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皮肤病对证自疗
12375900000043

第43章 痤疮 (1)

第四节 痤疮 (1)

一、肺胃蕴热

验案1

邓某,女,27岁。1995年9月6日初诊。

面部发生痤疮已1个月有余,外涂药膏,内服维生素等药,痤疮有增无减。除小便色黄外,余无明显异常。问其饮食,言素日喜食辛辣与鱼虾之品。视其舌红,苔则薄黄,脉弦细略数。

辨为肺胃蕴热,循经上蒸于面,伤及气血。故当清泄肺胃之热。

枇杷叶16g,连翘10g,栀子10g,板蓝根15g,桑白皮10g,黄芩10g,玄参15g,牡丹皮10g。嘱:禁食荤腥,清淡为宜。

二诊:连服上方7剂,1周内痤疮未见发出,但原有的痤疮无明显改变。诉其手足心经常发热,上方再加紫花地丁10g,地骨皮10g,以增强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共服30余剂,面部逐渐光亮,结痂消除。现症偶有睡眠多梦,左胁不舒,另以丹栀逍遥散清泄肝经郁热,巩固疗效。

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本案患者素嗜辛辣鱼虾食品,经云:“鱼者使人热中”,故日久则热毒内行,蕴积阳明,阳明经行于面部,若积热循经上攻,则为痤疮。总之,本证总为肺胃蕴热所致,治当清泄肺胃为法。所用方药系《医宗金鉴》“枇杷清肺饮”(主治肺风粉刺)加减而成。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清泄肺胃之火;连翘、板蓝根散经络之火毒;栀子通泄三焦,引火屈曲下行。因其舌红、脉细数,有热盛伤阴之象,故用牡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张某,女,24岁。1997年10月8日初诊。

额部、双颊为主散在米粒至高粱大小的丘疹脓疱,皮损中掺杂有黑头粉刺,自觉满脸烘热、灼痒、疼痛,月经来潮前加剧,口臭,喜冷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滑略数。

辨证属肺胃湿热,外感毒邪,血热蕴结。治以清肺胃湿热,凉血解毒化郁。

桑白皮10g,枇杷叶10g,黄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15g,当归10g,苦参10g,香附10g,益母草6g,柴胡6g,全瓜蒌30g,大黄(后下)10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3剂,皮损减轻,部分开始消退,面部烘热、痒痛均获缓解,大便通畅。继服上方。

三诊:共服上方14剂,皮损大部变平,未起新疹,油性分泌物减少,经前皮损加重症状明显缓解。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继前方去大黄、瓜蒌,加生白术10g,生薏苡仁10g。

四诊:又服7剂,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医案出处:《中华名医医案集成·外科医案下册》——王同庆

验案3

李某,女,36岁。1999年9月2日初诊。

患者近3年来,面部反复发作红色丘疹,每逢月经前明显加重,月经量少,有血块,经期不准,行经腹痛,经前乳房胀痛,平素白带多,乏力,便干,易怒。

诊查:颜面部丘疹散在,色暗红,质略硬,面色晦暗,性激素水平检测,睾酮T160ng/ml,雌二醇190ng/ml,舌质暗,边有齿痕,苔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为痤疮;中医诊断为肺风粉刺。

辨证属冲任不调,内有蕴热。治以调和冲任,清热除湿。

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芩10g,生栀子10g,车前子15g,泽泻15g,生薏苡仁30g,赤芍、白芍各10g,全瓜蒌15g,地黄15g,香附10g,益母草10g,丹参15g,野菊花15g,生枳壳10g,生白术10g。

二诊:服前方14剂,白带明显减少,面部仍有新出红丘疹,便仍干,前方地黄加至30g,全瓜蒌加至30g,加当归10g继续服用,局部外用硅霜。

三诊:又服前方14剂,面部未有新疹出现,面色有所好转,行经腹痛明显减轻,腹胀、易怒等症消失,大便通畅,自觉较以前有力气。前方去车前子、泽泻,地黄改为15g,全瓜蒌改为15g,继服3周后复查血中性激素水平。

四诊:患者面色红润,仅可见面部少许色素沉着,无自觉不适,心情舒畅,纳香,寐安,便调。血液性激素水平检测睾酮T90ng/m1,雌二醇E292ng/ml,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变化。

按:本案患者系中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充分反映出肺胃湿热,冲任不调的病机,肝主疏泄,并协助脾进行运化;脾主运化,若气机通畅,又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假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往往导致脾失健运,若脾失健运,气滞于中,湿阻于内。于是,在清肺胃湿热的主导下,配以健脾益气的生白术、生枳壳、生薏苡仁,利水渗湿的车前子、泽泻,共同来完成清除湿热的功效;香附、益母草、赤芍、白芍、丹参则取其调和冲任,理气活血之意。通过治疗,从患者的血液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可以证实,其气机调顺,血流通畅,而使冲任调和,症状消除。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验案4

