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按摩百科大全
14113300000024

第24章 对各种症状的治疗(2)

胸部发热是因过食、酗酒、抽烟过量、精神压力导致胃炎引起的。胃部长期接受不良刺激,再加上空腹时胃液增加,影响食道下部、胃甚至十二指肠,情况更坏者,可能在胃、十二指肠表面穿孔,造成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种胃酸过多的患者,宜饮牛奶等刺激小的流质食物,稳定发热的胸。

空腹时,吃了蛋糕等太甜的食物或油腻食品,可能马上感到胸部发热,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胃肠蠕动不良、胃下垂、体瘦无力的人身上。

治疗部位是足三里、脚底的胃反射区

治疗胸部发热要看是胃酸多、或少而异。饭后1~2小时、空腹时,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胸部发热,可利用第四趾下外侧的窍阴,它可抑制胃液的分泌,稳定胸部发热状况,也可抑制蠕动太快的胃,控制过食的不适,使胃安定。其刺激方法是:用牙签圆头部分反复做10次,一边压的时候,胸部就不再发热了。

胃下垂、胃弱的人,刚吃完饭感到胸部发热,可利用足三里和脚底胃反射区,强化胃的蠕动,并治疗发热的胸。足三里可强化脚和胃,寻找方式是:顺着膝盖往下摸到凸起的骨头后,向外侧数2厘米的地方。将香烟(或烟草)靠近足三里1厘米的地方,感到热后马上拿开。脚底胃反射区在脚心靠近脚尖的部分,用手指按摩。胃蠕动正常的话,胸部发热也会痊愈。疲倦

刺激涌泉可消除疲劳,全身舒畅

很多人没有感冒,食欲也不错,却总是疲倦。如果是发烧、咳嗽,休息二三天就好了,可是公司不可能因为你疲倦而准假,而且说不定多休息两天,可能更累!身体疲倦应去医院检查。平时健康突然感到疲倦的话,可能是得了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如果是中老年人没病却觉得疲倦,可能不太好,因为他们在家庭、公司的责任较大,经常积压压力,体力已不如二十几岁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做体力不胜负荷的事。

强化肾功能,刺激足三里穴能使胃充满活力

刺激脚底涌泉、足三里穴,可治疗疲倦。涌泉是肾经刚开始的穴位,中医认为肾是父母给予的体力,肾的盛衰和人的成长、老化有关,若能补肾,可以恢复年轻;若肾气不足,就会无精打采,容易疲倦。涌泉可以说是生命泉源,位于脚底中央稍微靠近拇指的地方,可以用手大拇指一边压、一边画圆形来按摩,或用啤酒瓶轻拍,如此,可消除疲倦,使全身舒畅。

足三里是胃经重要穴位。胃是重要消化器官,将养分送到全身各处,以提供体力,如果消化能力不好,身体就会疲倦。有些人无法进食,是因为胃没有消化能力,即使吃有营养的食品,胃不肯动,当然缺乏体力。足三里可以强化胃,帮助胃消化吸收,恢复体力,位置在膝盖下6~7厘米、再往外2厘米的地方。

用香烟点火,靠近足三里,觉得热马上移开,反复进行,能使胃充满活力。

食欲不振

刺激足三里、太白,尤适于身体过度疲劳引起的食欲不振

青春期时,肚子饿可以吃很多东西,但是,到了中老年时期,却常常不觉得饿。电视、杂志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类精美食品的制作方法,不但可以刺激食欲,也能将人带进美食世界,但是,如果没有食欲,就少了一大半的生活乐趣。

食欲不振有两个原因:一是身体的问题。运动、工作需要胃肠消化吸收能量供应体力,但是太过疲倦时,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使得胃容量变小,运动过度后,就会引起食欲不振;暴饮暴食、常吃夜宵,都会增加胃的负担,引起食欲不振,中老年缺乏体力的人必须注意这一点。另一个是精神压力。精神压力会降低胃功能,心烦时,喉咙根本咽不下食物。精神状况会影响身体,尤其是胃,很多人都会胃不舒服或食欲不振,如果想保持健康,最好不要积压压力,防止增加胃的负担。

