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常心?
有人说,“平常心”是尊重规律和规则,尊重客观现实,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去追寻,并上升至儒道文化的层次上解释,便有些玄奥。其实,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如孟子所说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但是,“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并不等于不同恶势力抗争……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梦死,更不能算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作者所评论的:“当他们到了纯粹只顾自己醉生梦死的境界时,道德的评价就苍白无力了。”把平常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当今社会,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大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如此一来,多年形成的道德和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处在迷茫、徘徊的状态中,导致自我心态把握上的失准,继而陷入名利诱惑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自省,不丧失自我的真性。诚如有人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于贪欲和争斗,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
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贵在守恒。以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件事为例:当我们为同事去世的亲人送葬时,在走进火葬场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争名夺利实在太没意思。可当走出火葬场,重新融入世俗生活中时,有些人完全忘却了在火葬场时的感慨,依然乐此不疲地周旋于名利场,有的还会变得异常“骁勇”。
保持平常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每个人的恒久理念呢?
真正领悟平常心的意义,并以此为人生准则,从中获取无限的欢乐与满足,做一个永远幸福的人,既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睿智的理性思考。如此说来,平常心的内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实并不平常。
嫉妒是毒药
摩伽陀国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白象很特殊。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很用心。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不久,他们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将白象清洗、打扮了一下,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交给国王。
国王就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这头白象很美,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给了白象,心里十分生气、嫉妒。
回宫后,他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哪方面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可以呢。”国王就说:“好。那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
隔天,驯象师将白象带去。国王就说:“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听话了。
国王又说:“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也照做。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
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要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了,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国王很不高兴,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悬空吗?”
这时,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现在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这头白象竟然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欢呼了起来。国王十分开心地问:“你从哪儿来?为何会骑着白象来到我们的国家?”驯象师便把所有事情告诉国王。国王听完之后,叹道:“人为何要嫉妒一头象呢?”
可见,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如果处理不好,妒火中烧,就会引发不正当竞争。
心理学家的观察也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也高;宽容的,则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只有前者的1/3—1/2。而且,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发生头痛、胃病、高血压等,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往往在我们心中留下或大或小的“肿瘤”。我们要丢掉它,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缩小它投射在我们心中的阴影。
嫉妒破坏友谊、损害团结,给他人带来损失和痛苦,既贻害自己的心灵又摧残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坚决、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过度的羡慕就会变成嫉妒
有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约在十几年前,我母亲养着几只猫。这些猫很受宠爱,每天过着好生活。
“后来有人送给我母亲几盆鲜花,听说是月季花,名叫‘和平’、‘月光’等。母亲每天施肥、浇水,勤加管理,还从书店买来各种有关养花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实践。很快这些花就开花了!
“母亲高兴,就邀好友来赏花。当客人们坐定,母亲便将一盆她认为最好的鲜花摆放在中间的凳子上,指着花对客人们说着那花。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令在场的所有客人惊讶不已的事!
“一只平时最受宠爱的猫,冲到花盆前,扑打花瓣!此时那猫的双耳用力往后背。当然,美丽的鲜花瓣不能抵挡猫锋利的前爪迅猛的攻击!还没来得及制止猫的攻击行为,那花已经被打掉了许多花瓣。
“大家都被这一状况震惊了。那猫突然停止进攻,坐在那已经被打坏了的花盆前,看看大家,又看看那盆花。
“此时,我母亲明白了其中原因。原来家中每次来客人,母亲都是对着客人指着猫夸耀,这次夸那盆花。此种举动可能伤害了猫的自尊心,也引起了猫强烈的妒忌!因此就发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当时我见那猫坐在花盆前面,看着那被它打坏了的花头,心里也不好意思。又朝着我母亲咪咪地叫,似乎在对我母亲诉说着什么。
“当时大家觉得十分惊讶!猫居然能有此种举动!令人不解。
“以后每次再请人到家里赏花,母亲就先对大家夸几句猫,然后再说花。如此这般,以后竟没有发生过猫攻击花的事件。”
羡慕是容易向嫉妒转化的心理。
羡慕会将自己与他人相比,比较结果使自己发现,至少在某一方面不如他人,而且这不是立即能改变的,于是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和他人一样,进而仿效他人。
而嫉妒指的是对别人在某些方面,例如品德、才华、成就、名声、相貌等超过自己而不满。嫉妒是以错误的认识为基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与不正当的行为。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心胸开阔,对先进者由羡慕心情上升为追赶行为;而心理健康程度差的人,会对先进者由羡慕而转为嫉妒。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羡慕别人的想法。毕竟,我们不是完人,这样就会促使我们对那些自认为生活得美好的人产生羡慕的情绪。适度地羡慕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地羡慕就会变成嫉妒,要慎重。
保持平静和睦的心态
据说古人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来真自杀了。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会有风波。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正确看待他人,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只想拥有一双合脚的鞋子
刚到小学三年级,小男孩的身高已达到1.70米。1996年,当他16岁时,身高已经达到2.20米,穿的鞋子是53码。这么一位“疯长”的巨人,让他的父母很发愁。
还是小学生时,他那双大脚却穿不下爸爸的鞋子,父母俩只好每天满街找46码的鞋子。不到一年,父母俩又寻遍大街小巷,求购48码的鞋子。再后来,父母已找不到合适的鞋子。如果是缺钱还可以东凑西借,但53码的鞋子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巨人般的儿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常跟同居一室的青年篮球队的队友说起自己的“远大志向”:“我一定要努力,争取进国家队,那样就不愁没鞋子穿了。”
他就是姚明。今天的姚明已经成了一名优秀卓越的球星,他当初的目标却不是拿冠军、去NBA、当球星。他的努力却是为了有一双合脚的鞋子,让全家人不再为他穿鞋而发愁。
也许姚明如此简单的目标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正是这目标成就了姚明今天的辉煌。认真实际地确立自己人生每一阶段追求的简单目标,努力实现它。
认真实际地确立自己人生的每一阶段追求的简单目标,并不断地去实现它,超越它。
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博士穆兹德巴耶夫是尝试研究嫉妒心理的人之一。他研究了社会中哪些人群经常被人嫉妒,嫉妒心强的都是什么人。七个社会群体的1400人接受了问卷调查。被问的问题是:你是否对同龄人的成就或邻居中大奖感到嫉妒?
