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13034000000061

第61章 处变不惊左右逢源——辩论中的临场应变术(8)

对付唐突的言辞,我们可以答非所问,谈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比如你刚被提拔到某个领导岗位,有人揶揄说你这下子真的是平步青云了,你可以微笑答之:“是这样吗?你算得这样准?”用这种不卑不亢的应酬方法,立即使对方语塞。相反,你过于计较,说出一大堆道理,倒显得太认真,反而适得其反。假如有人以半真半假的口吻问:“你得了一大笔奖金,该发财了吧?”如你就实避虚地回答:“你也想吗?咱们一块来干!”语中带一点阳刚锐气,别人再问,也不太好意思了。

二、模糊语言,给人留余地

日本一位著名的女影星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她访问中国上海的时候,有中国热情的观众问她什么时候结婚。那位女影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对此予以正面回答,于是就把“在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变成了“在什么地方度蜜月”的问题。她当时是这样微笑着回答的:“如果我结婚,就到中国来度蜜月。”观众听了,就再也不好问下去了。

对于一些虽然友好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予以处置。

南齐王僧虔是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造诣很深。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不乐意自己的书法低于臣下。一天,两人当场比试楷书一幅,萧道成然后问王僧虔:“我们君臣二人的书法,谁第一,谁第二?”没想到王僧虔不卑不亢地回答:“为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萧道成只好一笑了之。

对方提出甲事情,我则换用乙事情去应付,可以巧妙地拒绝对方。这种“两可闪避,移花接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难以回避对方锋芒的场合,其实质是在掩藏自身锋芒的同时更巧妙地显露出自己的观点。

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与中国的复旦大学的学生对话,有一个学生问:“您在大学读书,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里根似乎不愿意回答“是”或者“否”,于是神态自若地答道:“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的时候,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到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够当上美国总统,我认为早先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当然,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

回避问题的实质,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围绕着问题展现自己的观点。

★以谬制谬,歪问歪答

以谬制谬有很多种方法,歪问歪答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揭露对方的荒谬,抓住对方论据的漏洞。

◎以谬制谬

下面是关于“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辩题中,正方西安交通大学队针对反方新南威尔士大学队的一节辩词:

正方三辩:对方说,因为足球是人的运动,所以才喜欢,所以不要引进任何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要穿球鞋,大家都不要穿服,光着身子、光着脚踢球,那才是的的确确、彻彻底底人的运动。

西安交通大学队针对对方足球“不要引进任何辅助的工具”的荒谬观点,成功地运用了以谬制谬法,揭露了对方的荒谬,其幽默性,也使得大家忍俊不禁。

19世纪末,伦琴射线的发明者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需要用射线治疗。他请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怎样使用伦琴射线的说明书给他。

伦琴射线是不可能寄的,如果伦琴直接指出这个人的无知,并无不可,但多少有些居高临下教训的意味。伦琴采用了以谬还谬的办法。

伦琴提笔复信道:“真遗憾,眼下我手头的X射线刚好用完了,况且要邮寄这种射线十分困难。这样吧,请把你的胸腔给我寄来吧!”

对方提出的要求显然是荒谬的,直接批驳对方的荒唐无知反而难以措辞,伦琴由对方要求“寄伦琴射线”,推出让对方“把胸腔寄来”,以谬对谬,巧妙地暗示了对方要求的荒谬性,又不失幽默感。

明知对方的观点或做法是错误的,却先假定它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前提条件,引申出一个荒谬的后果来。以此法推理,否定后果必否定前因,因此可以从后果的荒谬推导出前因的荒谬。

◎歪问歪答

在说辩中,有时对方往往提一些古怪的难题,或故设谬论相刁难,或以荒谬的理论相诘。面对这种情况,说辩者应打破正常的思维模式,恰到好处地按提问者的反常思路去构思答案。即不去显示和指出对方提问的荒谬,而是以对方的谬误为背景,歪答对歪问,以谬制谬,以毒攻毒。这种方法,在说辩中称为谬答术。

李时珍幼年跟父亲学医,小有名气。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主人被蛇咬伤,怎样医治?”李时珍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问:“五月哪里有雪?”李时珍反问:“腊月何处有蛇?”

