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哲学全知道
13371700000042

第42章 难得糊涂(4)

魏王见了孙膑,问其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很是高兴,想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共掌兵权。原本就不希望看到孙膑的庞涓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膑实臣的兄长,怎么能够为副职?不妨暂且拜为客卿,等有了业绩,臣当让位,甘愿其下。”因此,魏王拜孙膑为客卿。

从那以后,庞涓与孙膑频频往来。庞涓居心叵测,欲除之而后快,只想等孙膑传授了兵法再下毒手。

不久,两人摆演阵法,庞涓比不上孙膑,就迫不及待使计陷害孙膑,便一边在魏王跟前挑拨,一边伪造证据,说孙膑私通国外。魏王听信了庞涓的话,将孙膑一对髌骨削去,又用针刺面“私通外国”四字,庞涓还猫哭耗子,又是痛哭,又是敷药,又是劝慰。

对此,孙膑十分感谢庞涓。庞涓便让孙膑把兵法写出,孙膑欣然应允。直到一天,孙膑的近侍诚儿偶然听说庞涓单等孙膑写完兵法便马上绝其饮食之时,孙膑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不管写与不写,生命都将危在旦夕,便马上打开锦囊,只见有黄绢一幅,上写“诈疯魔”三字,方感叹一声,下决心依计而行。

晚饭照例送来了,孙膑正想拿筷子,忽然扑到地上,佯装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叫:“你为什么要下毒杀我?”说着把饭盒推倒落地,把写过的木简向火扔去,口里不住谩骂,语无伦次。诚儿不知是诈,慌忙奔告庞涓。第二天庞涓来看,见孙膑满脸痰涎,伏地又哭又笑。庞涓问:“兄长为何又哭又笑呢?”孙膑答:“我笑魏王想取我性命,却不知我有十万天兵守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睁眼盯住庞涓,又不停地磕头,狂呼:“鬼谷先生,求你救我一命吧!”庞涓说:“我是庞涓,你认错人了。”孙膑扯住他的衣袍,狂叫“先生救我!”

庞涓回府,心中怀疑孙膑是装疯卖傻,想探其真假,就叫人把孙膑拖入猪栏。栏内粪秽狼藉,臭不可闻。孙膑披头散发,在屎尿中打滚,有人送来酒食,说是私下里悄悄送来的,军师不知道。孙膑心知其诈,便佯怒大骂:“你又来害我吗?”把酒食打翻在地,使者顺手拾起猪尿及臭泥块给他,他却抢着送进嘴里吃了。庞涓得知,说:“他真正疯狂了,不足为虑了。”因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罢了。

孙膑从此四处乱跑,踪影无定,早出晚归,依旧以猪栏为室,有时整夜不归,睡在街边或荒屋中,捡食污物,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看来是真疯了。

随后,墨翟云游到了齐国,在大臣田忌家里住下,得知孙膑受迫害之事,乃将孙膑之才及庞涓嫉妒之事告诉田忌,两人商议计谋,借出使魏国的机会,让一侍从假扮孙膑,偷偷将孙膑载回。孙膑回到齐国,依旧不出名不露面,接着齐魏交战,孙膑大败庞涓。齐魏之役,庞涓被射死于马陵道。

“假痴不癫”是说佯装疯狂呆傻,并且一定要做到完全像,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否则,在狡黠的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对手跟前,是难于蒙混过关的。在这个时候,你根本没有朋友,也不能信任任何人,只能自己背负重荷,远离苦难,先保住性命再说。等有了机会,再以静制动,完全地打败敌人。

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那些置身于权力旋涡的人,明枪暗箭防不胜防,或者被人诬陷、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聪明的人为了幸免于难,就一定拿出生命去孤注一掷,执行“假痴不癫”的计谋,这就把糊涂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不要太露锋芒

俗话说“花看半开,酒饮半醉”。凡是鲜花盛开最为娇艳的时候,不是马上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如此,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情趣产生。就像酒饮微醉,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这样才能自然悠久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因此,不管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一定要牢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当做是救国济民的贤人君子似的。