王某,男,20岁。1998年4月15日初诊。

患者自幼体壮,从18岁开始,面部出现红丘疹及黑头粉刺,近1年,红色丘疹、脓疱此起彼伏,有所加重,素日喜多食,好运动,大便干结,数日1行,口臭。

诊查:额部、鼻部及下颏部均可见散在的高粱米大小的红色丘疹,少数红疹中心有白色脓头,鼻部皮疹略密集,面部的油脂分泌较多,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为痤疮。中医诊断为肺风粉刺。

辨证属肺胃蕴热,外感毒邪。治以清肺胃热,佐以解毒。

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桑白皮15g,黄芩10g,生栀子10g,赤芍10g,牡丹皮10g,地黄30g,全瓜蒌15g,熟大黄10g,野菊花15g,地骨皮15g。

二诊:服前方14剂,大便日1行,口干缓解,面部红疹未见新出,原脓疱均已消退,面部油脂仍多,同时有许多的白头、黑头粉刺。前方续用,同时,外用硫雷洗剂、氯柳酊。

三诊:服用前方连续28剂,面部红疹基本消退,仅可见色淡紫的色素沉着,鼻翼两旁油脂稍多,色微红,前方去全瓜蒌、熟大黄,加玫瑰花、鸡冠花、凌霄花继服,巩固疗效,并嘱其温水肥皂洗面,1天3次,少食油煎及糖食。

按:本案患者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素体健壮,阳热偏盛。故佐以大量的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等,并配以清阳明腑热的熟大黄、全瓜蒌,共奏清泄肺胃蕴热的功效。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二、毒热蕴结

验案1

贾某,女,18岁。1999年7月6日初诊。

入高中3年来,面部红疹日益增多,曾在多家医院诊为“痤疮”,但治疗不连续,近3月前曾去美容院做治疗性皮肤护理后,面部红疹明显加重,有部分红疹化脓、疼痛,素日便干,心烦,经期前提、量多,面红热。

诊查:面部对称性红丘疹,以面颊部为明显,多数有白色脓头,周围红晕明显,触痛,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脓疱疮(结节型)。

辨证属毒热互结,蕴于肌肤。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结。

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芩10g,生栀子10g,地黄30g,牡丹皮15g,赤芍15g,全瓜蒌15g,熟大黄10g,益母草10g,野菊花15g,羚羊角粉(冲服)0.6g,夏枯草15g。

二诊:服用上方14剂,面部脓疱全部消失,红丘疹色淡,心烦消失,但大便仍干,还有少数新起红色丘疹。前方去连翘、金银花,加玫瑰花10g,槐花30g继服。

三诊:面部仅可见色素沉着,经量减少,大便调,舌红苔白,脉弦滑。改服连翘败毒丸和当归苦参丸。

按:本案以毒热蕴结为特点,患者表现面红,疹红,并有多数脓疱,疼痛明显,因而使用了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羚羊角粉等凉血解毒之品。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验案2

李某,男,21岁。1987年7月24日初诊。

5年前开始面部起皮疹,出油多,时轻时重。曾用过氟轻松软膏,效果不明显。皮疹逐渐增多,色红,部分融合,有时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在某医院诊为“痤疮继发感染”。内服四环素2周及中药小败毒膏,仍无明显减轻,又肌内注射青霉素2周,效果不明显。自觉口干喜冷饮,二便调。

诊查:额部、双颊为主散在米粒至高粱大小的丘疹脓疱,并有数处蚕豆大小硬性结节,部分有波动,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皮损中掺杂有黑头粉刺,面部皮肤油腻。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为囊肿性痤疮。中医诊断为粉刺聚疖。

辨证属肺胃湿热,外感毒邪,血热蕴结。治法以清肺胃湿热,凉血解毒,软坚散结。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各15g,生栀子、黄连各10g,野菊花15g,鸡冠花10g,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15g,紫花地丁、赤芍、牡丹皮各10g,夏枯草、车前子各15g,生薏苡仁30g。

丘疹脓疱处外用硫黄洗剂,硬结囊肿处用黑布药膏与化毒散膏等量混匀掺入梅花点舌丹2粒(研碎)外敷。

二诊:服药3剂,皮损减轻,部分开始消退。服药7剂,结节囊肿缩小变平。继服上方。

三诊:共服上方14剂,皮损大部变平,未起新疹,油性分泌物减少,囊肿缩小,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于前方去鸡冠花、黄芩,加丹参15g,红花15g。

四诊:又服14剂,皮损基本消退,残留色素沉着及少数浅在性瘢痕,达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