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也是智慧
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即拥有大智慧的人一般都表现得很愚笨,身手很灵敏的人一般都表现得很笨拙。事实上,这是一种境界。人生中合适的“傻”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聪慧。
真正的聪明人一般是心里明白装糊涂,给人的印象是表面混沌无知、糊里糊涂,实际是冰雪聪明,心里透亮。
大智若愚的确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品性,也是一种做人的策略。
所谓愚,即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虑自己的脸面、学识、地位、权势,必须要糊涂。可该聪明、清醒时,则必须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一定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担忧,不被人事所牵连,这样的人一定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曹操焚烧他的下属与袁绍私通的书信,在史上就是十分有名的一个“糊涂事”。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大战,袁绍被打得惨败。曹操在查获与袁绍往来的书信中,得到自己军中有些将领与袁绍的通信。在别人眼中,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有什么人是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时机。可是假如查出了这一点,对曹操的大业来说没有任何益处。袁绍被击败了,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也已经断掉了念头和希望。而这时的曹操正处于打基础阶段,很是需要人手。假如要查的话,一定会引起这些人的恐慌和畏惧,内部会更加的不稳定。因此,曹操在这个事上表现得十分的“糊涂”,他把收缴来的所有信都付之一炬,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不牢稳的人,表示理解。事实证明,不知道没必要知道的事,下属会由此而受到信任,本来摇摆不定的人或许因受到信任而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事业付出。
在生活中,装傻也是必要的,其实不是说你要对所有的事情视而不见,而是那些你难以预测后果的事情假如没有能力处理,该糊涂的时候还是要糊涂的。装糊涂甚至是一种需要,不只你需要装糊涂,就是别人也期望你装糊涂,在一些与你关系不大的事情上装糊涂。这样你自己平安无事,别人也高兴,因为终究没有几个人情愿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自然,装糊涂也是有界限的,在大是大非上,我们自然要站稳立场,即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是糊涂的境界。
装傻不是真正的傻,有很多外表看上去很聪明,做事也很精明的人事实上是真傻,因为他已把自己的优劣长短全部暴露。装傻的人事实上有很多是极聪明的,他们比那些自认的聪明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可他们明白,不必要的锋芒毕露有害无益,所以才装起糊涂来。
装糊涂是一种人生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只有当你具备了一定的品性,有了一定的修养,才能达到那种境界。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孙子兵法强调了韬光养晦的计策。“无形,则深涧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武的这一军事理念对现代人怎样生存很有指导意义。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可以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最佳的自保手段。
朱元璋即帝位后,分别册封自己的14个儿子到各地做王。驾崩后,由于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早已亡故,于是开始由长孙继位,即为惠帝,改年号建文。建文为排除十多个王叔构成的威胁,便大刀阔斧,把叔父们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只把精于谋略的宁王和勇敢善战的燕王留下来,不敢遽然下手。燕王不是傻瓜,他明白那把大刀马上会落在自己脖子上,与其等死,倒不如先发制人,起兵发难。可是他的军师道衍以军备未足,时机还没成熟,让他再等机会,暂时隐忍,暗地练兵,预备行事。
建文帝重金收买了燕王的亲信葛诚,让他随时密报燕王的状况。葛诚应诺。葛诚回到燕京,说服燕王入京(南京)见帝,以释嫌疑,完成驱羊羔入虎口的目的。燕王进京后,建文帝一时找不到理由扣留燕王,一个月后,只得释放燕王返回燕京。
圆滑老道的燕王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知道,一般的韬晦之计是欺骗不了朝廷的,不得已,他只好称病在家。
建文帝也不是傻瓜,并不因燕王“病重”而有所松懈,他趁机抽掉了燕王的劲旅,派亲信上任燕京长官,并以制造叛变的理由借机杀了燕王的两位得力干将。
燕王为保全性命,便装疯卖傻,溜出王府,整天在街边游荡,胡言乱语,见物就抢,简直就是一个疯子。有一次,出去几天都没有回来,仆人到处寻找,最后看见他睡在泥淖里,就像猪狗,马上把他扶起来,他大骂:“我好好睡在床上,为什么要抬我出去!”
