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医对皮肤病的认识 (1)
第一节 皮肤病总论
一、常见皮肤病的基本证型
皮肤病临床病种庞杂,证型也多种多样。但是临床应用,常可分解为5种基本证型,即风、寒、湿、燥、火(热)。变证虽多,大多不出此5型之间的合并交叉。临证施治,只要把握具体病证当中以5型之中的那一个为主,并以此为核心选择药物,自然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比如常见的风湿兼热证,如果以湿为主,热由湿生,风证次之,治疗中当以祛湿为主,组织方药时候当然首选祛湿方剂,以除湿药为君药,辅以清热之品为臣,风证酌情兼配;倘若以风为主,湿热次之,则换作另一套治则,以治风为主,兼以除湿降火。所谓临证机变,大致体现在组织方剂的君臣配伍上。而其原则,就在于此5种证型在具体病例中的主次地位。
(一)风证
【特性】“风者,善行而数变”。
【临床表现】来去迅速,发无定处,疹无定形者皆属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因风寒或风热伤肺,发生白斑、红疹、脉浮数或浮紧、苔薄白或微黄;内因热灼伤津引起肝风内动,或因阴虚不能养肌润肤而动风生燥,脉细数而舌红苔少。
【见证】如麻风、隐疹、白屑风、白疕风(银屑病)、白癜风等。
【归经】多责之肺。
【西医相关】风证大多与神经、免疫系统障碍有密切关系。
(二)寒证
【特性】“阴胜则寒”。寒属阴,“寒则气收”,说明寒象凝固收缩;“气虚者,寒也”,说明寒为虚弱之象。
【临床表现】正气虚弱,病程缓慢,疮久不愈,肢体冰冷者属寒。脉沉细,舌质淡有齿痕。
【见证】如脱疽、流注、皮痹疽、慢性溃疡(寒疮等)。
【归经】多责之于脾肾。
【西医相关】寒证大多与营养、血运不良有关。
(三)湿证
【特性】湿为阴邪,重浊腻滞下行。
【临床表现】流水、肿胀、下身见症、病久难愈,脉弦缓,舌苔白腻。有内湿外湿之分,内因过食肥甘浓饮,脾运失司;外因久卧湿热、涉水淋雨,湿蕴肌肤留而不去。
【见证】如湿疡证(湿疹)、水疱湿疡、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浸淫疮等。
【归经】多责之于脾、肾、三焦。
【西医相关】湿证多系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四)燥证
【特性】“燥胜则干”。
【临床表现】皮皱、发枯、甲折、唇揭、舌干、目涩、尿涸、便结等津液不足之证,脉涩、舌燥苔黄。有热性及阴虚之因,临证当辨。
【见证】皱裂疮、蛇皮癣、白疕风等。
【归经】多责之于肺胃。
【西医相关】燥证大多与维生素A缺乏及体液、内分泌障碍和基因(禀赋)有关。
(五)火、热证
【特性】“阳胜则热”,火为阳邪,性炎上,色赤有形;热为火之微,热无形,热主开泄。
【临床表现】有实热、虚热之别,红、肿、热、痛、脉弦数、舌绛苔黄为实热证;低热、红斑、五心烦热、肢痛、关节痛、脉细数、舌绛尖红为虚热证。
【见证】如疮、疖、痈、疔、毒、红斑狼疮、皮痹、肌痹等。
【归经】多责之于心肾。
【西医相关】热证常属细菌、微生物感染及结缔组织病等,为急性或慢性炎症,多与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二、常见症状辨证分型
皮肤通过皮部经络和内脏相连,皮肤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寒热虚实、阴阳盛衰,所以皮疹的辨证不仅对皮科,同样对内科、外科、妇、儿其他各科都有重要意义。皮疹之外还有一些自觉症状也非常重要,并且往往是皮肤病的核心症状,如自觉疼痛、痒等。现结合临床所见分述之。
(一)辨皮疹
1.斑疹色鲜红为阳斑属血热,色红紫暗为阴斑属血瘀,斑速退多兼风,迟退多兼湿。
2.风团来去迅速发无定处属风,色白属寒,色赤属热,固定不退多气虚血瘀。
3.丘疹来急鲜红为风热,留滞暗红多湿热。
4.水疱液清、疱软底白多寒湿,液黄、疱充底红多湿热。
5.脓疱脓稀疱白多寒湿,脓液黄稠底红多湿热。
6.糜烂红肿流黄水者属湿热,色暗流淡液者属寒湿。
7.结节皮下结核无痛痒,可移动,留而不去者名痰核,多寒湿凝聚而成;皮肤结节红、肿、热、痛为血热血瘀;结节暗红溃流稀脓多见下肢,为寒湿血凝而成。
8.脂水黄黏腥臭多湿热,稀白淡暗为湿气。
9.结痂黄厚密结为湿热,白薄易脱为湿气。
10.鳞屑鳞白如糠、肌肤甲错为血虚血燥,鳞汇成片、肤红肌胀为热盛伤津而成血热血燥或受风之证。
11.皲裂手足脱屑干燥皲裂多为湿热,如鹅掌风;皮厚皲裂以冬为重多风寒,如皲裂疮。
12.溃疡新鲜、红肿、黄脓为热毒;陈旧、迟缓、脓稀多寒湿;紫红伤口多血瘀。
13.抓痕色赤、血痂厚多血热;色白痂少多风胜。
14.发槁毛发干枯多血虚,亦有血热;发脱可因湿热浸发,可为血虚受风,亦有血虚失养。