那人的提问,实属有意难为李时珍。他欲造成这样一种效果:若对方不予回答,则表明其无能;若给以回答,则表明无知。而李时珍的谬答,以毒攻毒,反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由于提问者的话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也就失去指责的效力。

三国时,东吴派遣张温访问蜀国,返回时,蜀国的百官汇聚一堂为张温送行。酒宴上,只有秦宓一个人后到。张温便侧身问孔明:“他是什么人?”孔明答道:“他是学士秦宓。”

张温见姗姗来迟者为学士,认为秦宓是故意拿架子小瞧他,便想凭着自己的能言善辩,借机与他舌战一番。一是想刁难、报复秦宓,二是想在孔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辩才。于是,他不无讽刺地问秦宓:

“你在学习吗?”

“我们蜀国中,五尺孩童都在学习,我怎么能例外呢?”秦宓毫不相让,立即回答。于是,他俩展开了一场舌战。

张温问:“天有头吗?”

秦宓答:“有头啊。”

问:“头在哪儿。”

答:“在西方。《诗经》里不是说‘乃眷西顾’吗?”

问:“天有耳吗?”

答:“有啊,《诗经》中说‘鹤鸣九皋声闻天下’,说明天居于高处而能听到低处的声音。”

问:“天有脚吗?”

答:“有。《诗经》中写道:‘天步维艰’,天没有脚哪来的步呢?”

问:“天有姓吗?”

答:“有姓。”

“姓什么?”

“姓刘。”

“你怎么知道姓刘?”

“从天子姓刘而得知。”

张温尽提歪问,秦宓则以歪答对歪问,以谬制谬,使张温自惭形秽。

这是说辩中较为机智的说辩艺术。它的关键点是大脑反应必须灵敏、快捷,要敏于选择谬例。所选谬例愈谬愈有反驳力和讽刺性。

三国时吴国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年少有才名,辩论应酬,莫与为对。一天,一只白头翁停歇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白头翁。”在座的张昭年纪最老,以为诸葛恪拿鸟取笑他,便挑拨说:“恪欺陛下,没听说有鸟叫白头翁的,你能找出白头母吗?”诸葛恪道:“有鸟叫鹦母,你能找出鹦父吗?”

张昭无言可答。白头翁只是鸟的名称,并不代表雌雄。诸葛恪歪答对歪问,回敬十分有力。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陆引用了我国古诗19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自然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了。

真是问得奇怪,答得巧妙,令人捧腹叫绝。此例中陆侃如所选择的谬例,就是依据主考人提问的情况,选择一妙例,从而达到以谬制谬的目的。

在运用谬答术时,由于谬例的选择不受类比关系的限制,可以任意杜撰,因此,运用谬答时,要尽量依据对方提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谬例。

在运用当中,谬例的选择也可利用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构成差错,形成表达上的不协调,并因两不相谐而实现其奇趣。

另外还要注意,在运用当中,也可以采用设立条件的方法,来回答一些模糊、愚蠢、荒诞的提问。

有个国王指着一条河问阿凡提:“这条河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答:“如果桶有河这么大,那只有一桶水;如果这个桶有河一半大,那就只有两桶水。”国王的提问非常怪,阿凡提便先设一个条件,后说结果。条件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这样,就把一个无法回答的怪问题给答得十分得体。

