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吏治史上,清官廉吏总是让人们世代传颂,并留下千古美名。被康熙褒奖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成龙的一生,是政绩卓著、奉公爱民的一生,是苦节自厉、甘守清贫的一生,他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名震天下。
于成龙从清王朝的基层提拔上来,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一心为民,不畏权贵,戒奢崇俭,不沽名钓誉,并能深入群众,体恤民情。他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对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来说是一次命运转机,他从副榜贡生被选授为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地处融江、龙江之间,四周是深山密林,环境溽暑潮湿闷热,经常流行瘟疫;汉族与当地瑶、苗少数民族杂居,由于受统治者的挑拨,形成世仇,社会动荡不安。被收归清政府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第一任县令被杀,第二任县令上任未到一年就跑了,因此,无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于成龙的亲朋好友也都劝他不要去赴任,而他却执意不肯。临行前,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然后,变卖家产凑足一百两银子做路费,义无反顾地去罗城。一个已被朝廷任命的地方县级官员,竟自费长途跋涉千里赴任,这在今天已难以想象,而于成龙却正是这样毫无怨言地走上仕途。到达罗城后,于成龙才感到现实情况确实要比想象的差得多。县衙既没有朱门粉墙,也没有大殿高堂,甚至连个土墙都没有,只是一座用荆棘围起来的院落,大堂只有草房三间,中间用土堆成方台,上面铺了一块木板作为桌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农家小院,而身为一县之长的于成龙每天就坐在这里处理公务,接待百姓,慰问疾苦。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随从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力,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在于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建立保甲(一种军事制度),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约乡民练兵,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在强大的声势下,西乡贼魁俯首乞恩讲和。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题写对联,以示鼓励。三年就使罗城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于成龙一心想着百姓,尽力改变罗城贫穷面貌,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苦生活。于成龙在罗城为官七年,住宅是三间破屋,没有厨房,只在案边设灶,晚上头枕钢刀而卧,以防野兽袭击。于成龙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自然也爱戴他。当地百姓见他生活窘迫,便都来关心和接济他,一清早就有人来问他是否缺少柴米油盐,晚上又有人来问安。每次人们凑钱给他,他都笑着说:“我一个人何需许多,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就等于我受了。”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爷”,家中的婚丧嫁娶之事都愿意与他商量。有一次,于成龙的大儿子来罗城看望他,于成龙十分高兴,在吃饭的时候破天荒地买了一只鸭子。他对儿子说:“我们两个人,煮半只鸭子就足够了,剩下半只腌起来,留着过年再吃吧。”儿子知道他历来生活节俭,就同意了。当地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四处相告,说:“于大人的大公子来了,阿爷生活清苦,我们大家凑钱给他带点东西回去吧。”于是,各家各户凑了许多钱送来。于成龙笑吟吟地说:“谢谢大家了。这里离我家有六千里地,一个人带这么多钱,多不方便啊!”于成龙一定要让大家把钱拿回去,百姓们十分感动,都伏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呼喊他为“于青天”!于成龙的突出政绩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春,金光祖升本省巡抚,就地方施政征询于成龙的意见。对此,于成龙曾两次条陈,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金光祖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将于成龙事迹申报朝廷,经吏部考核,将他举为“卓异”。所谓卓异,即卓越,不同于众之意。清朝把它升格为一种国家级的荣誉,类似于今天的全国标兵。《清会典·吏部》:“卓异者,必按其事而书于册。”于成龙为官二十余年,三次获此殊荣。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走的时候,罗城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依依不舍。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于成龙廉洁奉公,连去合州赴任的盘缠都没有。罗城地方凑了行资,派人暗中一路接济护送,才得以到达合州,情景感人动人。