按摩太白促进食欲

刺激足三里、太白可治疗食欲不振。足三里是胃经重要穴位,可帮助胃收缩、分泌胃液。对暴饮暴食引起的胃弱,运动、工作使身体过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特别有效。足三里在胫骨外,膝盖下6~7厘米,再往外2厘米就是了。压这个穴位时,会有痛感传到脚尖。每天用香烟的火温穴位,感觉热马上移开,反复7次。太白在第一趾内侧、靠近关节的地方,属于脾经,脾经和食物入口到胃的消化机能有关,精神压力、睡眠不足引起食欲不振时,可用拇指刺激太白,增进食欲。

胃部虚弱

如果能好好处理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运动缺乏问题,可以强化胃部。刺激厉兑、太白两穴可以加强胃的功能

有些人用过饭后,觉得胃很沉重,必须稍微躺下休息。这种人因为先天胃的蠕动功能较差,稍微多吃一点或吃得油腻些,胃的蠕动便减弱,觉得胃很沉重。吃下的食物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无法活动身体,影响下一次用餐。像这样胃部虚弱的人,多半会有胃下垂的毛病,这种人也叫做无力性体型。所谓无力性体型即消瘦型,没有肌肉、骨组织虚弱、声音小、无血色的人。

体型好的人,最近几年来,胃部虚弱的情况逐渐增多,虽然他们体型健康,却不断虐待胃,难怪胃变得脆弱了。保养胃必须注意:抽烟不过度、减少精神压力、不过劳、不吃夜宵,适度运动、不食用太多药物、睡眠充足。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运动缺乏是直接影响胃的原因,若是可以好好处理这三点,胃功能一定增强,甚至可以说这三点是治疗胃部虚弱的关键。

治疗胃弱之前,首先需了解原因所在。牙齿不好,囫囵吞枣易增加胃的负担,压力使胃紧缩,运动不足使血液循环不畅,腹肌、腰部脆弱,内脏活动不够等,都会影响胃的功能。

厉兑穴强化胃的活动,提高消化能力

治疗胃弱,必须先认识与胃的蠕动有关的经络和脾胃经。胃经第一个穴位是厉兑,可以影响胃的活动,提高胃的消化能力。其穴位在第二脚趾边外侧,用手指夹或按这个地方,从趾甲开始整个趾头都可揉搓。每天晚上睡觉前这样做,可以使胃恢复功能。

脾经从第一个脚趾开始,沿着足内侧上来,通过胃、脾脏等消化器官,和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关系。太白穴是脾经中常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的穴位,精神压力造成的胃部不适也可以使用这一穴位。太白靠近连接第一个脚趾的足关节部分,在足内侧。可用拇指用力压太白。晚上睡觉前、洗澡时,按摩厉兑、太白再入睡,可以减轻因工作压力,或因喝酒引起的胃弱,使翌日恢复精神。最好生活节制,并配合穴位疗法,每天这样进行,胃部一定健康,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胃溃疡

胃溃疡会发展成胃癌!临泣、公孙两穴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剩

很多工作过度的上班族都有胃溃疡,其主要病因是精神压力引起的暴饮暴食。40~50岁的人,体力已经从巅峰期往下走,若累积疲劳,身体会变得虚弱,可是,很多人因为责任重大,为了做好工作,只好牺牲身体,回到家里,孩子正要面临高考,根本无法好好休息。

胃溃疡主要症状是:胃痛、胃出血,胃溃疡不一定会产生疼痛,胃痛通常在饭后马上发生,空腹痛多半是十二指肠溃疡。另外,还会胸部发热、胃酸过多、恶心、易疲倦等,应该仔细检查。

轻微胃溃疡可能会自然痊愈,如果做定期检查,会看到愈合的痕迹,但是,也有可能会恶化,如果吐血、便血、胃穿孔,就是急性腹膜炎。

配合医师治疗做穴位疗法

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用穴位疗法,可以提早治愈胃溃疡。治疗胃溃疡的穴位是临泣、公孙。临泣是胆经的穴位,中医认为胆可帮助食物消化,胆出了问题会使胃中食物向上逆流,它和精神也有关系。临泣在第四、五趾缝沿脚背上找,在骨缝之间,立起趾甲来按,会觉得很痛,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正常运作。公孙是脾经的穴位,在足内缘、脚心前面,第一脚趾尾端有一个关节,公孙就在距它一个拇指宽的地方。

