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10

第10章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4)

第四章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4)

[按语]津液枯燥,谦斋有两条辨证思路。一方面,内燥当辨三焦,在上属肺,在中属胃,在下属肠;另一方面,内燥严重时,可以累及肝血肾阴,出现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现附验案,以示燥伤血脉之机制。

风秘某女,年约5旬。主诉瘙痒,寒热。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2年,西医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无效果。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缠绵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脉沉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李克绍认为:大便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津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

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风秘还能出现皮肤皱裂、筋急爪枯等。这是由于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使得皮肤起皱、筋脉伸展不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因此,用滋燥养营汤,生、熟地黄各30g,当归、白芍各15g,黄芩、秦艽、防风各9g,甘草6g。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继服几剂,直至丘疹结痂脱落后停药[10]。从这一病例可以看出,内燥辨证是有其客观指标的。人体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如果肠道干燥,可能会波及阴血,产生复杂的证候。

[方剂选要]

(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香豆豉山栀皮梨皮。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3)消渴方:黄连生地黄汁天花粉牛乳。

(4)五仁丸:柏子仁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

(5)脾约麻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6)滋燥养营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甘草黄芩秦艽防风。

[药物分类]

(1)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子梨皮枇杷叶。

(2)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黄天花粉藕汁牛乳。

(3)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

4.6火

温之甚为热,热之极为火,三者异名同类,只在程度上有差别。一般以温邪属外感,火气属内因,凡是热性证候都称为热。正因为温、热和火,性质一致,治疗大法不外清凉一途,但因轻重、表里分出种种法则,用药也十分细致。不论火证或温热证,发病都比较快,变化也比较多,在很短时间内可以酿成燎原之热。同时,火邪和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动血烁阴,阴血津液损伤则火势必然愈炽。故治疗时宜急不宜缓,并宜随时防止伤阴动血,特别对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的患者更宜注意。

4.6.1实火

[主证]口燥、口疳、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身热、狂躁、吐衄、溺涩、便闭、脉象沉实滑数、舌苔黄腻黄糙或见灰黑、舌质红绛或尖生红刺。

[辨]实火包括实热在内,都属里证。有的因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凉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有的起于脏腑之火,如醉饱胃火动,恼怒肝火动,房劳肾火动,忧郁心火动等,因以五脏为主,亦称五志之火。心火的见证为心烦、掌热;肺火为咯血、咽干;肝火为头胀、多怒;脾火为怠惰、嘈杂;肾火为骨弱、尿赤、淋浊等。人身本有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违反正常生理时亦能为害。常见心火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

[治法](1)苦寒制火法。

(2)甘寒清热法。

(3)泻下热积法。

(4)釜底抽薪法。

(5)升阳散火法。

(6)清解内热法。

[论]火性炎热,热则须清,火势上升,升则须降,亢则害,承乃制。制火用苦寒,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用甘寒,如白虎汤;热盛大便闭结者宜凉下,如大承气汤;因便闭于下而火亢于上及有阴液枯涸趋向者,亦用凉下法,称做釜底抽薪,也叫急下存阴。

火郁于内可用升散,即“火郁发之”的方法,方如升阳散火汤。

脏腑之火,当分别施治,如心火用导赤散;肺火用泻白散;脾火用泻黄散;肝火用泻青丸;肾火用知柏地黄丸。又如君火旺用黄连阿胶汤,相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总称为清解内热法。

[兼证和治法]

(1)风火:见“风”纲。

(2)寒包火:内脏有热,又受寒邪外束,见“寒”纲。

(3)湿火:亦称湿热,湿郁热伏,证见烦闷,小溲短赤,足胫红肿疼痛等,治宜清利,方如胜湿清火汤。

[歌诀]壮热口渴痞满硬,头胀懊咽肿痛,渴喜冷饮胸膈烦,小便赤涩便闭停;肝火头胀恼怒焦,心火心烦掌心找,脾火怠惰嘈杂见,肺火咳血咽干燥,肾火淋浊赤骨弱,心烦失眠舌糜晓,头胀狂乱胁苦满,梦遗耳鸣面冷脚;甘寒泻下苦寒制,抽薪散火内热清,白虎大承黄连解;升阳青赤黄白知,黄连阿胶龙胆治。

[歌诀解释]前12句根据实火分为3种编串而成的。①表邪传里之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冷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便赤涩、大便闭结等。②五脏之火,肝火为头胀、恼怒焦灼,心火为心烦、掌心热,脾火为怠惰、嘈杂,肺火为咯血、咽干,肾火为尿赤淋浊、骨弱。③君相之火,心头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后3句,白虎为白虎汤,大承为大承气汤,黄连为黄连解毒汤,升阳为升阳散火汤,青为泻青丸,赤为导赤散,黄为泻黄散,白为泻白散,知为知柏地黄丸,黄连阿胶为黄连阿胶汤,龙胆为龙胆泻肝汤。

[谦斋医学汇录]实火:牙痛龈宣、腮颊颐肿为胃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为胆火,舌糜喉痛、便秘不通为大肠火,癃闭淋沥、赤白带浊为小肠火,小腹作痛、小溲涓滴为膀胱火,头昏体倦、手足心热为三焦火,此六腑之火[9]。

[按语]谦斋在十四纲中关于实火的论述,笔墨用得最多,内容也最为详实。他把实火分为3类:表邪传里之火、五脏之火和君相之火。外邪传里化热之火,当辨部位,在中属胃,在下属肠,甚则充斥三焦。五脏之火,应根据内脏各自发病的特点而识别之。君相之火亢进则为害,其病理既有阳热火炽的一面,又有耗气烁血的一面,虚实夹杂,与五脏之实火有别。