于成龙官是升了,但朝廷让这位清官去的合州却是困境重重,那里因常年战乱人口流失严重,一年向国家交纳的正赋仅有15两银子。但于成龙不到两年的任职时间,就使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于成龙又因政绩显著被提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黄州府岐亭镇一带,盗贼甚至白昼劫路伤命,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定和居民正常生活。于成龙上任之初,为了摸清盗情和每一件重大盗案,他总是亲自访察,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于成龙对待案犯铁面无私,但主张慎刑,以教为主,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取得突出效果。他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从而被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
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于成龙举“卓异”后,被调主持武昌府政务,之后,他两次平定“东山之乱”,身先士卒,危急关头置生死于度外,使战斗获得全胜,显示了他卓尔不凡处理动乱暴乱的能力。为此,他又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为民称颂的好事。当时清廷实行“海禁”政策,统治者不顾连年兵祸,民不聊生,动辄以“通海”罪名兴起大狱,使许多沿海渔民罹难。于成龙在审阅案卷时,发现每案被拟极刑的就达数十人或上百人之多,甚至殃及妇女孺子。于是他坚决主张重审,对怕得罪清室而劝阻他的人说:“皇天在上,人命至重,吾誓不能咸阿从事!”在他的力争和主持下,先后使千余名百姓免遭屠戮而获释,贫困不能归者还发给路费。他自己则自甘淡泊,一尘不染。福建巡抚吴兴祚以“廉能第一”将他上报,朝廷升他为布政使。未逾两年,出任为两江总督。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制定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方法上,康熙帝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于成龙历任湖北黄州同知、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官职越当越大,自奉愈来愈薄。他的清廉艰苦,几达常人不能理喻的地步。逢灾荒年岁,他以糠代粮,将口粮薪俸节省下来救济饥民。百姓尝有歌谣:“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他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代步的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当地富户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解囊救民。于成龙赴任福建途中,除行囊一捆,还带萝卜数十斤以供沿途食用。平日“饮茶”,皆命仆从摘屋后槐叶代用,久之,“树为之秃”。他一年四季不见肉味,遂得一雅号“于青菜”。公生明,廉生威,闻于公将至,“官吏望风改操”。
作为清朝一品大员的于成龙貌似严厉,其实待人非常随和,没有官架子。公务时间,他的衙署大门始终敞开着,官吏有事找他,就直接进入他的寝室。他的桌案上左边放着生姜、豆豉,右边放着案卷文书,就像农村的教书先生一样,随便与人交谈。江南生活比较富裕,许多官员以纸醉金迷为荣。于成龙以总督身份做表率,生活俭朴至极。客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清苦?他答道:“多留一些米,就可以多赈济一些饥民。”在他的影响下,江南各地的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变化。官僚、巨商都脱下绫罗绸缎,改穿布衣;高门大户,将大门楼改筑成小门楼;横行乡里的少数恶霸,也都悄悄地避居到外地。但不少人是慑于于成龙的威势,表面上表现出改邪归正的样子,背地里却极力造谣诽谤,甚至有人诬蔑于成龙来到富庶的江南后,也开始作威作福,不像以前那样清廉了。由于众口铄金,连一向对于成龙颇为信任的康熙皇帝也起了疑心。于是康熙帝暗中派人去调查,得知实情后,拿出宝剑斩断桌子说:“如再有人说于成龙是贪官,这就是他的下场。”
于成龙清正廉洁,自甘淡泊;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刚正不阿,百折不挠。其事迹之感人,为历代所传颂;其精神之广播,为官民楷模。他来也两袖清风,去也两袖清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成龙逝世,享年六十八岁。官员亲友去他家吊唁,只见家中“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众人无不相顾痛哭,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消息传出,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菜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还绘了他的画像,长期祭祀,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皇帝特地派员致祭,赐谥“清端”,还对大臣们说:“于成龙任总督江南时,有人说他变质了,操守大不如前。到他去世后,才知道他一生始终保持廉洁,为百姓所称颂。这是因为他本性耿直,不肖之徒心中嫉恨,才制造出这样的谣言。像于成龙这样做官的,普天之下能有几个呢?他真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廉吏啊!”康熙破例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表彰他廉洁刻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