公孙可以健胃整肠,用手指按摩这里,可以帮助胃肠稳定蠕动,减少因压力引起的不良反应。总之,胃溃疡是因压力、不懂得养生,使胃受刺激而发的病。

临泣、公孙可抑制胃酸分泌过剩,减轻神经质倾向,使胃溃疡早日痊愈。

头晕眼花

刺激涌泉、至阴两穴,使血液顺利从头部流向脚底,反复温灸、轻轻拍打涌泉

当你站在众人面前说话时,血液会冲到头上,不知该说什么,双颊潮红,整个脸发热;运动或炎热时,体温上升,脸颊红润,都是经常的反应。但是,如果在凉爽的地方,安静的时候脸色潮红,就是一种毛病。头晕眼花是在紧张时,交感神经旺盛引起的。交感神经可以帮助一个人白天有体力活动,但是,若太旺盛或一直持续旺盛,头部充血、流汗、头晕眼花,有上述症状的人,通常是交感神经容易紧张的人,这是一种自主神经失调症,困扰许多45~65岁的女性,对更年期的人也有影响。此外,头晕眼花也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

温灸涌泉、至阴,使体力恢复

头晕眼花时,脑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刺激涌泉、至阴可帮助脑部的血流向脚。涌泉在脚底中央,弯曲脚趾在“へ”形中央凹处就是涌泉,可用香烟在上面温灸,点燃香烟放在距穴位1厘米处,感觉热后马上移开,如此反复10次,双脚都要进行。温灸涌泉可以使腰到脚、腹部都暖和,消除头晕。至阴是膀胱经的终点穴位,膀胱经流经头、肩、背、腰、脚、体侧,对全身都有作用,至阴位于第五趾下外侧,在双脚至阴穴上用香烟温灸,感觉热就移开,反复10次。

许多50多岁的女性都会头晕眼花。突然脸发红、流汗,流出的汗使妆脱落,令人困扰。

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常出现这个症状,温灸涌泉、至阴可以暖和腰腿,减轻症状,还可以改善身体状况。

如果无法温灸,也可以用啤酒瓶轻拍涌泉、按摩至阴。

冷症

刺激膀胱经的至阴和肾经的涌泉。对至阴、涌泉两穴进行温灸,按摩脚趾

很多女性都感觉脚冷。脚尖血管细,血液循环不良时,容易发冷。除了脚会冷以外,腰、膝、肘、手腕、手指也会冷。冷症是自主神经不能调节、血管变细引起的。通常十几岁青春期女性、妊娠期、40~50岁更年期女性有这种困扰,因为这个时期的激素分泌不稳定,造成精神不安,给予自主神经不良影响,过了60岁,再加上动脉硬化、骨头变形、血行不顺、缺乏活动、体温下降,更容易觉得寒冷。老人在冬天尤其难受。脚尖、膝盖、肩膀、手指等常用关节因脂肪少、易散热、血管又少,容易感觉冷。

有时别人不觉得冷,你却觉得很冷,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神经炎(骨头变形压迫感觉温度的神经),传达错误的情报到大脑。

没有人会在夏天太阳底下喊冷,却有人禁不起冷气,坐在冷气房便开始感到寒冷,而且血液循环不顺。

膀胱、肾脏的功能和冷空气关系密切

刺激膀胱经的至阴、肾经的涌泉,可以治疗冷症。膀胱经、肾经和水分的排泄有关,可调节体温。许多女性患有膀胱炎、肾炎,这是由于冷空气的关系。膀胱、肾的运作与冷空气有关,给予至阴、涌泉温暖的刺激,可以帮助膀胱、肾的运作,使身体不受寒冷攻击。