建文帝的两个亲信听说此事后,便入宫探个究竟。那时正是暑天,只见燕王穿着皮袄,围炉而坐,还浑身发抖,牙关打战,不住地埋怨天气太冷了。二人确定燕王是真病,防务稍为放松。但葛诚说,燕王其实没有病,这是装疯卖傻,真意难测,万万别让他瞒过。
两个亲信马上上报朝廷,建文帝立马采取行动,密令城防副司令张信下手。张信原是燕王的亲信,矛盾不决。母亲问明缘由,劝他要饮水思源,不可忘恩负义,张信便把事情拖下去。建文帝又下密令催逼,张信乃生气去见燕王。
燕王召见张信,依旧卧在床上,不发一言。左右说:“殿下正患风疾。”张信深知其故,便说:“殿下没必要这样,可对老臣直说无妨。”燕王上下扫视着他,认为并无恶意,才开口说:“这场病真惨,已患几个月了。”张信见他依旧不肯露真情,情急之下便流起泪来,道:“殿下,事已到此,再不说真话,大祸真的已临头了。”他随手拿出建文帝的手谕来说道:“大伙一起想想办法,要不就真的是肉在砧上,由人宰割了。”
燕王见此,疑虑全无,连忙起来下床,叩谢张信,急召军师道衍入宫,商议计谋。他们先想法除掉了建文的亲信,随后发檄书,起义兵,清君侧,直逼南京,不久攻下京城,夺取皇位,建文帝削发为僧,仓皇逃出。
生活中,做人要讲究“韬光养晦”的策略与技术。不懂得韬光养晦者,他们一般不会因锋芒毕露而走向成功,却相反,容易由此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
某大企业的市场总监年轻气盛,刚上任就把三把火烧成燎原之势,大刀阔斧撤换班底,执行改革。这位总监很有才气,可由于年轻气盛,反而遭到其他中层主管的抵制。整个蓝图成了他的独角戏。别人不但没有发挥力量,却把他看做障碍。最后越唱越难,只好挂印走人。
上面的事例正是由于他不知道韬光养晦,在新的人际圈里未能处理好包括上下级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加上又不注意讲究方法与方式,最终不但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致了妒忌和排斥。
职场中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人人都盼望在某些方面,或者至少有一点是超过别人,以引起别人另眼相看,既不期望对方不停地自夸,又不希望被别人揭短。总而言之,不希望比别人低三分。因此,对待老板、同事时,该装傻时就要装傻,一定不可聪明过头,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为人处世的方法各种各样,总的来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张扬外露型的,一种是深藏不露型的。
张扬外露的人往往生性耿直,心直口快,说话毫不遮拦,眼里装不进一粒沙子。这种人当然不失为热情,花花肠子少,不记仇,不整人,可缺少婉转回旋,特别是在机智上稍逊一筹。
深藏不露的人看起来深沉许多,心里藏得住很多事,喜怒不表现于色,十分圆通,能屈能伸。这种人通常不露声色,让人防不胜防,被人当做狡猾。
一个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明白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为达目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然而,在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清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做事不留余地,咄咄逼人。尽管他们也有充沛的精力、高涨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华,但这种人却一般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挫折。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们太天真,没有控制好露与不露的关系。
对待老板、同事时,该装傻时就要装傻,一定不可聪明过头,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装糊涂是一种本事
人生在世,不要对什么事都放在心上,该糊涂时就糊涂,该明白时就明白,小事糊涂不玩小聪明,关键时刻,再体现出大智慧。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都提倡“大智若愚”,并且要“守愚”。愚也不是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仁厚平和,不露锋芒,或者有点木讷。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谋略,也是处世的哲学。
大智若愚,从某一个立场来说,也可以解释为小事愚,大事明,该糊涂时不要装聪明。有句古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可在关键时刻,就表现出大智大谋。
吕端是宋太宗年间的宰相,此人出身学士,学识渊博。尽管经历了五代末期的天下战乱,人情艰苦历练不少,可仍是浑身读书人的呆气,仿佛是个十足的糊涂宰相。有人据此说吕端糊涂,可宋太宗赵匡义却觉得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执意任命他为宰相。后来赵匡义病重,宣政使王继恩担心太子做了皇帝以后会对他们这一党不利,因此串通了参知政事李昌龄、都指挥使李继勋等,商议废掉太子,改立楚王为太子。这时,吕端到宫中拜访赵匡义,太宗快不行了,吕端看到太子却不在旁边,就担心事情有变,中间很可能有鬼,便在手板上写了“大渐”二字,让心腹立马去催太子马上到赵匡义身边来,这个“渐”字的含义就是告诉太子皇帝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伺候。等到赵匡义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召见吕端,商议立谁为帝。吕端听后明白事情不妙,他就让王继恩去书房去拿太宗临终前赐给他的亲笔诏书,王继恩不知是计,一进书房就被吕端锁在房中。此时,吕端便快速来到宫中。
皇后说:“皇上去世,长子继位才合乎情理,如今该怎么办?”很明显,皇后想立长子赵元佐。吕端马上反驳道:“先帝既立太子,就是不想让元佐继承皇位,如今先帝刚刚驾崩,我们怎么可以马上更改君命呢?”皇后听后无话可说,心里只有默认了。
