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双方同意,就不会发生战斗”,搏斗就是以这一点作为思想基础的。许多历史作家,就是依据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高见,然而却得出了许多模糊和错误的观念。
这些作家在论述中总要重复这样一种观点:一个统帅向另外一个统帅挑战,可被挑战者却未应战。
我们认为,战斗源于搏斗,但是与搏斗有很大的区别。战斗基础的构成包括双方对斗争的欲望,也就是说双方都同意战斗;以及产生战斗的目的。这些目的始终从属于更大的整体,相应地,如果把整个战争看作是一场斗争,那么其政治目的和条件也从属于更大的整体。所以,想要战胜对方的这一目的本身也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说得更明白些,这种目的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只能被看作是更高的意志赖以生存的神经。
“白费工夫地向敌人挑战”这一说法,在古代民族中,哪怕是在常备军出现的初期,都还是存在一些意义的。古代各民族进行的战斗,是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战场上进行的,所有部署都以此为依据,因此军队的部署和编组是当时全部军事艺术的表现,即表现在战斗队形的好坏上。
那时,军队一般都驻扎在营寨里,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去侵犯营寨驻扎地的,当在敌人离开营寨来到开阔地方以后,会战才可能进行。
假如有人说,汉尼拔向非比阿斯挑战是白费,这对非比阿斯而言,无非表明这一会战不属于他的计划之内,而并非证明汉尼拔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占有什么优势;但是对汉尼拔而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至少汉尼拔是真心希望进行会战的。
常备军刚出现时进行的大战斗和会战的情形,同古代战争极为相似。即一支庞大的军队要想进行战斗就必须编成战斗队形,然后指挥它进行战斗。这样的军队往往是一个庞大的、笨拙的整体,只有在平原上才能作战,一旦遇到复杂或隐蔽的地形,以及山地时,就无法展开进攻和防御。因此,防御者就会很容易地从找到一种避免交战的手段。这样的情况虽然已不多见,但却在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中出现过。等到七年战争时期,才开始在复杂的地形上进攻,并且逐渐朝这个方向发展。到了现代,就那些想利用地形作战的人而言,虽然地形可以使他的力量增强,但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影响战争的进程了。
近三十年中,地形根本就无法再束缚战争的发展了,那些想真正通过战斗决定胜负的人,肯定能够想方设法地找到敌人并展开进攻。要不然,只能说明他不想进行战斗。所以,这种向敌人挑战而敌人不接受挑战的说法,在今天只能说明他认为战斗的时机对他不利。也就是说,这种说法无非是他的一种托辞,只是想借此隐瞒事情的真相罢了。
不过,哪怕是在今天,防御者虽然已经无法拒绝战斗了,但是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避免战斗,那就是放弃阵地继而放弃防守阵地的任务。这样,对进攻者来说只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暂时占了上风。
所以,现在向敌人挑战而敌人没有应战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它只能用来证明进攻者想掩饰自己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防御者没有退却,那就说明他并没有拒绝会战,只要他还没有受到攻击,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他是在以另一方式挑战,事实也确实如此。
现在,只要是想或者可以逃避战斗的人,他肯定不会选择被迫进行战斗。当然对进攻者而言,他也不希望轻而易举地从敌人的逃避中获得利益,而总是希望获得一次真正的胜利。所以,他就会想方设法去寻找和利用极其少见的,但又是可行的手段,逼迫对方应战。
逼迫对方应战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是包围,也就是使敌人无路可退,而宁愿选择接受战斗;第二种是奇袭,不过,这种手段在现在运输很方便的时代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现代的军队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大,哪怕在敌人眼前他也敢于退却,除非地形极其不利,才会对退却造成很大的困难与危险。
内雷斯海姆会战就是这样的例子。1796年8月11日,卡尔大公在劳埃阿布山对莫罗发起了这次会战,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容易退却。不过,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位著名统帅和著作家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这一行动。
在罗斯巴赫会战中,假如联军的统帅的确不想进攻腓特烈大帝的话,那么这次会战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而在索尔会战中,腓特烈大帝承认,他接受会战是因为他觉得在敌人面前退却非常危险;另外,腓特烈大帝同时告诉我们他之所以接受这次会战的其他理由。
总而言之,除了真正的夜袭以外,奇袭并不多见。就是选择包围战术逼迫敌人应战,也只能是对单独的军队,比方说马克森会战中对芬克军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