人们往往注意到的所谓清高、孤傲与怠慢事实上是一种自私心理,这三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常常使你孤陋寡闻,而这中间危害人最深的就是傲慢。

三国时候,祢衡很有才气,在社会上十分有名气,可是,他恃才傲物,素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常常说除了孔融和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他容不下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下他,因此,他“以傲杀身”。

献帝初年,孔融上书推荐祢衡,大将军曹操才有召见之心。祢衡瞧不起曹操,称病不去,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求才心切,为了笼络人心,还是册封给他个击鼓小吏的官,用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宴宾客,让祢衡穿戴鼓吏衣着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扒光衣服,赤身露体,让宾主自讨没趣。

曹操对祢衡恨之入骨,可又不想因杀他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心想像祢衡这样狂妄的人,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把祢衡送给荆州牧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十分卖力,但不久便因傲慢无礼而得罪众人。

刘表也是个聪明人,于是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书记,开始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大宴宾客,祢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训斥,祢衡竟当面顶撞:“死老头,你少罗唆!”黄祖是个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那时,祢衡年仅26岁。

祢衡短暂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我们很难推测他到底才高几何。可是,狂傲至此,即便有孔明之才,也必招杀身之祸。由此可见,自视清高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做人最忌讳恃才自傲,不知忍让,那样的残局只有自己来收拾。

傲慢是粗鲁。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常常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姿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肤浅,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爱慕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笨。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事实上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明智的做作。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感到难以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远之。

放下你的傲气,用平和的心态融入他人之中,你会发现其乐无穷。俗话说,有本事要让别人去说。一个真正有能耐的人是不喜欢自吹自捧的,因为别人的眼睛要比你的眼睛亮得多。如果你时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盛气凌人,进而去接受别人的夸奖,自己拍自己的胸脯,把它当做一桩了不起的事情,那你其实是在欺骗自己。从此,你就会很容易迈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失去自知之明,就像盲人骑着瞎马胡走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可能呢?

假如你不愿遭到别人的厌恶、疏远,那你就不要傲慢和十分强调自我。假如人人都注意加强自身修养,谨记傲慢,那将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愈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变得愈加幸福和快乐。

假糊涂,真智慧

说到“糊涂”一词,你是否想到了郑板桥说过的一句话:“难得糊涂。”言简意赅,可它却说出了糊涂生活的大智慧。糊涂与清醒只在一念之间,参照物不一样,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同。别人眼中的糊涂,你自己或许觉得清醒;你眼中的糊涂,人家又说你清醒。其实,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学会糊涂,以便在生活中能挥洒自如,逍遥自在。

有关“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的出处,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据说,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参观郑公碑,夜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对外声称糊涂老人,但言谈举止,高雅非凡,因此两人交谈十分投机。老人家中有一块硕大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十分赞赏。老人欲留下郑板桥墨宝,以便请人雕于砚台背面,郑板桥觉得糊涂老人必有来头,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加盖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缺,郑板桥便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并没推辞,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加盖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猜定是一位操行高雅的退隐官员,心生敬仰情意。见砚台还有余隙,便又执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后来这段文字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深意的哲理,更有人写成横联,“难得糊涂”一词也就广为流传了。

生活中,功名、利益、事业、地位和家庭的成功,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每个人差不多都会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注于这方面的努力。精打细算尽管有助于事业的经营,提高做事的效率,可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却难以获得大部分人的欢迎。特别是在做人处世方面,往往会遭遇一些不可预料的阻力,这也是做人的最难。因此,对于有些人和事,应该学会糊涂。可是,究竟何时应该糊涂?何时不该糊涂?何事可以糊涂?何事不能糊涂?怎样把握这个分寸才算恰到好处?其实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哪个时机应当“从糊涂中入,从聪明中出”,或在哪个时机应该“从聪明中入,从糊涂中出”,这么出出入入,从聪明而转糊涂,从糊涂而转聪明,若可以把握其中的关键,也能由此变成一个真正的智者。