★适当时刻,妥协让步

论辩时,我们不必过于计较一时一地的输赢,而必要的妥协是论辩双方形成合作或者更加合作的唯一途径,是一种性格和人格的磨炼。

◎适时妥协是必需的

可以说,婚姻一开始就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男女之间想象中的“王子”、“公主”与现实中的恋爱对象总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固执己见”的姑娘小伙们,介绍人总要开导他们放宽条件,说什么“这位先生各方面条件都达标了,就是身高差了2厘米,不过他今年才20岁,还可以长高”,或者“别总是看人家姑娘的缺点,结了婚有了感情,什么黑呀白呀,看惯了就完美了”,而这么一说,双方一般来说也就“凑合”了。而婚前就有一种妥协感的夫妻,由于在婚姻生活中仍然不忘妥协原则,一般来说并不比那些曾爱得死去活来的夫妻生活得差。

论辩也是一样,懂得彼此妥协,才会共享胜利。

在20世纪,印度的国父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奉行“勿以暴抗暴”的不抵抗主义,最终获得了胜利。在亚穆纳河之滨,印度为怀念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是用黑色砖头修建的普通平台式建筑物,上面用英文和印度文铭刻着他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虽然时至今日,正像甘地晚年所担心的那样,他的继承人抛弃了他的教诲,但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论辩中,不抵抗主义可以大派用场。

其实何止于甘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胜利,有哪一个不是经由妥协而取得的?

不抵抗主义貌似妥协,实则也是一种攻击的方法。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不是学术性上的问题,也不是国与国之间外交上的原则问题,消遣多于研究,大可不必认真,大家说说笑笑便行,不必费心费时做更高的研究和争辩,所以有时候胜败无妨。胜败无妨者,自然就高人一筹。

与人发生无意义的争辩,不仅使个人的精神、时间、身体都蒙受了莫大的损失,而且使自己减少了合作能力,进步自然也就受到了限制。疯狗争路,那就立刻让开它,缩短我们赶路的时间。否则,如果被它咬上一口,虽然我们可以把它打死,但我们已经得不偿失,甚至还可能因此染上狂犬病。

罗斯福总统虽然没有在与对手的论辩中真正打出白旗,但他也算是深谙此道——对于反对党,他往往会和颜悦色地说:“亲爱的朋友,我们两个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随后,他会使出别的手段,使对方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主张。

成功者的第一步都是避免争辩,在尽量避免争辩中为自己做事赢得时间,并以免除争辩来感动人心,为自己做事赢得支持。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意见应当以谦虚的态度说出来,不可以表示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

◎妥协要选择好时机

妥协时机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妥协的成败。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妥协的最佳时机呢?

我们可以选择在结论明晰的时候妥协。

在这个时候的妥协,是向结论妥协,根本就无损我们的尊严。——结论的得出一般都是建立在参与论辩的基础上,没有经过深入的论辩,向结论妥协就毫无意义。

在对方因为没有胜利而痛苦不堪的时候也是我们妥协的时机。

严格说起来,这是一个永远在寻找结论却又永远寻找不到结论的世界,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以为找到的结论,往往不是似是而非,就是过于琐碎。如果你同意这种看法,那我们就把似是而非的琐碎的胜利送给对方,让对方去享受似是而非的琐碎的得意。这个举动将使我们获得一种做好事、做好人的感觉,在一种“完全彻底为他人利益而奉献”中获得心理的平衡和心情的舒畅。

还有就是自己另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办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是否妥协。

衡量一番轻重缓急,如果另外有事情比继续论辩更为重要,你当然不如宣布自己失败,然后我行我素地去干你自己的事情。

总之,达成妥协要遵循六项原则:

一是遇到矛盾和争执,当然要亮明自己的观点,但未必要坚持到底。。

二是力求在妥协中找些积极的因素,而不是觉得在忍气吞声中受了多大的委屈。

三是受降如受敌,接收来降之敌,要像迎战来攻之敌一样,对待降敌仍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备,以防欺诈。

四是不让对方错以为你软弱和缺乏主见。

五是面对对方的妥协,别忘了表达一番理解和感情。

六是对于一些非正常的妥协,别忘了告诉对方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