,当时刘志丹已被作为肃反对象,关押在瓦窑堡的牢房里,这信会是他写的吗?各种文献史料上尽管都提到过此事。却又都不曾细说过送信的人姓甚名谁,对写信人也只是含糊地说“据说是刘志丹的亲笔信”等等。
后来读成仿吾的回忆录,其中有:“在快到三岔的时候,我们看到五六个头上系着白毛巾的年轻人骑着马飞奔而来。到了近前才知道,他们是陕北红军派来与中央红军接头的,送来了据说是刘志丹的亲笔信。毛主席当即拆信细看,看着看着,脸上浮出了欣喜的笑容。嘴中念念有词道:‘这下子好了,可到了家了。’”
童小鹏当天的日记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当骑马的人弄清眼前的部队是中央红军后,来人即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毛主席。”而在长征途中天天坚持记日记,又在一纵直属队任书记的肖锋,还有杨定国当天的日记中都没有提到此事,
当时任毛泽东警卫员的陈昌奉在回忆录中说:“看完信后,毛主席当时很兴奋,他问身边的同志,三岔镇这个地方是不是京剧里演的那个三岔口啊?见无人能够回答,他又接着说,按道理应该是这个了。你们知道吗?这里古代打过好多次仗。穆桂英你们知道吧,她就是在这里打过仗的啊……’”
综合各种情况来看,陕北红军当年的确派人到三岔给中央红军送过信。但是,至于是谁写的目前尚无定论而已。
11日下午3时,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及中央机关一部,在突发敌情后,仓促离开三岔镇。经黑家园,向苏家湾方向前进。是日,毛泽东、彭德怀电告第二纵队彭雪枫、李富春等人:“敌八、二十四师分三路星夜进至莫家原,其骑兵进至马家原。今天上午8时半,敌骑约有一个团在三岔以南20里处与我五大队警戒接触。又敌骑兵第六师由庆阳向环县开进中。我军12日即分两路经环县西北地区,向毛曲镇、天水甫转进。”
当晚,一纵队和中央机关宿营苏家湾一线。
12日,一纵队急行军进到环县沙洞子一带。途中多次遭遇敌人骑兵追击。
13日,毛泽东和林彪、聂荣臻的一纵队主力,到达环县县城以北的小南沟。在此。毛泽东电告彭德怀:“明日我军到达及通过洪德、环县之线,须准备与可能来之骑兵作战。敌小则消灭之,敌大则钳制之,而后从其间隙乘夜通过该线。”
因为洪德地域,是蒋介石近期部署各路国民党军“围剿”红军的最后合击地。毛泽东从各种情报中已经判断到这一点。因此,在14日,毛泽东率第一纵队到达环县洪德城后,又发急电给彭德怀:“二、三纵队必须乘夜通过洪德城、环县之线,明日到达耿湾(不合)以南地区宿营,后日与一纵队取平行路东进。”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但是。就是在这之后的两天中,红军陕甘支队却处在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境地,惨重的损失让让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人几乎彻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