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清官汤斌,以清廉刚正、敢言直谏闻名于顺治、康熙两朝。为官多年,廉洁自律,百姓安居乐业,居家简朴,崇尚俭约,一日三餐不离清水豆腐汤,于是有了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的说法,“三汤道台”的雅号就此广为流传。有秀才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两袖清风,百姓爱怜当局者;一身正气,三汤可配后来人。”台湾作家高阳在其《清官录》中,则赞誉汤斌为“大清王朝第一清官”。
汤斌出生于明朝末年,生逢乱世,因其家产被豪绅所夺而家道中落,全家靠母亲赵氏纺织维持家用。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父母也不忍废弃礼教。父亲汤契祖中过秀才,做过陕西按察副使,汤斌自幼从父读书,习科举之业,深知自己能够读书来之不易,因而对每章书必熟读后才肯去休息。由于读书刻苦,知识丰富,为其日后科举之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汤斌随伯父逃到山东躲避战祸,其母为保全志节而死。战后,汤斌闻母殉节,立即回家奔丧。随后,汤斌跟随父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浙江间辗转,历尽艰辛。国破家败,流离失所,让汤斌成熟而能吃苦。在逃难途中,父亲汤契祖经常为儿子讲解前朝历史、圣贤故事,父子俩相互探讨验证。汤斌喜研理学,不薄程、朱,更喜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他不想做隐士,想入世为官,有所作为,拯救民众于水火。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笼络中原人才,下令恢复科举考试。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汤斌参加乡试中举人;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汤斌入京参加礼部会试,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开始了其廉洁为官的人生之旅。
汤斌为官心态正直,从不以公事夹带私情,所奏皆以天下为重、社稷为重,因而受到顺治的青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二月,顺治帝下诏求言,议修《明史》。汤斌应诏陈言,建议广搜先代遗书及明末死难诸臣事迹以修《明史》,因而引起了强烈反响。内院大学士冯铨、金之俊等皆“不悦”,攻击汤斌“夸奖抗逆之人,拟旨严饬”。顺治自知汤斌意在表彰忠义,“昭示纲常于万世”。汤斌的耿直得到了顺治的青睐,顺治特于夜半召汤斌至南苑,“温语久之”,以其“为可大用”。顺治帝力求吏治改革,认为“京官习知法度,外官谙练民情,内外扬历,方见真才”,并亲自裁定汤斌等十八名“品行清端,才猷瞻裕”者官升一级,补授外缺,汤斌则补授陕西潼关道副使,这是以监督府县为专职之官。潼关位于晋陕交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三秦门户”,明末清初因陕西战事不绝,人口流失严重,社会凋敝,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为不扰地方百姓,汤斌上路赴任时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另一头骡子驮着两副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像穷书生赶考似的到了潼关。汤斌向守关的把总说明身份后,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使劲地摇头:“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土豪劣绅就不敢再作恶,地痞流氓也销声匿迹,百姓安居乐业,官府讼简刑轻。在汤斌的善政感召下,流民纷纷来归,屯田开荒,使昔日的荒田成为粮仓。汤斌仅用三年时间,就使潼关成为户口数千、市场繁荣的西北重镇。一时间,“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这里因受南明小朝廷的影响,反清势力非常强大,而且盗匪横行,骚扰百姓。而地方官吏更是如狼似虎,贪腐成性,使岭北地区民不聊生。汤斌上任后,首先整顿吏治,惩办贪官绝不手软,使政治逐渐清明。尔后,奖励耕织,免征课税,使民得以休养生息。继之,汤斌推行剿抚并举政策,亲自督军擒获南明大将李玉廷,并扫平地方匪盗,使境中大治。为保存地方文献,汤斌主持刻印了明天启年间由谢诏纂修的《赣州府志》二十卷。汤斌文武并举,业绩广闻。然而正当朝廷准备提拔汤斌时,忽然传来了其父亲病危的消息,汤斌为尽孝请求辞官休假。因汤斌为官清廉,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又坚决拒绝士绅馈赠,最后只好卖了马筹到路费,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汤斌回家后,精心侍奉老父,孝敬继母,周到备至。其父病逝,汤斌居家守孝三年。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皇帝不满九卿“会推”人选,亲自点名汤斌出任江苏巡抚。汤斌临行时,康熙对他说:“做官应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俗崇尚奢侈,应该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一定要慢慢地进行,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并赐鞍马一匹、衣料十块、银五百两,又赐亲笔字三幅,说:“现在该远离京城了,打开它,便如同见到我的面一样。”