漫漫人生路,每一个人都希望尽快到达人生旅途的目的地,因为路途的艰辛使人心情烦躁,心烦气躁便觉路途艰难。可是,假如我们静下心来,不把终点作为唯一的目的地,我们就不会身心疲惫,而会有心情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观赏路边不知名的野花。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看做好日子去过,充分体验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牢牢地珍惜现在。这就是生活的“糊涂学”。

郑板桥说:“聪明有大小之别,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从理论上讲,一个人的智商比普通人的正常值高出许多,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生活中公认的聪明人。然而,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会发现许多成功的人物并不绝顶聪明,反之,他们可能还曾有些“笨”。有个统计数字表明,成功的人物中最多只有不超过10%的人才智超群,其余90%的智商差不多只是普通人水平。可是,他们成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成功的人物更看重智慧。

生活中,聪明与智慧的确是两回事,聪明是一种先天的东西,总让人感到聪明人的光芒,但这种表面的光辉,不能令聪明人成功,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被称作聪明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可是智慧就不一样了,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聪明,如寓言塞翁失马中的塞翁,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他们眼里看见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长远的好处,因为日后的大利,他们愿去吃眼前的苦。这样的人不一定是聪明人,可他却一定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智慧和聪明好比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主人没有仆人的帮忙,会显得十分笨拙狼狈,缺乏效率。可再聪明的仆人终究还是仆人,他不可能是主人。仆人需要主人的指导,没有主人的仆人,就失去了用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实践把聪明转变成智慧,在智慧的基础上实施,以便达到事半功倍。

所有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可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得凭借糊涂才得以表现。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有句老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初听起来,仿佛太“世故”了,然而,在为人处世时许多事情一般都坏在“认真”二字上。有的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刻薄,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万事顺心,不准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假想。一旦发现这种问题,他们就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怨天尤人,摆出一副势不两立的姿态。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观点常常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过于清高。总认为世界上,众人皆浊,唯己独清,众人皆醉,唯己独醒。用这种天真和片面的观点去看社会,很多人都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强调的是在待人或处世时不能过于“认真”,该糊涂时就糊涂,只要不涉及到原则问题,糊涂也未尝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提到的不是普通的清,而是“至清”。所谓“至清”者,一点污点都没有,这岂不是白日做梦?可是,现实中更多的人一般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尤其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即使是芥蒂之疾,蝇屎之污,也非得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因此,在他们的心中,社会总是一团漆黑,事实上这是一种病态。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事态度,并不是说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一些无伤大雅、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分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汉代政治家贾谊说过,不拘小节,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是指该糊涂时别太聪明的待人处世之道。

《菜根谭》里有这样的话:“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的顽固举止,应善加引导,却不是忿而疾之。假想,两块顽石相碰,怎么会撞出友情?

事实上,至察并没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如何待人。人们一般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往往忽视自己的不是。看清别人的缺点并不是坏事,假如能区分看待,有益无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人小过,即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失。人无完人,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指责别人时不可太严厉,一定要思考对方能否受得住。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指责别人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过失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发泄一时的气愤之情。几个人同室而居,其中一个时常不打扫卫生,经常不提水,另一个人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话,满腹牢骚。时间长了,传入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进入冷战,一屋子都不得平静。

不揭人隐私,即不要随意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人都有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东西。总爱询问别人的隐私,好奇别人的秘密,这种举止本身就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其他人惹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与人相处,不能过于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他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想与你分享,你就该放下好奇心。其实你一定也有自己的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别人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已经这么信任你,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惜这份感情,对于别人的秘密,三缄其口也不是难事,好比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这里,你不可以将它当做你的,想用就用。

《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烂草和粪便的土壤,才能长出很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往往不会有鱼来此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胸怀以及宽容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视清高,不与任何人接触而身陷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