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13353900000094

第94章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1)

要有钱,必先有人

一个企业,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去行动、去管理,离开了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这些道理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要有钱,必先有人。

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无论是创意还是营销方式,全方位的管理就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谁拥有了人才就意味着谁拥有了出奇制胜的武器、可靠的质量和纵深发展的潜力;就意味着能在现有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

在经营管理中百万富豪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首先,一定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做到求贤若渴。

对于真正的人才,不少百万富豪们都有“夜半虚席”的态度。

“台塑大王”王永庆,求才若渴,为求人才上演了“三顾茅庐”,被企业界传为美谈。1996年,时值台湾化纤公司成立,王永庆有意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材,经化学处理后,变为高价值的纤维。但当时他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根本无力投资化纤公司。

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独具慧眼,看中了投资化纤的巨大前景,果断地把在金融圈很有地位的丁瑞央介绍给王永庆。当时丁瑞央仍是大同公司的董事,碍于与大同的关系,他婉言谢绝了王永庆的邀请。王永庆没有被拒绝吓退,先后5次盛邀丁瑞央,终于打动了丁瑞央,同意到台塑任职。丁瑞央到台塑后,经过他的努力与经营,使台塑企业开创了民营企业直接向国外银行取得长期贷款的先例。

其次,要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能否做到知人善任是个关键。

古人对于知人善任,有很多可资借鉴的良言。诸葛亮认为知人要做到以下几点:“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善于用人的案例:

马世民是英国人。1966年,马世民踏上了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进入最负盛名的怡和洋行工作,一签就是14年,在此期间得到了怡和重用。

在一次会面中,马世民的出色才华给李嘉诚带来极好的印象。

1980年,40岁的马世民自立门户创立Davenham工程顾问公司,承接新加坡地铁工程。

1982年后,李嘉诚与和黄行政总裁李察言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李察言去意已定,李嘉诚必须另谋人才,于是竭力拉马世民加盟。

1984年,李嘉诚通过和黄收购了马世民的Davenham公司,正式委任马世民为董事行政总裁。

马世民一上任,便为和黄做出了大贡献,并辅佐李嘉诚成功地收购港灯集团,是当时华资进军英资四大战役(和黄、港灯被李嘉诚收购,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会德丰)中的一役。

李嘉诚为了得到马世民,索性一举买下了Davenham公司!

我们不禁为李嘉诚思贤若渴、爱才如命的做法击掌叫好。

最后,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储备好公司的后备人才。

明智的商人不但将眼光着眼于身边的人才,而且十分注重人才后继有人。所谓后备力量,也叫人才梯队。

松下公司按部门及人员阶层不同,为员工打造了不同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有“单体机器人”“机器人系统”训练等等。在训练中,他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边学理论,一边重实践。在实践中特别注意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所谓创业难,守成更难,守成即难在人才问题上。

再从回报率来看,凡是人才,必有赚钱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有才能的人会死心塌地为你赚钱。

如果人才是由经营者自己培训的,人才的自觉性则好得多。不间断地培训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发挥的舞台,至于其他的配套投资事宜就全由人才的合理定位而定,这样就减免了盲目投资的风险。即使有风险,在危机还不严重时,人才已给你足够的信息反馈了。

职场中,人才是根本。

注重“人情生意”

俗话说得好:“在家一时好,出门万般难。”在外经商就得做“人情生意”。

李先生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他刚在杭州创业时非常落魄。那个时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虽然生活很穷困,但他决不放弃,而是经常出没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

一天,李先生在一个画廊里有幸遇到美术学院的院长。李先生看院长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鸡毛笔要送给院长。院长觉得这支笔质量上乘,这次巧遇使院长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成为了好朋友。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院长决定帮他的笔开展览会。通过笔会,李先生认识了画院更多的朋友,还帮助他解决了欠了多年的债务问题。时间久了,笔庄渐渐在杭州有了名气。

不久后,李先生将他的笔庄开在不显眼的角落。气氛虽然冷清,但李先生却有他的目的: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这些文人厌倦嘈杂,书法家、画家来这儿一看,会觉得品位高雅,不俗,地方也比较宽敞。如今,李先生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

其实,做生意靠的就是一个“情”字。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男人也需要在生意场上“投资感情”。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来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反目成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走到这一步是一些人不注意“投资感情”导致的,甚至他们已经忘掉了这一点。

职场中,时时刻刻注意“投资感情”。

让别人也得到利益

生意场上一人难敌四手。别只捞自己的,让别人也赚到钱,其实这也是为自己方便。

深圳有一个农村来的妇女,她没什么文化,初到深圳时以当保姆为生,攒了点钱后就在街边摆摊贩卖胶卷,每个胶卷只赚一毛。她认死理:一个胶卷永远只赚一角。现在她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生意越做越大,依然保持每个胶卷只赚一角。市场上一个柯达胶卷卖23元,她卖16元1角,批发量大得惊人,在深圳搞摄影的人都知道她。听起来像傻子,可赚的钱多得不得了。在深圳,再厉害的摄影器材商,也得从老太这儿进货。

别人尝到甜头,自然愿意进行下一步合作。若你只是一心想谋利,而不给别人任何好处,那么怎么还会有人和你来往?没有了来往,没有了合作人,你靠什么赚钱?

有这么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富翁先后去世了。一个富翁举行葬礼时,很多人都前往送行;而另外一个富翁的葬礼却冷冷清清。

一个外地人正好路过这里,见到了截然不同的葬礼后,就感慨地说:“一个人生前的好坏,从死后也能看出来。”

小镇上的一个老先生笑了,说:“先生,依你看,哪位是好人,哪位是坏人呢?”外地人说:“这还用问,自然是很多人送行的是好人啰!”老先生说:“这要看好坏的标准怎么定了。吃喝嫖赌,可是大家都从他手中得到过好处,他照顾过大家的生意,我也拿到过他给我的很多小费;而另一个富翁呢,虽然富有,可把钱财看得很重,自己很节俭,吃饭、穿衣都小气得很,连擦皮鞋的小贩都赚不到他的钱,谁能说他好呢?”

只有相互得到利益,才能得到持久利益。

明处吃亏,暗处得益

商战变幻莫测,经商的目的就在于赚钱,但有时为了赢利,吃些小亏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家历史很长的汽车工厂,它的效益一直不好,工厂面临倒闭的局面。该厂总裁决定打破困境,从销售入手。

采用什么样的推销方法最好呢?总裁认真分析了工厂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商品的推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最后博采众长,大胆设计了“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该厂积压着一批轿车,由于一直存货,资金难以周转,仓租利息却不断增加。所以广告中便特别声明——谁买一辆驰利牌轿车,工厂可以免费赠送一辆卡尔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由来已久,很多厂家都使用过,但往往只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商品。如买电视机,赠送一把备用遥控器;买录影机,送一盒录像带等。这种给顾客一点恩惠的推销方式,最初可以起到吸引顾客购买的作用,但时间一久,使用者多了,消费者也就慢慢不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