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辅助治疗篇 (3)
(排解方法)直肠肠管移位者,粪便可能受阻在直肠,只要抻左膈角、抻右膈角和十字晃动配合排出。肠蠕动迟缓者,以催便为主。下面推荐10种适用于排解间歇性便秘的催便方法供选择使用。
①中腹三振:向右振3下停1下、再向左振3下停1下,交替10次。
②抻左、右膈角:动作要缓慢到位,连续做10次。
③脐下飞燕:做10~20次。
④绕脐后区顺转20圈。
⑤收放内合:一收一放为1次,做30次。
⑥横抻中腹:向右抻3下停1下、再向左抻3下停1下,左右交替10次。
⑦钟摇盆底30次。
⑧表摆下区 30次。
⑨石磨旋腹:顺时针方向水平散旋下腹,做8个八拍。
⑩绕右手3指散转降结肠反射区。
守候型便秘须进行催便引导,以缩短守候时间,让症状逐步好转。可以按照自身对相关项目的敏感程度选择几种最佳组合。下面推荐几个组合,供参考试用。
组合1:收放内合,中腹三振,石磨中腹散旋,抻左膈角。
组合2:钟摇盆底,绕右手3指散转降结肠反射区,石磨沉底散旋,抻右膈角。
组合3:表摆下区,绕脐后区顺转20圈,旋风旋腹,横抻中腹。
(6)混合型便秘的排解
混合型便秘为两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病因与症状也各不相同,难以拟就固定的排解模式;排解时可根据现有症状,参照相类似的类型进行实验治疗,逐步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排解方法,可望收效。
混合型便秘者,多数伴有肠蠕动功能衰退,动作宜从轻缓开始,以轻缓结束。每天选择内运动操中的相关组合,坚持2~3次,有助于提升肠功能。
(注意事项)
①急性便秘如果伴有呕吐、腹痛、腹胀者,应尽快去就医,排除可能出现的肠道肿瘤、肠结核。
②孕妇避免剧烈腹部运动。
③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屏气。
④排便之前先喝一杯水或牛奶,会更容易寻求便意和有利于顺畅排便。
预防便秘的方法
(1)坚持每天排便1次,粪便一般不会过分坚硬。没有便意就用自然排便法引导;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引导便意,可以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饮水,拒绝泻药,睡眠好。
(3)要学会并采用自然排便法排便,可避免对心脑血管的伤害,减少肛肠疾病的发生。
(4)每天坚持做内运动操,保护胃肠器官健康,改善或促进器官,恢复生理功能。
2.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见病因)与胃液中的盐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慢性上腹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周期性发作,疼痛常发生于剑突与脐之间,胃痛偏左,十二指肠痛偏右;一般情况下,胃溃疡多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餐后2~4小时发生疼痛,空腹或者夜间疼痛明显。可伴有恶心、嗳气、反酸、胃胀、饥饿不适等症状,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内运动辅助治疗)端坐2姿。
(1)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右手掌平伸,掌心对准下脘穴(下脘在前正中线脐上2寸)平放在腹上,左手压在右手背上助力,进行逆时针揉动,同时引导内合在间区,随右手同步一大圈、一小圈地散转;大圈要绕遍腹腔,小圈要绕过掌缘。以中力、中速绕转2分钟。
(2)上区横摆:是指引导内合在上间区左右摆动,摆动要轻松顺畅,有节奏,胃部要有抚摩感,中力、中速。同时配合拇指用力掐揉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2分钟。
(3)绕右手3指平转中脘穴:聚内合于脐下;以右手3指着力于中脘穴,中等力度,逆时针点揉60圈。同时引导内合同步绕手平转。前10圈稍慢,中间40圈稍快,后10圈减慢。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