4.6.2虚火

[主证]潮热、手足心热、面赤足冷、烦渴、盗汗、倦怠、脉象细数或浮数无力。

[辨]虚火虚热多为血虚阴虚引起,常发生劳倦困顿之后。虚热发热多为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面热、咽痛、齿痛、下肢反冷。

浮阳上越,似火非火,或阴盛格阳,躁热自汗,与一般所说虚火有别。

[治法](1)滋阴降火法。

(2)甘温除热法。

(3)引火归元法。

[论]治虚火、虚热均以滋补为基础,阴虚有热用滋阴降火,方如大补阴丸;气虚有热用甘温除热,如补中益气汤;火浮于上用引火归原,如七味都气丸。

[歌诀]潮热掌心两颧红,咽齿目赤面足冷;滋阴甘温火归元,大补益气七味明。

[歌诀解释]前两句,虚热发热多为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咽痛、齿痛、目赤、面热、足冷等。后一句,大补为大补阴丸,益气为补中益气汤,七味为七味都气丸。

[谦斋医学汇录]虚火:多为血虚阴虚引起,血虚发热则小有劳即热,缺乏规律,轻者身不发热,但觉头面轰热、手足心烦热出汗。阴虚发热多在下午,自觉热自肌骨之间蒸发而出,并有五心烦热、盗汗[3]。气虚发热多在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心烦,懒言体困,脉大无力[6]。

[按语]谦斋在虚火辨证中提到血虚和阴虚引起的发热,而在虚火论治中又提到气虚发热,也就是说,这3种证候均属虚火范围,即虚火包括虚火上炎、血虚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等。

4.6.3温邪

[主证]恶风、发热午后热盛、自汗或无汗、头痛、口干、咳嗽、红疹、红斑、神昏、痉厥、便闭或热利。

[辨]诊断温病,必须分清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外感温邪从上焦传中焦再传下焦,并自卫分入气分入营分再入血分,称为顺传。在上焦卫分,证见寒热、自汗、咳嗽、口干;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由气入营为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在下焦血分为痉厥抽风等。也有不循次序,在上焦即见神昏证状者,称做逆传,或一起即见中焦里证,多属“伏气”温病。

[治法](1)辛凉轻解法。

(2)清气透邪法。

(3)两清气营法。

(4)凉营清心法。

(5)清热开窍法。

(6)补液熄风法。

[论]叶天士曾指出治疗温病的大法:“邪在卫汗之,到气言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初期在上焦卫分宜辛凉轻解,方如银翘散;入中焦气分宜清凉透邪,如白虎汤;气血两燔则两者兼顾,如玉女煎。

热入营分亦称邪陷心包,轻者凉营清心,方如清营汤;重者清热开窍,如安宫牛黄丸。倘伤血劫液动风,当用滋补镇静,方如大定风珠,温病至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急填阴塞隙,实质上是一种虚证治法。

[兼证和治法]

(1)风温:亦称风热,温邪之夹风者,证治同外感温病初期。

(2)湿温:指温邪夹湿。除一般温热证外,兼见胸闷、恶心、身重疼痛、两足不温、小溲短少、便溏、舌苔厚腻,甚则神识似明似昧,发出白等。治法宜清热化湿,斟酌孰轻孰重,双方兼顾,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3)温毒:指温邪时毒,证见面赤斑斑如锦纹,或头面红肿,目不能开,咽痛,身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治宜清温解毒,方如普济消毒饮。

(4)温疫:疫病之热性者,见“疫”纲。

[歌诀]寒热自汗口干咳,壮热渴饮二便别,红绛烦昏斑疹血,光干抽风又痉厥;辛凉清透两清营,凉营开窍滋熄风,银翘白虎玉女煎,清营安宫大定风。

[歌诀解释]前4句根据温病分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编串而成。在上焦卫分为寒热、自汗、口干、咳嗽;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入营为舌质红绛、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口鼻出血;伤阴为舌光干绛、抽风、痉厥等。后两句,银翘为银翘散,白虎为白虎汤,玉女为玉女煎,清营为清营汤,安宫为安宫牛黄丸,大定为大定风珠。

[谦斋医学汇录]温邪:温病的诊断,分为恶风、化热、入营、伤阴四个时期。①恶风期:恶风、发热、头痛、咳嗽、自汗、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邪在上焦卫分。②化热期:开始化热邪仍在肺,为恶风消失、身热增高、咳嗽加剧,随着口燥、烦闷、小溲黄;已经化热为身热转炽,午后热势渐增,口渴引饮,多汗,脉转滑大,从肺到胃,转入中焦气分。③入营期:初入营分,舌尖红绛,苔色渐呈深黄少液,伴有烦躁不宁,夜不安寐;深入营分,舌质俱绛,便会出现神昏谵语、斑疹和口鼻出血[3]。④伤阴期:肾阴肝血受损,舌光干绛、眩晕、痉厥、抽搐等。此时前人也称邪入血分,血分不是单指血液,包括真阴在内[1]。

[按语]笔者在初学温病时,就觉得卫气营血理论有令人费解之处:①营分与血分界限不清。由于营与血意思相近,中医常常把它们作为互词来使用。可在温病中,把营分和血分看作是两个不同的阶段。营分多见高热、夜间热甚、心烦不寐、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红绛、脉细数;血分多见高热、夜间热甚、神昏谵语或抽搐、斑疹、吐血、衄血、便血、舌深绛、脉细数。二者证状大部分相同,均属血证,且斑疹与出血在临床上往往相继出现。也就是说,其主证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却把它们分成两个不同阶段,证状重叠,界限不清。②血分包括真阴概念混乱。谦斋指出,“血分不是单指血液,包括真阴在内”。他这句话是解释血分的原有含义,并非其本意。中医惯称血属阴,故血虚亦属阴虚范围。而温病的血分包括真阴,这就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