脚尖、腰很冷时,可以温灸至阴、涌泉。

点燃香烟放在距上述穴位1厘米处,感到热后马上移开,反复20次,每天做2回。

温灸后,按摩每一只脚趾,脚趾就会渐渐感到温暖了。

喉咙异常

然谷穴可治疗不舒服的感觉,然谷从以前开始便是治疗喉咙的重要穴位

感冒后,几个月都觉得喉咙不对劲,感冒时,喉咙四周红肿,进食、说话都会痛,即使红肿好了仍然不舒服,到底该不该继续吃药?每个人描述的不舒服情况都不同,有的人说像鱼刺在刺,有的人觉得有痰,总之,这些都是因为喉咙四周神经过敏,最好检查鼻子是不是出毛病。感觉喉咙不舒服的人,多半是用声音工作的人、神经过敏的人、工作过劳积压压力的人及驼背的老人。用声音工作的人一旦喉咙受伤,便容易喉咙过敏。喉咙是空气、食物的通道,借着呼吸、唾液、食物、泪水、鼻水等,喉咙和外界接触频繁,一次不舒畅的经验,便容易变得非常敏感。

肾经对喉咙毛病有奇效

肾经从脚底涌泉穴开始,沿足内线上升,经过肚脐后,连接肾脏,再往上走到达喉咙,尤其是肾经上的然谷,自古有名。然谷位于足内侧,在脚心的内侧边缘(图7-17),可用拇指用力压,喉咙异常时,会感到特别痛,如果很痛,可以先轻轻用指尖画圆形来按摩,再用力压。压然谷不痛时,喉咙也好了。

容易喉咙不舒服的人,可再按摩脚底到脚踝,一定要柔软脚关节。脚常常硬硬肿肿的人,常会喉咙不舒服。一只手围绕脚趾,再将趾头向上弯曲,一边弯曲一边压。

再轻轻按摩脚踝四周。脚上有许多关节,和其他关节相连。

按摩骨间的肉,关节也会移动,全身关节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肾经然谷附近血行顺畅的话,可以消除喉咙四周的异常。

经常使用喉咙的人,不妨常常按摩然谷及其四周部位。

心悸、气喘

运动不足和过度疲劳是主因。刺激涌泉、太溪两穴,补充肾气

赶火车时,心跳急速、呼吸困难的人,大半是运动不足或过劳。心悸、气喘是心脏病、动脉硬化、贫血等病的征兆。有这些征兆应尽早看医生。

运动不足、过劳的人只要稍稍动一下,心跳便加速跳动。自主神经和心悸有关,自主神经中枢在大脑之下,容易受心跳活动影响。有些人不光是目睹交通事故、太快乐会心悸,连站在人前也会如此。

肾经虚弱的人缺乏体力、易疲倦

肾经虚弱的人容易疲倦、腰腿虚弱,稍微活动就气喘如牛、心脏难受。刺激涌泉、太溪,可以补充肾气,消除心悸、气喘。可从涌泉到脚心用力按摩。太溪在脚踝内侧后面,手指轻按可以感觉到脉动。同样用香烟温灸太溪,感觉热马上移开,反复10次。容易在大众面前心悸的人,可刺激肝经上的大敦。肝经从第一趾往上走到达肝脏。中医认为肝很重要,肝虚弱会缺乏决断力,精神易被动摇。大敦在第一趾下中央,是肝经第一个穴位,刺激它可以调整肝经正常流动。刺激之前,可以先用手指抓住第一趾,慢慢绕圆圈并按摩,再温灸,勿太靠火源,感觉热马上移开,反复10次。演讲的前一天晚上,先如此进行,使肝在睡觉时充满活力,翌日便可以轻松应战。

高血压

必须使身体各末端血液循环良好,刺激涌泉、至阴,降低血压

年轻时血压低,40岁左右也可能变成高血压,等到健康检查时,才发觉自己有高血压病。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收缩压、舒张压各高于140/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收缩压即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向全身的瞬间压力;舒张压即心脏扩张时接受的血压。高血压患者多半是遗传、肥胖、食盐摄取过多、积压压力引起,可能会演变为动脉硬化,使心肌梗死,脑血管硬化会造成脑中风,高血压患者容易肩膀酸痛、头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很多人等到检查才发现自己有高血压。

不要慌张,刺激涌泉、至阴

高血压患者必须使身体各末端血液循环良好。远离心脏的血管变硬、变小时,必须加大压力才能送出血液,血压自然增高。活动肌肉可以牵引其中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血液的流动除了依靠心脏外,血管本身也会收缩,肌肉活动也会帮助血液从脚底流向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