(4)内合绕梁门:同上法绕右手3指逆时针平转2分钟。胃溃疡患者按揉左侧梁门穴;十二指肠患者按揉右侧梁门穴。梁门穴位于脐上4寸的中脘穴旁开2寸,为双穴。同时引导内合绕梁门旋转2分钟。
(5)溜正上条区:连续做8个八拍。
(6)石磨上腹散转:动作宜轻缓而圆滑,旋转到位,大、小圈分明。连续做8个八拍。
(7)上抹肝脏:动作要柔缓,连续做4个八拍。
(8)左右抹肾:动作要柔缓,连续做4个八拍。
(9)抹脾脏:动作要柔缓,连续做4个八拍。
(10)心肺抚摩:连续做4个八拍。
(推荐组合)
组合1:石磨上腹散转4个八拍;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2分钟;绕右手3指平转中脘穴60圈;心肺抚摩4个八拍。
组合2:溜正上条区4个八拍;绕右手3指平转中脘穴60圈;内合绕左梁门2分钟;上抹肝脏4个八拍。
组合3:石磨上腹散转4个八拍;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2分钟;内合绕右梁门2分钟;抹脾脏4个八拍。
组合4:上区横摆内关2分钟,左右抹肾4个八拍。
(注意事项)
(1)动作宜缓和,用力不宜过重,速度不宜过快。已出现便血的患者及重症溃疡患者需卧床治疗,不可采用内运动健身法,谨防意外。
(2)定时进食,细嚼慢咽,以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为好。养成观察大便的习惯,一旦出现柏油样大便,应考虑消化道出血,须立即到医院就医。
3.胃肠神经官能症
(常见病因)由于长期不良的精神刺激,干扰正常的神经活动,造成兴奋和抑制过程紊乱,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以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嗳气等;可同时出现失眠、健忘、倦怠、多梦、心悸、头痛、神经过敏等症状。
(内运动辅助治疗)仰坐2姿。
(1)绕右手3指散转中脘穴:聚内合于脐下,以右手3指着力于中脘穴,中等力度,慢速、顺时针点揉60圈。同时引导内合同步绕手散转,前10圈稍慢,中间40圈稍快,后10圈减慢。
(2)上区转内关:右手拇指以中强力度掐揉左内关穴,使局部有酸胀感。同时引导内合以中力、中速,在上区顺时针水平旋转2分钟。再换成左中指掐揉右内关2分钟,内合在上区逆时针水平旋转。
(3)绕右手3指平转气海、天枢穴。
①参照绕右手3指平转法,引导和点揉气海穴60圈。引导内合随手同步逆时针旋转。气海穴在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
②与上面同样方法引导和点揉右侧天枢穴60圈,手法、力度与方向相同。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左右各一穴。
③用上面同样方法引导和点揉左侧的天枢穴60圈,手法与力度以及取穴方法均相同。
(4)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参照“胃、十二指肠溃疡”中“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方法。
(5)绕脐揉腹平转:将内合聚于脐下,右手平伸放于脐上,手心对准脐孔,左手附在右手背上助力;双手开始顺时针揉动;与此同时,以腹肌与膈肌主导,引导内合随手的揉动方向,同步旋转2分钟。旋转半径涵盖整个腹腔,动作要协调、圆滑、有力。
(6)坐姿振腹:连续做8个八拍。
(7)抹脾脏:连续做4个八拍。
(8)溜正上条区:连续做8个八拍。
(9)石磨上腹散旋2分钟。
(10)上抹肝脏:动作轻缓,连续做4个八拍。
(推荐组合)
组合1:溜正上条区4个八拍,绕右手3指散转中脘穴60圈,间区绕下脘逆时针散转60次、上抹肝脏4个八拍。
组合2:石磨上腹散旋4个八拍,绕右手3指平转气海,天枢穴各60圈,抹脾脏4个八拍。
组合3:绕脐揉腹平转60圈,上区转内关2分钟,坐姿振腹4个八拍,上抹肝脏4个八拍。
(注意事项)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停药需经医师同意。
4.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体下移,站立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底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