调查结果显示,嫉妒心最强的是大学生。他们刚刚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还未成功,他人的成功令他们懊丧。他人的一帆风顺与成就对失业、退休人员和工人的刺激稍逊,但仍很明显,他们的嫉妒心来自物质上的困苦和在社会上遭到的冷遇。嫉妒心少的人是公务员。嫉妒心有三个高峰年龄段:18—24岁的年轻人嫉妒已取得成功的人士;这种心理产生的另外两个年龄段分别是30—34岁事业辉煌期和55—59岁事业尾声期,在这两时期易嫉妒他人。嫉妒心基本上不取决于性别。
嫉妒心强的人多半是不成功的人。他们把周围人想得很糟,认为别人都怀有敌意,对他人百般挑剔。他们喜欢造谣中伤,散布流言。在他们看来,逃税、坐公交车不买票、行贿受贿这些行为是完全合理的,并且体罚孩子,以及性行为不慎重等都是可以接受的。
学者还调查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是天性,18%的人归咎于教育,22%的人认为是沉重的生活负担使然,少许人认为,这与教育和整体文化水平有关。总之,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嫉妒是由一些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引起的。
面对嫉妒者的中伤,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这样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使心智疲惫又毫无意义的纠葛中。拜伦说过:“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这“一笑”,很洒脱。对嫉妒者的中伤,最妙的回答是——让心灵安详地微笑。
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造成不好的后果。而对于嫉妒者的中伤,最好的回击是置之一笑。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
已经是三伏天了,庙堂前的草地上仍然是一片枯黄。
小和尚说:“师父,快撒点草籽儿吧,这草地多难看哪!”
师父赞许地看着小和尚说:“好啊!等天凉了,随时吧!”
中秋,师父买了包草子儿草籽儿叫小和尚去种。
秋风阵阵,草籽儿边撒边飘……小和尚急得喊了起来:“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被风给吹走了!”
师父不动声色地说:“嗯,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儿。随性吧。”
种子撒完没多久,来了麻雀。小和尚急得直跺脚:“坏了,坏了!草籽儿都让麻雀给吃了。这可怎么办呢?”
师父和颜悦色地说:“别急。种子多,吃不完,随遇吧。”
播种那天夜里,忽然下了一阵暴雨。清晨,小和尚到院里一看,焦急地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可完了!草籽儿都让雨水给冲走了!”
师父毫不介意地说:“冲到哪儿就会在哪儿发芽儿,随缘吧。”
七八天过去了,绿草长满了原先枯黄的草地!原先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好看!太好了!”
师父眯起笑眼,慢慢地点着头说:“随喜,随喜!”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别把生活定格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坚强中随遇而安,平凡中感悟快乐。永远不去计较生活中的不快,我们就会本能地收获幸福和喜悦。
拥有平常心
有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头驴子吃饱喝足后,感到精神抖擞,体力充沛,就兴奋地奔跑起来,并自豪地说:“看看我的身体和精神,我父亲肯定是一匹雄壮的骏马。”第二天,由于它赶了一段长路,觉得疲劳不堪,就垂头丧气地自语道:“毕竟我的父亲只是一头驴。”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的就是那些在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中怨天尤人的人。生活中不正有许多这样的人吗?怀着这种心态别说做大事了,恐怕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十分重要。
古人说:“平常心即是道。”“道”,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所谓的平常心,是“无为、无争、不贫、知足”等观念的综合反映。如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够守住“道”,以平常心去对待,十分从容镇静,在不迷失自我的同时于适当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算达到了“平常心”。
拥有平常心,你也就能任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拥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心。拜伦说:“真有血性的人,绝不乞求别人的重视,也不怕被人忽视。”爱因斯坦用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牌给女儿当玩具。也许我们觉得荒唐,但正是这种淡泊的心境。使他们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也震撼了我们的灵魂。
当你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时,你就会发现:真情,就在你身边。平常心意味着理解、宽容、忍让,意味着欢乐别人的欢乐、痛苦别人的痛苦、喜悦别人的喜悦。多一分理解和关爱,世界就多一份真善美。
以平常心做事,以平常心待人
我国著名的学者张中行先生,就是位这样的人,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他以平常人的平常心,看平常人,写平常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自然而坦荡。捧读张中行先生的文章,犹如倾听一位近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讲述他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