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跌荡一百年(上)
1285800000025

第25章 ·1911在革命的炮火中 (4)

山西商人从明朝中期起就固善于经营而崛起,他们在中国北方以及俄罗斯等北亚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控制了绸缎、茶叶贸易和钱庄生意。而他们最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发生在1823年,在山西平遥县,一个叫雷履泰的人发明了“通汇通兑”的票号模式。在当年的贸易往来中,商人们遇到的最头痛的难题是异地汇兑,10万两白银的重量就有2.5吨,往来搬运,不但费用高而且风险很大。这一直是千百年来商业贸易最棘手的难题,因此催生了两大生生不息的“衍生行业”,一是押钱的镖局,二是各地的劫匪。雷履泰原本是一家颜料行的掌柜,他发明了“汇银于此,取银于彼”的汇兑模式。

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汇票防伪办法,能够保证异地兑换的安全性。他将颜料行改成了票号,起名为“日升昌”,挂出的牌匾就是四个字“汇通天下”。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日升昌在国内主要城市开出35家分号,形成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汇兑金融网络。受其启发,山西商人纷纷涉足票号业,有清一代,全国共有知名票号51家,其中43家为山西人所开,仅平遥、太谷、祁县三地就占了41家。日升昌所在的平遥县城西大街上,一度比肩林立了10多家票号总部,其显赫尊贵,堪比后来的纽约华尔街。因为汇兑灵活,诚信可靠,连朝廷的官银和王公贵族的存款也大多托付于山西票号。可以说,晋商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业,他们也因此成为富甲天下的第一商帮。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西逃。在经过山西时,山西票商盛情接待,支付了这个流亡朝廷的所有花销,日升昌因此还得了一块“急公好义”的御匾。然而,战乱给票商造成了惨重损失,京城一带的山西票号分号被抢劫一空,账本被烧。王公官吏们带着存折或银票逃到山西,要求兑现银钱,票号东家们挖出自己窖藏的银子,咬牙兑付。20世纪最初的10年,帝国摇摇欲坠,与之关系密切的票号也病入膏肓。时局稳定时,生意尚可一做,一旦战乱,票号首先遭殃。1911年武昌起义,各地票号受到散兵游勇的劫掠,仅日升昌在北京等5个城市被抢的银子和财物就达15万多两。

天下更易后,清政府所欠的巨额债务无人承揽,票号遭到灭顶之灾。据计算,晋商因中央财政破产而造成的损失超过1 200万两白银。更致命的是,票号模式受到了新兴商业银行的挑战。一些先觉的票号掌柜曾经商议将票号改组为银行,但是,乱局之下重组无术。1913年,在袁世凯政府财政部的牵线下,山西票号提出向美国银行团借款500万元银洋作为本金,以重组票号体系,但终因不能提供抵押,被拒绝借款。这一年,山西14家最主要的票号,被拖欠的债权达3 100多万两白银,日升昌17个分号中债权近300万两白银。各地军阀更是催逼甚急,广西军政府端着步枪冲进日升昌的票号,强行提走10万两前清官银。

1914年10月,天津《大公报》刊出了一条轰动中国商界的大新闻,“天下票号之首”日升昌宣布破产。报道描述道:“彼巍巍灿烂之华屋,无不铁扉双锁,黯淡无色;门前双眼怒突之小狮,一似泪下,欲作河南之吼,代主人喝其不平。前日北京所传,倒闭之日升昌,其本店耸立其间,门前当悬日升昌金字招牌,闻其主人已宣告破产,由法院捕其来京矣。”

晋商“殉葬”后,中国的金融中心从平遥县城的青石板大街南移至十里洋场的上海。穿马褂的票号日渐式微,着西装的银行取而代之。

就在日升昌破产8个月后,1915年6月2日,在上海宁波路8号的一个石库门房子里开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后简称上海银行),资本7万银元,职工只有8人,总经理是34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生陈光甫(1881~1976)。他问员工:“我们该怎么服务于顾客?”员工答:“不论顾客办理业务的数额是多少,1000元还是100元,我们都要热情接待。”陈光甫说:“你们只答对了一半,他就是一分钱不办,我们还是要热情接待。”

陈光甫办的不是第一家民资银行,但却是第一家与国际金融惯例全面接轨的银行。在之前,所有的票号、银行均将揽资对象定位于政府、企业和有钱人,陈光甫却把目光对准了普通市民。他破天荒地推出了“1元账户”,只要有1元钱就可以在他的银行里开户,上海银行因此被同行讥笑为“1元银行”,但是,正是这种平民理念让陈光甫别开天地。他将西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制度逐步引入中国金融业,先后开创了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一系列储蓄种类。他很善于从国人的消费中发现外资银行无法看到的商机。中国人在办红白喜事的时候有送礼的习惯,上海银行因此发行了红色、素色两种礼券,专门用于馈赠。

此外,与传统的钱庄所不同的是,陈光甫敏锐地看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前途。上海银行积极向民营棉纱厂、面粉厂放贷,甚至还吸引工厂主成为银行股东,这让它在随即到来的工业化浪潮中大获其利。在此后20多年里,陈光甫先后在国内开了80多个分行,还在美国、英国设立分支机构,俨然成为最重要的民资银行家。