(常见病因)由于经常用力加压排便、经常扛抬重物或身体经常受到剧烈颠簸,致使腹肌韧带的紧张度发生变化,膈肌的悬吊力不足,牵系胃体的韧带松弛,以及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引发。本病多见于妇女产后、慢性消耗性患者和瘦长无力体型者。
(主要症状)上腹饱胀不适、食欲减退、胃脘隐痛,并有下坠感,或伴有胃胀、嗳气、恶心、乏力、消瘦、便秘等。
(内运动辅助治疗)屈膝平卧2姿。
(1)内合绕巨阙:参照“绕右手3指平转法”。用右手3指点揉巨阙穴,同时引导内合以中力、中速、顺时针绕中指旋转,连续2分钟。巨阙穴在腹正中线剑突下1寸。
(2)引腹向喉:首先吸气,腹部放松;右手平掌伸直,以小鱼际着力放在小腹的下方,左手附在右手上面助力。将内合聚在小腹下,然后引导内合缓缓向上提抻,直奔咽喉方向,手掌同时向上推胃,手向上推进时,每次上移一指,直到剑突下,需8~10次,此为1遍,然后从头开始,连做3遍。注意用口将气呼出;引导、推胃、呼气三者须同步进行;动作要轻缓,不可用猛力。
(3)横摆水道穴,捧腹向上:双手掌横放在小腹两侧的水道穴上,小指中节对准水道穴(水道穴:脐下3寸的关元穴旁开2寸),两手的小指加上小鱼际连起来形成了一堵墙,向下一兜,将腹腔里的全部内容都托在了两手掌之中;此时将内合聚于脐下,并开始引导内合在两手掌上面左右摆动,以中等力度、中速,有节奏感,边摆动内合,边向上托捧,缓慢地通过天枢穴(脐中旁开2寸),一直托捧到两肋下为1遍,连续3遍。
(4)内合绕3指散转上行:将右手示指、中指和无名三指并拢,以中指着力于脐上1寸(水分穴)处,左手4指放在右手中指上助力,将内合聚在肚脐处;中指开始以中等偏重力度,顺时针按揉,同时引导内合随同中指同步旋转,引导内合转动要有大小圈变化,一小圈一大圈为一下,每转动3下,将中指向上边移动1厘米,直至剑突下(鸠尾穴),移动8次,然后从头开始,连做3遍。
(5)绕右手3指平转中脘穴,参照“胃十二指肠溃疡”同样方法。
(6)卧姿抻腹:左右交替做4个八拍。
(7)上区绕胃旋转30圈:引导内合绕胃水平小圈旋转,以较轻力度,缓慢绕转。
(8)轮绕正区、摆腰上行:参照“产后保健”中同样方法。
(9)心肺抚摩:连续做4个八拍。
(推荐组合)
组合1:上区绕胃旋转30圈,引腹向喉(直到剑突下),心肺抚摩4个八拍。
组合2:内合绕巨阙60圈,横摆水道穴,捧腹向上连续3遍,心肺抚摩4个八拍。
组合3:卧姿抻腹4个八拍,内合绕3指散转上行连续3遍,心肺抚摩4个八拍。
组合4:绕右手3指平转中脘穴60次,“轮绕正区、摆背上行”,心肺抚摩4个八拍。
(注意事项)
(1)治疗结束之后,保持原来的卧姿,休息10分钟。
(2)不要扛抬重物,避免过度劳累; 少吃多餐,切勿暴饮暴食。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蹦跳,更不可从高处下跳。
5.慢性胃炎
(常见病因)大多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致慢性炎症,可由急性胃炎迁延而来。饮食不节、喜食生冷辛辣、长期饮酒、过度吸烟、胆汁反流等常为致病诱因。
(主要症状)以腹胀为主,或胃有下坠感,饭后尤甚;胃痛,可为隐痛或钝痛,疼痛的性质与程度变化不大,也无周期性和节律性;常出现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肠鸣,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偶有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内运动辅助治疗)仰坐2姿,或端坐2姿。
(1)旋风转腹:2分钟。
(2)绕右手3指散转中脘穴:引导内合同步逆时针散转2分钟。
(3)绕脐揉腹逆时针散转:将内合聚于脐下,右手平伸放于脐上,手心对准脐孔,左手附在右手背上助力;双手向下按压,以中等力度、中速,进行逆时针揉动。同时引导内合,按照一小圈、一大圈,交替旋转;小圈时,内合随着右手掌边缘走,大圈时,引导内合沿腹腔边缘旋转。
(4)上区横摆内关:参照“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同样方法。
(5)内合绕气海、天枢二穴:参照“胃肠神经官能症”同样方法。
(6)横摆三区:做8个八拍。
(7)中腹三抻:左右交替,连续做8个八拍。
(8)坐绕辘轳:连续做8个八拍。
(9)上抹肝脏:动作要轻柔,连续做8个八拍。
(10)心肺抚摩:连续做4个八拍。
(推荐组合)