15.甲脆可由阴虚血燥,甲失所养,风胜虫生所致。
16.色素沉着皮肤突出黧黑多由肾虚或肝郁,皮肤炎后色黑多由热盛。
17.瘢痕疮后瘢痕红赤肿大多由血瘀;皮肤忽起聚痕,变天痒痛多由湿凝。
18.苔藓化厚如松皮多血虚受风;坚如牛领之皮多湿热郁滞。
19.萎缩蛇皮脱屑多血虚;皮薄而硬如羊皮纸状多气滞血瘀。
(二)辨痛
皮肤病自觉痛者不少,如带状疱疹可生刺痛,疖与痈成脓可见跳痛,其他皲裂、溃疡、烫伤、鸡眼皆可引起疼痛。辨别痛的时间、性质及程度对帮助诊断,了解病情有重要意义。《医宗金鉴·外科》痈疽辨痛歌:“轻痛肌肉皮肤浅,重痛深在筋骨间,虚痛饥甚不胀闭,喜人揉按暂时安,实痛饱甚多胀闭,畏人挨按痛难言,寒痛喜暖色不变,热痛焮肿遇冷欢,肿痛鼓胀按复起,瘀痛隐隐溃不然,风痛气痛皆走注,风刺气刺细心看”,堪作临诊参考。所谓“不通则痛”,通常痛是气血不通之果。
1.轻痛病损浅表于皮肤。
2.重痛病损较深在皮下或肌肉。
3.虚痛患者体虚、皮色无改变、压之则减轻。
4.实痛急性炎症肿胀浸润,压之痛甚。
5.寒痛皮色不变,遇热痛减。
6.热痛皮色红赤,遇冷痛缓。
7.风痛痛处游走不定,忽彼忽此。
8.瘀痛隐隐作痛,脓肿将破之时。
9.脓痛生脓时跳痛,成脓时胀痛。
10.刺痛痛若针刺难忍,为血瘀之象。
11.气痛痛作放散状,由此及彼。
12.灼痛见于热证、烫伤等。
13.牵痛多于关节活动部位因湿热者多。
14.燥痛见于血虚肤燥皴裂时。
(三)辨痒
痒是很多皮肤病常见症状之一。从痒的时间、性质、程度可以帮助了解病情。张山雷《疡科纲要》中“论痒”一章将痒分为如下几种。
1.燥痒见于血虚风盛或血热生风,如癣症、隐疹之时。
2.湿痒多由湿热所致,如黄水疮、湿疡症之时。
3.虫行痒疔、痈内陷走黄之痒是转为败血症的先兆,为恶性痒;溃疡脓出,新肉将生,微微作痒如虫行是良性痒。
《医宗金鉴·外科》:“痈疽辨痒歌:初起作痒因风热,溃后脓沤或冒风,将敛作痒生新肉,痒若虫行气血充”。痒者不畅,痒是气血不畅的结果。
另外,知觉迟钝,麻木不仁,不知痛痒,多由气虚血瘀、肌肤失养所致,如麻风病时;知觉异常,常感肤有蚁走为气虚血亏之象,如晚期神经梅毒患者。
三、皮肤病常用基础方
皮肤病治疗基本分为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2种,全身治疗通常意味着内服药物,局部治疗通常意味着局部外用药物或局部的理疗、外科治疗等。这在中医和西医都是类似的。由于图书形式的限制,我们在本书中涉及的中医外科、针灸治疗内容尽可能简略,以免非医学读者误用而致不良后果。所以,本书中医治疗部分基本上以中药方剂为主。本小节主要介绍的是内服药物,也就是针对全身调理的方药。外用药部分,由于所涉内容复杂,为了明确其针对性,留在后面的中医皮肤病各论章节进行相应的介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用药有些含有汞、硫黄等有毒成分,或者具有腐蚀性,或者容易引起某些体质患者的过敏反应,所以应用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外用方药,务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请注意用药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
(一)仙方活命饮
【主治】一切球菌感染化脓性皮肤病,毛囊炎、疖、痈、疔、丹毒,为红肿热痛消散之方,红为热毒,肿为血瘀气滞,痛为气血不通。
【运用】清热解毒药可加重,金银花量大些,同时加连翘以去周身皮肤之热,痛不甚者可去乳香、没药,脓已出者不再用穿山甲、皂角刺,贝母要用浙贝母可软坚,川贝母化痰,酒煎现多不用。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25g,陈皮9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析】热毒壅盛,气滞血瘀痰结。火热与瘀壅结于肌肤,红肿疼痛;邪正交争,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脉数有力。
君: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一切痈疮肿毒。
臣: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橘皮,行气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佐:白芷、防风,透达营卫,疏风解表;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攻坚排脓;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消肿散结。
