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萨之筏》油画。716厘米×491厘米。创作于1819年。现藏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籍里柯(1791—1824),法国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他出身于律师家庭。1808年师从画马名家韦尔内学画。1810年进入盖兰画室,在那里与德拉克洛瓦相识,并常去罗浮宫博物馆临摹古代大师作品,对鲁本斯异常崇拜。他相信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浪漫主义者。
籍里柯重视创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追求视觉快感,在他的画作里常常流露出米开朗琪罗般的宏伟感和运动感。他对马有浓厚的兴趣,绘制了大量马匹和骑手的速写和作品,最后因坠马身亡,年仅三十三岁。他的才能和气魄深深影响了法国画坛。
籍里柯短暂的一生给人类留下了大量艺术遗产,包括一百九十一幅油画、一百八十余幅素描、一百幅石版画和六件雕刻。他著名的作品还有《冲击中的轻骑兵军官》《受伤的重骑兵》《伟大的英国》《埃普瑟姆的赛马》《石灰窑》等。
《梅杜萨之筏》的创作题材来自于当时在法国轰动一时的“梅杜萨号事件”。1816年7月,法国政府的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四百多位乘客,其中有官吏和士兵,开往非洲塞内加尔,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肖马雷原是一个贵族,对航海知识一窍不通。上船后,他玩忽职守,把随行的小船撇得远远的,主舰单放前进。主舰在驶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沙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的努力,只好弃船。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一百五十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漂流。许多人死去,尸体开始腐烂,有人精神失常,有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啃咬死人的骨肉。十几天后他们获救时,只剩下十五人,最终只有十人活下来。
籍里柯选取了筏上濒临崩溃的绝望的人们发现天边一线船影时拼死呼救的一幕进行描绘。混乱拥挤的木筏上是震撼人心的呼救场面,人们排列成金字塔形状,这个三角的顶端是被众人簇拥而起的黑人,手持红衬衫正尽力挥舞求救。他下方挣扎的人们表情不一,在长久的绝望中逢到这一丝希望,都紧张而激动,把手急切地伸向高处。金字塔的底部散乱地陈列着破船板、濒死的人和半截泡在海水中开始变色的尸体,左边有一个对周围的激动置若罔闻的老人,他抱着死去的儿子,眼神呆滞。画面左边还有另一个三角形与这个金字塔相映衬,那是在海风中倾斜的船帆。
整个画面具有魔法一般不可抗拒的紧张感和感染力,色彩对比强烈,人物形体突出,节奏强劲,起伏动荡。画家突破了古典主义偏爱水平线和垂直线的陈规,在画中构筑了前倾的人群和后倾的船帆两个充满张力的三角,人物形象也个性鲜明而奔放,显示出画家与众不同的激情和想象。
可贵的是,这幅画上的浪漫想象都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的,其奔放的热情源于积极的人生理想。为了画好这幅社会关注的巨作,籍里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先找到梅杜萨号的幸存者了解详细情况,制作了木筏的模型,进行第一次构图;又到殡仪馆工作,观察尸体;还观察了各种非常情况下人的种种表情;到精神病院画精神失常的病人;他甚至剃光了自己的头发,逼迫自己足不出户,安心作画。这幅伟大的作品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展出便轰动了全国。但是画家对社会的反响感到失望,因为这幅画政治上的反响大于艺术上的成功。
见仁见智
当籍里柯画他的《梅杜萨之筏》时,允许我去看他工作,它给我的印象如此强烈,以致我走出画室后就像一个疯子一样一直跑回了家。
(德拉克洛瓦)
普桑描写了意大利人,达维特描写了罗马人和希腊人,而在复辟王朝这个怪胎里,籍里柯保存着民族思维的纯洁和力量……他独自一人凭着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来……
(日涅·米施列)
尽管还有不足,但他的才能给人崇高的希望……作品的构图有难得的特点……我认为,这件作品的主要贡献在于强烈地、很好地连接所有人物并使之处于统一气氛的主题。
(德拉克里兹)
浪漫主义这个名词,在欧洲具有普遍意义,但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国家里,有它不同的内涵。浪漫主义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其历史比较短暂,而以19世纪30年代为最盛。在法国,它的政治背景是王朝复辟和七月革命的浪潮。这种艺术思潮在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时,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抨击现实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人民革命上面,如雨果、拜伦、雪莱、德拉克洛瓦等即是,这是积极的浪漫主义;另一种是在尖锐严酷的斗争面前恐惧或憎恨人民革命,把自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或幻想的世界里,有的向往中世纪生活方式。这种消极情绪,在法国的文学领域表现较为突出。浪漫主义在美术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导,是第一件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现实题材的浪漫主义画作。籍里柯则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对法国艺术界的影响不可磨灭。他的艺术是19世纪艺术的重要转折点,受到米开朗琪罗艺术及巴洛克美术、新古典主义的启示,同时也预示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早期印象主义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