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13182900000073

第73章 随和待人,切勿偏激执拗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习惯。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万事随和为前提。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是与人相处过程中不可小视的恶习。

三国时代,那位蜀汉寿亭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王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时,关羽一听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总是看自己“一朵花”,看人家“豆腐渣”,说话办事不顾大局,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刀兵相见,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本来嘛,人家来求婚,同意不同意在你,怎能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和偏激情绪对待关系全局的大事呢?假若关羽能祛除偏激、意气用事的坏毛病,那么,吴蜀联盟大概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可能是另番景象。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将军后,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败亡。

由关羽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最终落得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完全是因为他偏激执拗的坏习惯,使他形成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性格,人们应以此为戒,驱除偏激执拗的恶习,养成万事随和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

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人,也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们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他们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借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

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像这样的人,干事业、搞工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社会上恐怕也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有些人总是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于别人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他们一概不听不理。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们提供了什么,不问自己为别人贡献了什么。这种人往往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别人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主儿,谁愿和他打交道?

做人千万不能成为偏激恶习的俘虏,这样再好的朋友也会离你远去。要把万事随和当成与人交往的基础,并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应用在扩大人际关系中,这对自己的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