使: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酒,活血消肿,助药势直达病所。
【要点】
①解毒与消痛并用。单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痕难消,肿结不散,故用金银花配当归尾、赤芍、陈皮等以解毒消痛。
②行气药与活血药配伍,使气行血畅,有助痛疮消散。
③金银花与白芷、防风相配,既清解热毒,又能透达营卫,祛风消肿。
④本方治疗阳证疮疡,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以局部红肿焮痛,甚者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⑤既可内服,又可捣汁外敷。
⑥本方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破则不可用;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慎用。
⑦现代临床常用于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于阳证、实证者。
【加减】
①兼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②根据疮痈肿毒所在部位不同,可适当加入引经药。
【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按语】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疮疡。疮疡溃后不可用。阴证疮疡、脾胃本虚、气血不足忌用。如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
本方为外科“消法”的代表方,全方辛苦而凉,集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活血化痕、溃坚散结于一方。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之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治法,并助以上行散火,发散郁热,而本方则通治阳证痛疮,于清热解毒中,寓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腐疮初起更宜。
(二)阳和汤
【主治】为阴证疽疮活化消肿之方,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症、手足发绀症等一切阴疽寒疮等证。
【运用】麻黄用1.5g,熟地黄可用30g,此比例很重要,麻黄多则发散太过,熟地黄多则腻隔不化,鹿角胶可用生鹿角霜0.9~1.5g冲服,桂枝达肢走散,肉桂温里散寒可酌情选用,甘草为加强温中可用炙甘草,为增强回阳散寒可加炙附子、炙黄芪。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生姜炭2g,生甘草3g。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方析】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湿痰瘀凝滞,痹阻,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于肌肉、筋骨、血脉;阳虚血弱,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君:熟地黄(重用),温补阴血,填精益髓,养血助阳;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
臣:生姜炭,温中,破阴通阳;肉桂,温通血脉。
佐: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达皮里膜外。
使:生甘草,解毒而调诸药。
【要点】
①补血药与通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
②本方治疗外科阴疽,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③方中麻黄只起发越阳气作用,故用量较轻;熟地黄补血固本,用量宜重。
④本方只适用于阴疽,阳证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