从雷履泰到陈光甫,中国金融业脱胎换骨。

【企业史人物】

百货四子

1914年,上海南京路被铺上了铁藜木路面。“北京的篷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红木铺马路。”一首童谣传唱沪上。也是在这一年,南京路、浙江路口的西北角开始兴建一座七层高的大楼。它的建筑具有异域的巴洛克风格,底层设骑楼式外廊,外廊内设大橱窗,二、三层间用爱奥尼克立柱支托三层以上部位的弧形出檐,四层为铸铁阳台,五、六层为双扇窗。东南转角立面的六层顶部盖一座摩星塔,基座设大钟,屋顶有花园。这座大楼盖了三年,1917年10月,先施公司开业,这是上海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

先施开业一年后,在它的斜对角出现了另一家六层高的百货公司永安。它的建筑立面用圆柱与贴壁方柱墩做装饰,给人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感觉。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陈列窗口采用进口大玻璃,是上海大玻璃橱窗的先例。它也有一个屋顶花园和高耸的塔楼。除了一至四层的百货商场外,其他楼层还设酒楼、旅馆、弹子房、舞厅、游乐场和戏院,其模式类似后世的Shopping Mall。

先施与永安的开张,是上海繁荣年代开始的标志,南京路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商业街”,其商脉延续至今未绝。1926年,先施公司一个叫刘锡基(1881~1926)的经理另辟山头,在先施的旁边建成了南京路上的第三家大百货商场新新公司。1936年,一个叫蔡昌(1877~1953)的商人在新新公司的西首开出大新公司。

富有传奇性的是,南京路上的这四大百货公司,其创业者的祖籍竟都来自广东省的一个小县城——香山。在近现代中国,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它诞生了最著名的革命家孙中山、晚清“四大买办”中的三人、最早的留洋学生,以及显赫一时的“百货四子”。

先施的创办人马应彪(1864~1944)早年远赴重洋到澳大利亚做劳工,有点积蓄后就做起了水果铺生意。40岁那年他回到香港,开出了中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先施,当时的商场面积只有500平方米。马应彪创出了很多第一,如首创了商品标价和“不二价”制度,售货一律开发票,首创了从业人员每逢星期日休息制度,还首次破例雇用了女店员,这在当年都轰动一时。在香港首创成功后,他北上创办了上海先施。

永安公司的创办人郭乐(1874~1956)、郭泉兄弟也是在澳大利亚开水果铺的。他们跟在马应彪后面亦步亦趋,1908年创办香港永安,10年后也到上海,在先施的对面开出了上海永安。永安经销商品1万多种,其中八成为世界各国的高档商品,号称“统销环球百货”,一时竟有“销金窟”之称。郭乐还挂出了一幅霓虹灯制成的英文标语“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几乎是“顾客就是上帝”的翻版。

新新和大新的创办人刘锡基和蔡昌都是先施的旧臣,他们与先施、永安比邻竞争,竟都有后来居上的朝气。新新自行设计、自行装备了上海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因电台的房子四周是用玻璃隔断的,俗称“玻璃电台”。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电台最早向全市人民广播这个重要消息并播放革命歌曲。最后出现的大新公司更是咄咄逼人,它楼高十层,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是四大百货之冠。蔡昌还率先引进了自动扶梯和冷暖气设备,开张之日,因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不得不卖票进场以控制人流。大新游乐场布置精巧,内有“天台十六景”,同时开辟京剧、话剧、电影、滑稽、魔术等节目的演出。

四个香山老乡在上海滩上做同一份生意,互相竞争起来却毫不留情,也因此留下无数精彩的商战故事。先施原本要盖五层,后听说永安是六层,于是硬是临时加盖了两层。永安也不示弱,当即决定在屋顶加一个“绮云阁”。先施自然咽不下这口气,马上又加盖一个“摩星塔”。有一年,先施推出优惠礼券,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它将香烟、酱油等几类热销商品的价格定得很低,永安就暗中派人拿了现款分批去吃进先施礼券,再以礼券全数购买香烟、酱油,这让先施很是吃了一个大暗亏。1936年,面积最大的大新公司开业之际,先施等三家公司先是联手威胁国货小厂,不得向大新出售产品,否则就集体停止向这些小厂进货,及大新开张之日,又联合举行“春季大减价”,将部分热销商品的价格定得很低。大新则大打薄利多销的广告,它还向厂商定制了独特规格的大新香皂、大新衬衫、大新雪茄,这已是一种很超前的零售模式了。在大新开张一年后,永安盖成了一幢22层的高楼,再次成了群雄中的领先者。

“百货四子”争奇斗艳,把一条南京路闹得花枝招展,国际媒体称之为“地球上最世界主义文化的马路”。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大批外省豪门大户、地主逃进租界,寻求避难。一时间人口激增,商业畸形繁荣。1945年之后,内战爆发,因国民党政府的治理无能,上海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四大百货商场遭遇抢购潮。到1949年春季,除了永安,其余三家相继撤离上海。

新中国建立后,四大百货公司命运各异。1952年,先施公司大楼由上海时装公司、黄浦区文化馆、东亚饭店等使用,屋顶花园的纳凉晚会很受普通市民的青睐。1993年,先施公司重返南京路,新址在南京东路479号。1956年,永安公司改名为上海第十百货公司,1987年改建后称“华联商厦”。新新公司则从此歇业,原址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1953年,大新公司大楼改为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