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13359600000016

第16章 忠告五如果你走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1)

1.稳、准、狠的投资策略

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

——巴菲特

巴菲特在决定向保险业进军以后,就开始着手筹备。在70年代初他就收购了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因为当时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美国经济进入“滞涨”时期,保险业的前景也不乐观,所以很多小型的保险公司濒临破产。巴菲特刚刚转向投资保险业,本来想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他认为这个阶段正是他投资的好机会。因为他从没有一丝生气的股市中找到了很多很便宜的股票,而且他决定要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发现,市场上能够满足他的购买条件的企业有很多,但是资金的匮乏却成了他最大的障碍。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经常会因为资金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后来巴菲特想到了融资,即他想通过融资来筹措资金——在他的观念中,小额融资可以控制多数资产。

接下来,巴菲特开始了他的融资计划。70年代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还没有被授予进行期货交易的权利,虽然国会已经将其列入计划之中,但是久久没有得到实施。为此,巴菲特还曾经特地给主管这个计划的国会监督与调查小组主席丁格尔写了一封信:“我们的国家不需要更多人在股市中进行赌博,也不需要更多交易经纪人,我们需要的是重视公司前景,善于做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我们需要具备投资智能的投资基金,而非杠杆交易的市场赌博。在资本市场上,活跃的赌博行为会使市场失去理性,资金的调节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巴菲特的这封信,向国会阐明了开设自由平等交易市场的重要性。投资市场不是投机市场,如果想要规范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就必须培养能够做好长期投资的顾问和经纪人。

1971年,巴菲特在积极筹资的同时,发现了蓝筹印花公司,并对其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决定利用有限的资金尽快把这家公司买下。

蓝筹印花公司主要是管理超市和加油站的赠券兑现业务。公司为超市和加油站提供相关赠券,超市和加油站则付给公司与赠券金额相等的现金。另外,蓝筹印花公司还可以从那些收到赠券的客户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超市或这些加油站的商品来获得赠券,换取相应的商品。

蓝筹公司是一家不太规范的保险公司,每年的利润也不是十分的丰厚,出售给零售商的赠券盈利只有1.2亿美元。当时,巴菲特看中这家公司并不在于其规模和盈利能力,其实真正吸引他的是这家公司能够立即兑换现金。据说,不是每一个消费者在拿到赠券后都能够来兑换商品,这家公司未兑现的赠券金额达6000万美元,而巴菲特也刚好需要这笔现金做其他的投资,于是他开始陆续购进蓝筹印花公司的股票,并与朋友查理·芒格一起接管了投资委员会,控制了这家公司。

在收购这家公司之前,巴菲特找查理·芒格一起商量具体的事宜。因为他们既是好朋友,又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是一位律师,在许多收购活动中,巴菲特都用芒格做自己的律师。在巴菲特的帮助下,芒格也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合伙公司——韦勒门格公司。1971年他与巴菲特一起购买了蓝筹印花的股票,日后他成为继巴菲特之后的蓝筹印花最大拥有者。

第二年,巴菲特利用这笔资金购买了喜斯糖果公司。这个公司拥有1000万美元的资产,而巴菲特却以2500万美元的高价将其买下。这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家位于西海岸的糖果公司令人称赞的品牌效应——全国的糖果供应以及每年圣诞节的巧克力糖果大部分都是来自这家公司。

1920年,喜斯在加利福尼亚州投资创立了喜斯糖果公司。当时全国只有加州有几家分店,平时喜斯就是靠一辆小汽车为顾客送货。如果客户需要的货较多,他就在车身旁边加挂一节车厢。在喜斯的勤奋经营下,喜斯糖果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拥有了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大中央厨房,除了制造巧克力和核桃串、花生串、牛奶块、焦糖片和牛奶樱桃等甜点外,还有了自己的名牌产品——白色糖果(这是他招牌式的糖果)。

喜斯糖果公司每年的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冬天,尤其是每年的圣诞节和感恩节,喜斯公司都要展开疯狂的促销活动,三分之二的巧克力都是在这些节日前夕卖出的,而且公司的收入也集中在这个时候,90%的利润来自欢庆节日中的人们。喜斯糖果公司的服务周到,有送货上门的特别服务,连美国国会官员都喜欢把喜斯糖果作为圣诞礼物赠给家人和朋友。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的政治经济出现了动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喜斯糖果公司的经营。

