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12481100000018

第18章 弱者博弈用智慧(3)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仗着自己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了他的故事。

苏代说他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鱼的人走了过来。那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捉走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王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钩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另一方面,善于利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人,可以不付出一点代价,吃了上家吃下家,轻轻松松地坐收渔翁之利。对于博弈中的弱者,如果能够制造矛盾,削弱强者的实力,是一种上佳的生存策略。

在历史上,有很多通过制造“鹬蚌相争”而“坐收渔翁之利”的典故。

范雎是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因事为须贾所诬,被魏相魏齐使人笞击险死。后化名张禄,由王稽、郑安平帮助送入秦国。

他游说秦昭襄王,驱逐专权的秦相魏冉。公元前266年,任为秦相,封于应(今河南宝丰),称应侯。他主张远交近攻,歼灭敌国主力。

秦昭襄王对范雎说:“天下的贤才武士,以合纵为目标,相聚在赵国,而且要攻击秦国,我们该如何对付?”

范雎说:“大王不必忧愁,让我来破解他们的合纵关系。秦国与天下的贤才武士,并没有什么仇恨呀!他们相聚要来攻打秦国,只是为求一乙的富贵。一群狗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不会互相争斗,如果投一块骨头过去,每只狗就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块骨头,彼此都起了争夺之意。”

秦王于是派范雎带了五千金,在武安大摆宴会,散给合纵之士的不到3000金,他们就互相争斗起来。也不再攻击秦国了。

就这样,范雎通过制造敌人内部矛盾瓦解了各国的合纵联盟。无独有偶,这种主动出击制造矛盾的策略,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治之3名勇士,皆万人敌,立下许多功劳。但这3个勇士自恃功劳过人,非常傲慢狂妄,别说一般大臣,就是国君也敢顶撞。

当时晏婴在齐国做相,对这3位很是担心。因为他们勇武过人,但又没有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受人利用教唆,则必成大患。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要设计除掉这3人。

一日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献上一盘鲜美的大桃子。宴毕,还剩下两个桃子,齐景公决定将这两个桃子赏给臣子,谁功劳大就给谁。当然,这就是晏婴的计谋。

若论功劳,自然是三勇士最大,但桃子只有两个,怎么办?3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都要争这份荣誉,其中两人先吃了桃子,剩下一人自觉无颜,自杀而死,吃了桃子的两人感到惭愧,自觉对不住朋友,自杀而亡。这样,齐景公就去掉了心头大患。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婴巧妙地制造了矛盾,鹬蚌相争,去除了心腹。

坐收渔利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动出击,潜入对手内部制造自相残杀的局面,或者制造矛盾各个击破,然后得利;另一种是静观其变,做黄雀、渔翁一样的第三者,隔得远远地坐山观虎斗,看得对手杀得两败俱伤,便顺手牵羊地将厮杀双方收入囊中。下面这个经商的例子就属于第二种情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街上相隔不远,有3家规模实力大致相仿的绸布店,在这条商业街上几乎成三足鼎立之势。

正值市面清淡,王家绸布店首先挂出了“蚀本大甩卖”的招牌,一时顾客盈门。对门的李家不甘落后,也立即减价。稍远一点儿的周家店几乎被王、李两家抢走了所有的顾客,迫不得已也只能“降价酬宾”。但不多久,王家为了和李、周两家争抢生意,再一次降价,李家立即效仿。一时间,王、李两家竞相压价。

周老板此时心生一计,他放出风来说自己已赔得太多了,再不能支持了,索性先关了店面,不去争另外两家的生意了。这一下,王、李两家更是非要一决雌雄不可了。他们不惜血本把价钱大降特降。果然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顾客不光人多买得也多,很多人都是成捆成捆地买。等到他们的店都快被掏空了,本钱大赔,他们才发现,许多顾客都是被周老板雇来的。就这样,王、李两家,一家倒闭,一家成了周老板的分号,落了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只有周老板从中得了大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周老板这样坐收渔利是符合商业竞争法则的,依靠计谋运用,而使自己避免成为王、李两家这样的鹬蚌。周老板所采用的策略提醒我们,先让强者进行火并,自己保存实力并“趁火打劫”,是一种极为高明的做法。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也是有个渊源的。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5丈高,4000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1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3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3天3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沙里。这一招,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

你看,这几个臭皮匠的智慧与诸葛亮比起来那绝对是天上地下?但是这一局的博弈诸葛亮却没有占到上风,为什么?