汤斌前往江苏赴任,一如从前,布衣牛车,仅一老夫相随。汤斌主仆途遇一位知县,乘坐着华丽车马,仆从相随,威风凛凛。知县家奴见汤斌牛车在前,怒斥汤斌主仆避让。汤斌不与其计较,则以从一品巡抚牛车避让正七品知县马车,此举古今罕见。汤斌中途住店,又遇到这位知县,不想知县竟然得寸进尺逼汤斌让房,汤斌依然宽忍让之。后知县闻知汤斌乃新任江苏巡抚,惭愧万分,无地自容。康熙闻知此事,御赐汤斌宝马以奖之。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因而水患频繁。汤斌下车伊始正遇灾年,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前任巡抚余国柱任职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属下官员为保乌纱或少受皮肉之苦,也不得不常送红包贿赂余国柱。汤斌到任后,立即放赈救灾,与民同甘共苦,并特地找来司道开诚布公地说:“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不准要知府的钱,知府不准要州县的钱,州县不准要百姓的钱。我不容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自总督以下,都不得受所属一钱。京朝官奉使经过的,不敢有所搜索,所部肃然。在江苏,汤斌体察民情,处处顾念百姓利益,洁己率属,破积习,减税赋,移风俗,济灾民,仅半年时间就受到江苏人民极深的爱戴。
汤斌在苏州做江苏巡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仅为政清廉,而且居家也清贫。全家每日则以府衙后院中的野菜充饥,每餐只有一块豆腐,因而民众尊称其为“豆腐汤巡抚”。汤斌时年已三十多岁的长子汤溥由老家前来探望父亲,见父亲清苦如此,于是上街买来一只鸡为父亲调补。汤斌非但没有因儿子的孝顺而加以赞扬,反而怒罚儿子长跪谢罪,亲教其应如何体谅万民疾苦,说“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成大事的”,后撵回老家。他夫人也没有华贵衣服,冬天旧衣上常“棉絮飞出”。
汤斌在苏州的官场中,还调教出了一个有名的廉吏郭琇。郭琇是从一个贪官脱胎换骨变为一个清官的。曾经因为贪污纳贿,郭琇名声扫地。汤斌上任后,要治这样的罪、罢那样的官,郭琇求见汤斌,愿意痛改前非。返回县衙后,郭琇立即命人挑水冲洗厅堂及内室,表示去污更新。同时公开对老百姓说:“前任县官郭琇已死,现在是新的郭琇了。”从此,果然清正廉洁,尽心治理。汤斌对郭琇知错就改很是欣赏,他发告示嘉奖郭琇“洗屋做清官”的事迹,并以全省第一名的考核资格向朝廷推荐郭琇当上了御史。
汤斌外号“豆腐汤”,意思是这个巡抚只吃得起价格便宜的豆腐,买不起肉。其实,他不仅是一个自己不愿多吃肉的朴素生活者,也是一个不肯多动用朝廷和民间税金的清官。他敢于在康熙皇帝南巡苏州时,不像其他地方的许多官员那样,专门动用了人力物力去修路扩路开“御道”。理由是如此一来,要拆除大批民房,老百姓负担太重。他不感兴趣于所谓的建树“政绩”,康熙获知,嘉许他是真正的“爱民如子”。汤斌在苏州做了两年江苏巡抚,吏治真正,民俗清嘉。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皇上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朝臣中有人推荐汤斌。康熙下诏说:“自古帝王教育太子,一定要挑选谨严、恭敬的大臣,统领僚属,以专门辅佐协助太子。汤斌在任翰林院时,一向行为谨慎,这是我深知的。选任巡抚以后,廉洁律己以率领属下,并实心办事,的确应该提拔,用来感化在位者。”于是授汤斌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汤斌赴京时,因当时苏州出版业发达,“吴中价廉”,只买了一部《二十一史》带走。苏州百姓哭泣挽留,停市三天,满街巷烧香跪拜为他送行。可见,汤斌遗爱百姓,百姓更热爱汤斌。苏州百姓后来在胥门接官厅建“民不能忘”石牌坊,以纪念曾在苏州为官一任、廉政亲民的汤斌。
皇太子胤礽生性残忍、感情淡薄,其对臣民百姓稍有不从便任意殴打,其侍从更是仗势欺人肆意敲诈勒索,因而激起朝廷上下公愤。汤斌虽有修养、学富五车,但太子胤礽我行我素,根本不听其教诲。汤斌刚正不阿,不趋权贵。当时明珠为大学士,在朝中当权,考核官员时,外官纷纷向明珠送礼,却没有汤斌的属员。又因修河道之争,汤斌仗义执言,触怒了大学士明珠,因而遭到明珠及其党羽的陷害,并诬告汤斌对太子教育无方。余国柱传言说,皇上要将汤斌降隶八旗户籍,传言越传越广,听到的人无不落泪,住在京师的江苏人,联络大众,击鼓为汤斌鸣冤。康熙宠信明珠,但见汤斌得民心如此,为避免事态扩大,赦汤斌无罪,迁其为工部尚书。而绅民为保护汤斌而聚众抗旨,触犯了皇家大忌,因此,康熙心中不快,自此对汤斌耿耿于怀。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汤斌因得不到康熙的信任,抑郁患疾去世。噩耗传至京师,京城士绅父老妇孺闻知无不感伤,哭泣如丧考妣,涕泣至郊迎者多达万余人,皆白衣素冠,古今未见。汤斌生活清苦,他的故居板门竹篱,简陋异常,去世时家里仅剩下八两俸银,因而家人无资为其安葬,幸而得好友资助,乃能成殡。汤斌清贫至此,堪为廉洁之楷模。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历史证明汤斌无罪,雍正下诏为汤斌平反昭雪;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乾隆登基的第一件事即下诏追赠汤斌为“太仆”,谥曰“文正”。这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谥号,整个清朝得到这个谥号的只有八个人。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赐汤斌从祀孔子庙。后学林则徐、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皆以汤斌为楷模,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