1969年是美国政治经济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政治上,尼克松上台就任总统,致力于改变对外关系;经济上,由于越南战争耗资巨大,所以财政赤字逐步地扩大,通胀不断,国际贸易收支失衡,美元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美元危机出现。

到70年代,美国出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再加上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美元贬值,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把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此外,西方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也趁机抛出美元,购进正在上升的黄金。至此,美元危机终于发生了。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提高黄金价格(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增加工业产品进口附加税,实行美元贬值。当年的12月黄金兑换美元价格一度提高到38美元,美元贬值7.8%。1973年,是美元危机最严重的一年,美元又一次贬值10%。

在这场经济危机之中,美国的经济受到重创,工业萧条,工厂倒闭。当然,喜斯糖果公司也不例外,其利润直线下滑,经营状况也开始令人担忧。1972年,喜斯糖果公司的资产账面价值只有800万美元。

在孩子们眼中,父亲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在别人失望的时候看到希望。因而,在喜斯糖果公司危机四伏的时候他愿意出高价收购喜斯糖果公司。在巴菲特看来喜斯糖果的良好信誉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一般的投资人投资一家企业可能以眼前的利益为主,但巴菲特更看重公司的无形资产。在别人看来,投资喜斯糖果公司是违背巴菲特购买企业一般原则的。而他的儿子霍华德·巴菲特却认为他的父亲是最聪明的人,所以在他看来最富有智慧的父亲做出的决定一定是有道理的。

大多数投资人在决定投资一家企业前,都会看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业绩、年利润,但是在巴菲特眼中这仅仅只是资产账面价值的一部分,如果依靠这个标准来评断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很片面的。在巴菲特看来,良好的信誉是一个内涵更深广的科目,是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喜斯糖果公司每年的税后利润达200万美元,这些利润仅是资产账面价值的25%,又因为公司一直以来都没有负债,所以实际利润要远超过平均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巴菲特认为,这一高收益并不是糖果公司账面上的厂房和设备带来的,而是它的良好声誉所创造的。一家公司良好的品牌就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不会随着经济形势的衰退而改变的。只要喜斯糖果公司能够保持这个声誉,就会持续产生高效益,反过来也会促进经营信用的稳定,这才是巴菲特所看重的。

巴菲特认为在通货膨胀期间,经济信用本身的价值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上涨,信用越好的企业发展空间越大。只有把企业信用的最大化与投入资本的最小化结合起来,管理层才能够增加红利并有回购股票的可能。

一次,巴菲特去听有关白糖期货的课时戴着标有喜斯公司标志的帽子,在场的很多人都不解是什么意思,他说其实他是想在探索生产糖果的各个细节的同时,加强喜斯公司良好的声誉。

他对在场的人说:“也许,法国八英亩葡萄园里的葡萄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真正尝试过的人很少,90%的是靠人嘴说出来的,只有10%是靠嘴喝出来的。但是,为什么法国的葡萄酒可以享誉全世界呢?因为它拥有良好的声誉,商业声誉可以让很多不了解它的人接受它。”

正是因为巴菲特很好地利用了喜斯糖果公司的信用价值,所以喜斯糖果后来有了大的发展。1982年,喜斯糖果在全国的分店多达225家,当有人提出想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喜斯糖果时,被巴菲特一口拒绝。

在购买喜斯糖果公司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巴菲特拜访了他的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被认为是金融分析的鼻祖,虽然他一生在投资方面都很谨慎,但是却培养出了很多伟大的投资家。在这些人中,他认为巴菲特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当年19岁的巴菲特是他20个研究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巴菲特正是在格雷厄姆的引导下,才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投资天才的。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CEICO)是一个老牌的保险公司,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管理层出现的严重失误,导致公司经营陷入了困境。巴菲特想收购这家公司,所以来拜访恩师。因为格雷厄姆曾是这个公司的主席。

80多岁的格雷厄姆退出CEICO公司以后,一直过着宁静朴素的生活,不再涉足投资事业。

巴菲特一走进恩师的大门,格雷厄姆就知道他为什么事情而来,所以巴菲特也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恩师自己想大规模地投资CEICO公司,恳求恩师能提出宝贵意见。

格雷厄姆知道自己的学生在投资界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无须再告诉他什么。只是问:“你认为目前的情况是最恰当的购买时机吗?”