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人的思维都是有缺陷的,在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考虑范围只能局限在一个部分内,而且有时候两个人的强势刚好可以补充对方的弱势,让弱势的部分不再是问题,这时候两个弱者的和就不再是两个弱者,而是一个强者了。

古人就开始讲究集思广益了,同样一个问题,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将其集中到一起分析,你就可以看到众人对问题看法的全面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有些东西也许是你一个人一辈子都不会想到的。这样的做法会让你思维开阔,很快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不要再只看见别人的弱点,要学会利用别人的优势,学会把自己与别人结合起来,把别人的优势和智慧借过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以前看过一个瞎子和跛子的故事,让人很感动。某天,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在屋里突遇大火,当时四周无人,他们无法得到任何援助。生命危在旦夕之时,两人决定合力突围,瞎子借助跛子的眼睛,跛子借助瞎子的腿,以“瞎子背跛子”的方式,逃离了火海,幸运地活了下来。

你看,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的组合就不再是两个残疾人,而是一个正常可以逃生的健康人。假设他们两个不知道合作的话,结果我们是可以想象的,两个人肯定都逃不出火海了,在这样一个与火的博弈中,输掉是不用怀疑的。

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合作让他们两个的弱势消失了,给了自己活命的机会。

不知道有没有见过蚂蚁搬东西的场景,如果看见过的人我相信都会它他们的那种精神感动的,每次蚂蚁都可以把比自己大很多的食物搬回去,那食物的体积或许是蚂蚁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它们怎么搬的呢,很简单,有首儿歌唱得很形象:“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一句话,还是要合作。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看吧,同样的东西给了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结果,只看见自己弱点的人永远都是被困在自己的弱势里面,而看得深远的人却不一样,能够看到合作的远大的作用。例如,你想要创业,你怎么办,靠自己一个人吗?那是不可能的,也许你的朋友有好的点子,还有一些人有雄厚的资金,还有一些人可以帮助你找到市场,但是分开来之后,大家什么也干不了。

就像上面得到了鱼竿和鱼的人,其实他们都明白,只有鱼只能暂时生存下去,而只有鱼竿就更麻烦了,钓到鱼了能活下去,如果还没有钓到鱼之前就饿死了,那就没得说了。只有拿鱼竿一边去找钓鱼的地方,一边拿现成的鱼维生,才是最佳的合作方式,最佳的生存方式。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懂。

这个时候与他人合作就是很必要的了,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与别人合作的时候要注意分工的明确,个人干什么要分配合理,否则就会乱套了。就像瞎子和跛子,如果他们不明确自己在逃生的路上该做什么,那么瞎子去瞎找路,跛子跌跌撞撞,结果也不会怎么样。

记得地产大王潘石屹就是这样的一个聪明人,他与妻子的生意搭配让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始终站在地产第一位。

潘石屹的缺点在于设计、财务方面,而他对于市场有着超常的嗅觉。

“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们生产队里种了好多的瓜,大人们出去卖,老是卖不出去。后来他们让我去卖,我每次都卖得干干净净的。”潘石屹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证明他是一个天生的好商人。

在SOHO中国上市之前,潘石屹的妻子张欣曾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记者问张欣:你是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又在华尔街工作过,可为什么更关注美学以及设计这类在商业中较为“软性”的部分呢?”

“和我相比,潘石屹天生就是个更好的商人。在市场嗅觉方面,我没有他那样敏锐的直觉。”张欣干脆地回答。

10年前,为了开发北京CBD的处女地,潘石屹选中了今天SOHO现代城的所在地。当年,所有境外开发商都认为,这个气味不佳的地点并不适合用作CBD的选址,因此无人愿意与潘石屹合作。而10年后,潘石屹用事实向他们作出证明。

上市之前,潘石屹和张欣的分工是:前者负责寻找项目、市场、营销和财务,后者负责规划、设计和工程。

SOHO中国进入上市的程序后,财富大权就交由华尔街出身的张欣负责了。

目前,由于张欣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要高于潘石屹,因此有人戏称潘石屹是给妻子“打工”,但潘石屹却说,这只是一个“家族安排”,没有什么特殊目的。

这样的两个人在我们看来是强人了,但是他们仍然知道自己的弱势在哪里,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也许别人正可以利用你的弱点攻击你,而你要做的就是怎么去弥补它,潘石屹和妻子的合作就让自己的业绩无可挑剔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会是时时处于强势的,假如你是一个瞎子就要学会瞎子背跛子的智慧,才能在抢手的对决中不被别人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