事已至此,吕端仍不放心,他要亲眼看见。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仔细,看到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带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能事先明察阴谋,有所预防;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打败奸主;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表象迷惑,不但明智,而且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小事糊涂,大事精明”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实人生的确有很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尤其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伤着胳膊,就是伤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失去原则和人格。可能为了大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让一下,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事情逼到了那个地步,就玩一次智慧,表象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即“难得糊涂”。
激浊扬清,容可容之事。小事糊涂,大事明白。愚,不是自我欺骗或自我安慰,而是有意糊涂,是容可容之事,才能左右逢源,不被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牵挂,这样才会有一个理智的人生;明,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绝不含糊,即大智若愚。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大谋略。
糊涂再难也要学
为人处世中有一门大学问,也就是“糊涂”,糊涂是一种不易被人发现的大智慧,它是需要长期才能锻炼成的大智大勇。
古人云:“吕端大事不糊涂”,讲的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但在重要的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当你面对现实,不分对象地实话实说时,或许会适得其反。如果是这样,倒不如风趣地绕开热点话题,幽默地、糊涂地、灵巧地避开,从聪明转糊涂,由糊涂转聪明,圆滑世故,不为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幸福、知足、成功的人生,才能真正明白和领略“沉默是金”的深奥的做人真谛。
人是灵性动物,再精明的人,也会犯傻;再精干的人,也会失足;再理智的人,也会失控。
人活着,不管做什么,总有糊涂的时候。会做错事,会说错话,会走错道。
难得糊涂,有时或许是件好事;难得糊涂,有时或许造成伤害;难得糊涂,有时或许一辈子遗憾。难得糊涂,有糊涂的益处。太精明的人,有时使人不敢靠近;太精明的人,有时使人感到害怕;难得糊涂,可以使人看到不足,心中更踏实。
郑板桥说过“难得糊涂”,意义深远。人生不能长时间糊涂,只有清醒地面对现实,才能适应社会,正确解决好随时发生的问题。糊涂,只能“难得”,该尽量减少。难得犯点小糊涂,并无大碍。时常犯点糊涂,那可是一件大事,应避免。
难得糊涂,糊涂难得。正确对待的确不易!
但是,糊涂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1)能够把生活中不必要的苦恼减少。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同学、邻里之间,还是萍水相逢,都不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引起一些怨气。假如斤斤计较,往往会越想越气,这样既于事无补,又对身体无益。假如做到遇事糊涂些,烦恼必然也就少得多了。
(2)能够使我们集中精力于做某件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一味在个人待遇、名誉、身份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浪费在钩心斗角、耍弄权术上,就会对工作、学习和事业的发展有害。世上有所建树者,大部分在某一方面都有股糊涂劲。
(3)有利于排除隔阂,融洽关系。糊涂的人老实憨厚,一般更易相处,也不会招惹是非。
(4)遇事糊涂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构成的心理上的创伤能够用外界的不利因素来避免。
人生在世,谁不情愿使自己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呢?谁不愿意自己活得洒脱、快乐、轻松呢?谁不愿意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财运亨通发达呢?谁不想成为别人羡慕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培养自己的“糊涂”概念。
人生活在社会上,不是真空世界,凡事要有“心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做人可谓精明至极,仗着贾母的宠爱和自家背景,上欺下压,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令众人生厌,凄惨而死。由此可知,做人不能不精明,可也不能过分精明。
宋代宰相韩琪,以品行端庄闻名,恪守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原则,素来没有因有胆量被人夸奖过,但是,他处理的事情都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结果得到了大家的敬重。
做人精明露骨,则是一种小聪明。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恃聪明引火烧身。三国时代的杨修,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他的几次“聪明”过了头,锋芒外露,反而引起了曹操的嫉恨,将杨修杀掉。因此,假如一个人真的是很聪明,也不能把自己的聪明全部都写在脸上,需要的时候要做到揣着聪明装糊涂才可谓聪明。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曹操带着杨修出门,见到一碑背上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知不知道那八个字讲的是什么意思,杨修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别说,让我猜猜看吧。”又过了三十里,曹操说他也知道了,并说好两个人各自把答案写出来,结果两人的答案都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曹操感慨地说:“我的才华不如你,想了三十里才想出答案。”此时,人们都很佩服杨修的聪明和睿智。但想到杨修之死,人们又会对他做事的风格摇头。做事聪明的人,不一定做人也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