巴菲特回答说:“CEICO公司目前正被经营不善困扰,如果管理能够得到改进的话公司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我认为现在机会正合适,更重要的是,我想跟随您的脚步,拯救您曾经任职过的公司。”

格雷厄姆也想到了CEICO公司的处境:在担任主席期间,看着它从一家小公司,在十几年间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之一,曾经创下每股42美元的纪录。但是,进入70年代以来,公司业绩和股价一步步地下滑,1974年公司的股票每股只有4美元,1975年亏损高达1.26亿美元,几乎濒临破产。这个时候巴菲特接手这个公司,也许能够改变公司的现状。

巴菲特说自己对这个公司的运营套路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当年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时,曾经推销过这个公司的股票。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说:“干吧,孩子,谢谢你!”

巴菲特出手为自己买下了50万股CEICO的股票。但是,由于公司管理层管理不力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公司的股票依然惨跌,到1976年甚至跌到了每股2美元。巴菲特在随后的5年里,不断地增加手中持有的股票,总共向CEICO公司投资了约4570万美元。终于,他控制了这家公司,并且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大整顿。在CEICO公司董事会上,原总裁约翰·丁被解雇,新上任的伯恩对公司进行改革,精简机构和大力裁员,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关闭多家办事机构,裁员人数达到了公司总人数的50%。

巴菲特觉得,这些改革措施只能在短期内扶持公司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必须找出公司濒临倒闭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具体的运营措施。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如果在法庭诉讼中原告获胜,保险公司往往必须支付巨额的赔偿费,而且这一费用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再加上其他的赔偿费用和开销,保险公司经营成本每月就要增加1个百分点。有些公司不愿意失去市场份额,宁愿以低于经营成本的价格出售保单,长此以往,公司的保险费率大大下降。而GEICO公司也因为这个原因损失了很多钱。

巴菲特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拯救GEICO公司,必须坚持低成本运营。巴菲特和GEICO的新任最高决策者伯恩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并达成共识——公司日后在面对客户方面会更具有选择性,尽量减少公司的成本开支。接下来,伯恩计划发行7600万美元的优先股为公司补充资金,巴菲特则决定再次买进25%的股份。

巴菲特成本优势的管理方法是很有效的,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渐得到恢复,成为“一个正在渡过一段困难时期的伟大的企业”。

在共同拯救GEICO公司的过程中,巴菲特多次冒着失败的危险为公司注资,这使得伯恩对巴菲特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他们不仅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使伯恩没有想到的是,在追加7600万美元的资金后,短短6个月,GEICO公司就脱离了危险,股价由每股2美元多上升到了每股8.125美元。此后,巴菲特又把在GEICO公司的投资份额翻了一倍,逐步成为了具有真正控制权的投资者。

巴菲特成功拯救了GEICO公司,完成了恩师格雷厄姆的心愿。但令人遗憾的是格雷厄姆这位投资大师于1976年9月逝世,并没有看到这一时刻。

就巴菲特巨额投资GEICO公司这一事件,评论界拿这师徒两个展开了比较,纷纷称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要高于格雷厄姆,但巴菲特始终坚持自己只是老师的追随着。在恩师去世之后,他很痛心地说:“我最成功的事情都来自于格雷厄姆,是我选对了英雄人物!”

巴菲特不断地投资,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险业,而是一个包括糖果、纺织、零售、保险、银行、出版以及证券等多种业务的企业王国。20世纪80年代初,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控股公司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就达18家。除了能源、科技和公用事业之外,巴菲特几乎持有所有企业的股票。在华尔街上那些金融大亨眼中,巴菲特成了投资魔术师。

巴菲特的忠告

想要在投资市场中打胜仗,必须要培养自身稳准狠的特性,因为这不仅能让自己在投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可以获取到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2.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股市像上帝一样,会帮助自助的人,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它绝不会宽恕那些不懂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