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13353900000095

第95章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2)

给顾客送礼或给回扣的做法,也是个被使用很多的方法。但是,所送礼品的价值或回扣数目同样都较小,不可能产生轰动效果。

而这家汽车厂居然大胆推出买一辆轿车附赠一辆车的优惠促销方式,果然一鸣惊人。许多人闻讯后,都赶来看真假。该厂的经销部一下子门庭若市,过去无人问津的积压轿车很快被人纷纷买走,该厂亦一一兑现了广告中的承诺:购买一辆驰利轿车,就赠送一辆卡尔轿车。

如此销售等于白白损失了卡尔轿车的钱,是不是亏了血本?其实不然,这家汽车厂不仅没有亏本,反而从中获利不少:因为这些车都是积压的库存车,仅以积压一年计算,每辆车损失的利息、仓租以及保养费就是一笔大数目。而现在,不仅积压的车全卖光了,而且资金迅速回笼,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扩大生产。另外,随着驰利牌轿车使用者的增多,也增大了该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另一个新的牌子卡尔牌也被带出来了——这一低档轿车以“赠品”问世,最后完全进行了独立行销。

这家老汽车厂从此不愁没有生意。

明处吃亏,让对方感激又满意;暗处得益,让自己既有钱挣又不吃亏,皆大欢喜。

以退为进,双方共赢

“先予后取”,看似自己退一步,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让对方满意从而让自己获利,最终清除生意场上障碍的做法。这样可以获得双方的共赢。

曾宪梓幼时家贫,1968年全家移居香港。初到香港,曾宪梓什么也没有,生活落魄,于是曾宪梓萌发了创业的决心。

曾宪梓仔细调查了香港的市场后发现,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名牌领带开始进攻香港市场,且有越来越猛的倾向。

而拥有几百家服装厂又很喜欢穿西服的香港人,却没有一家上档次的领带工厂,更谈不上什么名牌产品。这不正是巨大的商机吗?

于是,胆识过人的他决定从领带业开始自己的创业。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6000港元,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与老婆黄丽群靠一把剪刀办起了领带生产厂,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领带是做出来了,如何卖才是关键。曾宪梓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自己做的领带和从商场买回来的混在一起,拿着这些领带跑去找瑞兴百货公司的何经理。何经理仔细比对了两种领带,竟然分辨不出来。

曾宪梓看了何经理的神情,像吃了定心丸,但是表面却不动声色地看着心动了的何经理,趁机建议他订购自己的领带。

何经理问:

“这领带一打多少钱?”

曾宪梓开价:

“60港元。”

何经理神色一变:

“港产领带最贵的才卖42港元,你的领带怎么这么贵?”

曾宪梓对自己的领带信心百倍,何经理的认可更是让他吃了定心丸。于是他说:

“那不如这样吧,我把领带交给你代销,什么时候卖出去什么时候结账。”

短短几天的时间,何经理便给曾宪梓打来电话:

“老曾,赶快再送4打来,上次你拿来的全卖光了,你快来收钱吧。”

从此,曾宪梓的领带一举打入市场。“金利来”也在香港打开了市场。

想要获得,先付出。曾宪梓让代销方零投入销售,实际上却利用了代销方的销售渠道,从而成功地进入了市场。

想要获得,必先付出。

别和朋友做生意

朋友重“情”,经商重“利”。两者有明显冲突,和朋友做生意,无论舍“情”还是舍“利”,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4年前的一天,一个朋友找到了王军,要订一批办公用品,说是他的公司刚成立,贷款没下来,想先拉货,以后手头宽裕再还钱,等开张后立即把货款送来。完了,还补上一句:“信不信得过我这朋友?”话说到这份儿上,王军自然答应了。

可是4年都过去了,熟人的公司早开张了,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又变成了面包车,但他也没有上门,欠的款也一句不提。其间,王军也打电话或直接上门找过他,一提欠款,他不是推说贷款没下来,就是哭穷,总之一句话“没钱”。王军没办法,总不能拉他去对簿公堂吧,大家是“朋友”,不管你在法律上能否取胜,但终归会伤了朋友情义。

职场中,与朋友做生意一定要小心。

共赢才是真赢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共赢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多样,人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所以人与人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有些人认为只要有利可图就为“赢”,为了能“赢”,千方百计损害他人利益。但这种耗尽人力物力、不考虑后路的“赢”不是真的“赢”,反而叫“输”。共赢观念无疑改变了传统思维中那种你死我活的残酷的竞争意识。如今,有些人已深知要以良好的合作、共同获利作为互补共赢的生存主题。

著名学者史蒂芬·柯维曾说:“在人也人之间,互相迁就是1十1=1.5,各自为政是1+1=0.5,集思广益是1+1=3。”他说:合作与共赢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甚至比个别效益的总和还要大。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再完美的个体也胜不过完美的团队。”

如果注重合作共赢,众志成城,就能减少损失,获取最大的成功!

假设你走在独木桥上,如果是一个人走,那么经常是没走多远就会失去平衡跌下来;但是如果有另一个同伴站在独木桥的另一边,两人彼此搀扶,维持彼此的平衡,你们就可以一路走下去。

曾经有一个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一直在怨恨自己出门时没带上照明的工具。忽然不远处闪烁着光亮,并渐渐地靠近,灯光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来也顺畅了一些。等到他走到光亮面前时,才发现那个提着灯笼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

商人十分奇怪地问那位盲人说:“你本人双目失明,打着灯笼对你也没好处呀,你为什么要打灯笼呢?这样不是白白浪费灯油吗?”

盲人听了他的问话后,脸上露出微笑回答道:“我打灯笼并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这样我就会被误撞。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不能帮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明眼人看到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

这位盲人用灯火为他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带给别人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保护了自己。正如一条印度名言所说:“帮助你的兄弟划船过河吧!瞧,你自己不也过河了!”

成功者都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这就像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只是一棵树,不是一片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怎样大,也成不了一面墙。任何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只有与大家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成功。

在数学中,1+1=2在算式上是正确的,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有时1+1能大于2,为什么呢?大凡稍有成就的人都懂得:要使“1+1>2”。成大事者善于合作,因为他们明白一人难敌四手,如果他想领导一个企业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那他就应该拥有众多团结的追随者。

共赢思维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的好方法。当然,它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而是以最长远的利益求得共生。

中国有句老话:“一个巴掌拍不响。”本义是指单枪匹马,难成大事。诚然,经营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付出万分的努力。但是个体力量与群体力量相比总是很小的、有限的。如果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外来支持,那么竞争实力就会倍增,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就会倍增,从而走上互利共赢的道路。

双赢,乃至多赢,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它不仅利人利己,而且还可以促进良性发展,让自己与分享者得到更多的利益,从而为自己长久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是否也存在单赢的片面思想,不愿与别人共享成功呢?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人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摈弃单纯的敌视对抗是值得倡导的方式,这种理念就是共赢。唯有共赢,人类与自然才能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唯有共赢,小的事业才可能越来越大。而传统的思维过程中,人们所尊崇的游戏规则往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竞争双方为了争取“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付对方,双方对峙,只能两败,谁也没有得利。因此,改变传统的“输赢”观念,树立全新的“共赢”观念,已成为一个优秀的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职场中,共赢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