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木板油画及墨彩。91厘米×73.5厘米。创作于1893年。现藏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蒙克(1863—1944),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出生于勒滕。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蒙克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他于1880年进入克里斯蒂安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学画,主要师从于自然主义画家克罗洛,同时也受到了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1889年作《病孩》变体画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在法国,与高更和劳特累克交往甚密,并参加了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和讨论活动,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这一时期他抛弃了自然主义的画风,开始转向表现主义。
蒙克1892年来到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因其作品中的形象怪诞,曾被愤怒的德国观众当场捣毁了几幅。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展览很快就被封闭了,但展览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和1892年的油画《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的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19世纪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和《呐喊》,前者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后者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1894年蒙克开始从事版画创作,他的版画题材多取自于油画,其中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被他自己称为“生命、爱和死的诗歌”。
蒙克对表现主义影响最深的是居住在柏林十八年中的创作活动。这一时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都是些在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的一些丧魂失魄的幽灵;画面上那些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都充满表现主义的特征。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蒙克自己曾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间,友人相继前进,我独自站在那里,这时我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情感。被强调的轮廓线和夸张变形的表象,使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隔膜和精神危机跃然眼前。重复的轮廓线就像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得到一种强化效果。对于蒙克来说,只有用这种极端夸张的方式才能真实地表达出他内心的痛苦,才能真实地表达出现代人焦虑、恐惧和孤独的心态。
从构图上看,他把与精神表现相关的事物以超时空的方式置于一个空间,就像戏剧舞台,一些人在台上的表演,一些人在旁边解释剧情和报幕。他画中的人以明显的姿态面向观众,由于深层意识被流露、掩饰、隐藏或者揭发而显出痛苦、惊愕、害怕与麻木等不同的姿态。
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性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
我已看腻了那些“室内景色”、“阅读的人”和“编织的妇女”之类的画,我要描绘有呼吸、有感情、有痛苦、有幸福的真正的活生生的人。欣赏这些画的人将懂得这是些神圣的事情,他们会摘下帽子向他致敬,如像置身教堂一样。
见仁见智
蒙克的画面上有一种令人见了为之不安的激动因素,他习惯运用别人所不曾有过的粗大有力的线条,惊人的简略黑白对比,构成画面上起伏的波浪式的旋律。蒙克这位出奇的艺术家不是用喃喃的细语,而是像用激昂的叫唤在和他的观众发生联系。
(王琦主编《欧洲美术史》)
蒙克的艺术含有的悲观和消极的因素,是他生活的时代所造成的。他的功绩在于揭示同时代人的隐藏的心灵,把人们心底的美和丑、痛苦和欢乐揭示在绘画中。他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促进了西方绘画朝写意、象征的方向发展。他在挪威享有崇高威望,1963年奥斯陆建立了蒙克博物馆,陈列着他遗赠的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